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外中學鼓勵學生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2020-12-05 東方網

上海世外中學鼓勵學生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時間:2018/12/30 7:52:52

來源:新民網    作者:陸梓華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刀切砧板的「篤篤」聲,魚入油鍋的「嗞啦」聲,女排奪冠的歡呼聲,黃河奔湧的「譁譁」聲,過年時的歡笑聲、絲竹聲、鼓樂聲、煙花聲……數十種聲音,匯聚成獨特的「中國之聲」,也成了上海市世界外國語中學一群初中生在這個歲末年初送給自己的一份特別新年禮物。12月29日上午,這段長達8分鐘的中英雙語視頻,為該校第23屆英語節拉開序幕。

學習英語,是為了獲得一張考級證書,還是為了打通升學之路?演成語故事、講名人典故、唱古老歌謠,孩子們用行動給出答案——我們要用英語向世界講述中國的故事。在世外中學校長厲笑影看來,「中國心、世界眼、現代腦」是孩子們走向未來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財富。

第一次知道「冰糖葫蘆」英語怎麼說

校英語教研組副組長丁文芳告訴記者,之所以將英語節主題定為「講好中國的故事」,是從學生參與國際交流的過程中獲得的啟發。「我們訪問一些國外的姐妹學校時,對方對自己文化如數家珍的同時,也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這就需要我們的學生有能力,將他們知道的一切告訴同齡人。」

皮影戲、楊家將、清明上河圖、赤壁之戰、艾草、紅燒肉、肉夾饃、冰糖葫蘆……這些熟悉的詞語,翻譯成英語,究竟應該怎麼說?丁文芳介紹,今年暑假,剛剛畢業的初三學長們主動請纓,為學弟學妹們編寫了100題「中國文化知識卷」。經過全校海選,決賽現場,同學們迎接的是翻譯「長風破浪會有時」「寶劍鋒從磨礪出」等古詩詞的挑戰。

九(1)班女生陳川禾和她的十餘個夥伴眼中,影像是世界通用的語言。於是,他們從《舌尖上的中國》等紀錄片以及各個視頻平臺,從食物、自然美景、傳統藝術、民俗文化等不同方面,選取最能代表中國的聲音,剪輯完成了《The Voice of China(中國之聲)》。中英文解說和配音,也全由同學們自己完成。「有敲鑼打鼓的歡樂場面,也有鸕鷀捕魚、放孔明燈等非常安靜的民俗場景。」陳川禾告訴記者,自己可能會出國繼續學業,到時候,一定會把這段視頻,秀給將來的同學們看。

用現代的方式講歷史故事

刻舟求劍、濫竽充數、完璧歸趙、一鼓作氣……舞臺上,同學們說的是英語,演繹的卻是熟悉的歷史故事。「要把繞口的長句改成短句,語氣也不能咄咄逼人。」為了表現藺相如在「完璧歸趙」故事中的不卑不亢,六(3)班女生孫閱微在家沒少讓媽媽當觀眾,反覆琢磨。九(2)班男生高遠、徐行霈一身鎧甲,故意僵手僵腳地「挪」上了場。原來,他們是兩個從秦朝「穿越」而來的兵馬俑,被遊客的閃光燈喚醒。「我去過西安,還買過一個模擬挖掘兵馬俑的模型玩具。」徐行霈說,他從這個模型中受到啟發,決定用有趣的方式,講述一個塵封多年的兵馬俑醒來的故事。秀肌肉、玩自拍,「時髦」的「兵馬俑」們稱自己是行走的「pose王」。沉睡了千年,「兵馬俑」們忘不了美味的「Rougamo(肉夾饃)」 和「Pita Bread Soaked in Lamb Soup(羊肉泡饃)」,更望著眼前的摩天大樓感嘆和平的美好,幽默的劇情惹得臺下笑聲連連。

