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的蜘蛛網 或用於飛機發動機保護塗層

2021-02-07 太平洋電腦網

  蜘蛛絲是一種非常獨特的物質,雖然外觀纖細卻有著極高的強度和韌性,人們之前曾用它來製造防彈背心。近日加拿大蒙特婁理工大學機械工程系的研究團隊採用3D列印技術研發出出一種媲美蜘蛛絲的紡織物,能夠抵禦並吸收96%的衝擊力,本身卻可以保持基本無傷,十分神奇。

  研究人員藉助熔融長絲製造(IFFF)3D印表機,通過加熱聚碳酸酯(PC)來製作擁有這種特性的材料。FrédérickGosselin教授的團隊通過這種材料「編織」了一系列厚度不足2mm的纖維,並且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編織成一整張「纖維網」,熔融塑料會形成一系列圓環,FrédérickGosselin教授將其稱為犧牲環節,當發生撞擊時,這些犧牲環節會吸收能量並斷裂,以維持「纖維網」的整體完整性。

  研究團隊對這項技術進行了測試,將一顆500克棒球從66釐米高處掉落到「纖維網」上,結果是棒球的動能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抵消和吸收,因此證明了這項技術的實用性。未來這項技術可能會為電話等較易破碎的技術設備製作3D列印覆蓋物來避免設備碰撞損壞,甚至還可以用來製造防彈玻璃,或者作為飛機發動機的保護塗層等等。

