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全球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產業中的地位

2020-11-29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浦發矽谷銀行」 (ID:spdsvb),作者為矽谷銀行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行業客戶關係總經理Katherine Andersen,由浦發矽谷銀行編譯。 36氪經授權轉載。

以下為報告精選內容,點擊連結可以獲取報告全文。

2018年醫療健康投資和退出的關鍵點回顧

投資 - 美國和歐洲醫療健康的投資和交易總額創歷史新高

  • 美國醫療健康創投募資創下96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延續了四年以來的增長態勢。

  • 風投投資較2017年增長了50%,創下了歷史紀錄。

  • 生物製藥投資額較2017年翻了一番,是2018年醫療器械和診斷/工具投資額的四倍。

  • 生物製藥A輪投資增長了35%,其中腫瘤和平臺公司的投資超過所有交易和投資額的一半。

  • 前15位跨界投資者的投資交易達到2017年的近兩倍,並通過投資60家私有公司補充生物製藥的IPO儲備隊伍。

  • 醫療器械投資額同比增長40%,A輪投資額漲幅超過30%,達到9.03億美元。

  • 手術機器人投資激增,成功完成了數輪大型的後期融資。

  • 科技投資者繼續主導診斷/工具的新投資,在前10名最活躍投資者中佔據7席。

  • 在過去兩年中,六家診斷/工具私有公司的估值超過了10億美元,在醫療健康所有細分行業中高居首位。

退出- 首筆付款記錄,部分細分領域表現反彈

  • 2018年是生物製藥IPO和併購退出標誌性的一年,創下了490億美元的交易總額記錄。

  • 生物製藥IPO的上市投前估值和融資額達到五年來的最高水平,私人併購的首筆付款倍數中位數為5倍,退出時間中位數僅略超過三年。

  • 2018年完成了18個有風投支持的生物製藥10億美元以上IPO和併購交易,創下紀錄。

  • 風投支持的醫療器械併購首筆付款總額首次超過所有其他細分領域,達到35億美元。

  • 波士頓科學(Boston Scientific)收購了7家風投機構,將醫療器械領域的首筆付款中位數推高至六年的高位——1.9億美元。

  • 醫療器械IPO在2018年比此前一年翻了一番,標誌著投前估值中位數和融資額達到五年來的最高水平。

  • 按510(k)路徑申報的醫療器械交易的首筆付款中位數和總交易額遠超按傳統510(k)和製藥商協會(PMA)路徑申報的醫療器械交易,實現了非常成功的退出。

  • 在2017年僅一起IPO(沒有併購)之後,診斷/工具領域在2018年強勢逆轉,完成了10個收購和兩個成功的IPO。

中國醫療健康及生命科學行業市場態勢

資金正在湧入公開市場

在中國大陸和香港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公司平均市值在2016年和2018年出現下滑,但總市值在過去十年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中國上市公司中生物製藥公司仍然佔比最高

自2018年香港交所上市新規生效以來,現在已有七家生物製藥公司在港交所上市。由於2019年一季度上市的生物製藥公司的總市值已經可以匹敵2018年上市的所有生物製藥公司,這些公司的規模引人注目

進入公開市場的外國投資者正在增長

中國對美國上市公司的投資與美國對中國和香港上市公司的投資多年來一直保持並駕齊驅的態勢,但在2018年,中國對美國公司的投資超出美國對中國公司投資1.5倍,透露出中國對美國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公開市場的關注。

騰訊對美國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行業的投資

在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領域,騰訊將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診斷/工具和數字健康公司,它在6筆對診斷/工具公司的投資中投入了13億美元,在4筆對數字健康公司的投資中投資了5500萬美元。

2017年Grail的12億美元融資之外,診斷/工具公司在過去5年裡總共募集的資金超過了1億美元。騰訊還更加傾向於參與早期階段的融資;在其參與的全部12筆交易中,要麼是A輪融資,要麼是B輪融資。

中國的全球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布局

中國投資者對全球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創新生態圈表現出了持續的興趣,在過去四年裡進行了高達170億美元的驚人投資。總體來看,歐洲國家獲得的中國投資最多,從中國投資者那裡募集了54億美元。

中國投資者過去五年持續在美國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創新生態圈共同投資,其中對生物製藥公司的投資最多。在2014年至2019年一季度對生物製藥公司投資的60億美元當中,大約有25%投資在腫瘤生物製藥公司。

值得注意的美國投資者對中國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行業進行的投資

中國生命科學和醫療健康創新生態圈受益於美國投資者對新興市場公司投資的興趣。在過去的五年裡,有50多家中國公司至少獲得了一次美國投資者的投資,生物製藥公司獲得的投資最多。

2019的展望

  • 我們預計醫療健康行業投資將保持健康的規模和速度,達到約80億美元(美國和歐洲總額),活躍的投資基金除了現有基金之外,很可能也有在成熟投資者支持下創立的新基金。此外,科技基金可能會募集僅投資生命科學領域的姐妹基金。

