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白菜等少數地產菜,目前市場上九成蔬菜都是外運而來 從一份...

2021-01-08 大慶市政府網

  自10月下旬開始,隨著本地蔬菜供應量的減少,我市外運菜的比例持續增長。與此同時,菜價也進入了季節性漲幅期。

  市場外運菜已超90%

  從九區批發市場了解到,目前,我市市場上的大眾菜品,除了少數的幾樣外,多數依靠外運。

  「從10月末開始,我市本地蔬菜便進入了『稀有期』,為了保障菜籃子供應,從那時起,外運蔬菜便陸續進入我市市場,與本地菜一起,保障市民餐桌的供應,隨著地產菜的減少,外運菜的量日漸增多,從11月份開始,市場上90%以上的蔬菜為外運菜。」九區批發市場「蔬菜一站式銷售平臺」經理祖傳波介紹說。

  常吃的菜批發價是多少

  外運菜在市場唱「主角」,蔬菜價格會不會很高呢?

  在祖經理手中,記者看到了一份「報價單」,上面記錄著各種蔬菜的種類、名稱等。「每樣菜的後面,都標註著價格,這就是批發價。」祖經理介紹說。11月3日的報價單中顯示:山東黃瓜整件價2.60元/斤、分揀淨價2.80元/斤;遼寧黃瓜整件價2.40元/斤、分揀淨價2.60元/斤;遼寧角瓜2.80元/斤;遼寧柿子2.30元/斤;青椒2.30元/斤;尖椒2.00元/斤;一點紅豆角5元/斤;油豆角6.3元/斤;北京架豆4.8元/斤;遼寧茄子2.0元/斤;山東茄子2.5元/斤;綠窩瓜1.80元/斤;一級蒜薹4元/斤。

  祖經理說,從整體上看,目前的菜價與去年同期持平,除了豆角和蒜薹價格稍高外,其他大眾菜,每斤平均價都不到3元。

  一斤菜也能享受批發價

  「現在的批發市場,並不像多年前那樣,是菜販們的專享了。老百姓不但可以在這裡一斤兩斤地零買,還和商販一樣,享受批發價。」祖經理說。

  據介紹,現在不少批發商都建立了線上銷售平臺,各種蔬菜加到一起,訂單達到一定數量,就能使用免費送貨到家的特權。

  冬菜多達150餘種

  在11月3日的報價單上,記者看到,冬季的蔬菜品種被分為大眾類、特菜類、葉菜類等九大類,種類多達150多種。

  批發大戶李永富,與北京新發地蔬菜批發市場、山東壽光蔬菜批發市場以及南方蔬菜產地都建立了長期供貨關係。「每年冬季都要新引進一兩個新面孔到我市試探市場。」李永富說。

  經營小型果蔬超市的吳師傅說:「現在蔬菜品種也越來越多,入冬後,他的小店裡,各種在售蔬菜加一起足有20種。」

  「稀奇菜」多數叫不上名

  一些來自南方的稀奇菜種,如秋葵、蘆筍、法國香芹、薄荷葉等已供應我市市場。記者從報價單上看到,有幾種菜的名稱很陌生,價格更是有些高。

  每斤35元的三葉香,在100多種菜品中居榜首;蘇子葉28元/斤,排在第二;薄荷葉,每斤22元,位居第三名。此外,身價稍高的還有韭黃、荷蘭豆等。祖經理說,秋葵、韭黃、蘆筍等菜進入大慶市場已有幾年,已被市民認可,銷售較好。而薄荷葉、三葉香這兩種特菜。因為市民不認識,加上價格高,幾乎全部賣給了飯店。

  降雪之後菜價將有漲幅

  據了解,蔬菜批發商的運菜車,每輛載重為30噸。冬季銷售高峰時,一個蔬菜批發點每天需到貨三、四車菜才能保證供應。而目前,銷量僅為每天兩車,我市對外運菜的需求量還未達到高峰。

