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廠產能持續緊張,晶片價格「漲」聲一片,產業鏈迎發展良機

2020-12-03 胡一侃

「從最初海思晶片,到上個月AVX鉭電容缺貨,再到ST(意法半導體)MCU,最近的物料真的太不穩定了,上午和下午的價格都不一樣,市場天天在變,一周時間翻了幾倍,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一位業內人士對晶片價格上漲這樣感嘆。

近年來,意法半導體個別型號MCU(微控制器)價格從10.5元漲到了17元,甚至還有的翻了5倍,這種缺貨現象已經持續了幾個月,目前仍在繼續,晶片漲價不僅是意法半導體,恩智浦的MCU也持續吃緊,期貨卡到18周以上,價格持續高位,MCU的市場價迎來了近半年的最高點。

作為全球十大半導體晶片供應商之一的瑞薩工廠基本是超負荷工作,但交期依舊未見緩和,在國外MCU缺貨的背景下,漲價潮也蔓延到國產MCU,11月10日,作為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國產MCU晶片的企業,航順晶片率先發布調價通知函。

除了晶片漲價,印刷電路板價格也在漲,金安國紀發給客戶的通知中提到,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覆銅板生產成本上升,其覆銅板價格8月至今累計漲幅超過15%,並預計後續價格持續上漲。

朋友圈一位從業多年的線路板銷售經理,最近臉上一直洋溢著笑容。

晶圓廠產能緊張

據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爆料稱:「一個設計公司的老總,50多歲的人,為了搶產能,在代工廠的銷售老總辦公室號啕大哭,甚至有設計公司的老總為了拿到產能,竟然給代工廠的高管下跪,產能緊張讓人想像不到。」

近段時間,晶圓廠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包括臺積電、聯電、先進半導體、力積電等第四季度產能全滿,明年上半年先進位程及成熟製程產能已被客戶全部預訂一空。

受5G晶片及車用晶片強勁需求驅動,聯發科同樣面臨晶圓廠產能吃緊的問題,為了搶到力積電的產能,聯發科自掏腰包,花費6000萬美元向Lam Research、Canon和東京威力科創購買晶片製造設備。

通常半導體設備都是由晶圓廠或封測廠自行採購,晶片設計公司採購生產設備比較少見,據聯發科公告,購買的這批設備不會自用,而是租給晶片代工廠力積電作為自家專有產能,生產他們所設計的晶片,鞏固產能,這種模式被力積電董事長黃崇仁稱為「Open Foundry」,意思是客戶若要產能,先出錢再談合作。

此舉確實能夠減少晶圓廠設備採購的資金壓力,代工費照收不誤,而客戶自行購買設備,一方面能擴大產能,另一方面也能收取晶圓廠的租金,屬於雙贏。

對國內8寸晶圓廠而言,老的主體多是上市公司,對快速擴充產能肯定有效益和股價方面的考慮,而新的主體又可能得不到支持,產能緊張的情況在未來還會持續。

晶片漲價的原因

國外MCU價格飆漲主要受意法半導體影響,由於意法半導體管理層決定今年不給員工漲薪,法國ST工廠的主要三個工會發起了罷工,認為變相用員工的工資來為疫情買單,罷工導致MCU的價格持續上漲。

對國內而言,最近兩年國產替代明顯加速,今年前10個月成立的晶片相關企業已達到4.5萬家,其中大多為晶片設計公司,本身不具備生產晶片的能力,導致本就緊張的晶圓產能更加緊張,8寸晶圓代工廠比如華虹、華潤微產能利用率均在90%以上。

另外,今年受美國制裁華為影響,為了在禁令生效日之前供貨,晶圓廠提前處理產能,導致市場MCU晶圓的供應減少;此外,無論是晶片設計公司還是晶圓廠,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在年初的時候,對全年的預期都比較保守,但實際情況卻是,遠距商機及宅經濟發力,持續帶動筆電及平板、網通設備等出貨動能,造成晶圓代工廠下半年接單全線滿載。

今年5G局端及終端裝置、人工智慧及高效能運算強勁需求,車用晶片訂單大幅釋出等多個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晶片供需失衡,此次漲價始於晶圓製造端,為平衡晶圓代工的價格彈性調漲,漲價趨勢隨產業鏈傳導,晶片設計公司也通過漲價來抵消製造成本壓力,目前多家代工廠、晶片設計廠商發布漲價公告表示調漲預期,比如富滿電子、集創北方等。

產業鏈整體受益

8寸產能緊張導致代工和產品提價趨勢確定,國內8寸代工龍頭企業直接受益,而代工廠擴產又為半導體設備公司業績持續增長形成推動力,另外,在代工廠等前端客戶積極追單帶動下,封裝廠訂單同步火熱,雖然部分封裝廠已擴充產能,但仍供不應求,上遊客戶為搶產能而主動加價,為封裝廠營運增加動能。

