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震撼了這場初中生英語戲劇大賽

2021-01-10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

語言是工具,搭建起我們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作為一所致力於學生的多元化發展的外國語學校,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初2019級「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戲劇大賽於日前開幕。同學們用自己嫻熟的英語語言能力、高超的編劇能力,為全年級師生們呈現了一場高質量、多視角的視聽盛宴。

初二1班《辛十四娘》

本劇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故事從馮生開始:廣平府的馮生,是明代正德年間的人。他年輕時輕佻放蕩,酗酒無度。一天早晨,他偶然外出,遇到個少女。此女名曰:辛十四娘。她,「著紅帔,容色娟好」,她,不畏權勢,堅持自己正當的要求,並以死維護自己的尊嚴,不懼怕強權,不屈服壓力。她,行善積德,以助人為樂、修道成仙為志。

初二5班 Kongfu Panda-Realizing Dreams

本劇根據電影功夫熊貓改編,講述了一隻由賣面的鴨撫養長大的熊貓阿寶特別痴迷於功夫,想要成為功夫明星的故事。

有一天,阿寶做了一個夢,夢中爸爸反對他去功夫大會,但他意外地加入了一場與四位功夫大師角逐爭奪最強大師的席位的比賽,並取得了烏龜大師的信賴。爸爸被阿寶對功夫的痴迷所感動,最終支持他去參加功夫大會。不料阿寶竟沒有取得夢中的好成績。為了安撫他,鴨爸爸請來了真正的功夫大師一起吃飯。最終通過十年不懈努力,阿寶成為了真正的功夫大師,保護了他的家園。

只要有夢想,不管旁人看來實現夢想之路多麼遙遠,只要努力奮鬥,不懈追求,終會到達成功的彼岸。

初二9班 The Legend of the Stone珍石奇緣

本劇中學生們利用自己的巧思將《女媧補天》、《精衛填海》、《愚公移山》、《鵲橋相會》四個神話故事用一顆石頭完整地串聯了起來。這顆石頭或是女媧補天的寶石,或是擋在愚公面前的大山,最後化作浪漫的流星雨划過天際。神力無窮的上仙都需要互幫互助,何況人類呢!

初二14班 The Origin of Lantern Festival

因天帝嫉妒人間繁華,便謀生了讓火鶴在農曆1.15燒毀人間的想法,不料這個計謀被仙女偷聽到了,仙女到人間把天帝的計謀告訴了當地百姓,帶領大家抓仙鶴並燒死仙鶴,並在那天讓所有百姓點亮燈籠,紅紅火火的情景讓天帝誤以為人間被毀。這也是中國元宵節人們載歌載舞、放煙火,猜燈謎等一系列傳統習俗的起源。

初二19班 Dragon Boat Festival

本劇講述的是學生們對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以及屈原投江背後的歷史故事的深刻認識和理解。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屈原抱著救國救民的志向,滿腹的富國強兵謀略無用武之地,反倒被以靳尚、公子蘭為代表的排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首都,時年62歲的屈原悲憤交加,在農曆5月初5那天,跳進汩羅江,以身報國。附近的百姓,用筒子盛米飯撒到水裡去餵魚,以防止屈原遺體被魚食。後來,人們把盛米飯的竹筒改為粽子,劃小船改為賽龍船。這種紀念屈原的活動便成為今天的端午節風俗。

通過此劇讓學生更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激發學生成為有家國情懷,有強烈愛國主義精神的的學子。

初二20班 Stealing Jinsung Fruit

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路上借宿五莊觀,三位徒弟因得知人參果的秘密而偷吃,後與鎮元大仙展開了一系列的鬥法。在觀音的幫助下才得以使一切恢復如初。本劇還原了孫悟空武功高強卻行事莽撞,豬八戒偷懶貪吃、小肚雞腸,沙悟淨沉默寡言、務實可靠,唐僧優柔寡斷,膽小怕事的經典形象。其劇情的一波三折,中國風表演元素的新穎,與強烈的喜劇色彩,受到了觀眾的青睞。並且在故事的最後加上了一段抖肩舞,將時下潮流與古典文化巧妙結合,將全場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初二21班 新編花木蘭

花家有女初長成,不愛紅妝愛武裝,一家人雖為其婚事傷透腦筋,但也相親相愛,其樂融融。此時,中原受外敵侵擾,皇帝頒布法令,每家要有一名男子服兵役。曾在戰場立功的花家老將軍毅然接受軍令。為了不讓年邁的父親上戰場,花木蘭盜取軍令,與愛馬小花趕往軍營,替父從軍,最終識破單于陰謀,將功抵罪,榮歸故裡。

