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愛童真的歌聲中,孩子們穿著可愛的服裝,聲色並茂地表演著不同的小動物,英語老師則化身為一位魔術師,帶領著孩子們進行故事編創與排演……這是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實驗小學英語戲劇教學中的場景。當英語與戲劇結緣,會給英語教學帶來什麼新的火花?師生又能從中收穫什麼樣的成長?
撬動教育改革 英語結緣戲劇
「我們的教育給學生的不應該只是知識和技能,應該給他們生命成長的智慧;我們既關注學生的當前價值,更關注學生一生的長度。」在花家地實驗小學校長安海霞看來,教育者關注學生的不應該只是外在的可以看到的表現,而應該關注他們生命成長過程中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創造。教育應該是超越智力教育和能力教育的開啟心智的智慧教育。
安海霞校長認為,辦學要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學校要成為學生生命成長的百花園;教育應該回歸到教育的本質,實現對生命的喚醒和涵養,應該用關愛一生的眼光去珍視當前兒童的價值,促進每一個生命個體健康成長。基於這樣的背景,學校提出了「慧心教育」,並以「人文、智慧、發展」為目標,依託慧心愛世界、慧心閱世界、慧心探世界、慧心競世界、慧心繪世界五大板塊,建構以跨學科融合統整為形態的「慧心課程」體系。英語戲劇是「慧心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校英語與戲劇的結緣源於北京教育學院在花家地實驗小學開展的「協同創新學校計劃」英語教育戲劇主題培訓項目。
安海霞校長認為,在教育領域深化綜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傳統英語教學方式改革勢在必行。「英語教育戲劇」項目通過戲劇專家的專業培訓,及教育學院指導教師的引領,結合學校的學生培養目標,開發出校本英語教育戲劇課程,不僅讓老師們能夠掌握英語教育戲劇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能夠設計並實施英語教育戲劇的實踐課,還能改變原有課堂的教學,在更生動有趣的英語課堂中,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項目團隊邀請北京教育學院團隊、北京卓美時代國際文化公司中外教、一線卓越教師等組成了專業過硬,素質全面的專家隊伍,為學校精心設計並實施了扎紮實實的培訓和指導。培訓中受訓老師們勇於探索、敢於實踐,逐漸設計並實施了一批符合學校教學定位,適合小學英語常規課堂、英語社團以及綜合實踐課堂上使用的「小學英語教育戲劇精品課」,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肯定。
創新教學方式 打造課堂模態
英語是文化的載體、人際交流的工具。但是由於語言練習與實際運用分離,導致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面臨著諸多實際問題。對此,學校英語學科積極接軌前沿教育理念,將教育戲劇理念置於英語學科教學之中,結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格、學習能力四個維度展開實踐探索。
在花家地實驗小學英語教育戲劇項目的課堂上,學生排排坐的傳統課堂格局被打破了,既沒有桌椅,也沒有老師和學生的嚴格界限,在想像的意境中,老師用誇張的肢體語言及豐富的面部表情,把孩子帶入各種社會文化情境中,孩子們在音樂節奏和鼓點兒的伴隨下,通過表演調動視覺、聽覺、肢體運動等多感官參與學習,在潛移默化中發展英語思維模式,進而習得語言。
在繪本故事《Super Dad》教學中,花家地實驗小學羅旋老師採用了戲劇表演的模式來學習。Willma的父親扮演成超人在街頭表演,以賺取小費,Willma看見父親的打扮,十分嫌棄父親,他說:「Oh, What a silly dad.」當父親抓住小偷,幫助警察破了案時,Wilma由衷誇讚自己的父親:「Woo,you are my super dad!」表演結束後,學生們6人一組,對故事展開討論,體會Willma對父親評價的變化,討論人物的性格,組內分角色進行表演,通過角色表演展開對話和推動故事情節,達到語言操練和應用的目的,學生在真正的表演中理解文本內容,感受語言魅力,收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這是花家地實驗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縮影。在學習《The Yugong Moves a Mountain(愚公移山)》時,老師會引導聯繫自己的生活,將愚公有耐心、堅持不懈、不放棄等性格表演出來,學習和體驗愚公移山精神,在困難面前,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去戰勝困難;在學習有關場景的單詞時,老師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戲劇遊戲「StillImage定格畫面」的形式進行展示,通過啞劇的形式表演出「Be quiet.」「Don’t touch.」「No flash.」等。
