為什麼說街巷裡平民生活的聲色氣味,對城市有著特殊的意義?

2020-11-24 騰訊網

9月21日,「街道讓城市更美好——城市溫度」論壇在西鹹新區舉辦。這次論壇源於「貞觀」在過去兩年組織的城市微改造實驗。

第一季到第二季的「西安溫度:文化創意溫暖城市角落」,歷時兩個冬天,20個設計團隊,百餘名工作人員,我們完成了20個街頭小巷的微改造項目。

「西安溫度:文化創意溫暖城市角落」也入選了國家發改委評選的「2019全國雙創示範基地創新創業百佳案例」。

在改造過程中,我們和年輕的設計師們有機會長時間地觸碰到這群承載著「城市煙火氣」的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所思所想,也讓我們意識到城市公共表達和公共空間應該有更多普通人的聲音。

正如「西安溫度」活動藝術負責人、IF設計獲得者李望觀所說,這些微改造實踐,喚醒了對於城市公共美感的重視。

從最早的工程造城、到之後的產業造城,再到之後的關注城市中人的活動,西鹹新區管委會副主任亢振鋒說,城市規劃的理念也在不斷變化更新中,西鹹新區以創新城市發展方式為主題,不應只做宏大敘事,而更要關注城市尺度、細度、熱度和溫度,為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帶來更多存在感和幸福感。

這些都構成了這次論壇舉辦的動機,我們希望藉此觸發更廣泛領域上關於城市溫度、街道美學的討論,也讓我們接下來的城市微改造項目能夠汲取到更多有益的經驗。

西鹹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管理辦公室獲「最佳組織獎」,西鹹新區創新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獲「最佳執行獎」。

「西安溫度」第一季、第二季團隊領獎。

此次論壇由西鹹新區管委會、綠地集團主辦,西鹹新區研究院、「貞觀」、經濟觀察報城市與政府事務研究院承辦,作為2019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西鹹)國際論壇的系列論壇先期舉辦,並揭牌成立「城市溫度與藝術人文研究中心」。

由陝西省美協主席、西安美術學院院長郭線廬、西鹹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亢振峰為研究中心揭牌,西鹹新區研究院副院長雷明豪、「貞觀」CEO梁恩受牌。

以下是「街道讓城市更美好——城市溫度」論壇的嘉賓發言內容匯總,特意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文森佐·亞歷山德羅·萊尼安特(VincenzoAlessandro·Legnante)

佛羅倫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

佛羅倫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技術學全職教授

工業設計學全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義大利和中國一樣,很多地方我們不管旅遊,工作還是修理一雙鞋子,都是處在充滿歷史氛圍的環境,很難找到一個地方是完全純新的沒有歷史根源的。

圖中我們看到的是錫耶納賽馬節,這是在義大利阿萊佐舉辦的一場賽馬活動,為了紀念歷史上的一次重要的戰爭。包括我剛才展示的城市圖片,都在表明,城市的身份實際上是由這個城市的居民所證明的,他們舉辦的活動,穿的衣服,舉的旗幟都在證明這個城市的身份。所以我十分欣賞剛才李老師和青年設計團隊所做的輕改造項目,整個城市的風格,不是建築決定,而是由城市內部人民生活的元素來決定的。

在義大利我們怎樣去培養孩子們對於一個城市的自豪感呢?舉個例子,我妹妹是小學老師,她每天會帶著自己的學生在義大利古老的街道上拍這個街的名字,拍完之後讓孩子們研究這個街道背後的歷史,這個街道是怎麼發展的,由此培養孩子們對於這個城市的自豪感。

我舉幾個很小的方面詮釋在城市規劃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哪些:

第一個方面是孩子,因為孩子是未來,城市裡面必須有孩子,義大利城市會樹立藍色的牌子,這個牌子上寫著什麼?就是說在我們這個城市孩子們還能在道路上玩耍。

第二是大的空間和小的空間共同融合,大的空間非常重要,它的功能很多,小的空間也有它存在的價值。我們可以看到圖片裡面小孩子在那踢球,踢球這個地方是義大利的中心教堂,他們在教堂上畫了一個門就變成了足球場,或者畫跳房子的格子,孩子們就可以在城市裡面玩耍。

