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堪薩斯城國家安全園區完成裡程碑式的數位化3D列印核武器測試...

2020-12-02 網易新聞

(原標題:美國堪薩斯城國家安全園區完成裡程碑式的數位化3D列印核武器測試部件)

[據NNSA網站2016年10月7日報導] 美國國家核軍工管理局(NNSA)上月在為核安全企業生產非核部件的

堪薩斯

城國家安全園區(KCNSC)慶祝完成了第25000個

3D

列印部件。

與傳統製造流程相比,採用

數位化

製造的新工藝使得KCNSC節省了超過4500萬美元的成本,並顯著提高了組件的設計、原型化和製造方式。

數位化製造使用3D列印方式通過數字模型生產產品和組件。一個3D印表機會根據一個數位化藍圖通過塗覆一層層薄層材料生產組件,就像一個辦公室印表機在紙上塗覆墨水一樣。

KCNSC裡程碑式的第25000個組件被設計用來確保一個武器開發部件在測試中行安全放置時不受損傷。它在25天內完成了設計、列印以及為測試做好準備的整個流程。(核信息院 石砳磊)

(原標題:美國堪薩斯城國家安全園區完成裡程碑式的數位化3D列印核武器測試部件)

本文來源: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惠普創新的3D列印技術,助力汽車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
    可見正在經歷100多年來最大規模轉型的汽車行業,正在利用與時俱進的3D列印技術提升市場競爭力。惠普Multi Jet Fusion 3D列印技術,通過技術革新,助力汽車行業加速數位化轉型之旅,顛覆現有格局。 寶馬增材製造園區開張,深化汽車數位化智造生態發展 今年六月,寶馬集團開設了新的增材製造園區。該園區投資1500萬歐元,將推動寶馬集團在汽車增材製造領域的蓬勃發展。
  • 3D列印,解密未來製造業的「潛力股」
    2019年聖誕節,諾丁漢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製作了200多個3d雪花送給本科大三的學弟學妹們。每一片雪花都是由我們目前正在攻讀增材製造與3d列印碩士學位(additive manufacturing and 3d printing msc)增材製造和3d列印碩士專業的學生親手製作的。
  • 「3d掃描儀結合3d列印技術」學校3d創新教育的一把利器
    3d創新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動手實踐能力為價值取向的新型教育。在3d創新教育中,我們要如何讓「3d掃描儀、3d列印技術」這兩把利器發揮重要作用呢?從提供3d掃描獲取數據到3d設計、數據再創造再到3d列印創意實現的完整解決方案是廣大師生的呼聲,更是教育改革時代背景下的一條創新之路。
  • 世邦魏理仕關閉租賃以填補堪薩斯城地區500,000平方英尺的辦公室
    世邦魏理仕(CBRE)和美國航空航天公司(USAS)已在堪薩斯城都會區一部分的密蘇裡州Lee's Summit的Chipman Road 800號的Summit科技園區獲得了17,129平方英尺的新辦公租約。
  • 3D可視化數字工廠智慧園區的優勢
    一:數字工廠智慧園區的概念(1)控制數位化生產製造執行系統MES,柔性製造系統FMS,在線控制與管理系統的集成。(2)研發數位化計算機輔助生產完善專業開發工具,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提高產品開發效率。(3)產品數位化三維仿真數據採集,RFID 產品識別。
  • 數位化3D列印生物牙齒「第七元素」
    2019年1月12日,南極熊獲悉,近期,國內擁有眾多專利技術的生物材料研發及口腔應用的科技公司——第七元素獲各大產業園區青睞。
  • 3D列印神助攻!
    北京時間5月31日凌晨3時22分,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甘迺迪航天中心,SpaceX的龍飛船載著兩名太空人Bob Behnken和Doug Hurley點火起飛,開始了NASA與SpaceX的商業載人任務的首秀。這也是時隔9年來,美國再一次從美國本土將太空人送往太空。在這裡面,3D列印技術起到了神助攻的作用。如:1.
  • 研究人員3D列印石墨烯電極,可以檢測食物中的毒素
    來自南洋理工大學、布拉格化學科技大學和沙特國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製作了3D列印的石墨烯電極,能夠檢測食物中的真菌毒素zearalenone(又名ZEA,有毒的次生代謝物)。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研究可以為食品安全保障的新方法鋪平道路。
  • 3D列印技術的負面:恐怖分子可能利用其製造核武器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伴隨著3D列印技術不斷發展,有很多東西可進行列印製造,槍枝也不在話下。
  • 2020年中國3D列印材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金屬3D列印...
