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竟然拒接了諾貝爾文學獎的男人

2020-12-06 艾鴨人文小灶

諾貝爾獎包括文學,物理,化學,經濟學,和平及生理學獎。獲得諾貝爾獎的人,無一不是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無一不是人中龍鳳。諾貝爾獎可謂是世界上最高的獎項中的佼楚,多少人夢寐以求,求之不得。《生活大爆炸》裡面的天才謝爾頓就經常把要拿諾貝爾獎掛在嘴邊。

諾貝爾獎獎章

但是,歷史上卻有這麼一個人物,他「任性」得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放棄了金光閃閃的獎章和幾百萬美元的獎金。

他就是法國著名作家,戲劇家,評論家,社會活動家,20世紀最重要的哲學家之一,西方社會主義最積極的倡導者之一,無神論存在主義哲學(介紹一下,所謂存在主義,就是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認為宇宙沒意義,人也沒意義,但人可以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從而擁有意義代表人物之一的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

薩特漫畫像

薩特號稱一生中拒絕接受任何獎項(來拆臺一下,其實中學時他領過一次作文比賽的獎),他拒絕了無數獎項,這其中包括1964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據說當年他得知他獲得諾貝爾獎時正在一個咖啡館裡和女朋友喝咖啡。聽到這個消息,一般人肯定會心發怒放,興高採烈,但是他卻好像若無其事,仍就平靜地喝著咖啡。他說過,他「拒絕一切官方的榮譽」,後來他也公開謝絕了諾貝爾文學獎,至於他為什麼拒絕諾貝爾獎,他說到:

「我拒絕榮譽稱號,因為這會使人受到約束,而我一心只想做個自由人,一個作家應該真誠地做人。」

作為存在主義哲學的代表人物,他真正做到了追求個性與自由,如此真性情不得不讓人點讚。(此處應該給薩特同學熱烈的掌聲)

04年摩納哥的薩特紀念郵票

薩特的一生可謂頗為傳奇,波瀾壯闊。

他出生於巴黎,他的父親是一個海軍軍官,。由於兩歲時父親去世,他從小在外祖父家長大。他的外祖父是一個語言學叫獸,家裡有好多藏書,薩特又酷愛讀書,所以薩特童年便攝取了許多知識,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後來,1915年,薩特以優異成績考入亨利中學,期間他積極學習哲學,深受叔本華、尼採等人的哲學影響。呵呵,人家十歲已經考上中學了,人比人氣死人啊。

1917年,他的老媽改嫁了,同年,他進入了風景優美的拉羅謝爾中學就讀。

1920年,在歷史悠久,成績優異的亨利四世大學讀預科,這年他15歲。

1924年,他又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就讀別小看這所師範學校,它可是法國最著名的兩所大學之一,在法國的地位相當於清北在中國的地位。在它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培養了無數傑出的教師、數百法蘭西學院院士、13名諾貝爾獎獲得者、14名菲爾茲獎獲得者,是世界重要的數學、科學和哲學研究中心)。

大名鼎鼎的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二戰期間,他參加了軍隊,好像是在1940年參軍的吧。可惜才入伍沒多久他就被德軍俘虜了,成為戰俘。好早1941年,他就獲釋,獲釋後他繼續從事教學和創作活動。40年代是薩特創作的黃金時期,有大量作品問世,他的哲學代表作《存在與虛無》就是這一期間創作的。

他還曾支持法國革命群眾運動,支持法國共產黨的發展,挺身保護《人民事業報》。斥責美國侵朝戰爭、侵越戰爭、阿爾及利亞戰爭,指責蘇聯軍隊入侵匈牙利,也抨擊了美蘇冷戰。他甚至和英國大哲學家羅素組織了一個法庭,叫羅素薩特法庭以審判美國犯下的戰爭罪行。他與波伏娃跨越大半個世紀的愛情也被人津津樂道。他對中國也有著深深的好感,1955年11月2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我對新中國的感受》,談到他在新中國的感受。