第三個方面是城市空間不同年齡層的共同融合,老年人,孩子,年輕人,遊客都可以在城市空間找到自己的樂趣。而且這個城市不管在黑夜還是白天都有自己不同的功能,同一個地方晚上可能是年輕人聚集的地方,白天是老年人和遊客聚集的地方。

第四是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的融合,像剛才我們看到街邊賣小吃的一樣,他們是私人的,但是他們街邊的空間是公共的。

第五個方面是城市中心廣場重要的地位,義大利廣場有三大要素,第一個要素代表宗教力量的教堂,第二個要素代表民眾力量的市政廳,第三個要素代表貴族力量的貴族的住宅。

第六個方面是在街道上必須建造供人們休息的區域。

我很喜歡的一個建築設計師,他現在是義大利議會的一名議員,曾經提到過這樣的觀點,像補衣服一樣改變這個城市的風光,一點一點將城市每一處進行修補,最終達到改變城市、美化城市的目標。

金元浦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博士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我是一個美學和藝術學的教授。城市是人類發展到較高階段產生的文明成果,剛才大家說到工業文明產生、類工業文明產生的時候,城市才會逐漸撐起來,城市它是人類全部精神,觀念,思想,材質,能力,客觀化,或者對象化的成果,是一本人類精神世界打開的書本,這一句話不是我說的,馬克思在1844年的哲學手稿中,他說人類所有精神上這些東西,如果把它外化或者對象化,或者叫現實化的過程中,就變成了實實在在的我們城市的景觀。

馬克思也說過,最蹩腳的建築師,從一開始,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就是他用蜂蠟建築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這就是建城市的人,他的勞動過程結束的時候,在此之前他已經知道我們要達到什麼樣的成果。城市是美和藝術承載物的時候,我必須告訴建築是人類文明的第一藝術,它是凝聚的歷史,是凝聚的音樂。

我在大約20年前推動的一個美學和藝術學中的運動,就叫做審美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審美化,最早在中國推出,就是現在我們談到的生活美學,或者生活的藝術化。

公共藝術的問題今天已經提到了日程之上,代表一個城市思想文化價值觀,特徵和存在,擁有良好的公共藝術的城市,才是一座能夠思考和感覺的城市,它具有一種強大的力量,能夠長時間的影響公眾的精神狀態與周遭世界的認知。這個問題大家從剛才義大利這位教授的演講看到,為什麼歐洲那麼多的城市有著它輝煌的歷史,這些歷史往往以公眾的形態出現的。

「千城一面」正在抹掉一個城市的歷史,今天20個改造項目我是非常感動的,當我們把所有店鋪招牌都一拆了事的時候,我想這20個項目給了我們最好的警告。西安面對「如數家珍」的困境,怎麼解決它?我們要找到最重要,最能代表城市品牌的那樣一個東西。

茅明睿

北京城市象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

北京社區研究中心主任

我今天想分享一下我在北京做的城市科學實踐,主題就是關於城市溫度。

那到底怎麼做才能讓社會有溫度呢?

我們應該要讓社會的力量參與進來。通過培育和營造讓我們的城市有溫度,單方面的政府管制是無法達成的,這也就是我們提出「社區共同締造者」概念的背景。北京的共同締造是責任規劃師制度,具體來說就是北京通過對330個街道和鄉鎮派駐,面向社會招募責任規劃師團隊,讓規劃專業力量下沉到社區當中。

做起來有難度。規劃師來到一個街區,很難真正深入這個地方。要想形成好的參與,我們需要一個新東西的幫助,即數據。我們提出一個新的概念叫作市民數據,這些數據來自於網際網路機構或者大家的手機,這些數據可以讓我們側面了解人在城市中是怎麼生活的。我們有一個概念,叫做感知即參與。

