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成功3D列印完成機載光電探測設備原理樣件

2020-11-30 環球網

近日,中航工業光電所成功應用3D列印技術完成了某型機載光電探測設備的新品原理樣件。對關鍵零部件的測試證明,該原理樣件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使用要求,標誌著光電所成功實現了機載光電探測設備數字模型的快速實物驗證。

多年來,在機載光電探測設備新品研發的設計階段,主要依賴數位化模型設計和虛擬裝配的方法,由於設計軟體的功能限制,設計過程中零部件裝調問題通常只有在實物加工完成後裝調時才能發現,不但延長了產品交付時間,還增加了研製成本。為此,光電所積極引入3D列印技術,配合數位化設計實驗室的現有技術手段,形成了機載光電探測設備快速設計、性能評估優化、三維虛擬裝配、樣機快速試製一體化閉環設計驗證環境。

利用3D列印技術的快速實物化功能,可以自動、快速和精確地將設計思想物化為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原型或者直接製造零部件,更直觀地表達出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便於交流和演示,能夠更加快速、直觀地評價多種設計方案,便於修改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效降低成本、控制風險。這一成果,將為光電所進一步加快新型光電產品的研製進度提供有力保障。(孫向兵賈欣)

相關焦點

  • 中國太空3D列印的樣件回來了,看這成品可還行?
    在經歷了三天的太空遨遊後,5月8日,返回艙成功返回東風著陸場。除了搭載的一臺中國自主研製的「複合材料空間3D印表機」,還帶回了在軌列印的兩個樣件。這是全球首次實現連續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太空3D列印,引起一大波關注。
  • 3DP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國際上著名的3dp工藝公司還有ExOne、VoxelJet等。  一、3DP工藝的原理  從工作方式來看,三維印刷與傳統二維噴墨列印最接近。與SLS工藝一樣,3DP也是通過將粉末粘結成整體來製作零部件,不同之處在於,它 不是通過雷射熔融的方式粘結,而是通過噴頭噴出的粘結劑。
  • FDM 3D列印工藝的原理、特點及應用
    相對於去除多餘材料生產零部件的傳統加工工藝,3d列印的典型特點是採用逐層累計材料的方式來加工產品。目前,3d列印的材料包括液體、粉末、線 材、片材等,運用熱、化學反應等方式來固化得到實體產品。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各種成型工藝百花齊放,典型的3d列印工藝有FDM、SLA、SLS、 SLM、Polyjet等。
  • 關於機載光電系統的幾個問題 能看完的是真·軍迷
    機載光電探測系統,以其被動探測高度隱身為主要優勢,在機載探測技術領域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機載光電技術,僅從光譜這個維度來說,主要涉可見光和微光技術、紅外技術和雷射技術。這其中:1 可見光和微光波長範圍是380~760納米。註:1納米=百萬分之一毫米,以下均用單位符號「nm」表示。
  • 中國太空3D列印的樣件成品什麼樣?為什麼要跑到太空中做試驗呢?
    在經歷了三天的太空遨遊後,5月8日,返回艙成功返回東風著陸場。除了搭載的一臺中國自主研製的「複合材料空間3D印表機」,還帶回了在軌列印的兩個樣件。這是全球首次實現連續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太空3D列印,引起一大波關注。
  • 中航電測:AOI自動光學識別設備的先進之處
    中航電測智能裝備事業部依託「西北工大-中航電測機器視覺與智能識別聯合實驗室」的研發成果,實現了基於AOI模式的電阻應變計外觀缺陷智能識別與分選,研製成功的AOI自動光學識別設備對電阻應變計的檢測方式進行了革命性變革,將用人最多、耗時最長的工序全部用自動化機器操作完成,識別效率從依靠人工的每版1小時提升到全自動化檢測的每版5分鐘。
  • 新飛船搭載「3D印表機」我國成功完成首次太空「3D列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本月5日首飛成功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上,搭載著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船上還搭載了一臺「3D印表機」。這是我國首次太空3D列印實驗,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在太空中開展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3D列印實驗。
  • 重磅:我國首次完成太空3D列印
    央視網消息: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於5月5日發生成功此次在試驗船上搭載的是一臺我國自主研製的「複合材料空間3D列印系統」,科研人員將這臺「3D印表機」安裝在了試驗船返回艙之中,飛行期間該系統自主完成了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樣件列印
  • 中國成功完成首次太空「3D列印」 它在飛船上列印了什麼?