  我們可以看到,3D列印不斷在科技領域迎來巨大發展,伴隨技術的突飛猛進,未來也將會有更多驚喜等待著我們。

相關焦點

  • 【復材資訊】3D列印聚碳酸酯網可吸收96%衝擊能量,保護未來手機屏幕
    【復材資訊】3D列印聚碳酸酯網可吸收96%衝擊能量,保護未來手機屏幕 2020-11-09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3D列印將用於開發先進重型柴油發動機活塞
    項目的目的是設計開發和製造能夠承受頻率高達40Hz局部周期性表面熱通量超過20MW/m2 時產生的嚴重熱應力,並且具有有限的背面冷卻的重型柴油發動機活塞。根據3D科學谷的了解,項目組將通過增材製造-3D列印技術開發重型柴油發動機活塞。
  • 納米塗層粉體材料在「2機、3D」產業中的應用
    然而航空發動機的心臟病問題就一直困擾著中國航空工業。專家預計,未來10年,我國空軍、海軍新增的軍用飛機在3000架左右,對應的發動機需求超過6000臺。整個軍用、民用航空發動機市場規模超過萬億元。因此我們國家對於2機裝備及其關鍵材料包括塗層材料有著更為緊迫的需求。2014年11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召開雙清論壇,主題為「航空發動機熱障塗層技術與應用中的挑戰性科學問題」。
  • 仿真與3D列印重塑超音速飛行未來的單座測試飛機
    而如今,3D列印不僅在超燃衝壓發動機方面,而是在包括碳纖維材料及更多零件的製造方面,重塑超音速飛機的飛行未來。Boom超音速飛機的開發與組裝現場Boom將於2020年10月7日舉行XB-1的現場公開演示,該飛機將測試並演示用於開發更大的超音速Overture的原理,Overture是一架針對商業運營商的客機。通過XB-1將證明安全、高效和可持續的超音速旅行的關鍵技術。
  • 3D列印或是未來超音速飛彈和飛機的關鍵
    打開APP 3D列印或是未來超音速飛彈和飛機的關鍵 工程師3 發表於 2018-05-04 10:02:00 如果通過3D列印技術成型為複雜的幾何形狀,那其用途就更加特殊了。陶瓷材料的3D列印,可能是開發未來超音速飛彈和飛機的關鍵。   位於加利福尼亞州Malibu的HRL 實驗室,是由波音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所合作擁有的專業從事研究傳感器和材料、 信息和系統科學、 應用電磁學和微電子的研究和發展實驗室。
  • 蜘蛛絲:用於治療人體的神奇材料
    古希臘人和羅馬人用蜂蜜和醋清洗傷口,然後用球形蜘蛛網止血。人造蜘蛛絲正在探索成為一種環保材料,可以徹底改變工程,紡織品和飛機生產,但在藥物輸送和組織再生中用作生物活性材料是相對較新的概念。合成絲的特性意味著它足夠堅固和靈活,可用於人造韌帶,外科縫合線和用於組織修復的細胞支架。但是生產用於人類醫學所需的絲綢數量是困難的。蜘蛛是食肉動物,不能像蠶一樣進行養殖。
  • 納米塗層粉體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熱障塗層(TBC)主要應用在飛機發動機、渦輪機和汽輪機葉片上,用以保護高溫合金基體免受高溫氧化和腐蝕,起到隔熱、提高發動機進口溫度和提高發動機推重比作用的一種陶瓷塗層材料。隨著發動機,渦輪機性能的提高,尤其是軍用飛機發動機葉片使用溫度越來越高,原來材料已不能適應,發展新型塗層材料成為軍工行業急需。
  • 3D列印金屬材料之鎳基合金和鈷鉻合金
    隨著航空事業的發展,3D列印的鎳基合金物件因其優良的性能,被用於製備航空發動機中的渦輪盤、渦輪葉片等熱端部件,提高了發動機的穩定性和熱效率,使得航空發動力具有更大的推力。含鈦50%的鎳合金,形狀記憶效果好,多用於製造太空飛行器結構件、人造心臟馬達等。
  • 廣東省科學院召開航空發動機先進塗層技術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航空發動機是一種高度複雜和精密的熱力機械,作為飛機的心臟,不僅是飛機飛行的動力,也是促進航空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人類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變革都與航空發動機的技術進步密不可分。航空發動機包括渦輪噴氣/渦輪風扇發動機、渦輪軸/渦輪螺旋槳發動機、衝壓式發動機和活塞式發動機等多種類型,不僅作為各種用途的軍民用飛機、無人機和巡航飛彈動力,而且利用航空發動機派生發展的燃氣輪機還被廣泛用於地面發電、船用動力、移動電站、天然氣和石油管線泵站等領域。
  • 叮~GE9X 發動機3D列印熱交換器已做好「起飛」準備
    根據GE航空,GE9X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飛機發動機,該發動機於2020年9月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認證。3D科學谷了解到GE9X發動機融合了GE在過去十年中開發的最先進的技術,增材製造技術是GE9X發動機製造中應用的先進技術之一,GE9X擁有304個增材製造-3D列印零件,涵蓋了七大類型,其中一種增材製造應用為發動機伺服熱交換器。
  • 工程學學生分享遙控飛機3D列印設計
    列印飛行器套件。四軸飛行器固然很酷,但是傳統的飛機呢? 那就是佛羅裡達工程學學生Kiril Lange一直在考慮的問題。他最近設計出一個全功能性、耐飛的3D列印的飛機。這架飛機不僅酷,而且製作簡單。而且Kiril自己也承認,這是非常棒的飛行器。他指出:「它是一架飛得非常快、操作容易的飛機。但是,這是我飛過的第一架飛機,所以我的判斷可不一定準確。」
  • ESA火箭發動機成功進行了全3D列印燃燒室的全面測試
    中國3D列印網6月9日訊,空中巴士公司與賽峰集團之間的合資企業-航空航天公司ArianeGroup宣布已成功測試了首個完全由3D列印生產的燃燒室。由該公司在德國設計的3D列印燃燒室在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間在DLR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Lampoldshausen測試設施的P8測試臺上成功進行了14次耐火測試。
  • ESA火箭發動機成功進行了全3D列印燃燒室的全面測試
    中國3D列印網6月9日訊,空中巴士公司與賽峰集團之間的合資企業-航空航天公司ArianeGroup宣布已成功測試了首個完全由3D列印生產的燃燒室。該公司解釋說,獲得的結果代表著為低成本火箭發動機的未來發展做準備的關鍵步驟。並非只有ArianeGroup和ESA認識到3D列印在製造燃燒室和火箭發動機方面的優勢。私人航空航天公司Launcher使用3D列印為其E-2火箭發動機製造燃燒室。
  • 卡內基梅隆大學開發在10秒內識別冠狀病毒的3D列印傳感器
    中國3D列印網9月29日訊,卡內基梅隆大學(CMU)的研究人員3D列印了一個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在大約10秒內識別Covid-19抗體。多家公司已將Optomec的AJP技術用於製造高解析度電子電路和設備,例如應變傳感器,無線藍牙收發器和小型數模轉換器晶片。據中國3D列印網了解,在去年年底,Optomec宣布交付其第500臺3D印表機,其中約300臺由AJP系統組成。
  • 擁有300多個3D列印零件的GE9X 發動機獲得FAA認證
    GE9X是新型雙引擎波音777X的動力引擎,是世界最大商用航空發動機,該發動機可以提供約100,000磅推力。正如GE 在GE9X官方宣傳大片中所提到的「strengthened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增材製造-3D列印技術在這一最大商用發動機的製造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深度剖析霍尼韋爾通過3D列印雙壁結構以實現燃燒器更好的冷卻
    3D列印之於飛機製造,3D列印好比是飛機的翅膀,幫助製造商與設計者們實現飛得更高,飛得更輕鬆,飛得更安全,看得更遠的願望。在這方面,GE9X已經擁有了304個通過增材製造的零件,涵蓋了七大類型的3D列印零部件。在超越自身的願景的激勵下,更多的企業加入進來通過3D列印技術推進發動機超越一個又一個的極限。
  • 上海3D列印:一篇文章帶你了解陶瓷3D列印
    大多數3D列印陶瓷都屬於技術範疇,但基於擠壓的列印工藝(下文討論)主要與經典陶瓷一起工作。陶瓷列印有哪些優勢呢?陶瓷3d列印有以下的一些特性。相比於其他材料他更具美感,觸覺性也更為優越,在化學抗性、生物相容性方面表現出眾,所以陶瓷3D列印常常會用於3D列印的醫學應用當中。陶瓷還有較好的電絕緣性和高強度的特點。
  • 霍尼韋爾首個3D列印發動機軸承座獲得FAA認證
    霍尼韋爾航空航天公司(Honeywell Aerospace)是霍尼韋爾集團的航空航天部門,2020年8月28日,白令三維從外媒獲悉,其首個3D列印的飛機發動機部件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認證。
  • NASA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用於其artemis探測任務
    在這次太空航行中,美國機構決定採用金屬添加劑製造,更確切地說,依靠粉末定向能量沉積技術,這是一種3D列印技術,類似於DED技術。關於這項技術,NASA正在設計相應的火箭:RAMPT(快速分析和製造推進技術)項目的目標是額外製造大型空間火箭發動機。
  • 一文領略國內在3D列印航空發動機領域的研究進展
    關於3D列印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應用前景,當2015年第一個傳感器出現在GE90-94B噴氣發動機上時,它成為首個獲得FAA認證的增材製造的飛機發動機部件。隨後幾年裡,GE於2019年實現了GE9X上304個3D列印零部件的超越! 由此可見,3D列印正在引領發動機性能的不斷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