初二22班The Return of Chang'e

The Return of Chang'e講述的是嫦娥因無法忍受丈夫——后羿的種種暴行,從而奪其長生不老仙丹,飛升月亮成仙的故事。兩千多年來,嫦娥獨自一人居住在冷清的廣寒宮,陪伴她的只有一隻兔子。她厭倦了這漫長的寂寥,懷念當初和后羿在一起是的美好光景。終於,兩千年後的某天,中國太空人成功登月,並將嫦娥和玉兔一併帶回了現代中國,嫦娥從廣寒宮忽地穿越到成都實外,在與實外學子的同遊中,引發了一系列趣事,突出了中國社會的飛速變化。

初二25班 梁山伯與祝英臺

祝英臺女扮男裝與梁山伯同窗三年。後祝英臺返回家鄉。梁山伯到祝家提親,祝英臺已許配給馬文才。梁山伯因過度鬱悶而去世。祝英臺出嫁時,經過梁山伯的墳墓,狂風大起,阻礙迎親隊伍的前進,祝英臺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墳墓塌陷裂開,祝英臺跳入墳中,其後出現一對彩蝶,雙雙飛去。「化蝶」的結局,體現了愛情的偉大力量,體現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執著追求。

同學們優美的語音語調、自信流暢的表達、專業的表現力都讓全體觀眾為之震撼。

用英語架起一座與世界溝通的橋梁,做好中國文化小大使。

相關焦點

  • 上海世外中學鼓勵學生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上海世外中學鼓勵學生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時間:2018/12/30 7:52:52 來源:新民網    作者:陸梓華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夏荔 刀切砧板的「篤篤」聲,魚入油鍋的
  • 文化十分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領域,中國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的相互融合已經逐漸成為新趨勢。近日,在陝西省宜川縣宜川中學,一場別開生面的《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大課堂》在高中英語課上展開,同學們將自己熟悉的中國經典故事用英語講述出來,既提高了英語學習的興趣,又加深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
  • 乘風破浪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日前,由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主辦的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 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落幕。 第六季全球英語挑戰賽總決賽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
  • 重慶市樹人小學: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
    中國網6月23日訊 近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樹人小學校主辦的英語素養提升專題活動——「用英語講好中國傳統故事」演講比賽決賽舉行。來自一、二年級的43位初賽優勝者參加了比賽。活動同時也是一場英語語言能力和演講能力的盛宴。小學低年級的同學,已經可以用非常流利和標準的英語來講述故事了。他們發音準確,語調流暢,聲音洪亮,落落大方,表情達意自如舒展。有些小選手穿著精緻的漢服表演,為這次比賽帶來了很多驚喜;有的小選手表演能力突出,令人印象深刻。活動也是一堂語文和英語的綜合課堂,是一場中國文化和英語語言的有趣碰撞。
  • 首屆「山城新國風」用英語講中國故事活動 全國決選規則
    由新航道重慶學校聯合騰訊·大渝網發起的首屆「山城新國風」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活動,自報名啟動以來,吸引了重慶市多所中學、大學學生們的關注,在全市範圍內掀起一股用英文講述中國故事的熱潮,為保證活動各階段順利開展,現對全國決選階段選拔內容進一步說明。
  • i2兒童劇大賽火熱進行中!淺談戲劇表演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
    近日,由i2艾途教育集團(以下簡稱:i2)舉辦的i2兒童劇大賽正式拉開帷幕,i2廈門、成都、長沙、西安、青島、海口、南寧等多城各校「兒童劇匯演」正如火如荼開展中。一年一度的i2兒童劇大賽已連續舉辦多年。i2各城各校的學員們小小年紀,穿上戲服、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用地道的發音、流利的表達、全英演繹經典童話故事。
  •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廈門大學教授、美國人潘維廉近日再添新身份——擔任「用英語講中國故事」形象大使。這位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表示,他將與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合作,向世界推廣、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帶領更多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了解極具文化魅力的中國。
  • 頭疼背單詞 如何愛上英語表演?英語戲劇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
    頭疼背單詞 如何愛上英語表演?英語戲劇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時間:2021/1/5 14:48:05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許沁    選稿:東方網教育頻道 陳樂 秦嘉瑩
  • 頭疼背單詞,如何愛上英語表演?英語戲劇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