帶著當歸、黨參、金銀花等中藥材,六(4)班女生陳若初登上了演講臺。陳若初說,選擇這個主題,是受了從事中醫的親戚的影響。不過,雖然從小對望聞問切有所了解,但是,如果不是準備這場演講,自己並不會想到,中醫的英語縮寫是TC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也沒想過,如何用簡單的語言讓同學們明白常見藥材的功用,陰陽平衡的道理。「你了解得越多,會越覺得中醫的神奇。」陳若初說。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日前,由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 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落幕。 第六季全球英語挑戰賽總決賽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全球英語挑戰賽舉行 穿馬褂搖摺扇講中國故事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講中國國粹文化、講中國大好河山……近日,「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成功舉行。三個年齡段的9位選手在終輪排位賽上各顯神通,最終,來自南寧的韋集珅、來自上海的雷昕怡和來自廣州的朱芷儀分別獲得「實力萌發」幼兒組、「小荷才露」小學組和「初露鋒芒」中學組冠軍。一年一度的全球英語挑戰賽已連續舉辦到第六季。
  • 首屆「山城新國風」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 全國決選規則
    由新航道重慶學校聯合騰訊·大渝網發起的首屆「山城新國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活動,自報名啟動以來,吸引了重慶市多所中學、大學學生們的關注,在全市範圍內掀起一股用英文講述中國故事的熱潮,為保證活動各階段順利開展,現對全國決選階段選拔內容進一步說明。
  • 株洲市一中開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題演講比賽
    學生進行主題演講。紅網時刻株洲12月4日訊(通訊員 虞蘭霞)為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跨文化共情力,培養學生繼承並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識,株洲市一中高二年級全體英語教師精心策劃、認真組織了一場「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題演講比賽。
  • 重慶市樹人小學: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中國網6月23日訊 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樹人小學校主辦的英語素養提升專題活動——「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來自一、二年級的43位初賽優勝者參加了比賽。孩子們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提升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重要的是,大家開始從外國文化的角度反觀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英語老師說:「用英語講述中國故事,將中外文化自然地交融到一起。這讓我們的小學英語教育有了更崇高的使命感。比賽中,孩子們不僅講好了英語,也講出了濃濃的中國味,他們的天真可愛、刻苦認真和精益求精讓我感動。」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這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表示,他將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
  • 西華大學外語課堂: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遞中國聲音
    「外語教育是中西方語言、文化、思想的交融,如何用它講好思政?」外國語學院李學芹老師說,「相信有很多老師最開始都有這樣的疑問。對於李學芹、彭旭、王成珍來說,近年他們一直在嘗試探索課程思政,卻始終沒有一套完整的、具有西華特色的課程體系。「我們就想,借用參加比賽這個契機,好好在外語教學中挖掘思政元素,凸顯人文教育本質,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思政教育體系,能應用在外語課堂教學中。」
  • 高考英語作文「跨學科」 用英語講中國歷史人物
    隨著昨天(8日)下午英語考試結束,2016年高考落下帷幕。值得慶幸的是,今年外語科目聽力考試期間天氣狀況良好,外語聽力考試順利進行,與「難到炸」的文綜、理綜相比,不少考生表示,英語試題難度較為正常。根據工作安排,高考評卷工作從今天開始,預計於6月22日結束。
  • 世外、協和、上實劍橋、民辦南模、燎原、萬科、諾科等70+國際化...
    世外已經成為上海市非常受歡迎的、有辦學特色的中學之一,學校每年初三畢業生進入上海市重點高中的比例在70%以上,申請國外名校的成果也是非常豐碩,教學成果相信播播老師也不用再多說。  上海世外教育集團(以下簡稱:世外教育)是均瑤集團旗下五大支柱板塊之一,是以上海市世界外國語中、小學為母體發展起來的著名民辦教育集團。
  • 外教:揭秘中國學生更願用英語說出心中秘密的原因
    英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6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學生喜歡用英語向不太熟悉的人說出心中的秘密或困擾羅茜是北京外交學院大一的學生,她進入教師休息室參加英語口語考試。她戴著黑色的寬邊眼鏡,坐在了休息室一把橙色的扶手椅上。她把演講稿從桌上遞過來,上面寫著「我的故事」。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非遺文化「新種子」