薩特與女友應邀參加55年國慶典禮

關於薩特與中國,我會在以後的文章中專門講到。

1980年4月15日,偉大的薩特在巴黎病逝,享年74歲。數萬巴黎群眾為他送葬,表達悼念之情。無數只是通過閱讀他的著作才認識他,甚至與他沒有一面之緣的人,得知了他去世的消息,也不遠千裡來巴黎為他送葬。法國總統也以個人名義參與了葬禮。

約六萬法國群眾自發為薩特送葬

薩特最輝煌的時候,他的小說在世界各地以百萬計的印量發售,他的戲劇演出在個個劇場場場爆滿,那怕是他那些艱深乏味的哲學著作,也是洛陽紙貴;他的演講常常被群眾圍得水洩不通,甚至由於人太多而引起騷亂;他到世界各地訪問,都會受到元首級接待。

最後讓我用諾貝爾獎頒獎詞對薩特的評語來結束本文吧。

他那思想豐富,充滿自由氣息和找來真理精神的作品,已對我們時代產生了深遠影響。」

相關焦點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今年竟然是他……
    按照慣例,諾貝爾文學獎都是在每年10月的第二個周四揭曉,一般都在10月10日左右,有時候也會因為瑞典學院評委們對最後結果有分歧,導致揭曉時間延期。所以,2017年是近年來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最早的一年。如果你常年關注諾貝爾文學獎的賠率,你會發現,今年的榜單跟去年、前年乃至大前年,都沒有什麼太大區別。村上春樹依然是獲獎的大熱門
  • 諾貝爾文學獎大熱門 他們的作品你讀過嗎?
    諾貝爾文學獎大熱門 他們的作品你讀過嗎?  每年一進入10月,諾貝爾文學獎的話題就開始升溫。相比於理解門檻比較高的物理獎、生物獎,似乎人人都可以發表點兒意見的文學獎,被關注的熱度最高。隨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日期的臨近,文學愛好者最好不要僅僅知道一些熱門作家名字,每年除了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人之外,其他能夠成為熱門預測人物的,也都是值得深入了解、閱讀的實力高手作家。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美國詩人Louise Glück於1943年出生於紐約,現居麻薩諸塞州劍橋市。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品改編電影(2018-2019)
    2019年10月10日,2018年與2019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如期揭曉,獲得者分別是:波蘭小說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及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女,1962年出生,當代波蘭最具影響力的小說家之一。
  • 諾貝爾文學獎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 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沒有老舍怎麼回事?1968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是誰
    很長時間以來,老舍先生曾「距諾貝爾文學獎僅一步之遙」的傳聞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一個廣為流傳的版本是,由於老舍先生於1966年投湖,而諾貝爾文學獎的慣例是不頒給已故之人,因此196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最終頒給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因為歷屆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名單需保密50年才能公布,所以這則坊間傳聞也始終未知真偽。
  • 2020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作品之一,100多字短小精悍,直擊靈魂
    昨天,2020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來自美國女詩人露易絲·格麗克榮膺大獎。讓我們一起來品讀本屆諾貝爾文學 獎獲得者的一首詩。或許,讀了,你覺得你也能寫得出來,是這樣嗎?我厭惡它們就像我厭惡性,厭惡那個男人的嘴封住我的嘴,那個男人令人麻痺的身體——和那總想逃脫的哭喊,那低低的,羞辱的結合的前提
  • 諾貝爾文學獎公布是什麼情況 諾貝爾文學獎名單都有誰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他們將享有這一殊榮和8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 2020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
    2020諾貝爾文學獎剛剛公布!今天,閃電新聞記者就帶大家來回顧和盤點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作家。諾貝爾文學獎旨在獎勵在文學領域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之最佳作品者。超7成得主是歐洲人,亞洲作家上榜5位116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各洲獲獎人數分布為:歐洲85位、北美洲15位、南美洲6位、亞洲5位、非洲4位、大洋洲1位。
  • 中國的作家中,誰最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開帷幕,中國的作家中,誰最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了網絡上熱議的話題。廣大網友的眼光,似乎比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們還要尖銳,對各大熱門人選作家,評價起來可謂是頭頭是道。最終不管花落誰家,恐怕都免不了被鍵盤俠一頓批評打擊。
  • 路遙:中國作家不能小看"諾貝爾文學獎",不能得不到就說不好
