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0%流拍到100%成交,8月6日中儲糧玉米拍賣冰火兩重天。安徽玉米備受青睞,全部成交。成都略顯遜色,成交74%。南京、浙江分別成交63%及43%,蘭州玉米則無人問津,全部遭遇流拍。
8月7日,中儲糧將在山東舉行競價玉米拍賣,數量6.75萬噸,年份是17年和18年的,產地則是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等地,對象為山東省內註冊的玉米加工企業。
遼寧省交易數量25萬噸,成交25萬噸,拍賣成交率100%,較上周持平;最高價2260元/噸,最低價1970元/噸,平均價2173元/噸,平均溢價394元/噸,較上周低28元/噸。
吉林省交易數量95萬噸,成交95萬噸,拍賣成交率100%,較上周持平;最高價2200元/噸,最低價1700元/噸,平均價2093元/噸,平均溢價392元/噸,較上周低39元/噸。
都說「逢拍必漲」,繼昨日幾個企業上調報價之後,今日早間,各深加工企業沒有提價的現象,門口剩餘車輛也只有200多臺,看來深加工是真的不缺糧了。
那麼玉米的行情結束了嗎?
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也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
供需基本面沒有改變
雖然說玉米市場因臨儲拍賣玉米出庫期的集中到來以及進口玉米及其替代物的不斷到港,導致市場供應量的疊加放大,短期供需缺口行將封閉。
但從長期來看,玉米市場供需缺口依然很大,也就是說玉米的供需基本面並沒有改變。一是2020年玉米的種植面積沒能有效擴大;二是進口玉米及其替代物即便不考慮運輸和通關速度,也有配額限制的,就算是出於需求而調整配額,從國家的政策信號來看,也是有一定的尺度的,正所謂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隨著我們對玉米需求的旺盛,外圍市場價格的波動和其他突發因素也是需要考量的。
來源: 金投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