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SW:電商基本盤平穩增長,關注云計算、雲辦公、網際網路醫療...

2020-12-04 同花順財經

中信建投2月14日發布對阿里巴巴-SW的研報,摘要如下:

FY3Q2020收入1614.56億元,同比增長38%;活躍買家數7.11億,環比增加1800萬;MAU為8.24億,環比增加3900萬,符合我們預期。收入增長主要是因為核心商業(YoY36%)和雲計算(YoY62%)保持較快增長。費用方面,FY3Q2020毛利率為48%,和FY3Q2019持平;研發費用率為7%,同比下降1pcts;銷售費用率9%,同比下降1pcts,阿里巴巴在成本控制上非常穩健。

直播等手段提高獲客和轉化效率,維持3年內達到9億的預測。直播是阿里巴巴成長最快和最有效的營銷模式,2019年12月由淘寶直播產生的GMV和淘寶直播的月活躍用戶數均同比增長超過一倍。根據2019年9月24日阿里巴巴投資者大會披露,阿里巴巴、螞蟻金服的合併活躍用戶數為9.6億,我們維持活躍買家數3年內達到9億的預測。本季度餓了麼的新增消費者中有48%來自支付寶APP,生態內部的交叉銷售效果非常明顯。

雲計算業務收入增長62%,調整後EBITAmargin為-3%,虧損收窄。FY3Q2020雲業務收入107.21億元,收入佔比7%。公有雲和混合雲業務的收入均快速增長。在今年雙11前,阿里雲將集團電商業務的核心系統遷移到它的公有雲上,承受住了雙11期間54.4萬筆/秒的訂單創建峰值,為集團帶來更高的運營效率。我們認為雲計算正在不斷成熟,阿里巴巴將電商業務的核心系統遷移到公有雲上為行業做了很好的示範。

疫情對FY4Q2020的短期影響較大,但是長期影響較小。本次疫情對供給端和物流端都有較大影響,快遞員復工較晚,運力恢復較慢。按工作日數量預測,我們認為FY4Q2020將減少20%的工作日。但是需求只是被推遲,並未消失,隨著疫情的緩解,我們認為這部分被壓制的購買需求會重新釋放。另外為支持平臺商家,阿里巴巴推出了二十條扶助措施,比如減免平臺商家經營費用,包括對所有天貓商家免去2020年上半年的平臺服務年費,對所有淘寶、天貓商家,將其比用的網點裝修工具「旺鋪智能版」免費,我們測算將減少FY4Q2020收入33億元。

同時我們也看到疫情使得雲辦公、網際網路醫療、生鮮電商的需求大幅增加。釘釘超過微信成為蘋果免費AppStore排行榜第一,盒馬生鮮APP在春節期間的DAU同比增長127.5%。所以我們建議關注阿里整個生態的長期發展。

利預測與估值:預計FY2020/FY2021/FY2022的總GMV分別為65770/80220/91950億元,年度活躍買家數分別為7.30/8.18/9.08億,廣告貨幣化率為2.63%/2.80%/2.90%,佣金率分別為2.24%/2.40%/2.50%。採用分部估值,分別計算核心業務(剔除阿里雲)的DCF估值,阿里雲的估值,和螞蟻金服的估值。對應核心業務、阿里雲、螞蟻金服的每ADS估值分別為174美元、48美元、19美元,目標價為241美元/ADS,對應港股234港幣/股。

