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你好王老師,歡迎您接受採訪,請簡單介紹一下生命藝術?
嘉賓:天賦才華的極致叫生命藝術。就像有一些人可能對於金融是天賦,他事實上可以把金融來到網際網路的時代,甚至物聯網的時代,我們期待提升到一個高度叫心聯網的時代。這個世界跨國籍,跨種族,跨文化的交融它的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藝術,就是透過心的聯網。如果說每一個人都能夠心聯網,透過資源的共同整合,透過物質世界整合和精神文明的整合的話,那這個生命藝術的極致展現就是這個世界,我們的主席習大大在說的,如何真的透過軟實力,我們的文化自信能夠讓整個中國東方民族的一種智慧登上國際的舞臺,照亮這個世界。人們在看中國的時候就不是只是在看我們的一些負面的,一些黑心企業的產品。Made in China會變成一種榮耀。因為我們從製造的思維來到了創新的思維,一定要透過生命藝術。所以藝術它是一個人的最高,對於生命的愛的尊重。才會展現出來的創造力。藝術是一種人們在於人與人之間的聯結不是疏離的,它是透過聯合的一種愛的聯動,只要是一個愛的聯動的一個作品,都是藝術。藝術是一個人們不會局限於只是我個人的好,而是達到全球的共好。只有共好的世界會來到所謂的美麗世界。我期待我們能夠透過生命藝術的教育,能夠提升每一個意識從個人的小我,獨善其身到兼善天下這種格局。達到全球化的美麗世界這樣的境界。這是我要說的。
記者:第二個問題,針對生命藝術有哪些板塊的布局,關於生命藝術體系又是怎麼安排的,具體介紹一下?
嘉賓:我們從事教育已經三十年了,心靈海今年成立已經第二十八年了。事實上我們從一個個人的成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漸進式從點到線到面的一個唯度去進行整個教育的布局。我們發現一個很重要的是,教育不是只是關在教室裡或者在課本裡的文字能夠達到的。教育是必須透過觀念的認知的啟蒙。達到的人的人性內在的情感中心的一種所謂的感知系統。所以觀念認知啟蒙後,再就是情緒情感的感知系統的啟蒙,之後才能夠來到所謂的心靈的覺知系統的啟蒙,最後來到所謂的生命知行合一的全知性系統。所以怎麼做到不是課堂能做的,是要回到生活。所以我們期待透過生命藝術生活化,比如說服裝它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比如說我們的聽覺,音樂是生活的必需品。比如說我們視覺看到的一切美好事物它是生活裡面自然會發生的,眼耳鼻舌身意,視聽觸嗅味知五感六覺,都是讓一個人能夠透過外在世界來啟動他內在心靈感知的方式,我稱它為行動教育。一個行動的教室才能夠達到行動的教育。行動是什麼,是我們每天眼耳鼻舌身意,五感六覺全部能夠受到的啟發,我們就開始發展了。我們有聽覺系統的音樂,我們有音樂創作部門,我們有視覺系統的畫家,我們有觸覺系統的服裝,服裝是結合觸覺加視覺。所以我們的服裝(蓋婭傳說天衣)已經在今年10月份到巴黎時裝秀,而且得到國際很大迴響。因為我們把東方文明的一種文化的餘暉透過一種視覺藝術,就像我現在穿的衣服,你看到的是它的圖騰,彩蝶,彩蝶是一個蛻變的含義。比如說東方的絲綢,它的一種娟繡,蠶絲還有麻這些布料面料的開發本身已經把東方文明的非位置文化的精髓放到裡面。我們也不會把東方文明所謂的中國風的衣服做得很傳統。我們用了一種非常棒的時尚的,如果你們仔細看我們的衣服,我們用了一個能夠讓人們的心非常和平,讓一個人的心非常和諧的一種美麗的暗示。所以它的色彩學也是一種。因為每一種色彩都是一個能量的振動。我們還有電影公司,我們用透過一個讓人類能夠覺醒的電影公司蓋婭先知,目前正在運劃,明年還會有小說。我們本身還有金控,為什麼要有金控,因為精神的最高體現在於人類看得見的世界要摸得著,看得著,這是必須有很強大的金融系統,所以我們自己有金控系統。我們有蓋婭的健康,我們有自己心靈公益。我們有青少年一種教育創新的系統,。我們有蓋婭生活藝術系統。這八大聯盟系統還有生態就是我們形成了整個蓋婭金球生命藝術的最高體現。為什麼我說金融也是藝術,我們現在看到全球推動所謂的科技金融,網際網路金融。它已經突破了一般把金融物質化,只是一個數位化的概念。是透過資源把未來人類的需要帶到現在。所以我們的金融本身也是跨行跨業以及跨資源,跨思維,跨文化的一種大融合。
我們的青少年本身的教育系統,上公醫未病。一樣的,人類的行為偏差或者是對世界的社會風氣的各種破壞,是來自一個人內在失去了生命價值的迷失。但是你會一直看到,我們一直在拯救這個世界,但是為什麼世界問題沒有改變。因為我們一直在回頭改變舊的世界。我們需要的是上公醫未病,我們要改變的是未來。未來代表的是我們青少年教育,我們的幼兒教育,所以我們現在有蓋婭藍蝶青少年幼兒身心教育的系統啟動。我們希望透過孩子的教育,讓孩子能夠幸福,讓父母能夠覺醒,讓全天下的父母覺醒,讓全天下的孩子能夠幸福的一個概念,讓教育紮根在未來世界這群孩子。這個藝術就很高了。這種生命藝術是把每一個寶貝都當一個藝術來雕琢。我們期許是他們不是等到已經有了偏差行為,偏差觀念的時候才來改變他,而是從一開始就種善因,我們期待這個世界因為孩子成功的教育,愛的覺醒的教育,讓整個中國變成一個善國,處處成為很多善的果實,這是我要再補充的藝術的教育。
記者:您說的生命藝術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的,向世界傳達一些什麼東西,簡單介紹一下?
