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研究高抗拉強度碳纖維鋰電池材料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歐洲研究高抗拉強度碳纖維鋰電池材料

歐洲研究高抗拉強度碳纖維鋰電池材料
  日前,有消息稱來自瑞典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研製可用於電動汽車的碳纖維鋰電池電極材料,該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抗拉強度。該碳纖維鋰電池電極材料將被用於電動汽車的多功能鋰離子結構電池。
  其中,多功能鋰離子結構電池能夠將電池儲能物質集成到汽車車身中。由於碳纖維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抗拉強度和極限拉伸強度,並且其還具有非常強的鋰離子集成能力。因此,碳纖維材料常被用作鋰離子電池中的結構電極。
  瑞典皇家理工學院表示,以上電動汽車碳纖維鋰電池結構電極材料研發項目主要研究目的是為了提升電池的機械特性,實現電池不僅可以存儲能量而且還可以被設計集成為結構的一部分等功能。
  圍繞多功能鋰離子結構汽車電池,目前已經有多個項目研究相繼設立,其中包括由倫敦帝國學院和沃爾沃汽車技術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該研究團隊的研究目的,是為了研發一種多功能鋰離子結構汽車電池原型。該電池採用的是碳纖維材料和聚合物樹脂,這樣一來該電池不僅可以存儲、釋放電能,而且其結構強度高且重量輕,因此又可以用來設計製造集成到汽車零部件中。項目研發人員計劃利用複合材料替換掉備胎艙中的金屬底板。沃爾沃汽車公司目前正在努力研究設計將該備胎艙複合材料應用到原型車中以進行試驗研究。
  目前,沃爾沃汽車研究小組已經研發出了兩種多功能複合材料組件並進行了實驗研究,這為以上技術的後續研究打下了基礎。其中,已經研發出的兩種多功能複合材料組件分別為後備箱蓋和充氣罩,以上兩種新組件均在沃爾沃S80車型中進行了實車實驗。(紀普) 