想要將數據變成公共治理的手段,必須有一些行動。我們給北京責任規劃師開發的一個系統,北京所有社區治理的團隊都會拿到我們的系統,第一個工具叫海豚。現在一共收集了幾百種數據,比如抖音、美團外賣、大眾點評、手機信令,還收集了微博和其他只要能夠感知到市民的東西,用它們給城市做體檢。

用大數據看城市並不能完全提升城市的溫度,我們需要規劃師下到社區當中,與社工和社會組織、政府一起了解我們的城市,為此我們做的第二個小工具叫作「貓眼」。這是一個規劃師下社區調研的工具。這個工具可以將社區調研過程中拍的每一張照片都標在地圖上,還能計算照片裡都有什麼東西。

北京法源寺數據收集。

除此之外我們希望老百姓直接告訴我一個地區的看法,所以我們微信當中開發了吐槽的工具「雲雀」。假設你走在城市什麼地方你覺得特別噁心,你特別想吐槽它,你用雲雀扎一個針給我們。

可互動vr功能。

江浩

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

大中華區副總裁

我今天的演講包括兩大部分,第一是我想給大家介紹接下來全球城市發展的趨勢是什麼。第二部分我將給大家介紹現在國際上比較流行的一種城市中心區域模式,從原來的中央商務區(CBD)往中央活動區(CAZ)轉變的過程。

在新經濟時代,我們認為全球大都市升級有四個趨勢,一個是體驗經濟,二是多元的場景,三是科技回城的特點。最後是最重要的一點,文化築魂。文化越來越成為競爭核心資源,是未來全球城市著力發展的核心亮點之一。

CBD中央商務區是美國城市社會學家伯傑斯先生提出的。中央商務區高度集中城市的經濟科技和文化的力量,具備金融、貿易、服務、展覽、諮詢等多種功能。CAZ包括金融和商業服務,具集旅遊休閒、購物消費、文化娛樂於一體的大型活動聚集區。

我們當初選取了全球對標的案例,特別是倫敦、芝加哥、紐約曼哈頓的中層區、上海,東京都的中央區,他們都不斷地實踐CAZ的理念。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進行了大量的對標以後,總結出來八個觀點:CAZ依然是城市的心臟;主導產業具備經濟統領作用,形成了強大的經濟資本調度和價值鏈管控功能;信息經濟的快速興起,科技產業回歸,成為CAZ的新興經濟動力;文化產業聚集,成為彰顯城市特質的主要途徑;商業娛樂功能的迭代升級引領城市的風尚,以商旅文化深度融合重塑一個城市的體驗;CAZ的人口呈現年輕化、高知化的特點;CAZ是城市的國際化區域,更是城市向全球展示的窗口;CAZ更為強調區域功能的複合與平衡,形成總體多元,各有側重的空間格局。

黃紀蘇

社會學家

劇作家

我就想談談我對煙火氣的理解。說起這個城市的煙火氣,我們需要說說城市。

德國在19世紀大師輩出的時代,有一個大思想家馬克思·韋伯,對中國的城市說了一記很刻薄的話,他說中國的城市不過是行政機構的堡壘,或者是官員的一個住地,這樣的說法很絕對化,很簡單化。我們看歷史,中國的城市不是這樣,並且要比這個複雜和豐富。但是他真的提醒了一點,我們的城市有這種特點。

說中國城市一條線索是城,還有一個線索是市。城是以過去說的皇宮、官署、衙門,以這些為根基逐漸展開,它是穩定、秩序、安全。市是另外的特點。有了城,既然大家在一塊住,人總要吃喝拉撒,穿衣吃飯,就得有人服務,這時候就出現了一些附屬的人員,這些人基本上在市,都在外城。

基於這樣的城市,我理解的煙火氣是平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它是日常生活帶出來的聲色氣味。

