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A火箭發動機成功進行了全3D列印燃燒室的全面測試

2020-09-05 暄照網絡

中國3D列印網6月9日訊,空中巴士公司與賽峰集團之間的合資企業-航空航天公司ArianeGroup宣布已成功測試了首個完全由3D列印生產的燃燒室。由該公司在德國設計的3D列印燃燒室在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間在DLR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Lampoldshausen測試設施的P8測試臺上成功進行了14次耐火測試。
燃燒室的製造以及測試工作是由ArianeGroup和DLR在歐洲航天局(ESA)的膨脹機-循環技術綜合演示器(ETID)項目下進行的,該項目是ESA未來發射器準備計劃(FLPP)的一部分。這些測試驗證了ESA Prometheus引擎測試模型(M1)是否使用3D列印硬體組件。 ArianeGroup相信測試的成功為完全由增材製造製成的火箭發動機鋪平了道路。



普羅米修斯氣體發生器正在發生。圖片來自ArianeGroup。
3D列印的燃燒室演示器
由跨國航空公司空中巴士公司和賽峰集團組成的ArianeGroup成立的目的是促進為ESA開發和隨後生產Ariane 6運載火箭。3D列印已在Ariane 6引擎的開發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已被用於製造許多組件。去年,ESA完成了ArienGroup的全尺寸3D列印火箭發動機演示程序BERTA(Biergoler Raumttransportaengine / Biergoler太空運輸驅動器)的首次熱火測試,這是Ariane 6開發管道的一部分,該項目價值3.6歐元十億美元(約合40億美元)。
除了降低成本和縮短生產周期外,使用3D列印還使ArianeGroup可以將輔助動力裝置(APU)集成到Ariane 6中,從而最終提高了發射器滿足各種任務需求的無與倫比的能力。
該公司去年對全3D列印燃燒室進行了耐火測試,該公司去年進行了熱火測試活動,該活動為未來的液體推進劑火箭發動機驗證了14種技術構件。該公司解釋說,獲得的結果代表著為低成本火箭發動機的未來發展做準備的關鍵步驟。
並非只有ArianeGroup和ESA認識到3D列印在製造燃燒室和火箭發動機方面的優勢。私人航空航天公司Launcher使用3D列印為其E-2火箭發動機製造燃燒室。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航天公司Rocket Lab的Electron Rocket,也將由其3D列印Rutherford發動機提供動力,該火箭將與美國太空部隊一起用於即將執行的任務。



Prometheus引擎。圖片來自ArianeGroup。
ESA的Prometheus引擎
阿麗亞娜集團(ArianeGroup)的3D列印燃燒室是用於發射器上級發動機的全面演示器。它結合了推進技術,旨在驗證創新的製造技術,材料和工藝,例如3D列印,雷射點火和使用低成本材料。
它具有許多創新功能,包括低成本的銅合金冷卻通道和通過冷噴塗添加劑製造製成的外套。燃燒室還裝有通過雷射熔融3D列印工藝製成的單件式噴射頭。 ArianeGroup解釋說,這是理想的解決方案,可顯著減少將來的發動機製造時間和生產成本。
中國3D列印網點評:展望未來,成功的驗證意味著ArianeGroup將為其所有液體推進劑發動機採用3D列印,包括ETID等上層發動機以及Prometheus等高推力緬因州工程師。該公司於2017年與ESA籤訂了製造Prometheus的合同。ESA的Prometheus是超低成本火箭推進系統的前身,旨在足夠靈活地適應任何任務的新運載火箭,並具有潛在的可重複使用性。

ETID和Prometheus的工作正在ESA的FLPP倡議下進行。該計劃旨在通過提供可快速部署的成熟技術解決方案,以較低的成本,工作量和風險來開發產品,來增強未來歐洲發射器的競爭力。