    對於中國孩子,學習英語,並不只是為了學會一門外語,而是為了在全球化的環境中,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有效傳遞自己的聲音。10月25日,i國際私塾聯合雨花非遺館與長沙師範學院附屬小學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作為全外教少兒英語教育的踐行者,i2國際私塾致力於培養孩子的雙語能力和全球勝任力。觀察現英語教學實踐中,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現象嚴重,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勢在必行。
  • 首屆「外教社杯」全國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微視頻展示...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孫競)為培養青少年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升青少年英語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進一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和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聯合舉辦的首屆「外教社杯」全國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微視頻展示活動日前啟動。
  • 北京英語卷:用地道英語表達中國傳統文化
    北大閱卷機房完成調試 攝影/本報記者 李夢婷昨天下午,隨著英語考試的結束,今年的高考也拉下了帷幕。用地道英語講中國故事、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成為今年英語試卷的突出特點。英語作文以「茶文化」為題,更是倡導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民族自信。從今年開始,高考中的外語聽力考試首次實施一年兩考。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震撼了這場初中生英語戲劇大賽
    作為一所致力於學生的多元化發展的外國語學校,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初2019級「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戲劇大賽於日前開幕。同學們用自己嫻熟的英語語言能力、高超的編劇能力,為全年級師生們呈現了一場高質量、多視角的視聽盛宴。初二1班《辛十四娘》本劇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故事從馮生開始:廣平府的馮生,是明代正德年間的人。他年輕時輕佻放蕩,酗酒無度。
  • 英語書只能用來學英語?錯!越來越多老外開始用英語寫中國故事
    一年裡,中國孩子很少唱聖誕歌、吃火雞,熟悉的是臘八粥、粽子、賽龍舟和拿紅包。無法在日常真實環境中用得上的語言,能夠習得嗎?」湯普森目前在上海工作,全家都在上海生活,她越來越感受到,「過去,中國人學英語更多是為了應試和體驗西方文化。今天,隨著中國登上全球舞臺,中國人學英語不再僅僅是為了了解西方世界,也是為了參與全球對話。
  • 頭疼背單詞 如何愛上英語表演?英語戲劇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
    3日上海學生戲劇嘉年華上,從小學生到高中生,「小演員」們通過英語戲劇表演,以「演」「說」等多種形式,不僅展現了學科素養,更將藝術、創新等元素融入。 用英語表演講述巾幗英雄故事 此次英語戲劇展演中,彭浦實驗小學選取了劇本《花木蘭》,30名學生用英語表演的方式向世界講述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故事。
  • 頭疼背單詞,如何愛上英語表演?英語戲劇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
    3日上海學生戲劇嘉年華上,從小學生到高中生,「小演員」們通過英語戲劇表演,以「演」「說」等多種形式,不僅展現了學科素養,更將藝術、創新等元素融入。用英語表演講述巾幗英雄故事此次英語戲劇展演中,彭浦實驗小學選取了劇本《花木蘭》,30名學生用英語表演的方式向世界講述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故事。
  • 創意英語學習:成都一中學校長發明「英語麻將」
    但是成都一所學校獨闢蹊徑,非常有創意地用麻將牌來教學生學習英語,此舉迅速在中國引起了轟動。   Mahjong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card game that’s similar to the Western’s world rummy.
  • 桐城實驗中學南山路校區開展「慶元旦」學生英語系列比賽活動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書寫習慣和英語運用能力,激發學生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興趣和熱情,也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提升自我的機會和舞臺,桐城實驗中學南山路校區英語組於2021年元旦前夕組織並開展了七、八年級學生「慶元旦」英語系列比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