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Qomolangma
居住於珠峰北側的、藏族人民的傳統稱謂,即珠穆朗瑪峰。有「女神」、「聖女」、「神女第三」、「地神之母」等幾種解釋。
#文獻:
「對珠峰最早的文獻記載始於元朝,其名稱為『次仁瑪』。
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我國清朝派員對珠峰及其附近的邊境地區進行堪測時,發現珠穆朗瑪峰為我國最高峰,並依據當地藏族人民對它的稱呼,正式命名為『朱母朗瑪阿林』,標在『朝隆內府輿圖』上,圖中對珠峰的位置和四周邊界有詳細的記載。在藏語裡『朱母』是女神的意思,『朗瑪』是她的名字,『阿林』是滿文,意為山峰,朱母朗瑪阿林全文簡譯出來就是神女峰。」
――李渤生?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專家組組長
②、Samarghata
居住於珠峰南側的、尼泊爾人民的傳統稱謂,即薩迦瑪塔峰。有「高達天庭的山峰」、「地球制高點」、「天空之神」等幾種解釋。
#文獻:
「1951年,作為英國殖民者傀儡的拉納家族被迫交出了世襲統治長達105年之久的政權,尼泊爾王國獲得了獨立,埃佛勒斯這一帶有殖民主義印記的名字也被原有的名稱『薩迦瑪塔』(Samarghata)所取代,該名稱是生活在珠穆朗瑪峰南坡尼泊爾人民對世界最高峰的稱謂,其意是『高達天庭的山峰』。在十幾年前,尼泊爾王國在珠峰南側建立了薩迦瑪塔國家公園,並列入了世界遺產地。」
――李渤生?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專家組組長
③、Everest
西方國家的習慣稱呼,即埃佛勒斯峰。英屬印度測量局1852年曾測量珠峰高度,1855年以該局前任局長、英國人George Everest上校之名命名此峰為Mt.Everest。
#文獻:
「公元1773年,英國通過它侵略亞洲的主要機構――東印度公司完成了對印度的血腥徵服,隨即設置了直接統治英屬印度全部領土的總督,而後又開始了對西藏及其周圍屬國的侵略,先後佔領了布嚕克巴、哲孟雄、廓爾喀和克什米爾等國,並把侵略茅頭直接指向西藏。當時的印度測量局,於清鹹豐二年(1852年)對西藏邊界地區進行了測量,首次測定了珠穆朗瑪峰的高度,並以其測量局長埃佛勒斯爵士的名字命名,以後在西方文獻中埃佛勒斯就成了世界第一高峰的名稱。」
――李渤生?珠穆朗瑪峰自然保護區專家組組長
「19世紀中葉,英國人開始測量喜馬拉雅山,由於他們是在印度平原遙測的,並未進入西藏和尼泊爾,從而對這些高峰的名稱也一概不知。當時他們只是採用羅馬數字的排列方法,從東到西,排列號數。珠穆朗瑪峰列第十五。1858年,由印度測量局局長烏阿建議並經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批准,將他們不知名的珠穆朗瑪峰定名為『埃非勒士峰』(或『額菲爾士』、『埃佛勒斯』,均為英文EVERST音譯),以紀念他們測量此峰時的印度測量局局長、英國人埃非勒士上校。殊不知,他們對珠穆朗瑪峰的測量,比中國的勝住等3人已晚了130多年。」
――《九死一生攀高峰》 李致新?中國登山協會常務副主席
――《清代對西動地理的考察與記載》 孫冬虎?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公元1709年~1711年,康熙命令當時的駐藏大臣測制西藏地圖,可惜未留存下來,圖上是否有珠穆朗瑪峰很難推測。公元1714年~1715年,清政府從北京派出曾在欽天監學過數學的理藩院主事勝住、喇嘛楚爾沁藏布和蘭本佔巴,專程進入西藏地方測繪地圖。他們在當時交通極為困難的條件下,直接深入到珠穆朗瑪峰下,採用經緯圖法和梯形投影法,對它的位置和高度進行過初步的測量。在康熙五十六年,即1717年間完成的《皇輿全覽圖》上,便明確地標上了珠穆朗瑪峰的位置,並定名為『朱母郎馬阿林』。這份地圖1719年製成滿文銅版,1721年製成漢文木版,1733年又在歐洲製成法文地圖。在這些地圖上,珠穆朗瑪峰以滿、漢、法等不同文字出現確定了它的名稱。這份地圖,可以說是關於珠穆朗瑪峰最早的歷史文獻。如果說對珠穆朗瑪峰的發現是指把這座山峰第一次測量並記載標明在地圖上的話,那麼勝住、楚爾沁藏布和蘭本佔巴3人,應該最有資格被稱為最初的發現者。此外,1744年的《大清一統志》上也載有『朱母拉馬山』,1761年的《水道提綱》載有『朱母郎馬』,1760年到1770年的《乾隆十三排地圖》上標為『珠穆朗瑪阿林』,1795年的《衛藏通志》為『珠木朗瑪』,1822年的《皇朝地理圖》和1844年的《大清一統輿圖》上都標名為『珠穆朗瑪』。」
――《九死一生攀高峰》 李致新?中國登山協會常務副主席
「1852年,以英國人華夫為首的測量隊用大地測量的方法,在印度平原上測定為8840米,首次確定珠峰為世界最高峰,20世紀初期,國外曾採用氣壓測定的8882米作為珠峰高程,我國也採用過。