風險提示:平臺合規風險、電商稅影響、消費增長不及預期、疫情緩和不及預期來源: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經濟學人》大讚阿里巴巴雲計算:偉大的中國雲
    2018伊始,經濟學人雜誌就為中國的雲計算行業,以及阿里雲和點讚,延續了該雜誌對阿里巴巴持續關注並看好的態勢。在去年10月, 經濟學人雜誌曾在一個月內三次關注阿里巴巴,認為在電子商務持續增長的背景下,阿里時代才剛剛開始,阿里將是中國在世界競技場上最好的一張牌 。在一篇名為《中國科技公司計劃偷走美國雲計算公司的風頭》的文章中, 經濟學人將中國的雲計算稱之為Great Cloud of China(偉大的中國雲)。
  • 行業調研:中國TOP10網際網路公司業務布局分析
    TOP1:阿里巴巴阿里的業務整體可以分為四大板塊:核心電商、雲計算、大文娛和創新業務。總體來說,阿里的業務布局比較健康,電商業務穩定,同時有雲計算第二條增長曲線,未來發展整體比較平穩,但是本地生活業務和大文娛業務需要進行調整和優化。2.
  • 華為如何退出百度雲盤登錄不了_華為雲計算ie 培訓 百度雲 - CSDN
    同時,相比於國外市場,國內網際網路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在推動公有雲服務市場的飛速增長,可以肯定的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增速仍然會繼續高於全球平均水平,中國企業在全球公有雲市場中的地位和份額也將繼續增加。近些年來,國內的阿里巴巴、騰訊、中國電信這三家企業和國外亞馬遜旗下的AWS一直穩居中國公有雲市場頭部梯隊。
  • 正四面體的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是一家什麼公司呢?他肯定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雖然該公司在幾年前就宣布自己不再是電商,但他肯定不僅僅是電商公司,而是一家雲計算公司、企業社交公司、晶片公司、人工智慧公司、物聯網公司、在線娛樂公司、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等等,還不要忘記,他還有一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親兄弟。
  • 從財報看阿里巴巴:科技板塊成為第二驅動力
    雲計算激戰,阿里雲增速全面領跑全行業隨著雲服務賽道越發擁擠,在科技巨頭扎堆的背後,其實是雲計算業務正釋放出超千億美元的市場紅利。作為當下最吸金的業務,亞馬遜、微軟、谷歌和阿里巴巴四大玩家都加大了對於雲計算的布局。對比最新一季度的財報,我們能看出幾家科技公司明顯的區別。亞馬遜AWS業務三季度營收增長35%至90億美元。
  • 競品分析:阿里雲 VS 騰訊雲,AT的短兵相接
    截止至2017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691.6億元,同比增長34.3%,增速快於全球水平。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將超900億元。預測2019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並預測到了2021中國雲計算行業市場規模將增長至1858億元左右。可見,從全球範圍看,中國雲計算行業發展較快,未來發展空間較大。
  • 阿里巴巴副總裁劉松:雲在定義一切,一切也在定義雲
    1月7日到8日,記者走訪阿里巴巴、衢州市大數據局、吉利汽車,雲計算正在政企核心系統內替代傳統IT。阿里巴巴副總裁劉松總結稱:「雲現在在定義一切,反過來,一切也在定義雲。」雲定義硬體劉松(持話筒者)介紹雲計算相關情況 10年前Oracle在北京機場的廣告牌上曾以阿里巴巴作為背書,寫上「亞洲最大Oracle資料庫集群」。
  • 人民日報海外版:四個關鍵詞 看好2021網際網路發展
    同時,與疫情相關的「直播帶貨」、「在家辦公」「在線網課」「宅家運動」「在家理髮」「雲社交」等熱詞也出現在年度生活方式榜單中,生動地總結了2020年「雲上生活」新常態。2020年,網際網路抗疫顯示出強大力量。
  • P2攜手阿里巴巴聯合發布全球第一款智能聯合辦公空間——神鯨
    2017/03/223 月 22 日,"新·開始"2017智慧建築(IB)峰會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舉行。阿里巴巴集團固定資產運營商 —— 阿里巴巴集團置業部作為本次峰會主辦方,以建築物理空間為載體,運用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賦予建築感知、思考及服務的能力,打造服務未來的智慧建築。
  • 網際網路的悲哀:阿里騰訊之後再無阿里騰訊
    2019年5月15日,阿里巴巴發布2019財年第四財季及全年財報。第四財季阿里巴巴總營收934.98億元人民幣,本財年總營收3768.44億元,同比增長均達51%。調整後EBITDA251.7億元人民幣,市場預估229億元人民幣。 與此同時,騰訊也發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
  • 阿里巴巴:解讀平頭哥的為與不得不為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的12個月,阿里巴巴核心電商業務收入為3537.56億元人民幣(下同),佔其總收入的86.1%;而經調整扣除利息、稅項及攤銷前盈利(EBITA)則達到1443.95億元,相當於合計盈利的1.26倍,也就是說,核心電商單一部門的盈利抵消了其他業務的虧損,這些虧損業務部門包括雲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創新項目和其他。