進入冬季後,由於擔憂疫情可能再起,為避免供應鏈因疫情停擺,半導體廠商紛紛增加庫存來應對,購買數量大於外部需求量,預計到明年一季度,晶片漲價,晶圓廠產能緊張還將持續,對產業鏈相關上市公司是利好,受益強勁需求帶來產能擴張,產業鏈迎來發展良機。

相關焦點

  • 晶片價格"漲"聲一片,晶圓廠產能力不從心,產業鏈迎來良機?
    美晶片遭反噬存在堆貨現象,但卻出現晶片價格暴漲,晶圓廠產能不足的情況。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信,從今年開始的Y情,本以為市場需求不是很足,但沒想到的是晶圓廠產能不足,市場緊張到什麼程度呢?據說為了能從代工廠拿到產能,某50歲老闆竟然給代工高管跪下!一邊是晶片堆貨,一邊是拿不到產能,這對半導體行業來說將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呢?於市場而言將會帶來什麼樣的機會呢?晶圓廠產能到底有多緊張?
  • 晶圓產能緊張難緩解 MCU晶片價格「上漲有理」?背後國產廠商或迎機遇
    受晶圓廠產能緊缺的影響,李紅表示,存量產能都在有序生產,但是因為需求端旺盛,(由於晶圓廠產能緊缺)要擴產的話就會受到一些影響,新增的部分還沒有常規運轉起來。漲價邏輯據了解,MCU(微處理器)又名單片機微型計算機,廣泛應用各類電子設備中以實現控制功能。
  • 矽晶圓「漲」聲不斷,生產商別盲目擴產
    萬物互聯時代,人們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正在被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包圍,而這些「黑科技」的實現都離不開小小的晶片。或許是因為需求旺盛、或許是因為產能不足,生產晶片的原材料——矽晶圓在近一年多時間裡持續處於缺貨狀態,據報導有的生產廠商甚至已經接到了2025年的訂單。
  • 晶圓漲、封測漲、晶片漲、材料漲…漲價的野火燒到哪了?
    繼8寸晶圓產能緊缺漲價、半導體元器件上漲、覆銅板等原材料上漲後,由晶圓緊缺引發的「多米諾骨牌」開始逐步蔓延:晶圓漲、材料漲、PCB板漲、封測漲、晶片漲,不止國外IC漲,國產晶片也開始緊缺且暫時無解。 一片漲價缺貨氛圍下,小編匯總了近期的半導體產業鏈漲價信息,供大家參考。
  • 從代工價格上漲看8寸晶圓的供需關係和競爭優勢
    10-20%,主要原因是模擬晶片和功率器件需求提升導致8英寸晶圓線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三大晶圓廠針對8英寸晶圓線代工價格調整以及各自的2020年二季度業績表現均反應了目前訂單飽滿產能滿載導致的行業供需緊張關係。
  • 「機會挖掘」TWS耳機晶片缺貨嚴重 關注8英寸晶圓產能相關公司(附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業內人士稱TWS耳機晶片缺貨嚴重,深圳市芯聯銳創科技有限公司CEO宋朔表示:「不單單是藍牙主晶片缺貨,諸如NOR Flash還有各類耳機觸控壓力傳感器晶片也都缺貨,所以說這個缺貨情況是普遍而全面的。」
  • 8吋產能吃緊,12吋代工價也跟著漲聲響起
    吋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12吋產能利用率也跟著揚升,訂單能見度已至第3季,不僅8吋代工價已在2020年第3季底起漲勢凌厲,12吋代工價也跟著漲聲響起。 據半導體業者表示,晶圓代工及矽晶圓大廠齊聲喊漲,在此之前,面板驅動IC、電源管理IC、MOSFET等晶片、零組件早已預告漲勢將至下半年,再加上空運、航運價格瘋狂飆升,產業鏈各環節一個接一個向客戶反映成本上升,接下來產品漲價連鎖效應第
  • 半導體巨頭突陷停產危機:產能受阻、行業新訂單價格暴漲 概念股
    來源:券商中國封測產能供不應求,行業景氣度目前處於高位,且會持續18個月之久。又一家半導體大廠停產近期,各種關於海外晶圓大廠和封測廠停產、意法半導體(ST)大罷工、日本晶圓廠火災的消息接踵而至,半導體行業再次引發市場關注。
  • 上遊晶圓廠產能不足致快充晶片嚴重缺貨
    晶片缺貨每年都時有發生,而今年則尤為顯著。自進入下半年以來,各個領域的晶片供求關係一度十分緊張,蘋果的電源晶片也出現缺貨情況。