嘉賓:就像我剛說的,如果教育只是在課堂或者是在一個文字上,就會有國與國之間的局限性。你看看到翻譯,甚至你看到我剛說預見未來這幾個字用英文翻翻看,翻不出來。我們只有中國可以玩這種遊戲,文字的遊戲,老祖宗的智慧。你有沒有看到我們詩詞怎麼翻,你會看到很多的意境是沒有辦法透過翻譯傳遞的,但是有一種東西是超越言語。我這次到歐洲去訪問了很多國際組織,他們都是非政府組織,都在為地球生態做很多貢獻。結果非常神奇的是,我的助理還沒有把我的話翻出來,他們的眼光在流淚,這能量的振動,他們說被我的眼睛裡很多能量感動,他們說被我的聲音裡的能量感動,其實藝術本身是超越形體。所以我們如果能夠透過生命藝術,我們現在把服裝帶進世界,我們還有蓋婭靈性珠寶。我們的珠寶是進了很多東方文明的,很多所謂的讓人覺醒,讓能量保持住,不會讓能量遺漏的。因為每一個珠寶其實是一個宇宙大地的精華,是能量體的精華。我們透過音樂,不用翻譯。我們透過舞蹈,透過我們的教育,儘可能不是很多語言的,是很多肢體語言,藝術,很多舞蹈的藝術。讓人和人透過頭腦知識的攝取來到心與心的啟迪。透過一步一步的把我們的服裝,把我們的音樂,未來的電影,還有幼兒園,還有成人教育,企業家的教育,透過一個聯合。我們的金球願景裡面有四大聯合會,八大聯盟剛剛已經說過,教育,生活,青少年,生態,慈善,金融,金控,財富聯盟,健康聯盟,除了我們八大聯盟以外,還有四大聯合會,因為平臺資源社群是很重要的。第一是國際企業家聯合會,第二是青少年國際聯合會,全世界都有青少年組織,另外就是全世界的慈善家聯合會,再就是全世界的藝術家聯合會。我們透過這四大聯合會來與我們的所謂的八大聯盟的事業板塊,把整個帶給人類覺醒的最重要的信息叫幸福感。我們透過幸福工程,幸福的教育,讓這些生命藝術的,吃行住娛樂,五感六覺的產品,讓他不只是課堂類的教育得到啟蒙,回到生活的時候,他在喝茶的時候,有味覺的暗示,有覺醒的暗示。我們有香芬、香水,我們有服裝,我們有音樂,我們透過衣食住行的暗示持續幫他恆溫。所以這麼一步一步帶到全球,我們就可以聯合四大聯合會的國際之間所有的組織,帶到全球,而最大的一個力量是華僑系,所以我們其實會進入到全球移民在外的華僑的聯合會,商會。透過剛剛四大聯合會幫他們串聯成各地的不管是中心或者是整個教育的聯盟系統,帶到全球,所以這個教育本身已經是無所不在了,教育所在的地方就能預見未來,預是一種洞見的預,也能夠真正相遇的遇,遇見未來。
記者:我這邊先補充問一下王老師的問題,剛才您說到,心靈海這邊做的可能有珠寶服裝音樂這些東西,想問一下,咱們在教育方面主要怎麼分布,板塊方面?
嘉賓:你說的是教育聯盟的板塊是嗎?
記者:就是教育專注於哪些領域,比如說職業教育,幼兒教育這方面?