    央視網消息,此次在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上還搭載了一臺「3D印表機」,這是我國首次太空3D列印實驗,也是國際上第一次在太空中開展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3D列印實驗。那麼它在飛船上列印了什麼?此次在試驗船上搭載了一臺我國自主研製的「複合材料空間3D列印系統」,科研人員將這臺「3D印表機」安裝在了試驗船返回艙之中,飛行期間該系統自主完成了連續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樣件列印,並驗證了微重力環境下複合材料3D列印的科學實驗目標。
  • 無需大型粉末床的多材料選區雷射燒結3D列印技術
    通過這一列印原理能夠較好的完成單一材料的3D列印,但如果在一次列印中使用多種不同材料則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這是由於一旦粉末層被鋪設在列印床中,就很難被移走或更換為其他材料。此外,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在標準選區雷射燒結3D印表機中,粉末床中其餘未融合的材料始終「包圍」著被燒結的區域,直到列印完成後將零件取出並清除多餘粉末後才能看出,這意味著在列印完成之前不一定會發現列印失敗的情況。
  • 無需大型粉末床的多材料選區雷射燒結3D列印技術
    通過這一列印原理能夠較好的完成單一材料的3D列印,但如果在一次列印中使用多種不同材料則變得非常具有挑戰性,這是由於一旦粉末層被鋪設在列印床中,就很難被移走或更換為其他材料。此外,根據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在標準選區雷射燒結3D印表機中,粉末床中其餘未融合的材料始終「包圍」著被燒結的區域,直到列印完成後將零件取出並清除多餘粉末後才能看出,這意味著在列印完成之前不一定會發現列印失敗的情況。雷射束向上照射玻璃板。
  • SLM Solutions發布最新SLM設備NXG XII 600金屬3D列印設備
    打開APP SLM Solutions發布最新SLM設備NXG XII 600金屬3D列印設備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1-11 11:26:15
  • 關於無人機的機載任務載荷的問題探討
    關於無人機的機載任務載荷的問題探討 無人機網 發表於 2020-11-24 10:48:54 一、任務載荷的定義 1、無人機裝載的實現無人機飛行要完成的特定任務的儀器
  • 中航機載系統有限公司成立
    2018年9月21日,中航機載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機載」)成立幹部大會在京召開。航空工業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羅榮懷,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張新國,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張希出席會議。張新國代表航空工業黨組宣讀了航空工業機載黨政領導班子的任職文件。
  • C919大型客機中央翼部段樣件、襟翼及運動機構部段樣件下線
    2010年12月28日,C919大型客機中央翼部段樣件、襟翼及運動機構部段樣件下線儀式在中航工業西飛國際公司舉行。   中央翼部段、襟翼及運動機構部段是今年C919大型客機項目七大部段研製的重點任務之一,在工程設計、工藝應用等方面都屬於重大技術難點。
  • 3D列印發展的如何了(1)---SLS選擇性雷射燒結
    stratsys體素印表機-J750列印樣件,SLA技術主要用於手板樣件快速製造領域,無論是設備價格還是材料價格,都已經是比較低的了。市場上,能燒結尼龍設備的機器目前主要EOS、3D SYSTEM、華曙高科、易加(先臨)、盈普等廠商。其中前2家為國外企業,後三家為國內企業。SLS選擇性雷射燒結的原理可以參考下圖。
  • 我國正研製光電預警系統 可助預警機發現隱身目標
    19日出版的《中國航空報》文章報導了我國中航工業光電所(位於洛陽)某型預警系統研製團隊的事跡。文章中透露,這一系統在2014年進行了競標,中航工業光電所成功中標,目前仍在方案完善階段,預計很快將開始實施樣機研製。從文章中透露的其他信息分析,該系統應為安裝在預警機上的前視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IRST),可能將用於我國新一代預警機上。
  • 中航光電:堅定前行 逆勢成長
    目前中航光電訂單逐月上升,生產線滿負荷運轉,呈現產銷兩旺的發展勢頭,產品盈利水平較去年同期明顯提升,前三季度訂貨合同達到83.7億元,同比提升16.2%,全年收入預計突破百億,中航光電將奮力實現「十三五」收官,為「十四五」開局奠定良好基礎。
  • 進軍火星,登陸空間站—神奇的太空3D列印
    今年,我國首次在載人飛船中實施驗證了太空3D列印技術,並成功帶回兩個列印樣件。這是中國首次開展軌道3D列印試驗,也是全球首次實現連續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太空3D列印。太空3D列印設備太空3D列印樣件太空3D列印,顧名思義,就是在太空環境中使用3D列印設備列印物品。
  • 新型 3D列印設備增強二氧化碳排放捕獲能力
    3d列印強化裝置安裝在包裝元件之間的柱的上半部分。「在設計我們的三維列印設備之前,很難在CO中實現熱交換器概念2吸收列,因為列的填充元素的複雜幾何圖形。通過三維列印,質量交換器和熱交換器可以在一個多功能的、強化的設備中共存,」該項目的首席研究員ORNL的Xin Sun說。在包裝元件的瓦楞紙板內添加了嵌入式冷卻液通道,以允許熱交換能力。最終原型測量 直徑20. 3 釐米,14.6 釐米高,總流體體積容量為 0.6 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