相關焦點

  • 具有高抗拉強度的碳纖維EV鋰電池材料
    日前,有消息稱來自瑞典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研製可用於電動汽車的碳纖維鋰電池電極材料,該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抗拉強度。該碳纖維鋰電池電極材料將被用於電動汽車的多功能鋰離子結構電池。由於碳纖維材料具有非常高的抗拉強度和極限拉伸強度(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UTS),並且其還具有非常強的鋰離子集成能力。因此,碳纖維材料常被用作鋰離子電池中的結構電極。
  • 加點石墨烯,強度提高2.25倍,低成本碳纖維值得期待!
    導讀:雖然碳纖維性能出色,但是價格昂貴,一般只在軍事、跑車等高端領域使用。本文發現少量的石墨烯能夠降低孔隙率並增強碳纖維的機械性能,含0.075wt%石墨烯的碳纖維的拉伸強度為1916 MPa,楊氏模量為233 GPa,與不添加石墨烯的相比,強度提高了225%,模量增加了184%。
  • 石墨烯強化碳纖維可能會帶來價格低廉、強度更高的汽車材料
    通常碳纖維的製造成本都很高,不過最近一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方法,有望降低生產成本,促使碳纖維在汽車中廣泛使用。該團隊通過計算機模擬和實驗室驗證,發現在生產過程中加入少量的二維石墨烯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增強了纖維的強度。幾十年來,碳纖維一直是飛機生產中的主力軍。
  • 影響碳纖維強度的致命缺陷
    最近,美國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模擬分析碳纖維的缺陷時,發現在合成碳纖維過程中,聚合物鏈易於偏移且形成的D式環狀結構,可能是影響碳纖維強度的致命缺陷
  • 關於飛機的小知識:飛機為什麼要用碳纖維複合材料?
    近年來,大家對碳纖維複合材料一定耳熟能詳。碳纖維具有幾個優點,包括高剛度、高抗拉強度、低重量、高耐化學性、耐高溫和低熱膨脹。這些特性使得碳纖維在航空航天、土木工程、軍事和賽車運動以及其他競賽運動中非常受歡迎。
  • 熱塑性碳纖維材料可以取代熱固性碳纖維材料嗎?
    江蘇博實科技:碳纖維複合材料根據樹脂的基體不同,可以分為熱塑性和熱固性兩種碳纖維複合材料。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碳纖維製品還是以環氧樹脂基質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為主。熱塑性碳纖維複合材料跟熱固性碳纖維複合材料相比,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
  • 中國重大材料新進展,「人造蜘蛛絲」研發成功,強度超過碳纖維
    導讀:中國重大材料取得新進展,「人造蜘蛛絲」研發成功,強度超過碳纖維,可應用於多個領域。 文│知道科技 各位讀者大家好,歡迎收看由知道科技提供的資訊。
  • 這麼弱小的它,強度竟是碳纖維的幾十倍?
    大家好,我是傑森,今天咱們來說一下當今最有前景的一種物質,是鋼絲的百倍,是碳纖維的幾十倍,那麼它是什麼呢? 先不急,要說強度,大家會想到鋼絲,都說鋼筋鐵骨,說明鋼絲的強度也是非常大的,在一些建樓,路面,隧道等等很多方面都有著重要的作用,說明其硬度,拉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 強度超過碳纖維,廣泛應用於航天軍工領域的超強材料——凱夫拉
    其實用於防彈材料只是凱夫拉眾多用途中的一小部分。人們迫切需要一種低密度、強度高、韌性好、耐高溫的新材料。凱夫拉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20世紀60年代,美國杜邦公司研製出一種新型芳綸纖維複合材料——芳綸1414。杜邦將這種材料在1972年實現商品化並註冊商標為Kevlar也就是卡夫拉。
  • 中國科學家實現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的核心技術突破
    摘要 【中國科學家實現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的核心技術突破】聚丙烯腈基碳纖維是航空航天、民用高科技等領域不可或缺的關鍵戰略材料。
  • 碳纖維材料與玻璃纖維材料比,哪個好?
    江蘇博實科技:碳纖維和玻璃纖維都屬於新材料中的無機非金屬材料,都能作為複合材料中的增強材料。常會有人將這兩種材料進行比較,今天博實帶大家來分析一下兩者各有什麼優缺點。 什麼是碳纖維?1、碳纖維製品屬於定製產品,指向性很高,而且由於碳纖維的原材料和生產成本特別高,所以要想實現碳纖維產品量產是比較難的,價格上不具優勢;2、碳纖維複合材料雖然拉伸強度高,但是剪短強度弱,在加工的時候需要進行複雜的應力計算;3、碳纖維是脆性材料,受力過大不會發生形變,而是直接斷裂
  • 碳纖維:撐起大國重器的「小材料」
    碳纖維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1860年,英國人瑟夫·斯旺在製作電燈燈絲時發明了碳纖維並獲得了專利。碳纖維真正迎來研究應用「井噴」階段,還是20世紀50年代之後的事。1958年,美國研究人員首次發現了高性能碳纖維,日本和英國研究人員緊隨其後,對碳纖維的性能進行改進升級。
  • 3D列印材料:碳纖維PLA
    什麼是碳纖維PLA?碳纖維增強PLA是一種出色的材料, 堅固,輕巧,出色的層粘合性和低翹曲性。它具有出色的層粘合性和低翹曲性。碳纖維PL A的強度比其他3D列印材料高。碳纖維燈絲並不像其他3D材料那樣堅固」,而是更堅硬。碳纖維增加的剛性意味著增加了結構支撐,但降低 了整體柔韌性。它比普通的PL A稍脆。印刷時,該材料是深色光澤的色,在直射光下會略微閃爍。
  • ...中石化打造「黑黃金」:強度是剛的9倍 比重不到1/4-碳纖維,材料...
    據官方消息,1月5日,中國石化上海石化「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這標誌著中國石化所屬上海石化成為國內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絲束碳纖維產業化技術的企業,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從研發試產成功走上規模化生產之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核心技術實現突破
    觀察者網20日從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獲悉,近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壽春團隊圍繞T-1000級超高強度碳纖維製備,承擔的中國科學院重點部署項目所製備的聚丙烯腈基超高強度碳纖維,順利通過驗收,並成功開發聚丙烯腈基新型中空碳纖維。
  • 材料篇:關於碳纖維的製造,特性及缺點分析
    碳纖維複合材料主要運用在汽車上,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
  • 實驗室PK現場-碳纖維材料正拉粘結強度測試方法
    衍生出種類豐富的加固材料及配套產品。其中採用粘貼碳纖維片材加固混凝土結構時,應通過配套粘結材料將碳纖維片材粘貼於構件表面,使碳纖維片材承受拉力,並與混凝土變形協調,共同受力。本文對碳纖維片材在加固應用中正拉粘結強度測定方法進行介紹。一、適用範圍本方法適用於實驗室環境下碳纖維片材配套的樹脂類粘結材料(單層或複合塗層)與混凝土間的正拉粘結強度的測定。
  • 碳纖維複合材料:骨科假肢的理想材料
    替代骨骼的假體必須具有與天然骨骼相似的機械強度。當前可用的碳/環氧複合材料容易產生700 MPa的拉伸強度和70 GPa的彈性模量。連同其1.6 g / mL的密度一起考慮,該材料的非常高的比強度變得更加明顯。除了其抗張強度外,高抗壓強度和斷裂韌性還有助於提高這種材料的品質。假肢的生產還有其他候選人。常規的木材,玻璃纖維/聚酯複合材料,玻璃和碳纖維/熱塑性複合材料,金屬及其合金或陶瓷也可用於假肢。
  • 碳纖維材料這麼貴真的有必要嗎?
    444碳纖維材料具有許多優良性能,軸向強度和模量高,密度低、比性能高,無蠕變,非氧化環境下耐超高溫,耐疲勞性好,比熱及導電性介於非金屬和金屬之間,熱膨脹係數小且具有各向異性,耐腐蝕性好,X射線透過性好。良好的導電導熱性能、電磁屏蔽性好等。
  • 「分享」碳纖維材料在結構加固中的作用
    儘管碳纖維質量輕,但它強度高,有很高的「比強度」(比強度=材料的強度極限/材料的單位重),碳纖維還有極好的纖度(纖度的表示法之一是9000米長的纖維的克數),一般僅約為19克;拉力高達300KG/MM2;目前幾乎沒有其他材料像碳纖維那樣具有那麼多的優異寶貴的電學、熱學和力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