  • 對有風投支持公司的投資額排前15名的跨界投資者投資可能會減少25%或更多,導致生物製藥總投資減少至與2017年接近持平。

  • 生物技術IPO的儲備隊伍十分強勁,但是市場不確定性可能將IPO交易數降低至30至35起,同時IPO前估值和IPO融資額也會有所下降。因此,我們預計生物製藥非公開併購交易將會增加。

  • 我們可能會繼續看到港交所新上市規則對未有收入的生物製藥公司產生的積極影響,與2018年相比,2019年將有更多生物製藥公司上市。趨於嚴格的上市標準和整體上較弱的市場情緒可能導致2019年中國大陸的IPO減少。

  • 美國和歐洲醫療器械投資預計將保持穩定,A輪投資將進一步增長。一群表現強勁的有風投支持的後期公司十分有潛力,預計2019年將很可能實現多達8起醫療器械的IPO。我們預計2019年的醫療器械併購活動與去年相比不會有太大變化。

  • 騰訊等科技巨頭有望繼續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對它們而言具有戰略意義的新零售、人工智慧、醫療健康等行業。

  • 診斷/工具A輪交易可能會在2019年攀升,儘管由於2017年和2018年已有多筆大額融資,2019年診斷/工具投資總額可能會減少。科技收購者可能會收購一些診斷測試、診斷工具和分析公司,這可能刺激併購交易價值的上升。此外,我們預計可能會有2到4家已經開始產生營收的研發工具公司IPO。

本報告中文版由矽谷銀行獨家授權浦發矽谷銀行編譯,僅供學習研究使用。如需商用或轉載發布,請聯繫浦發矽谷銀行市場部。關注「浦發矽谷銀行」 (ID:spdsvb),第一時間獲得最新創投行業趨勢報告。