    諾貝爾文學獎的爭議其實對於諾貝爾文學獎,就算是不是作家圈的人或多或少也都聽過它,毫不誇張地說,應該是每一個作家都希望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認可。可就是這樣一個獎項的存在,它同樣存在著爭議性,說他重要確實有很大的分量,說他不重要,就像是我們大家都非常敬重的文學泰鬥人物託爾斯泰卻又沒有獲得過這個獎。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是她
    據外媒報導,負責評選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文學院8日宣布,2020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被授予美國女詩人路易絲·格魯克。格魯克生於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943年出生在美國紐約,現居住在麻薩諸塞州,同時也是耶魯大學的英語教授。格麗克出版了12本詩集和幾本關於詩歌的散文集。
  • 老舍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瑞典科學院:假的!這一謠言從何而來
    自從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關於「中國作家老舍因去世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這一話題再度在網際網路傳播。如果真如傳言所說,如果老舍沒死,那麼中國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就不是莫言而是老舍了。 諾貝爾獎其實還是一個政治性很強的獎項,尤其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獲獎的更多的還是西方作家。 在一九四、五十年代,關於諾貝爾文學獎將頒給中國人的傳說就已經在文學界流傳。
  • 莫言:中國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因描寫過於直白露骨課本不收
    莫言:中國首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因描寫過於直白露骨課本不收說起莫言,那真是中國人的驕傲。他作為中國第一位,亞洲第三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用他獨特的寫作角度和文筆獲得了國際認可。莫言的很多作品都銷量不錯,再加上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人文筆不用說,但為什麼卻沒有教材再收錄莫言的其他經典作品呢?其實自從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很多消息稱教育部可能會把他的作品收錄到中小學語文課本中,但卻一直沒有動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莫言的作品就已經被很多人熟知。
  •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回歸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裡你最欣賞哪位
    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回歸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裡你最欣賞哪位來自網絡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女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又是女性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於1901年12月10日,為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逝世5周年紀念日之際。根據諾貝爾的個人遺囑,諾貝爾文學獎金授予「最近一年來」「在文學方面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又是女性!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文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8日19時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詩人Louise Glück獲獎,獲獎理由是「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
  • 背景: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難產」
    背景: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難產」 澎湃新聞 2019-10-10 18:40 來源:澎湃新聞
  • 2019諾貝爾文學獎,「雙黃蛋」會給誰?
    10月10日,諾貝爾文學獎就將公布結果。今年的情況比較特殊,由於去年的醜聞風波,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沒有頒發,而是順延到今年,於是10月10日的晚上,我們將會看到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所以,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令觀者多了些不同的期待。今天,我們就跟大家聊一聊諾貝爾文學獎以及今年的獎項預測。說到預測,自然僅供參考,也有很強的個人色彩。比如,同樣對於米蘭·昆德拉是否有望獲獎,就有極有希望和幾乎不可能兩大截然相反的主張——畢竟,文學是充滿主觀性的藝術。
  • 從諾貝爾文學獎反思「文學/身分/政治」迷思
    諾貝爾文學獎向來受華人世界重視,更是中國文學界長年鬱積的情結與心病;以往,每年各地華文報刊盡責報導該年得主之後,總不免又拋出那個老掉牙的問題:「中國作家什麼時候才會得諾貝爾文學獎?」如今夢既已圓,卻因為得主是個散居海外且已入籍法國的作家,更是在中國已被撤銷黨籍的所謂異議分子,而衝淡了原應是「普天同慶」的歡騰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