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創客」翁傑:用「創意」點亮農業 打造浙南最大多肉基地

2020-12-05 人民網

從靠助學貸款求學的窮小子到企業負責人;從鎖具加工到打造創意多肉基地;從負債二十多萬到年產值上百萬;80後翁傑用將新奇創意與多肉種植結合,成功打造出浙南最大創意多肉種植基地。

他是如何做到的?又曾遇到哪些困難?這天,記者來到縉雲巖西村「老翁農場」,聽他講講自己的「創業經」。

初始創業成「負翁」

翁傑1989年出生於縉雲縣西部的一座小山村,父母皆務農為生。在翁傑有記憶開始,家裡常常就在到處借錢。印象最深的是,翁傑上初中時,一學期都快結束了,爸媽連學費還沒湊齊。「窮怕了」的翁傑小小年紀就暗下決心,長大後一定要「賺大錢」,讓家裡擺脫貧窮的厄運。

上大學開始,翁傑就積極勤工儉學,送過外賣、當過家教、打過零時工,除了賺零花錢和還助學貸款,時常還往家裡寄點錢。大學畢業時,杭港地鐵招工作人員,念交通運輸專業的翁傑通過層層面試,已被正式錄取。籤合同時,他猶豫了,他仔細思考後感到,朝九晚五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最後他放棄了就業機會,回到了老家縉雲,成為叔叔照明公司的合伙人。

第一次創業經歷並不順利,由於LED節能燈的迅速發展,傳統照明行業發展越來越困難,沒多久,照明公司就倒閉了。之後,翁傑又開始做鎖具加工,每天凌晨三四點卸貨,白天加工,晚上九十點再把加工好的鎖具裝貨運走,一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至今翁傑回憶起這段經歷,仍然心有餘悸。最過分的是,上遊企業常常拖欠加工費。兩次創業下來,他欠下20多萬債務,成了一名「負翁」。

發現多肉新商機

兩次經歷讓翁傑意識到,創業項目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於是他將眼光瞄準了創意花盆。麗水竹子、石頭、樹木很多,根雕技術發達。他就地取材,將竹子劈開、在石頭上鑽洞,做出花盆形狀。不僅如此,他還專門收集別人廢棄的根雕半成品,做成花盆在網上售賣。果然,創意花盆一開始便得到大賣,最火時一天有幾百單。

翁傑有個好朋友是個「多肉迷」,每次翁傑給自家的創意花盆拍照,總會借朋友的多肉當道具。然而不多久翁傑就發現,對多肉感興趣的顧客甚至比買創意花盆的還多。他感到,這一定是個商機。說幹就幹。翁傑將之前廠房改造成多肉種植大棚。為了引種,他在三個月內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尋訪了山東、上海、福建、廣東、雲南等一百多個多肉基地。為了節省費用,他坐火車只買硬座或站票,住三四十塊錢小旅館。很快,第一批兩個多肉大棚已經搭建起來了。然而,由於沒有經驗,第一批六萬多塊錢的貨死掉了大半。

翁傑並沒有洩氣。他堅持種植,不斷探索種植經驗,終於成為了一名「種植達人」。如今的多肉大棚發展到20餘個,大棚裡裝有噴淋、溫控設備,在種植技術上,翁傑探索出了獨家機質配方,含微量元素高,透氣,能夠降低黑腐。用這種機質種出的多肉不僅不容易發病,還長的快,別人90天種出來,他60天就能長成,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發展創意 開闢銷售新渠道

如今走進翁傑多肉大棚,眼見的是品種多樣、高低錯落有致的各種多肉植物,色彩繽紛,欣欣向榮。除了傳統的批發零售渠道,翁傑打破常規,把多肉作為創意元素,打入禮品市場。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他打造的「多肉婚禮」。

今年1月份,他耗費上萬盆多肉植物親自操刀了一場「多肉婚禮」,從新娘頭帶的花環、手捧花,到婚車上的花卉,以及婚禮蛋糕上的裝飾,全部用多肉代替。多肉甚至成為餐盤上的配菜、給賓客回禮。多肉大棚被打造成室外婚禮拍攝地,新人在多肉簇擁下留下最難忘記憶。如今,他用多肉製作的回禮已賣出1000多盆。此外,他還將多肉用於室內裝飾,打造多肉牆繪等。

如今翁傑擁有溫室大棚20多個,佔地30畝,多肉品種600多個,一年銷售額達到200多萬。他說接下來還要繼續開拓多肉創意市場,比如將多肉植物作為公司禮品,在花盆上印上公司logo、二維碼等。此外,他還積極開拓多元化發展,目前他打造了一個陶藝製作基地,顧客可親自製作多個性肉花盆等。翁傑告訴記者,他會堅持把創意融入多肉種植中,爭取打造浙南最大多肉創意種植基地。

連結:

之一:85後農二代李柳萌:臨危受命接管家庭鴨場 科學養殖成致富帶頭人

之二: 「農二代」泮孝球:創新農業生態循環模式 實現經濟生態效益「雙豐收」

之三:從「器材供應商」到「技術服務商」 胡重九「木木生物」華麗轉身

之四: 梁駿:打造全國最大「鳥巢」垂直農場 實現傳統農業向高效農業轉型

之五:「農創客」孫靈娟:深耕農業標準化生產 做「工業反哺農業」帶頭人

之六:「農創客」許鑫瀚:科學理念種植三葉青 力做行業技術帶頭人

相關焦點

  • 【「五大基地」建設觀察】精細農業點亮新希望——我省優質農副...
    精細農業點亮新希望 ——我省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建設三年回眸 近3年,按照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目標,全省打造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精細農業點亮田野新希望。蔣克青 唐伯靖 攝影報導 1 打造「四帶八片」,基地布局區域化 農業大省湖南,習近平總書記牽掛在心,對「著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提出希望。圍繞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作出著力打造以精細農業為特色的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決策部署。
  • 浙南·雲谷無數創業青年追求夢想的新天地
    這兩年,在車庫咖啡和柴火創客空間帶給人們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無限想像之後,創意園區也被各類創業者寄予厚望。  「我們希望有一個地方,能夠讓我們有能力實現創業夢想,能夠為我們創業帶來方便……」一位創業者如是說。  浙南·雲谷就是這樣一個地方。
  • 這屆農創客厲害了:退休大叔研發人造太陽,讓果蔬室內育苗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施雯 通訊員 高曉曉善新民1949年生,退休前開燈具廠,搞了一輩子照明行業,老了誤打誤撞鼓搗起農業來,花了8年時間,自主研發「人造太陽」,能讓果蔬在室內育苗。近日,這些了不起的浙江農創客齊聚一堂,參加第二屆浙江省農村創業創新項目創意大賽在衢州舉行的第一場初賽。
  • 簡單易學的多肉創意組盆,美不勝收
    我們生活中,很多東西只要通過創意的思維組合出來,就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創意可以變廢為寶,也能提升作品本身的趣味性,多肉的創意組盆也不例外。多肉的創意組盆既可以讓多肉作品變得多姿多彩,還可以給我們的視覺帶來巨大的衝擊,接下來帶您領略一下多肉創意組盆的魅力。一、多肉花籃
  • 打造「三個一流」,四川首個「鄧鴻吉創意發明基地」落戶成都汽車職校
    9月16日,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聯合重慶鄧鴻吉創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三個一流、四川首個「鄧鴻吉創意發明基地」在成都汽車職業技術學校正式成立,為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提供了生動佐證。;並從課題研發[51] 、共享科研成果、共享智慧財產權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充分發揮基地平臺作用,做好未來發展規劃,實現學校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設備和技術互補;打造一流的學生創意發明基地、一流的教師創意發明培訓基地、一流的創意發明基地。
  • 從工業區到時尚基地 吳涇蝶變打造「閔行外灘」
    說起這家化工廠,老吳涇人印象深刻,「雖然排放都達標,但是工廠附近小區的空心鐵柵欄用根筷子就能戳出個洞,常年停在化工廠附近的轎車,車牌邊框會出現斑斑鏽跡。」這家化工廠後來關門了,很多人看中了這裡的廠房,有人想開物流企業,有人想辦大理石加工廠,吳涇鎮政府都沒答應,直到一家投資公司要在這裡開辦文化創意產業園。「這家企業要投資5000萬元改造環境,引進的是創意產業。這和鎮裡的發展思路吻合。」
  • 創意農業頭條丨章繼剛:成都鄉村旅遊產業集群邁向高端化時尚化
    成都加快推動鄉村旅遊品質化、文創化、國際化發展,郫都區唐昌街道戰旗村、蒲江縣甘溪鎮明月村、彭州市龍門山鎮寶山村、都江堰市柳街鎮七裡社區等一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充分發掘農業旅遊價值,推進鄉村旅遊高端化發展,探索種植形式創新,在規模化生產中融入大地農業景觀,將現代農業、現代林業基地建設成為優質農產品生產區、加工區和鄉村旅遊風景區。
  •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20種典型模式
    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 福建省安溪縣現代農業產業園:撬動安溪縣茶產業的關鍵一役 安溪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創建中進行了深度規劃,致力於打造鐵觀音產業大格局,花大力氣促進茶產業向茶機械、茶包裝、茶配套、茶創意、茶食品及精深加工等領域延伸
  • ...我的手藝 我的創意 我的生活」——打造獨一無二的創意微景觀...