本文配圖來自pixabay

相關焦點

  • OFweek2020中國醫療科技在線論壇暨佳兆業生命健康產業推介會重磅...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毒席捲全球,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人們也看到了醫療健康產業帶來的重要作用。如今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問題,對醫療健康產業的關注與市場需求迅速增長,直接推動了生物醫藥、生命科學、信息技術等領域地重大突破,加速了商業模式地創新與產業融合。
  • 生命科學+醫療健康領域上演的資本熱情,將成就下一個十年增長點?
    2020 年上半年,在全球持續半年多的疫情之下,醫療健康產業是為數不多的投融資金額不降反升的行業,上半年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 2469 起,總融資金額達到 2297.1 億元。 與此同時,諸多細分領域的初創公司融資渠道不斷拓寬,IPO 明顯加速。
  • 歐美日韓中國精準醫療產業大佬都在這裡了,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
    2015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迅速成為全球醫學界熱議和關注的焦點。同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衛計委,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
  • 南京生物醫藥谷:打造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
    生物醫藥谷依託現有產業基礎,緊抓國家級新區、自貿區的「雙區」聯動發展機遇,進一步聚焦「基因之城」建設,著力打造以基因細胞產業為引領的千億級生命健康產業集群。一、生命健康產業總體發展情況近年來,藥谷聚焦「基因之城」建設,以生物醫藥創新資源匯集平臺和生命健康創新名城先導區為目標,大力發展生命健康產業,得益於產業創新、政策和資源優勢,現已集聚綠葉製藥、先聲東元、世和基因等500餘家基因及生命健康領域企業,培育了健友生化、藥石科技、南微醫學等3家上市企業,1家獨角獸企業世和基因(估值70億人民幣),
  • 復旦大學張來武教授華園縱論數字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六產
    華園講壇現場【MBA中國網訊】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健康中國等戰略,加強學校學科建設,11月14日下午,華南理工大學學校華園講壇第40講特邀復旦大學六次產業研究院院長、科學技術部原副部長張來武教授,圍繞數字生命科學與醫療健康六產為師生進行了精彩的報告。
  • 海外優質醫療資源引入 推進大健康產業新變革
    近年來,醫療旅遊已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新興產業之一。覆蓋範圍小到美容整形、大到重症手術,人們可以在求醫之旅的同時體驗異國文化。據攜程的《2016在線醫療旅遊報告》顯示,年通過攜程報名海外體檢等醫療旅遊的人數是上一年的5倍,人均訂單費用超過萬元,是出境旅遊人均花費的10倍左右。報告估算年出境醫療旅遊中國遊客超過50萬人次。
  •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醫療健康資本市場》報告發布
    中國的醫療健康風投市場持續刷新投資記錄,並於2019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醫療健康市場。浦發矽谷銀行聯合矽谷銀行首次發布《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醫療健康資本市場》報告。憑藉矽谷銀行豐富的自有數據,以及與美國、北京和上海的標杆性企業與投資機構採訪中收集的深刻行業洞見,本報告關注並分析了中國與全球醫療健康行業發展趨勢,與您共同展望行業投融資動向。
  • 上海交大與楓林聚科園區籤約 生命健康產業拓展新平臺
    袁瑋 攝 2017年底,上海交大與徐匯籤訂新一輪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之後區校合作關係不斷加強、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特別是在生命健康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分子與納米醫學創新轉化中心於今年1月份揭牌。中心發展至今已初具規模,集聚了一批優質項目、頂尖研發儀器、一流科研人才,探索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新模式,首期6個項目全部實現成功轉化並設立公司。
  • 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
    2015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諮文演講中從國家戰略層面提出「精準醫學計劃」,精準醫學迅速成為全球醫學界熱議和關注的焦點。同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批示國家科技部和國家衛計委,成立中國精準醫療戰略專家委員會。隨後,提出中國精準醫療計劃,並將其列入國家「十三五」科技發展重大專項,上升為國家戰略。政策上的利好消息,極大地刺激了相關企業和醫療機構投入人力、財力來研發精準醫療。
  • 生命科學的全新時代:類腦智能、數位化生命、AI驅動醫藥與醫療
    「生命科學的全新時代」主題論壇預設三大分議題:腦科學與腦計劃——類腦智能來臨、基因工程與數位化生命將如何改變人類健康、AI驅動生物醫藥與智慧醫療。這三項議題,有涉及人體器官大腦的研究,也有從微觀基因工程方面探討改變人類生命健康的方法,還有以AI人工智慧幫助生物醫藥與智慧醫療的討論。各項議題都將邀請相關領域知名學者、專家或行業資深從業者參與討論。
  • 日本「傲視全球」的大醫療產業
    比如在全球醫療器械50強中,日本的奧林巴斯(營收57.45億美元)、日本的泰爾茂(營收54.30億美元)、日本的豪雅(營收33.82億美元)、日本的尼普洛(營收30.26億美元)、日本光電 (營收16.20億美元)等進入到了全球50強中。
  • BEKE:全球生命健康管理生態系統
    作為區塊鏈3.0時代的引領者,GTA開創了以區塊鏈技術驅動大健康產業發展的先河;以區塊鏈密碼學、分布式存儲、隱私可信計算技術為支撐;以協作、開放、公平、信任、安全、確權為原則;建設了一個以全人類生命健康福祉為使命的商業生態體系。GTA基因鏈的崛起,迅速成為全球區塊鏈和大健康行業關注焦點,在許多國家和地區不斷自發建設圍繞大健康產業的GTA生態社區。
  • 全球醫療器械三十強在中國的投資情況
    目前,GE醫療集團在中國建立了包括獨資和合資企業在內的多個經營實體,擁有員工6,000多名。GE醫療集團在中國共擁有七個全球生產基地:在北京建有CT掃描系統、磁共振成像系統和X光成像系統工廠,在上海有生命科學基地,在無錫建有超聲和患者監護儀設備工廠,在桐廬建有濾紙生產基地,在深圳建有醫用面罩生產基地。
  • 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即將召開
    政策環境的利好、資本市場的青睞、醫療科技的創新為精準醫療產業的發展帶來新契機。在此背景下, 由楓林集團、美中醫藥開發協會、萬怡會展聯合主辦的「2016全球精準醫療(中國)峰會」將於12月3 - 4日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國際大酒店盛大召開。
  • 康寧展望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存在增長機遇
    領先創新科技滿足行業之需 北京2009年5月15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儘管當前金融危機使得眾多產業遭受重創,生命科學產業依舊前景光明,社會呼籲更加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人們對於醫療醫藥設備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
  • 中國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研究主要貢獻者之一
    本報北京10月30日電(記者陳海波)隨著醫療信息化和生物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數據的類型和規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醫療行業進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時代。日前,北京大學健康醫療大數據國家研究院、愛思唯爾等機構聯合發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科學研究與臨床試驗的主要貢獻者之一。
  • 以領先的醫療和生命科學研發能力投入全球抗疫:瑞士在四個重要領域...
    抗擊疫情 ·瑞士貢獻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迅速蔓延,製藥、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行業的企業和科研機構都在爭分奪秒地研發抗擊疫情的相關藥物和技術。
  • ...全球頂尖科學家雲集煙臺——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 系列報導二
    孫繼業在致辭中強調,健康產業是多業態融合發展的朝陽產業,產業鏈條長、覆蓋範圍廣、社會需求大、發展潛力強。近年來,山東省高度重視醫養健康產業發展,將其作為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重點培育,健康養老、健康旅遊、網際網路醫養健康等業態快速發展,成為全國唯一的醫養結合示範省。近期召開的山東省中醫藥大會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大健康、大科研、大教育、大產業的醫療體系和工作格局。
  • 海南省醫療保障局關於邀請參加2020中國國際醫療健康產業高峰論壇...
    附件1  「2020中國國際醫療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暨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簡介  一、展覽名稱:2020中國國際醫療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暨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  附件2  2020中國國際醫療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暨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總體方案  「中國國際醫療健康產業高峰論壇暨海南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海南健博會」)在國內外會展業已經具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是全球健康品牌走進海南和「健康海南」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在2018年全國展覽規模排名醫療保健行業中位居第三,對海南省健康產業發展也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 兵家必爭:中國市場成生命科學儀器巨頭戰略要地
    中國市場影響力竟有這麼大?  毫無疑問,中國市場因其強大的消費能力和對新興技術的接受度而逐漸成為蘋果這樣超級公司的戰略重地。生命科學領域也不例外。  「中國」已成為生命科學儀器巨頭們口中的熱詞  一年一度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J.P.摩根健康產業大會(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