相關焦點

  • ESA火箭發動機成功進行了全3D列印燃燒室的全面測試
    中國3D列印網6月9日訊,空中巴士公司與賽峰集團之間的合資企業-航空航天公司ArianeGroup宣布已成功測試了首個完全由3D列印生產的燃燒室。由該公司在德國設計的3D列印燃燒室在2020年5月26日至6月2日期間在DLR德國航空航天中心的Lampoldshausen測試設施的P8測試臺上成功進行了14次耐火測試。
  • 空客和賽峰成功測試火箭發動機的全3D列印燃燒室
    2020年6月9日,南極熊從外媒獲悉,ArianeGroup宣布已經成功測試了第一個完全由3D列印生產的燃燒室。的P8測試臺上成功進行了14次點火測試。 燃燒室的製造以及測試,由ArianeGroup和DLR在歐洲航天局(ESA)的Expander-Cycle技術集成示範器(ETID)項目下進行,是歐空局未來發射器準備計劃(FLPP)的一部分。這些測試驗證了歐空局普羅米修斯發動機測試模型(M1)使用3D列印硬體組件的情況。ArianeGroup認為,測試的成功為完全由增材製造製造的火箭發動機鋪平了道路。
  • NASA突破性研究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燃燒室
    美國宇航局NASA和衛星發射公司Virgin Orbit已經為火箭發動機生產了一個可用的3D列印燃燒室。該組件採用以銅為主的複合金屬材料製成,旨在推動商業空間領域3D列印的應用,並降低未來NASA任務的成本。
  •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真被做出來了!首次地面全周期點火實測成功
    」點火實驗Relativity Space這次進行地面點火試運行測試的火箭發動機型號為Aeon 1,採用甲烷和液氧作為動力,單個發動機最大推力23000磅在NASA的Stennis航天中心進行這次測試,是在發動機的所有關鍵部件(包括渦輪泵,噴射器和燃燒室)模擬實際發射任務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的。
  • 3D列印 一體式構建人工智慧(AI)驅動設計的火箭發動機新型結構
    本文所講述的案例亮點在於,火箭發動機完全使用人工智慧驅動設計,並採用3D列印將燃燒室和表面冷卻流道等多組件實現一體式構建。在此基礎上,我們將講述AI如何融入增材製造的前後端製造鏈。火箭發動機在燃燒過程中,燃燒室喉部燃燒溫度高達3500℃,內壁溫度超過 1000℃。為防止材料失效,結構設計就非常關鍵。
  •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真被做出來了,首次地面全周期點火實測,發射報價...
    「全周期」點火實驗Relativity Space這次進行地面點火試運行測試的火箭發動機型號為Aeon 1,採用甲烷和液氧作為動力,單個發動機最大推力23000磅(10.43噸)。而美東時間11月9日完成的地面點火實驗,稱作全周期實驗,意思就是一級發動機從點火到分離的整個工作過程,一般幾分鐘左右。
  • 印度太空初創公司推出全3D列印低溫火箭發動機
    印度航天科技初創公司Skyroot Aerospace推出了一款全3D列印低溫發動機,旨在為其一枚火箭的上層燃料加油。這款名為Dhawan-1的火箭發動機被認為是印度第一款私人研發的,以液體天然氣(LNG)和液氧(LoX)等推進劑運行的本土全低溫火箭發動機。
  • 美測試3D列印火箭發動機渦輪泵
    科技日報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劉園園)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對3D列印出的火箭發動機渦輪泵進行了測試,這種渦輪泵使用的燃料為液態甲烷。  渦輪泵是目前NASA測試過的最複雜的以甲烷為燃料的火箭組成部分。
  • NASA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用於其artemis探測任務
    在這次太空航行中,美國機構決定採用金屬添加劑製造,更確切地說,依靠粉末定向能量沉積技術,這是一種3D列印技術,類似於DED技術。關於這項技術,NASA正在設計相應的火箭:RAMPT(快速分析和製造推進技術)項目的目標是額外製造大型空間火箭發動機。
  • NASA在猶他州(SLS)火箭助推器發動機進行全面測試
    美國東部時間9月2日,NASA在猶他州海角對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助推器發動機(FSB-1)進行了全面測試,水平安裝在猶他州專用試驗臺上的助推器發動機工作了120秒,測試旨在檢查發動機的工作情況、助推器材料的質量情況,評估新材料使用前景以及進行其它改裝的可行性。太空發射系統捆綁有兩個助推器,為全箭提供75%的推力,在火箭進入太空後,助推器將與之分離。