  通過走訪記者發現,目前市場上普通蔬菜的價格比較平穩,但菜商們根據往年的經驗預測,每一場雪過後,菜價都會出現漲幅。今冬第一場降雪之後,菜價也會出現短時的小幅上漲。

責任編輯:李振學

相關焦點

  • 庫容量2.34萬噸8座保鮮庫給力全省蔬菜市場供應
    青海新聞網訊 市場裡走一圈,你會發現去年產的白菜、胡蘿蔔等蔬菜都挺新鮮,這得益於我省蔬菜保鮮庫建設。截至目前,我省已擁有8座蔬菜保鮮庫,庫容量為2.34萬噸,在保鮮蔬菜的同時,也在蔬菜生產淡季平抑菜價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 蔬菜價格大漲,繼辣椒比肉貴後,白菜蘿蔔也大漲,唯1種蔬菜低迷
    其實四川的白蘿蔔,受雨水增多的緣故,品質並不是太好,分叉情況比較多,但即便這樣還是免不了上漲,畢竟北方已提前採收完畢,且它本身就是時令蔬菜,冬天蘿蔔的食用率加大,可用來燒湯或涼拌,不然就是燉肉,菜市場上一斤1.5元很正常。3、辣椒從12月份開始,辣椒的價格就在大幅度上漲,其漲幅超過了大蔥,也讓大家都將視線放在辣椒身上。
  • 普通白菜幾毛一斤,「貴族」紫白菜3棵50元,怪顏色蔬菜你吃嗎?
    最近天氣逐漸轉冷,蔬菜價格也受到了衝擊,由於降溫降雪等影響了蔬菜的生長、採摘及運輸,再加上一些地方的蔬菜生產也進入了淡季,各地的菜價都有了上漲的趨勢,像黃瓜、菜花等最近都漲了不少。不過在菜價齊漲的時候,冬儲菜的價格卻紛紛走低,今年蔥價創5年新低,白菜也真正賣出了「白菜價」。
  • 包包白、瓢兒白都叫白菜,重慶人口中的白菜,到底是什麼?
    甘藍重慶和北方叫法差異最大的白菜應該是包菜,也叫做捲心菜、蓮花菜,學名甘藍。在生物學上屬於白花菜目、十字花科、蕓薹族、蕓薹屬 、甘藍種,這樣看來叫做白菜確實沒有什麼錯。即使是包菜,在做法上也存在巨大的差異。形狀扁圓、顏色淺綠近乎發白的包菜,就是我們常說的牛心白,一般會用來熗炒或者醃製做成泡菜。
  • 地產小蔥、香菜等調味類蔬菜扎堆上市
    (記者李成敏)幾場秋雨過後,萬州地產蔬菜長勢喜人。10月30日,記者在城區走訪時看到,除了綠葉蔬菜,地產蒜苗、小蔥、香菜、韭菜等調味類蔬菜也開始扎堆上市。當天上午,記者來到萬州區甘家院農貿市場,人來人往中,吆喝聲、討價還價的聲音此起彼伏,各大菜攤上,攤主打稱、收錢忙得不亦樂乎。
  • 大蔥後,白菜青椒等蔬菜大漲價,唯獨這菜價格低於往年
    大蔥後,白菜青椒等蔬菜大漲價,唯獨這菜價格低於往年!最近這物價極不正常,本來以為牛羊豬肉價格大漲,是臨近過年的原因,屬於正常的價格波動,沒想到這幾天繼大蔥之後,白菜、蘿蔔、青椒等蔬菜,就像約好了一樣,以整齊的步伐跑步「錢進」,價格一個比一個漲得厲害,屢創新高!
  • 尋找「旬」的美味,又到了吃初冬白菜的季節
    對於北方人來說,白菜佔據了冬季蔬菜中的c位。在冬季,北方人家庭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一道以白菜為食材的餐食。有些創造力不太豐富的家庭的餐桌上甚至有可能頓頓都是白菜。白菜土豆湯,白菜豆腐湯,白菜炒木耳,上湯大白菜,白菜沙拉...對喜歡吃白菜的人來說這是一場饕餮盛宴,對不喜歡白菜的人來說冬天是一場漫長的災難。
  • 可生吃白菜在錫「破土而出」,預計元旦前後即可端上市民餐桌!
    目前,10畝「試驗田」在無錫已播種完,目前已「破土而出」,預計元旦前後就能端上無錫市民的餐桌了。在工廠化育苗中心的秧苗。經過10多年培育性狀已較穩定作為今年一項新的科研試驗項目,無錫農委從南京農業大學引進了一種新的白菜品種,在位於惠山區洛社鎮的六次產業園選了十畝地作為「試驗田」。
  • 白菜類有機蔬菜種植應及時採收和分級上市
    白菜類有機蔬菜種植及時採收和分級上市(1)甘藍:宜在葉球緊實時採收。只要葉球成熟或葉球雖未包緊但已具商品價值時就可根據市場需要分批採收上市。部分有機白菜類蔬菜商品採收要求及分級標準見表2-8。白菜類有機蔬菜種植及時採收和分級上市表2-8部分有機白菜類蔬菜商品採收要求及分級標準
  • 3月,婆婆最喜歡吃的一種蔬菜,比白菜營養,比蘆筍便宜,特鮮嫩
    3月,婆婆最喜歡吃的一種蔬菜,比白菜營養,比蘆筍便宜,特鮮嫩眨眼就到3月了,進入春季,萬物復甦,到處都是翠綠生機盎然的景色,馬路邊的綠化帶上的綠化樹冒著嫩葉,每天早起,都能看到這樣的春色,讓人身心愉悅。
  • 2月份中國壽光蔬菜價格定基指數上漲20.8%
