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發展出核彈、氫彈後,是不是就等於發展出了終極武器?在地球上、在大氣層內,可以說是的。但是,在太空中,在真空狀態下,那就未必了。可以說在太空中,核彈、氫彈啥的,就是弱雞。
在三體第二冊「黑暗森林」裡,核武學家艾倫對面壁者雷迪亞茲說:
雷迪亞茲先生,在太空戰爭中,核彈可能是一種效率較低的武器,在真空環境中核爆炸不產生衝擊渡,產生的光壓徽不足道,因而無法造成在大氣層中爆炸時所產生的力學打擊;它的全部能量以輻射和電磁脈衝形式釋放,而即使對人類而言,宇宙飛船防輻射和電磁屏蔽技術也是很成熟的。
從力學打擊而言,核彈不如動能武器--艾倫說
在「特種部隊」裡,眼鏡蛇從太空發射一個鎢棒摧毀倫敦。鎢的密度為水的19.35倍,電影裡面剛好出來了任何鎢棒的比例畫面,我們把鎢棒算成一個長4米,寬0.4米的圓柱體。粗略的算下來,一根鎢棒有40噸左右。 鎢棒再入大氣層的速度電影沒有給出,我們就用洲際飛彈彈頭的再入速度算吧,核彈頭的再入速度一般有10馬赫。 那麼E=1\2mv^2 最終擊中倫敦的鎢棒蘊含231200000兆焦的能量。 1噸TNT蘊含4180兆焦的能量。那麼鎢棒的能量就=55300噸TNT 5萬多噸TNT當量的核彈。
在輻射強度上不如粒子束武器--艾倫說
粒子束武器是利用加速器把質子和中子等粒子加速到數萬—20萬km/s的高速,並通過電極或磁集束形成非常細的粒子束流發射出去,用於轟擊目標。按粒子是否帶電可分為帶電粒子束武器和中性粒子束武器。粒子束武器在太空可以破壞數十公裡以外的目標;但在大氣中威力衰減,只能攻擊數公裡以外的目標。
而在熱能破壞上更不如伽馬射線雷射--艾倫說
伽馬射線炸彈介於核武器和常規武器之間,威力巨大。這種炸彈的工作原理是令某些放射性元素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衰變,從而釋放出大量的伽馬射線,但又不引起核裂變或是核聚變。它不會像核炸彈那樣造成大量的放射性塵埃,但是所釋放的伽馬射線的殺傷力比常規炸彈高數千倍。如利用鉿的衰變特性製造的炸彈,一克鉿元素所包含的能量,相當於50公斤的TNT炸藥,而且鉿炸彈還不需要像核彈那樣必須用足夠多的質量來達到臨界狀態。因此,伽馬射線炸彈技術能夠開發質量和體積更小、威力更加巨大的彈頭。
未來的戰爭,是太空之戰。核彈、氫彈啥的,OU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