北京市九城之內的胡同,我不敢說都走了,但是百分之七八十都轉過,拍過很多照片,包括城市裡的樹,乘涼的老頭,下棋的人,大嫂晾被子,夏天桌子擺著炸醬麵,吃西瓜,這種煙火氣,只有平民把自己的生活袒露出來,老百姓沒有什麼可偷的。

曾經有一個冬天的傍晚,我騎車從二環拐進一個胡同,那時候正好飄雪,雪花在燈光中飛舞特別動人。我曾經給朋友發了一組照片,寫了幾句「北京最柔軟的那種部位就是胡同,最動人的時刻是胡同裡燈火初上的時間,老太太叫孫子回家,炊煙從裡面飄上來」。還有的人家瓜棚豆架特別有生趣,別看一家窮,人家在後窗底下種的牽牛花,像小喇叭似的弄了滿牆,特別精心。再窮也有美,再窮的人也有尊嚴,也追求幸福生活。我們說的煙火氣一大半是指平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帶出來這些聲色氣味。

宋馥李

經濟觀察報城市與政府事務研究院院長

我們最近花一兩年的時間和精力專門研究逛和吃的事。今天下午專家和老師從宏觀的角度,微觀的角度,科技的角度,數據的角度論證了城市與溫度的關係,我們這個角度跟他們都不一樣,我們是吃貨的角度。

我們做了一個基於企星寶的大數據,還有一些分析排名。我們的分析方法是找出每個城市餐飲企業的數量,城市有大有小,大體量城市餐飲企業多,小體量的城市自然少,光看餐飲數量不能說明問題。我們又增加了每一個城市人均擁有餐飲企業的比例和城市的建成區單位面積擁有的餐飲企業數量,把這三個數據加權計算之後,我們得出了排名。

大家能看到的排在前三位分別是重慶,深圳和貴州畢節。我們從單位面積擁有量分析發現,傳統意義上的大體量城市幾乎很少有上榜的,反而三四五線的城市紛紛上榜。這充分回應了一句話,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是幸福感很強的。

我們又從餐飲消費不同維度簡單做了一些分析,比如說夜宵哪裡最好,這個排名第一應該是成都。火鍋單品哪個城市最豐富,排名第一是北京。小龍蝦之王是武漢,燒烤哪家強是瀋陽,蘭州是面霸。在我們的餐飲數量逛吃指數排名上,我們發現前十名裡,九個城市是南方城市,只有西安一個是北方城市,充分說明西安在北方城市餐飲的便利性和可觸達度上處在優勢地位的。

說的是吃,我們也想表達吃之外的內容。一些我們對城市公共空間的理解,城市最終要為人來服務,都市男女都是飲食男女,只有滿足了人們對逛和吃基本的服務需求,我們認為這才是一個好的城市,才是一個好的公共空間。

王飛

陝西省委副秘書長

我們今天談的內容,其實來來回回都是在談人,談人怎麼讓這個城市更有生機、更有活力,談人怎麼讓街巷和自己的生活更有煙火氣。我非常喜歡煙火氣這三個字,而每當我們說起自己懷念煙火氣的時候,實際上我們的懷念是曾經記憶中最美好的溫度。

剛才有嘉賓說在冬天的時候,遇見胡同裡滿天飛舞著雪花,那就是溫暖;有的嘉賓用科學實驗的方法,論證了一個人在一個在冷熱不同環境下有不同的行動,這是從科學的角度發掘人的行為,也是一種溫暖。今天論壇的成果證明,我們做這些既有理論又有情懷的溫暖事,並繼續做下去,是非常正確且必要的。

文森佐教授有一句話非常棒,他說重要的是這座城市是讓你驕傲的。城市可以讓你驕傲,但是讓你感到溫暖的肯定是你的家,讓你留戀的可能是發生在這座城市裡的一段小故事,也許是一段愛情故事,也許是其他的事情,有點大城小愛的意思。雖然我們都知道《大城小愛》是一首歌,但我這裡就用它的標題,是為了告訴大家像「西安溫度」這樣城市裡面的二十個小改造,以後可能會更多,也應該更多,所有的這些城市中的小點其實都是關於愛的故事。