  • 從數位化生存到「雲測試」,中國網際網路的前20年
    IT從業者想必都非常清楚,最早,企業基本都是自己採購伺服器、存儲、資料庫進行IT架設。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這三種設備被國外廠商壟斷,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IOE」(IBM伺服器、Oracle資料庫、EMC存儲)。這種架構在業務量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其實沒有問題。但隨著企業業務量、數據量的增長,當數據處理能力、存儲空間觸達天花板時,就只能進行擴容採購。
  • 雲計算有哪些類型_雲計算的三大核心技術
    雲計算也在快速發展,一直服務於網際網路的各個企業,隨著雲計算的快速發展,雲計算已經有好幾種類型了,分別是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其中每一種都有自己的優勢,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雲計算可能還有更多類型,下面小編來談談每種計算的優勢是什麼。
  •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簡介 【阿里巴巴1688簡介】阿里巴巴1688是全球領先的B2B電商批發採購平臺,雲集了大量的進口淘寶賣家
  • 雲計算告別DIY時代 專有雲挑起企業級市場大梁
    【PConline 資訊】「雲計算的DIY時代已經過去」,5月23日在2018雲棲大會·武漢峰會上,阿里雲專有雲事業部總經理馬勁表示,DIY式私有雲正被時代拋棄,不僅部署費時費力,且難以解決企業雲的頑疾。
  • 一文看懂2020年雲計算行業十大事件和最重磅的十個名詞
    但危與機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疫情的到來,也讓各種在線教育、遠程辦公、雲招聘、雲看病等雲服務需求得到集中爆發,企業數位化轉型進程被按下了加速鍵,企業上雲勁頭十足,雲計算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原釘釘創始人兼CEO陳航調往阿里巴巴集團,擔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的助理。阿里巴巴表示,將整合集團所有相關力量,推進「雲釘一體」戰略落地。 6.騰訊雲10周年 2010年,「開心農場」偷菜火了,一個月內,騰訊添置了4000臺伺服器,硬生生扛住了過億人同時在線「偷菜的數據狂潮衝擊。這次緊急擴容讓騰訊看到了雲的重要性。
  • Salesforce 收購 Mobify;明源雲開始招股
    阿里巴巴正式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發布多款雲原生產品 2020 雲棲大會期間,阿里巴巴正式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阿里巴巴高級研究員蔣江偉擔任委員會負責人,達摩院資料庫首席科學家李飛飛、阿里雲計算平臺高級研究員賈揚清、阿里雲原生應用平臺研究員丁宇等多位阿里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
  • PC 時代 Office 的仇,WPS 在24年後的雲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報了
    到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我們悄悄地將這個 Slogan 改為:讓我們的產品運行在每一臺設備上。」  章慶元在發布會上介紹道,從「每一臺電腦」到「每一臺設備」,背後起作用的是快速發展的雲計算。過去兩年時間,保存在 WPS 雲上的文件數量從 93 億個增長 8.8 倍到 820 億;用戶文檔數據,從 9.7 PB,增長了 10.6 倍,突破 103PB。
  • 雲想像
    有時候,我們談論「雲」,就像青春期少年談論性,隔著實踐和經驗,雲裡霧裡。試圖進入這個題目的過程中,一個持續盤旋的疑問是: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在一個基本在政府管轄下、公共性極強的領域,企業如何開闢和創造出市場?原初做電商的阿里、做搜索的百度和做社交網絡的騰訊,如何殊途同歸,不約而同進入到交通?傳統上本質屬於工程領域的交通,是如何實現向算法和數據思維過渡與轉折的?
  • 「5G+雲+人工智慧」組合 產生顯著溢出效應
    只要到雲服務平臺註冊一個帳號,企業和個人用戶就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方便快捷地獲取所需的IT資源和技術能力,既降低成本,又滿足靈活部署、高效率的業務需求。隨著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深入推進,雲計算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雲計算服務成功扛住全球最大規模流量「洪峰」今年「雙11」購物節,一過零點,各大電商平臺即迎來交易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