    「我的手藝 我的創意 我的生活」浦興社區手工創意微景觀盆栽製作活動活動概要它是利用苔蘚、微樹樁、多肉等生長環境習性相近的微型植物,搭配各種造型精緻的山石、擺件、沙子等物件共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微生態系統,營造出一個濃縮大自然景觀的可以放在辦公格子間、窗口不佔位、好打理、易養護的桌面盆栽。打造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的文藝小清新的裝飾風格,富有鄉土氣息的原木小屋、蘑菇、柵欄、小橋流水、河川沙還原自然環境中常見的景觀,塑造山水意境以及動漫中的小場景,彰顯勃勃生機。
  • reeves華麗現身2018手造節,用創意點亮生活
    展臺設計充分融合各品牌特色,將溫莎牛頓、reeves標誌性元素完美呈現,極具創意且不失美感,讓人耳目一新,記憶深刻。溫莎·牛頓產品現場圖reeves秉承「解鎖創意生活方式」的理念,在本次展會中展現了旗下的小紅盒系列、刮畫和數字繪畫系列,以簡約、有趣的休閒藝術產品鼓舞年輕人盡情表現自我,開啟創意繪畫之旅。
  • 徐州賈汪拓展農業價值鏈 打造產業金字塔
    原標題:拓展農業價值鏈 打造產業金字塔 碼裝麵粉的智慧機器人。 優化發展路徑,提升產業基礎 自2009年以來,賈汪區把東部五個鎮(辦)列為「限制工業發展鎮」,堅持都市近郊型農業發展方向,以農谷大道、252省道沿線兩條產業示範帶和省級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上海蔬菜外延基地、徐州甘薯產業園4個板塊建設為載體,加快發展特色糧食、設施蔬果、生態畜牧、休閒農業4大主導產業,培育提升出兩個以上產值超
  • 有錢就是任性,30000顆多肉植物打造世界之最
    水苔鋪好後,內層再用五金網固定住。填充水苔+固定,已經花了72個小時… ;冰冷地區則用了Sedum spathulifolium『Cape Blanco』(布蘭科海角,也有翻譯為白雪、白霜的)還有Echeveria elegans(月影);其他地區則用了青鎖龍屬、擬石蓮花屬、景天屬的一些多肉。
  • 西安航空基地2020第三屆航空城音樂季精彩啟幕 用藝術點亮城市夜文化
    7月30日晚,「千年古都 常來長安 長安夜 我的夜」2020第三屆航空城音樂季開幕展演在西安航空基地航空科技走廊時空之門廣場拉開帷幕,為近千名觀眾奉上了一臺集藝術性伴著嘹亮的歌聲及配樂,一段段動聽旋律從流光溢彩的舞臺廣場傳向空中,點亮航空城盛夏之夜。集三大主題篇章,燃情航空城魅力夜此次活動由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主辦,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得到了航空工業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等單位支持。
  • 迎中秋慶國慶——「創意燈籠,點亮祝福」
    迎中秋慶國慶——「創意燈籠,點亮祝福」 2020-09-29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內最大農業會展中心的國際盛會「處子秀」
    5月22日至23日,2020iFresh亞洲果蔬產業博覽會(江蘇站)在溧水全國最大的農業會展中心—中國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果品種植企業、採購商、專家領導、產業鏈企業代表等濟濟一堂共襄盛舉。據悉,此次博覽會是江蘇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建成後舉辦的首場國際盛會,也是2020年全國農業領域的首個展會,更是溧水踐行南京市「四新」行動的重要舉措。
  • 雲夢打造超純過氧化氫生產基地
    依託鹽化工產業園雲夢打造超純過氧化氫生產基地  12月22日,雲夢縣2020年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暨菱永電子項目開工儀式在隔蒲工業園舉行。
  • 走進亞洲種類最齊全的仙人掌與多肉植物王國
    中國園林網3月29日消息:龍海市鄉下人園藝有限公司經25年的不懈努力,目前除收集3000種仙人掌與多肉植物資品種,建成亞洲種類最齊全的仙人掌與多肉植物資源圃外,還成功打造了亞洲最大的多肉植物生態景觀主題植物園——「仙人掌王國」多肉植物主題植物園。
  • 「我的農業基地不怕澇」
    如今洪水已經退去,在大楓村,其他村民用常規方式種植的水稻等農作物,由於長時間被水浸泡,加之7月中下旬的連續高溫,葉片、葉尖已經大面積發黃,減產已成定局。  徐善新的基地在這次洪災中表現出的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讓人驚訝,沒有任何損失,「還發了一點洪災的財,因為大雨過後,很多蔬菜都漲價了。」
  • 【轉型進行時】山西農谷 打造現代農業「矽谷」(上)
    谷城院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合,政產學研用融會貫通、互相依存,成為山西農業的創新高地、人才窪地,輻射帶動全省現代農業發展。目前,山西農業大學創新創業學院已落地晉中國家農高區科創城,農大繼續教育學院也將落地農谷。未來,山西農大還會有更多專業學院走進農谷,實現產學研用貫通融合。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副校(院)長王娟玲說:「說起這個拆牆,得從新農大說起。農大農科院合署辦公,實際上就是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結合起來了,把農業科教和創新之間的那堵牆拆掉了、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