從我今天的感受來說,我們今天很少談論的是如何讓人過體面的生活,有尊嚴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我覺得這也是我們作為城市的建設者,這個階段以後,我們下一步應該著重關注的事情。我一直認為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包括整體經濟、人均GDP、科技等等,其實更包括城市的溫暖,這是一種綜合性的維度。我一直認為讓一個城市更美好,讓一個城市更有溫度,也是一個城市的競爭力。我也希望西鹹從過去「西安溫度」活動的二十個小案例出發,未來能有更多的案例,讓西安更有溫度,讓人們逛吃的更好。

附:「西安溫度:文化創意溫暖城市角落」兩季活動

組織策劃:

西鹹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文教園片區、「貞觀」

活動設計負責人:

行簡品牌創始人,亞太設計師聯盟會員,iF設計獎、義大利A'獎獲得者李望觀。

參與設計團隊:

第一季「文化創意溫暖城市角落」:是西安、如見原創藝術、藍岸科技、風神互娛、艾力芬特、尚圖文化、這禮文化、西安理工大藝術與設計學院視覺傳達系師生、沐光文化、月夜兔。

第二季「西安溫度:文化創意溫暖城市角落」:西安理工大藝術與設計學院工業設計系、風神互娛、蜜蜂創藝、整個設計、宜家西安、多思集、麥德威空間設計、壹南設計、十方田傳播。

設計改造對象:

第一季——書院門興華筆莊、西工大無聲時光菜夾饃、城牆根馮姐理髮、土門常姐涮牛肚、灃西新城「有範」自樂班、高新區「飛你莫薯」、西羊市沃力密汁杏肉、灃東新城「陶籽奶奶」、興慶坊徐師傅修鞋、經九路宗亮維修。

第二季——西工大東門拙玉舊書店、灃河公園橋下隧道、長安青年北街心誠肉店、太乙路老何桂林米粉、東新街老楊模型木旋品店、後宰門崔阿姨的家、鄠邑區紅石榴流浪動物救助中心、東關南街小學家屬院、小學習巷公共區域、環衛工人勞動工具設計改造。