  • 3D列印神助攻!
    在這裡面,3D列印技術起到了神助攻的作用。如:1. 據國外媒體報導,SpaceX公司已經完成了3D列印SuperDraco火箭發動機的開發測試。該發動機是Dragon發射中止系統(LAS)的重要裝置,能夠在Dragon火箭發射失敗時幫助太空人安全逃生。
  • 90 後利用 3D 列印造火箭,公司估值 23 億美元
    當地時間 2020 年 11 月 9 日,Relativity Space 順利完成了首次 Aeon 1 火箭發動機全周期地面點火測試。此次測試在 NASA 斯坦尼斯航天中心進行,這一航天中心原為國家空間技術實驗室,目前是 NASA 主要的大發動機試驗基地。
  • 土星五號的F1火箭發動機:單燃燒室最強推力,實現「阿波羅」登月
    1955年,洛克達因公司接到研製重型火箭發動機的任務,那時的美軍需要一款推力強大的火發動機,為今後的重型洲際彈道飛彈進行技術儲備。 洛克達因公司很快就推出了E-1火箭發動機,但是對於這款可靠性高、推力性能一般的發動機,美國空軍不太滿意,要求洛克達因公司繼續研發推力更強的液體火箭發動機。
  • 8年臥薪嘗膽,馬斯克終讓全流量分級燃燒發動機成功飛天
    發動機是火箭的動力之源與靈魂,有朋友戲稱,只要發動機夠猛,磚頭也能飛上天!前幾天成功完成了150跳躍測試的星艦原型機SN5和SN6,其外形酷似一瓶沒有品牌的佳釀,「這瓶酒」能夠飛起來,其動力源自SpaceX的最新火箭發動機猛禽!你知道猛禽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 仿真與3D列印重塑超音速飛行未來的單座測試飛機
    仿真結合3D列印根據3D科學谷的市場觀察,Boom開發的Boom XB-1並非是客機尺寸,而是縮小版的Overture超音速飛機的原型,這個原型將對大型噴氣式飛機的成功至關重要的組件進行測試。Boom超音速飛機經歷數百種仿真迭代這兩架飛機還利用計算機仿真軟體和3D列印的優勢,使得設計和製造過程更快、更高效。Boom的優勢在於可以在數百種計算機仿真中迭代和測試設計,相比於使用風洞對設計進行迭代,不僅成本高昂,而且非常耗時。
  • 出走SpaceX 和藍色起源,兩位 90 後利用 3D 列印造火箭,公司估值...
    發動機關鍵測試完成當地時間 2020 年 11 月 9 日,Relativity Space 順利完成了首次 Aeon 1 火箭發動機全周期地面點火測試。此次測試在 NASA 斯坦尼斯航天中心進行,這一航天中心原為國家空間技術實驗室,目前是 NASA 主要的大發動機試驗基地。
  • 火箭發動機,人類玩火的極致(六)——單燃燒室最強推力,實現「阿...
    「雙子星座」計劃的目標是測試「阿波羅」計劃中必要的太空旅行技術,研發和論證兩架太空飛行器在太空中對接技術,這對月球著陸至關重要。在裝入全部推進劑後,火箭總重量達到2810噸。為了能將如此巨型的火箭送入太空,就必須配備可靠性高,推力大的火箭發動機。NASA明智的選擇了洛克達因公司研製的F-1火箭發動機,作為「土星五號」的一級動力。 其實,F-1火箭發動機最初並非專門為載人登月設計的。
  • 可重複使用的3D列印火箭,Rocket Lab成功回收助推器
    如果火箭實驗室的回收計劃成功,Electron將成為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可重複使用的軌道級小型發射系統。 △Rocket Lab的Electron火箭,圖片由Rocket Lab提供 五年前,Rocket Lab宣布,它已經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枚電池動力火箭,而且發動機幾乎完全是3D列印的。這套低成本的發射系統以Electron的形式出現,盧瑟福發動機可以在24小時內3D列印出來。
  • 歐空局加速研發低成本可重複使用「普羅米修斯」火箭發動機
    「普羅米修斯」發動機於2015年開始研製,旨在研發一種新一代低成本火箭發動機,目標是成本低至「火神」-2發動機成本的十分之一,並且可重複使用。2017年12月,「阿里安」集團獲歐空局支持,「普羅米修斯」發動機項目被納入歐空局的「未來運載器準備計劃」(FLPP)中,獲資超8千萬歐元,並與賽峰發射器公司籤訂了為期三年的發動機測試合同。
  • 霍尼韋爾對3D列印鎳基高溫合金材料進行多維度測試
    在航空航天領域,高溫合金材料應用於製造噴氣渦輪發動機關鍵區域中的零部件,如燃燒室、高壓和低壓渦輪區域、壓縮機後端等。這些區域中的所有零件都暴露於高溫和更高水平的氧化作用下。粉末床雷射熔化(L-PBF)金屬3D列印技術憑藉在複雜結構製造中的優勢,在高附加值功能集成高溫合金零件製造中備受重視,尤其是在製造集成先進冷卻結構的高溫合金零部件領域發揮了傳統技術難以發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