1949年美國人裡昂那多?克拉克根據傳統方法測得阿尼瑪卿山比珠峰高出193米,認為珠峰不是世界最高峰,後經驗證推翻。1954年,印度測量局在1852年測量基礎上,重新測定珠峰為8847.6米。1975年,我國在『登山、測繪、科考』一體的組織原則下,首次在珠峰設置3.5米的覘標,測定珠峰高程為8848.13米。1987年3月,美國和義大利等國的報刊新聞,報導了一個驚人的消息:美國天文學家喬治?沃爾斯坦教授從衛星傳遞的信息測出我國的K2高為8859米,比珠峰還要高出11米。但同年,在義大利人阿迪託?德希奧領導下,採用全球定位系統GPS分別求得珠峰正高8872米,K2正高8616米,再次確定珠峰為世界第一高峰。德希奧本人這次測量也稱為本世紀精度最差的測量。1992年5月和10月間,美國、義大利分別採用GPS技術和光電測距儀技術,重新測定珠峰高程,德希奧提供的數據為8846.10米,比我國提供的數據少2.03米。
珠峰是否下降了呢?回答是否定的。根據我們1994年5月在珠峰地區測定的數據及資料統計分析,由於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擠壓,珠峰每年上升1.27釐米。」
――《珠峰測量的歷史》
【珠峰的高度】
海拔8848.13米(29028.945英尺)。
#文獻:
「1975年我國對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的高程進行了精確測定。這年的5月27日,我國首次將測量覘標立於珠峰之顛。從珠峰附近選擇了9個測站點,它們分布在以珠峰為中心的69o的扇形區域內,至珠峰的距離為8.5~21.2公裡,高程為5600~6240米。這9個點的坐標和高程分別利用三角測量、導線測量、水準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求得。在9個測站上對珠峰覘標觀測水平角和垂直角,根據水平角確定珠峰的水平位置和各測站至珠峰的水平距離。根據三角高程測量原理,由這些垂直角和水平距離確定各測站同珠峰之間的高差,進而推得從我國黃海平均海面起算的珠峰高程為 8848.13米。
這次珠峰高程測定有4個突出特點:
(1)第一次在峰頂樹立了高3.52米的紅色金屬測量覘標,使照準誤差很小。
(2)高程測定結果中扣除了0.92米的覆雪厚度,得到了珠峰的地面高程。
(3)用探空氣球測定了測區上空的溫度垂直梯度值,有效地削弱了大氣折射對高程測定值的影響。
(4)沿線進行了天文、重力測量,推算高程時用了較精確的改正數。」
――《珠穆朗瑪峰高程的測定》
2005年,我國科考人員再次測量珠峰高度,並於10月公布數字為8844.43米。比1975年的數據要矮3.7米。
據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專家介紹,我國數據8848.13米受到國外質疑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起算面也就是海拔原點的選擇不同。據介紹地球海平面也存在高低差別,以我國珠峰高程起算面黃海海平面與印度洋海平面為例比較,兩者就存在20釐米左右的差距。
產生誤差的第二原因是珠峰冰雪層的變化。據悉,目前公布的珠峰高度均為珠峰冰雪層高。但隨著季節變化,珠峰頂部的冰雪層厚度會有1至2米的變化。這也意味著不同季節測量,所得的數據也會有不同。
而第三個原因是測量精度。據介紹,目前已知的不同測量方法,精度差別可達50釐米左右。
此次複測珠峰 有哪些創新之處?
第一,隨著測繪科技和測量技術設備的巨大進步,對珠峰測量的精確度將有明顯提高,這也是我國首次由專業測繪人員和專業登山隊員合作,登上珠峰峰頂進行實地觀測。
第二,要用測深雷達準確探測出珠峰峰頂的浮雪和永久冰層的厚度,為準確計算珠峰的「身高」提供科學依據。
第三,要在珠峰峰頂樹立測量覘標。覘標是建在地面上或其他建築物頂部的測量專業標 架,作為觀測照準目標和供升高儀器位置之用。此次覘標是用航空鋁合金材料製成。而且設計更精巧以方便攜帶、安裝。與以往覘標不同的是,珠峰覘標上還將安裝上GPS天線和反射稜鏡,以方便測量需要。
第四,將是首次在8000米以上進行重力測量,同時對珠峰周邊地區開展大規模控制測量工作,通過分析研究近鄰區域40年的觀測資料,開展與珠峰高度位置變化密切相關的地球科研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01:35 競報
【測繪常識】
高程基準:
是推算國家統一高程控制網中所有水準高程的起算依據,它包括一個水準基面和一個永久性水準原點。
水準基面:
通常理論上採用大地水準面,它是一個延伸到全球的靜止海水面,也是一個地球重力等位面,實際上確定水準基面則是取驗潮站長期觀測結果計算出來的平均海面。中國以青島港驗潮站的長期觀測資料推算出的黃海平均海面作為中國的水準基面,即零高程面。中國水準原點建立在青島驗潮站附近,並構成原點網。用精密水準測量測定水準原點相對於黃海平均海面的高差,即水準原點的高程,定為全國高程控制網的起算高程。
54國家坐標系:
採用克拉索夫斯基橢球參數,又稱北京坐標系。
80國家坐標系:
採用國際地理聯合會(IGU)第十六屆大會推薦的橢球參數,大地坐標原點在陝西省涇和縣永樂鎮的大地坐標系,又稱西安坐標系。
責編:張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