    2月份,中國壽光蔬菜價格定基指數為176.99點,比1月份的156.19點上漲20.8個百分點,環比漲幅13.3%,同比漲幅28.2%。10大類蔬菜指數7類上漲2類下跌1類持平,其中上漲明顯的白菜類、水生類、葉菜類漲幅分別是61.1%、41.4%、30.8%;下跌的瓜菜類、菜豆類跌幅分別是19.2%、10.4%;菌菇類基本持平。
  • 今冬第三輪寒潮將至 滬上蔬菜產銷供應如何?
    記者近日走訪了解發現,滬太路上虹騰農副產品市場的一位菜商的介紹,反映了寒潮前後滬上菜價變化。「綠葉菜影響比較大,不耐凍造成價格上漲,其他菜價變化倒是不大。」本地及周邊蔬菜價格「因寒而起」 今年冬季申城連續2次遭遇寒潮的侵襲,尤其1月8日當天最低氣溫還創下20年來一月上旬同期最低值。
  • 這菜,胡蘿蔔素含量是白菜的74倍,還消暑,常吃眼睛亮了,腰細了
    這菜,胡蘿蔔素含量是白菜的74倍,還消暑,常吃眼睛亮了,腰細了!最近沒食慾,天熱的,和朋友們聊天,也都是這樣,還都調侃說:這下子不用刻意減肥了,吃不了多少自然就瘦了。雖說是這樣,但是營養還得跟上去,不能太糊弄了。
  • 和大白菜長相相似,自帶菊花香,價格是白菜5倍,人稱「菊花菜」
    說起農村的大白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白菜作為一種物美價廉的蔬菜,非常受到人們的歡迎,特別是到了冬季缺菜的季節,白菜可以說是飯桌上必備的蔬菜之一了。不過在農村,還有一種白菜,可以說是大白菜的近親,它自身帶有一股菊花的香味,但是價格卻是大白菜的5倍,人稱「菊花菜」,不知道大家有吃過的嗎?這種白菜就是塔菜,南方人叫它塔菜,而北方人稱它為菊花菜,正是因為菊花菜帶有一股菊花的香味,和平時見到的大白菜不一樣,所以有了這樣一個美稱。
  • 滬暴雨後不怕沒菜吃:客菜充裕 郊菜價格微漲
    受暴雨影響,昨日本地產綠葉蔬菜價格微漲。邵劍平攝  「半斤雞毛菜幾鈿?哎,一下雨菜就貴了。」這是昨天記者在地處黃浦區瞿溪路的萬有全半淞園菜場裡看到的一幕。連續幾場大暴雨,會不會影響上海市民吃菜?記者獲悉,上海已經形成了「客菜為主、郊菜為輔」的大市場大流通格局,因此災害性天氣雖然影響市郊蔬菜生產,但客菜供應充裕價格穩定。不過,後續如果有持續暴雨或者高溫天氣,郊菜價格就會出現較大波動,有關部門正在密切監控,確保市民吃得上綠葉菜。  市場客菜為主,供應不成問題  大暴雨會否把地裡的菜都打爛了?
  • 白菜上長了這種「黑點」,千萬不要吃!真有毒~
    白菜上長了這種「黑點」,千萬不要吃!白菜雖是一種常見又普通的蔬菜,做湯鮮美,小炒下飯。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有些白菜上會有很多的黑點?即便是浸泡、搓洗,都洗不掉!這究竟是什麼?能不能吃呢?
  • 「海葵」吹漲本地菜價 外地蔬菜供應充足來救場
    「海葵」吹漲本地菜價 外地蔬菜供應充足來救場 2012年08月10日 07:08:28   浙江在線08月10日訊雖然「海葵」已經離嘉興越來越遠,但是「海葵」帶來的影響還在繼續。昨天記者走進市區幾大農貿市場,發現蔬菜品種和數量都和「海葵」來臨前一樣豐富,不過農民自產自銷攤位明顯少了很多,本地產的青菜、西紅柿、黃瓜價格都有一定幅度的上漲,佔據市場主導地位的外地菜的價格比較平穩。  「就青菜漲得厲害點,前一天還1塊5到2塊1斤,今天就要4塊錢了。」
  • 「菜王」王樂義的「蔬菜人生」
    新華社濟南11月16日電(記者張志龍 趙新兵 趙丹平)山東農民王樂義被譽為中國「菜王」,源於他數十年來在發明推廣「冬暖式蔬菜大棚」方面的卓越貢獻——這種大棚影響了中國北方乃至全國百姓家庭的「菜籃子」。在山東壽光的三元朱村,大型挖掘機正在轟鳴作業,一座投資60多萬元的新一代高標準蔬菜大棚正在興建,78歲的村支書王樂義一有空就到工地看施工進度。
  • 全世界蔬菜最貴的國家:一顆白菜售價100元,窮人只能頓頓吃肉
    你知道蔬菜比肉還貴的國家在哪裡嗎?無論是各類肉類海鮮,還是各種水果蔬菜農產品,在中國都不緊缺。中國人年均消耗77.7斤豬肉和80多斤的水產品,可以稱之為世界第一吃貨大國。在我國的周邊日本韓國這些小國,國面積小,耕地面積有限,蔬菜和水果依賴於進口,價格上自然就貴。一顆白菜在我國差不多幾塊錢,在韓國售價就要六七十一顆,所以日常吃得起水果蔬菜的家庭都是富裕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