  • 海外晶圓巨頭罷工停產,這款晶片強勢漲價,1600億市場規模之下,這些...
    嚴重缺貨,疊加上遊晶圓產能緊張,MCU晶片強勢漲價,國內MCU廠商發展機遇來了。近日,作為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國產32位MCU晶片的企業,航順晶片率先發布調價通知函:MCU系列低於代理商體系價格的,恢復代理商體系價格,所有代理商沒給2021年上半年FCST的不能保證供貨,給FCST並且預付定金的才能保證供貨。
  • 產業鏈人士:聯詠科技等公司LCD顯示驅動晶片訂單持續提升
    原標題:產業鏈人士:聯詠科技等公司LCD顯示驅動晶片訂單持續提升   1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雖然智慧型手機已普遍採用OLED屏幕、電視也在逐步採用OLED
  • 臺積電快速擴充12英寸晶圓廠產能 半導體行業也在密切關注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8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晶片代工商臺積電近幾年在晶片製程工藝方面走在行業的前列,憑藉先進的工藝,他們獲得了蘋果、AMD等眾多廠商的代工訂單,他們先進工藝今年的產能也都比較緊張。
  • 白光晶片近兩月已經悄然開啟了漲價模式
    屆時,超800+位LED產業鏈企業嘉賓將相聚深圳,復盤LED行業2020年的得與失,展望2021年的新圖景。 中下遊漲價已然傳導至了上遊晶片領域,此前兩年一直處於價格下行通道的通用照明白光晶片近兩月已經悄然開啟了漲價模式。
  • 各路晶片喊漲聲連成一片,Mosfet等元器件率先漲價!
    下半年開始,晶圓代工產能開始緊張,各路晶片喊漲聲連成一片,Mosfet等元器件率先漲價。第三季度晶圓產能供應不足順延至第四季度,8~12寸晶圓代工交期持續往後拉長,那麼第四季度元器件交期價格走勢如何,富昌電子近日發出的報告《富昌電子市場行情報告——2020年第四季度》給出了參考。
  • A股市場:漲聲響起,誰是下一階段龍頭
    當前,5G消息產業鏈端到端已經準備就緒,產業生態初步形成,產業鏈相關公司或受益。無線耳機迎爆發式增長,華為、三星、小米入局據央視財經18日消息,近兩年,TWS耳機(無線立體聲耳機)迎來爆發式增長。有電商平臺相關負責人表示,整個「雙十一」期間,無線藍牙耳機全渠道的銷售同比增長116%。
  • 12寸晶圓產能報告及不同尺寸矽片發展預測
    年全球晶圓產能報告,顯示全球營運中的12寸(300mm)晶圓廠數量持續成長,預期在2016年可達到100座。   · 目前全球有8座12寸晶圓廠預計2017年開幕,有可能使該年度成為自2014年有9座晶圓廠開始營運以來,第二個有最多數量晶圓廠開始營運的年份。   · 到2020年底,預期全球將有再22座的12寸晶圓廠營運,讓全球應用於IC生產的12寸晶圓廠總數達到117座。
  • 8吋產能雪上加霜,有漲價理由了?
    1月9日下午,產能僅次於臺積電的晶圓代工「二哥」$聯電(UMC.US)$位於我國臺灣竹科市廠區傳出爆炸響聲。下午1點多聯電竹科廠區傳出疑似失火,有民眾目睹聯電8C廠出現濃濃白煙,而緊急報案,消防員獲報後到場,發現是虛驚一場、沒有人員傷亡,疑似因為設備跳電,導致現場煙霧瀰漫。
  • 聯發科買設備租給力積電保產能 明年缺貨到無法想像!
    力積電原身為力晶科技,曾是臺灣地區最大內存DRAM廠,2012年因DRAM價格崩跌衝擊,無奈退市,隨後分割重組為力晶科技與力積電,轉型為晶圓代工廠。2019年中,力晶科技把旗下3座12寸晶圓廠及相關營業、資產讓與力積電,目前為止,力積電擁有3座12寸晶圓廠、2座8寸晶圓廠及逾6000名員工、業務方面,力積電除了替金士頓及晶豪科等代工DRAM外,也投入LCD驅動IC、電源管理IC、CMOS圖像傳感器等晶圓代工業務。
  • 12寸晶圓價格變化趨勢_12寸晶圓能產多少晶片
    12寸晶圓價格變化趨勢分析   2016年半導體產業原材料多有上漲,存儲、晶片兩個大宗因為需求拔高而出現大面積缺貨。2017年生產鏈晶圓廠庫存處於低位水平,各大廠商紛紛補充庫存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