整理:圖圖、鐺鐺

版式設計:霹靂

請關注貞觀新浪微博:@貞觀club

相關焦點

  • 城市分子式 氣味辭典
    我們的生活中早已有了表達色彩的語言,但遺憾的是有關氣味的詞彙卻遲遲沒有發展。這促使圖拉斯著手創編第一部氣味辭典——《NASALO》。圖拉斯認為,人們用來描述氣味的語言會影響人們對氣味的感知,氣味本身並無好壞之分,而形容的語言為之賦予了偏見的色彩。因此NASALO字典裡的詞彙是充滿想像力的,儘管這些詞彙都是她自己編造,但也並非隨意而為,而是根據語言學的相關規則排列而成。
  • 浩瀚的宇宙到底有沒有什麼特殊的氣味存在?
    大家都知道咱們現在所生活的宇宙是非常廣闊的,而這麼大的宇宙充滿了很多不同的物質,還有很多未知的空間和事物,就會引起很多人的好奇心,在我們地球上有著許多的氣味,那麼這個宇宙這麼大,物質這麼多會不會也存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氣味,像是一些比較怪異的味道,這個問題可是讓廣大民眾十分感興趣。
  • 鳥類為什麼喜歡用喙梳理羽毛?科學家:把特殊的氣味抹在身上
    人們一直認為鳥類的嗅覺不靈敏,由於風的作用,氣味很容易消散,所以鳥不經常使用嗅覺來確定獵物以及獵食者的位置,而是調動身體的其他感官,比如利用視覺和聽覺作出精準的判斷。但是一項發表於《實驗生物學》雜誌上的論文提出了新的見解,鳥類的嗅覺可能有特殊的作用。
  • 櫻花在日本人心目當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初春時節,賞櫻花最好時節
    櫻花在日本人心目當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初春時節,賞櫻花最好時節櫻花在日本人心目當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到了春天,人們喜歡三五成群地聚集在盛開的櫻花樹下,觀賞櫻花、高談嬉笑、宴飲尋樂,櫻花前線的消息和開花宣言甚至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新聞!
  • 在中國文化中,蛇有著特殊的意義,代表著圖騰,也代表著愛情
    在中國文化中,蛇有著特殊的意義,代表著圖騰,也代表著愛情蛇,給人的印象就是毫無感情的,冰冷的身軀,讓人頭皮發麻的軀體等等一些不是很好的方面。其實,蛇在中國,有著獨特的文化,在人們的心中,也是有著特殊的意義的。
  • 桐城派「雅潔」的符號學意義
    在當前,重提「雅潔」的審美價值取向,並以此規範、追求詩文藝術,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現實意義。  話語是文學的第一要素。在中國語境文化中,如何解構「雅潔」,不是一個語義學上的修辭、訓詁問題,而是一個文學思潮、流派的審美意義生成的問題。
  • 為什麼會有人喜歡聞汽車尾氣?尾氣中的特殊氣味來自什麼成分?
    前幾日,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聊起小時候的事,那時候他們家裡是跑運輸的,有兩輛拖掛車,他跟我說,他從小就喜歡聞大拖車的尾氣,那是柴油燃燒後的尾氣,覺得那種味道很好聞,甚至覺得和激發食慾的「香味」一樣濃鬱。後來他長大後發現,他身邊也有一些人和他一樣喜歡聞汽車尾氣的味道,但更多的人是一聞到這種氣味便會迅速跑開。於是,就跟我討論,為什麼會有人對這種非傳統意義上的「香味」著迷?這種氣味的來源又是什麼?
  • 為什麼說正是有了這種物質,很多老人身上的氣味才特別大?
    很多老人靠近之後會聞到一種很難聞的氣味,或者老人居住的房間有一種特殊的臭味,這種氣味被有些人稱之為老人味,日本研究人員甚至專門創造了一個詞來形容老人身上的這種特殊氣味,叫做加齡臭,為什麼特殊呢?因為這種臭味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2-壬烯醛[èr jiànrén xī quán],它的分泌量會隨著衰老而增加。所以會有人感覺年齡越大的老人居住的地方氣味越大跟這種物質可能就有很大的關係。那麼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2-壬烯醛是怎麼回事。
  • 氣味科普:為什麼鼻子可以聞到氣味?
    而我們的鼻子能聞到各種各樣的味道並進行分辨,這是為什麼呢?鼻子要聞到氣味,首先要有氣味來源,通常是空氣中的揮發性化學分子,當化學分子被吸入鼻腔,便與嗅覺受體結合。嗅覺受體是由「G蛋白耦合受體」蛋白質家族所組成,分布在嗅覺細胞表面,嗅覺細胞位於鼻腔上端的嗅上皮層,由鼻孔往上算約七公分的位置,面積約一平方公分,像一片指甲大小。
  • 為什麼鼻子可以聞到氣味?