花家地實驗小學英語教師陸雨說:「將教育戲劇融入小學英語教學中,不但可以使每個孩子開心、放鬆,而且他們也能信心十足地完成語言學習的任務;同時還能提高自身多方面的能力,讓英語學習更加貼近生活,真正實現小學英語有效教學的教育目的。」
在推進戲劇教育的過程中,學校英語戲劇課堂形成了戲劇教育和教育戲劇等多類別多模態。其中,戲劇教育形成了有文本戲劇教育、無文本戲劇教育兩種模態。教育戲劇形成了將戲劇元素融入繪本教學、將戲劇元素融入北京版教材兩種模態,促進了英語戲劇課堂的落深落實。
體驗別樣學習 提升核心素養
一節又一節普通而又快樂的戲劇課,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了很深的戲劇種子。孩子們喜歡上戲劇課,盼望著上戲劇課。雖然他們是高年級的學生,但仍然讓我感受到孩子們的無邪和那些期盼。
學生們在課後紛紛寫下了自己的感受:「我喜歡英語戲劇課,因為它讓我充滿激情,渾身熱血沸騰。」「在上周的戲劇課上,老師組織大家表演了《皇帝的新裝》一劇,並安排我扮演了小孩。雖然我的臺詞不多,但是讓我非常難忘。所有同學表演的都十分出色,我也感覺非常高興,這是特別有意義的一次戲劇課,讓我難忘,我盼著下一次戲劇課的到來,那樣我們又可以表演新節目啦。」「在戲劇課上,我很開心。我期待著每一節戲劇課的到來!希望我能不斷突破自己!」「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英語學習了!戲劇英語太有意思了!」……
置身於戲劇情景之中,學生不光感知到語言知識的維度,更能通過情景的理解對語篇中出現的文化現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做出反應,甚至評價語篇中所涉及的文化內容,且在這種思考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邏輯思考和英語語言思維習慣,並通過有層次的思維訓練,鍛鍊著學生的思維品格。
在這一過程中,也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的興趣,建立起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形成參與語言實踐的習慣和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掌握不同以往的學習策略與方法。
在推進英語戲劇的過程中,學校還成立了慧心「閱」世界之英語戲劇社團, 英語戲劇《Space Restaurant》榮獲第八屆「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大賽全國小學組一等獎、《Good Girl》榮獲第九屆「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全國年度展評短劇特等獎、《Bully》榮獲第十屆「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全國年度英語戲劇特等獎、《Kinng Lear》榮獲2019年度「希望中國」雙語文化藝術節暨第十屆「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年度終評二等獎等一系列國家級獎勵,社團還榮獲了首都學生外語展示活動一等獎、北京市中小學英語「酷聽說」杯文藝匯演一等獎等十餘項市級獎勵。
提升教師素養 打造學校品牌
英語戲劇的深入推進,也轉變了老師們的教學方式,讓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得到落地。花家地實驗小學的金冉在對於句型「What a beautiful flower」的講解時,並不是一味地重複發音閱讀,而是通過一個小故事的形式讓學生理解,深入到生活。比如讓孩子走進花店,拿起一朵花來聞,有香味的,有異味的,孩子們都很開心地模仿著,嘴裡也一直重複著老師的話。這種情景式的學習讓孩子印象深刻,能夠記住句型,並且通過誇張的表情及發音,讓孩子把每一個音都發得非常圓滿,不會有任何丟音的情況。
因為在戲劇課堂中,很多練習如果僅用語言進行講解,學生無法對練習產生直觀的感受,因此教師會親自示範,身體力行,率先投入參與,在學習和表演中引導學生學習和思考。
花家地實驗小學副校長王素梅認為,英語教育戲劇課打開了一線教師的視野,老師們將戲劇元素引入課堂,使傳統的英語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了,同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提升了課堂的有效性,無形中促進了專業成長,學校教師與戲劇相關的研究課取得區級以上證書40餘節,學校現有英語學科市級骨幹教師1人,區級英語學科骨幹教師12人。
與此同時,教師們在英語戲劇中的探索也促進了學校的內涵發展,學校先後成為教育部「國培」北京外國語大學基地校、北京教育學院「協同創新」英語教育戲劇實驗校、「希望中國」青少年教育戲劇全國年度展評示範學校、「希望中國」青少年英語教育戲劇研究院示範基地、「希望之星」英語學科能力培養實驗學校。學校承辦各級各類觀摩展示活動,先後接待國培計劃以及北京、上海、廣東、河南、陝西、福建、浙江等兄弟學校或教育同仁參觀考察,展示了首都小學英語戲劇教育的風採。
□文/鄭祖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