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19 20:03出處/作者:驅動之家整合編輯:冒冒責任編輯:jiangli
1843年創立至今已經175歲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財經媒體界有著神一樣的地位。
即使在網絡媒體的強烈衝擊下,這個近兩百年老字號的政治經濟類雜誌仍然有140萬份的全球發行量,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是全球精英熱捧的刊物,不愧為「影響最有影響力的人的雜誌」。
2018伊始,經濟學人雜誌就為中國的雲計算行業,以及阿里雲和點讚,延續了該雜誌對阿里巴巴持續關注並看好的態勢。
在去年10月, 經濟學人雜誌曾在一個月內三次關注阿里巴巴,認為在電子商務持續增長的背景下,阿里時代才剛剛開始,阿里將是中國在世界競技場上最好的一張牌 。
在一篇名為《中國科技公司計劃偷走美國雲計算公司的風頭》的文章中, 經濟學人將中國的雲計算稱之為Great Cloud of China(偉大的中國雲)。
經濟學人報導的截圖:雲從龍中升,意為中國將培育出偉大的雲技術市場
經濟學人在文章中指出, 增長最快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不是亞馬遜,也不是谷歌,而是阿里巴巴。2016年,阿里雲增長了126% 。在2017年,阿里雲也保持了高速增長。
高速增長的背後體現著中西方社會深刻差異:經過長期發展,西方的大企業通常都有自己的一套公司內部信息系統,拋棄起來成本太低。而中國的公司的IT,基本上都處於低級水平。經濟學人指出,這將為阿里雲等中國雲計算服務商提供絕佳的機會: 「普通中國公司都會直接跳到雲服務上來」。
同時,阿里巴巴不僅在國內前景極佳,在全球範圍內,也開始直接挑戰亞馬遜。阿里已經在全球多個地點開始運營雲計算中心,同時在本月將在印度再開一個。經濟學人引用阿里雲總裁Simon HU(胡曉明)的話說:「阿里巴巴已經和亞馬遜(雲服務)方面全面交火了」
阿里雲在全球的存在感越來越強,鋒芒逐漸改過亞馬遜,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2017年9月28日,美國知名財經媒體《財富》就引述Gartner最新發布的全球雲計算市場份額報告稱,過去一年全球雲計算三大巨頭中,增長最快的不是亞馬遜和微軟,而是來自中國的阿里雲。Gartner稱,全球3A陣營引領市場,其中阿里雲規模增長最快,在中國市場具有統治地位,並積極拓展國際市場。
去年9月,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世界頂級量子科學家施堯耘入職阿里巴巴,擔任阿里雲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阿里雲量子實驗室主任。
在10月份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更是宣布了壯志雄心的達摩院,將在接下來三年內,投入1000億人民幣到基礎科研領域,還有量子計算等將會應用到雲計算上的科技。
就在1月18日,消息傳出,兩次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G?del Prize)得主、匈牙利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馬裡奧·塞格德(Mario Szegedy)入職阿里巴巴達摩院,進駐位於西雅圖的阿里雲量子實驗室 (AQL)。
在文章最後,經濟學人的報導更是從獨特角度審視了阿里雲所獨有的機會:「一帶一路」所蘊含的巨大機會將給阿里雲帶來無限的潛力。在不遠的將來「一帶一路」計劃也許會改名「一帶一路一朵雲」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