嘉賓:我們不是針對一般的所謂的技術教育。我們針對的是整個生命品質,思維模式,心靈的感知系統,生命的價值系統,以及生命關心整體的一種教育。所以我們的課程裡面有針對於家庭的教育,就是剛剛說的。針對家庭裡面,怎麼樣讓一個家庭的氛圍能夠成為幸福家庭。我們有針對如何成為父母親的父母教育,因為正確的教育才能讓孩子在家庭當中養成一個正面的人格。我們有學校的老師教育,怎麼有使命感教育孩子,我們談的都是生命教育。因為成為一個教育家和一個老師是不一樣的。老師把知識傳遞就好,教育家是讓他懂得這些知識要帶給他的生命什麼關係。帶給他的個人,家庭,社會起到什麼樣的社群關係。因為只有一個人能夠明白什麼叫我與世界,我與非我之間而達到所謂的聯合一體,而不是對立。我想這個生命教育才來到愛的覺醒。我們還有針對企業家,企業內部的團隊建設。因為企業的願景不能達成,剛才我在座談會談的。事實上是知行不能合一,就是老闆想的和員工想的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做不了老闆樣。所以是一種思想統一。靠什麼,是一種共識訓練。團隊動能需要的是共識才能共事,就是潛意識的識和一起做事的事。我們還有夫妻關係的培訓,一個女人先了解,身為一個女性的話,她的幸福法則,她的幸福必修二是一堂課,身為男人,他的自我實現必須學會的幸福男人21堂必修課。之後匯集成幸福的神仙伴侶的課。我們針對家庭的結構是很細膩的。企業主如何提升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本身的,老闆和員工之間的團隊的共識和凝聚力,忠誠以及使命和責任。還有我們很棒的培訓系統是針對讓一個人能夠有一種公益思維的培訓。我們有跟很多慈善機構做了大量的聯盟。我們的慈善聯盟不是只有我們自己轄下的三個基金會,三個基金會是千訓愛心慈善基金會,它是專注心靈公益,另外一個是藍蝶慈善基金會,我們做的是對扶貧,對救援,災難救援,以及對扶貧的孩子的一種身心整體的教育,以及環保三個層次,就是綠色環保的概念。第三個基金會是我們的蘭花草藝術基金會。我們專門將整個非物質文化將失傳的藝術家進行供養,同時讓他們來傳承給下一代,讓孩子不會以往老祖宗的智慧,我們做這樣的善循環,這樣的心靈的公益的思維培訓是從慈善聯盟裡面做教育的。
記者:您已經回答到了,除了回答到我剛才的問題之外,還把課程體系的建設也回答了,還有一個是三個基金會的問題也回答了。這邊還有一個問題補充一下,我了解到從2007年開始,心靈海的學員就開始了愛心活動,比如說在08年的汶川大地震之後開始了災區的心理援助,開始了捐資捐款。您本人也是千訓基金會的發起人,作為一個企業家,盈利是辦企業的天性,是什麼讓您做了這麼多和慈善有關的事情,去幫助別人?
嘉賓:談這個的時候我很感動我的父母。我覺得一個人受家庭的啟發是非常根深蒂固的。我們的家庭,我住在臺灣的鄉下,我常叫自己小鄉姑,家庭環境是貧困的,家裡並不富裕。但是我的母親卻在月曆圈上紅字的日子,她一早就把我們好不容易堆積起來的木材,因為那要煮飯用的,燒一大桶水,用一個水桶,好幾個茶壺帶到我們家的馬路邊。讓我在馬路邊等著,然後待會兒就有行軍走過去的阿兵哥哥叔叔,就會給他們舀水,我長大後才知道母親對我的影響。因為我問她說,這些阿兵哥哥叔叔,我們又不認識,為什麼要這麼做。媽媽回答我說,你要知道,我們怎麼對阿兵哥哥叔叔,我們家哥哥當兵的時候人家就怎麼對他。
記者:對,就是分享,感恩。
嘉賓:我從小雖然窮,但是從我出社會之後,其實不是現在才這麼做。我出社會之後我的錢就分三部分,一部分是關於我自己生活照顧,另外一部分是給我的父母,另外一部分一定是慈善。所以我那時候就會去到很多孤兒院認養孩子,直到現在我都做這個事,但我並不個人談。因為行善不去對外供養,我覺得這是一個從小對自己的要求。但是有一天,當我開始從事目前這個教育板塊的時候,我發現這種根深蒂固的特質是一樣的。我們要把企業的獲利只是放到每一個股東的口袋,我們的所有的股東都有一個概念,取自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我這次去秘魯,我聽了印家文化特別人我感覺。他說印家人並沒有工作的概念,他們認為說的工作都是一種供奉。因為我們來自大地母親對我們的供養,所以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對大地母親的供奉。我覺得我們所有的工作,今天能夠讓我們的家庭,我們的個人吃得飽,穿得暖,我覺得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們應該把賺的錢,我們公司有很大部分,持續的紅到公益事業,所以我們叫善循環經濟。這種善循環的經過和所謂的善循環的公益性企業,我們就是一個善循環的公益性企業,這是我要給你的分享。
記者:好的,謝謝你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