    在日常生活中,嗅覺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比如可能在我們的眼睛和耳朵還沒有發現問題之前,鼻子就能先聞到焦糊味,從而引起人對火災的警覺。有些東西我們拿起來,用鼻子一聞就知道了。而我們的鼻子能聞到各種各樣的味道並進行分辨,這是為什麼呢?
  • 異氰酸鹽特殊氣味不再難以忍受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的一個化學家團隊,使用含碘分子來合成異氰酸鹽化合物,找到了一種用於消除異氰酸鹽的特殊氣味的辦法。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 異氰酸鹽常用來製造藥物、聚合物和催化劑,但由於氣味特殊,令人難以忍受。
  • 不吃早餐會降低性感受 特殊氣味可助男性勃起
    再好的生活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再恩愛的夫妻也難免有不和諧的時候。性愛也許是其中不夠完美的一個音符。其實,只要彼此真正關注、用心「經營」性愛,就能獲得更完美的感受。再好的生活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再恩愛的夫妻也難免有不和諧的時候。性愛也許是其中不夠完美的一個音符。
  • 泰安城一條著名古街巷,曾是登泰山的必經通道,為何以人名命名?
    泰安市名勝古蹟眾多,有「三步一坊,五步一廟」之說,更有承載城市記憶的88條古街巷,見證了泰安城的發展和歷史變遷。其中,傅公街就是其中有名的一個!據史料記載,該街地處原老泰安城北門-仰聖門外,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城鄉結合部處。明末清初時期,頻繁的戰亂給老泰城人民帶來了難以言狀的災難,也讓這裡成為了偏僻荒涼的不毛之地。
  • 拆違80餘處恢復古街巷風貌 南河沿大街寬敞了
    從小在南河沿大街附近胡同裡居住的王先生說,這條大街兩側以前都是很規整的院落,路也很寬敞,沒這麼多門臉房,現在大家都開了門臉房做生意,環境秩序越來越亂。整治前,東華門街道城管部門及辦事處針對整治範圍內商戶、居民情況複雜、治理工作時間緊迫等現狀,多次入戶約談,並進行實地勘測和政策解答服務,得到沿街商戶和周邊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 東阿阿膠回應儲存驢皮有特殊氣味:屬動物藥原料正常現象
    李欣 攝中新網濟南8月3日電 針對2日有媒體發布的東阿阿膠原材料相關報導中關於驢皮味道以及公司儲藏問題說法,東阿阿膠當日深夜在回應媒體記者採訪時稱,驢皮有特殊氣味屬正常現象,千百年來,正是這種「難聞的純驢皮」,經過數十道嚴格處理工序後,才能煉製出地道正宗真阿膠。
  • 氣味擔當海南花
    到底是氣味嗆鼻還是香氣迷人,這似乎成為一門玄學。在日常生活中,還有不少植物像糖膠樹一樣,有著「令人歡喜令人憂」的味道。本期《海南周刊》特別為您盤點一些有「味道」的植物。接地氣的「怪味植物」「雞矢藤、馬纓丹、苦楝。」
  • 城市生活的壓力究竟從何而來?
    根據預測,到2050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將居住在城市裡。但在另一方面,噪聲汙染、光汙染、空氣汙染、交通擁堵、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疏離,以及由此導致的無處不在的壓力等城市問題讓人們充滿了苦惱。在城市生活必然會有損我們的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嗎?遠離城市的田園生活才能讓人幸福嗎?
  • 濟南《清省城街巷全圖》新刻 硬傷達十餘處/圖
    新立的"清省城街巷全圖"  「西門橋護城河岸邊,新刻的《清省城街巷全圖》錯誤不少,不少街巷名稱都刻錯了!」今天上午,濟南熱心讀者劉先生反映,這幅地圖為了方便遊客和濟南市民對老濟南城的了解,將老地圖上的繁體字更換為簡體字,而出現的十餘處錯誤,就是在對繁體字的識讀中產生的。  隨後,記者在西門橋護城河岸邊找到了那塊刻在石板上的《 清省城街巷全圖》。
  • 廣州洪德巷——民國舊街巷裡的詩意棲居
    穿過同福西路略微黯然的騎樓群,便可以走進洪德巷裡。由於剛開學,巷子裡終於多了一些人煙氣息。看著一輛輛載著學生的自行車慢悠悠地穿街過巷,巷子裡迴蕩著青稚童聲和父母的應和,讓人仿佛一瞬間回到了童年。
  • 為什麼「氣味」會觸發記憶?
    臨床案例研究還將氣味與強烈的負面情緒聯繫在一起,這種聯繫在導致創傷後應激障礙中起著重要作用。那為什麼呢?顯然,我們大多數人比日常的嗅覺更多地依賴於視覺,那麼嗅覺又如何能更好地觸發我們的記憶和情感呢?這種聯繫可能僅僅是由於我們大腦的結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