    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爆發期經過30多年的發展,3D列印技術不斷完善,目前已形成了3D生物列印、有機材料列印、金屬列印等多種列印模式,我國3D列印材料仍以工程塑料為主。2019年7月,主營業務為金屬列印的鉑力特在科創板上市,前瞻預計未來金屬3D列印材料將迎來新的爆發期。
  • 用鋁合金材料3D列印Eurostar E3000衛星部件
    目前該系統的最新版本Eurostar E3000,可裝載100個轉發器、若干天線,並且有效載荷功率範圍從4千瓦到最高14千瓦。如今,空客防務和航天公司在英國宣稱,他們已經使用鋁生產了第一個航天質量的3D列印部件。該部件是英國國家空間技術計劃下面一個兩年期的研究和開發項目的成果。英國國家空間技術計劃是由Innovate UK和英國航天局共同發起的。
  • 中航成功3D列印完成機載光電探測設備原理樣件
    近日,中航工業光電所成功應用3D列印技術完成了某型機載光電探測設備的新品原理樣件。對關鍵零部件的測試證明,該原理樣件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使用要求,標誌著光電所成功實現了機載光電探測設備數字模型的快速實物驗證。
  • 仿真與3D列印重塑超音速飛行未來的單座測試飛機
    Boom超音速飛機的開發與組裝現場Boom將於2020年10月7日舉行XB-1的現場公開演示,該飛機將測試並演示用於開發更大的超音速Overture的原理,Overture是一架針對商業運營商的客機。通過XB-1將證明安全、高效和可持續的超音速旅行的關鍵技術。
  • 數位化升級,縱行科技聯合Aden打造西部智谷ZETA智慧園區
    在「新基建」備受關注的背景下,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和助推器,智慧園區也全面向信息化、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  近日,縱行科技聯合Aden埃頓集團對四川成都西部智谷智慧園區進行數位化改造升級,通過搭建ZETA 物聯網專網及配置ZETA 智能感知單元,完成園區共計76萬平方米的建築物聯基礎網絡建設、遠程抄表及設施設備、機房環境狀態實時監測,實現泛在連接和數據融合,助力西部智谷園區智能化運營。
  • 嫦娥五號「奔月取土」, 解決材料問題,月球3D列印建房或將成為現實...
    按規劃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均有各自的任務,嫦娥八號或將實地測試月面「3d列印」房子等關鍵技術,為將來構建月球科研基地,做出前期探索。3d列印公司合作,研究在月球表面列印結構的方法,希望人類可以在月球長久居住。
  •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超聲波金屬3D列印抗腐蝕塗層
    >作為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SBIR研究」的一部分,Fabrisonic利用超聲波能量而不是傳統的雷射能力來融合不同的耐腐蝕合金。比如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合作,部署UAM為ORNL的高通量同位素反應器(HFIR)3D列印控制板。
  • 美測試3D列印火箭發動機渦輪泵
    科技日報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劉園園)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對3D列印出的火箭發動機渦輪泵進行了測試,這種渦輪泵使用的燃料為液態甲烷。  渦輪泵是目前NASA測試過的最複雜的以甲烷為燃料的火箭組成部分。
  • 3D數位化解剖為你解密
    工程師將我的「頭骨」利用手持掃描儀進行數據獲取,頭骨數據結合外形數據,「解剖」的第一步已經完成。印表機列印完整數據利用stratasys的彩色3d列印技術,實現數據的最終呈現。stratasys的全彩3d列印技術,結合了全彩,透明以及類橡膠材質的組合輸出能力,使得我的左右半邊外形以及內部結構的展示可以一次性完成。在保留外部輪廓的同時,內部結構也可以清晰地展示在觀眾面前。在創作過程中,stratasys工程師前後測試了十幾個不同的版本,特別在細節方面,包括我的皮膚的顏色,質感,血管的形態,肌肉,腦幹,腦溝等大腦結構中不同層次的展現。
  • 混凝土3D列印圖書屋現身上海!正在列印中!
    你見過3D列印的圖書屋嗎?上海首個混凝土3D列印圖書屋正在建設中。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上海市寶山區薀川路6號的智慧灣科創園,探訪這座在建的3D列印圖書屋。從材料測試、地面基礎、主體列印到電安裝、內裝,書屋建造時間大約為一個月。
  • FDM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相對於去除多餘材料生產零部件的傳統加工工藝,3d列印的典型特點是採用逐層累計材料的方式來加工產品。目前,3d列印的材料包括液體、粉末、線 材、片材等,運用熱、化學反應等方式來固化得到實體產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成型工藝百花齊放,典型的3d列印工藝有FDM、SLA、SLS、 SLM、Polyjet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