    3日上海學生戲劇嘉年華上,從小學生到高中生,「小演員」們通過英語戲劇表演,以「演」「說」等多種形式,不僅展現了學科素養,更將藝術、創新等元素融入。用英語表演講述巾幗英雄故事此次英語戲劇展演中,彭浦實驗小學選取了劇本《花木蘭》,30名學生用英語表演的方式向世界講述中國古代巾幗英雄的故事。
  • 首屆「外教社杯」全國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微視頻展示...
    人民網北京7月17日電(孫競)為培養青少年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提升青少年英語語言能力和思維品質,進一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和中國陶行知研究會聯合舉辦的首屆「外教社杯」全國青少年「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微視頻展示活動日前啟動。
  • 西華大學外語課堂: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遞中國聲音
    「外語教育是中西方語言、文化、思想的交融,如何用它講好思政?」外國語學院李學芹老師說,「相信有很多老師最開始都有這樣的疑問。對於李學芹、彭旭、王成珍來說,近年他們一直在嘗試探索課程思政,卻始終沒有一套完整的、具有西華特色的課程體系。「我們就想,借用參加比賽這個契機,好好在外語教學中挖掘思政元素,凸顯人文教育本質,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思政教育體系,能應用在外語課堂教學中。」
  • 株洲市一中開展「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題演講比賽
    紅網時刻株洲12月4日訊(通訊員 虞蘭霞)為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跨文化共情力,培養學生繼承並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識,株洲市一中高二年級全體英語教師精心策劃、認真組織了一場「用英語講中國故事」主題演講比賽。
  • 玩轉英語戲劇融合教育!濰坊這所學校開啟英語教育新模式……
    從西方童話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到東方名著的《智降豬八戒》,宣傳環保的《雙語森林》,推崇求真的《皇帝的新裝》等,再到23個班級的英語戲劇場景秀……這些都成為該校近年來創新構建「英語戲劇」課程、積極推廣全員戲劇舉措、展示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最好檢驗和生動呈現。
  • 中考英語知識點:初中生徵服英語詞彙的十大方法
    因為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初步的英語聽說能力。英語課堂上是通過做遊戲、搞活動、聽簡單的英語歌曲來學習英語。小學要求學生學英語的目的是能聽會說簡短的日常用語和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際就很好了。
  • 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英語戲劇 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在可愛童真的歌聲中,孩子們穿著可愛的服裝,聲色並茂地表演著不同的小動物,英語老師則化身為一位魔術師,帶領著孩子們進行故事編創與排演……這是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英語戲劇教學中的場景。當英語與戲劇結緣,會給英語教學帶來什麼新的火花?師生又能從中收穫什麼樣的成長?
  • 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傳播非遺文化「新種子」
    對於中國孩子,學習英語,並不只是為了學會一門外語,而是為了在全球化的環境中,用世界聽得懂的語言,有效傳遞自己的聲音。10月25日,i國際私塾聯合雨花非遺館與長沙師範學院附屬小學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作為全外教少兒英語教育的踐行者,i2國際私塾致力於培養孩子的雙語能力和全球勝任力。觀察現英語教學實踐中,中國傳統文化缺失現象嚴重,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英語教學勢在必行。
  • 震撼你心,光外好聲音——光谷外校初中部英語歌曲大賽精彩呈現
    2020年11月30日晚,武漢光谷(國際)外國語學校初中部七、八年級全體師生齊聚北三樓報告廳,隆重舉行本年度英語歌曲大賽。THE OPENING此次活動由七年級向墨涵、李澤漢同學用英語、中文雙語主持。作為七年級新生,他們的主持讓人眼前一亮,為之振奮。
  • 璐瑤媽媽通過冰雪外語大賽推動英語學習
    據悉,璐瑤媽媽創辦的大咖知識學堂聯合薩馬蘭奇體育發展基金會、新華社英文客戶端主辦「薩馬蘭奇杯國際青少年冰雪外語知識大賽」正式啟動報名了。璐瑤媽媽創辦的大咖知識學堂作為一線網際網路在線教育服務平臺,璐瑤媽媽在本次活動中積極推進4-16周歲、母語不是英語的全世界兒童及青少年報名參與「薩杯外語賽」活動並帶動更多人通過學習英語了解更多冰雪和奧運方面的知識。
  • 中考英語語法精講,家有初中生,列印吃透,橫掃3年考點,穩上130
    中考英語語法精講,家有初中生,列印吃透,橫掃3年考點,穩上130!英語學科一直以來都是讓同學們最為「頭疼」的一門學科,尤其是進入中階段以後,這個時候同學們不再是單純的記憶單詞和短語,而是要進行大量語法知識的學習掌握和運用,如果語法知識掌握學習不到位,直接影響到閱讀、寫作,英語成績自然不理想。
  • 全球英語挑戰賽舉行 穿馬褂搖摺扇講中國故事
    用英語講中國故事、講中國國粹文化、講中國大好河山……近日,「EF Challenge——英孚全球英語挑戰賽第六季『東韻西漸中國故事聽我說』活動」成功舉行。一年一度的全球英語挑戰賽已連續舉辦到第六季。從用英語誦讀中華古詩、到用英語解讀成語故事、到今年圍繞的四大中國傳統文化主題——美食、建築、非遺、節日,越來越多的學員在挑戰賽的號召下,參與到把中華文化傳遞給世界的行動中。第六季賽事自今年1月啟動,覆蓋了全國60多個城市,作品提交量超過了100萬份。36篇精心定製篇目打造的閱讀庫,鼓勵學員參賽的同時培養了其良好的英文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