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地球沒有氧氣,當時的生物怎麼活下來的?科學家終於搞清楚了

2021-01-15 姿勢分子knowledge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不得不說,生命真的是宇宙中的一個奇蹟。直到今天,在直徑達到940億光年的宇宙中,科學家們仍然沒有發現地球以外的任何星球有任何生命的痕跡。

根據目前人類所掌握的知識,一顆星球想要孕育生命,必須要有合適的溫度、具有能夠屏蔽宇宙輻射的大氣層、能夠支持新陳代謝的水和氧氣、以及長時間保持這些條件的穩定環境。即便如此,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也不等於生命的出現,只有在機緣巧合的情況下,一些複雜的分子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形成生命。

另一方面,一旦生命形成,它們似乎又能夠表現出驚人的適應性和調整能力。隨著氣候的變化,它們也會發展出不同的形式以延續自己的種族,這令人非常驚訝。

雖然地球已經提供了相對十分宜居和穩定的環境,但它還是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氣候劇變,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差不多40億年的歷史上,生物從來沒有因為這些劇變而徹底滅亡,它們始終能夠在一次次的打擊中復興,這也是它們適應能力的一個鐵證。

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到現在的差不多5.4億年的時間裡,地球經歷過至少5次恐怖的環境劇變,帶來了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這些事件足夠恐怖,但是和早期的地球相比仍然是小巫見大巫。在最早期的地球,甚至連我們呼吸所必需的氧氣都沒有。令人驚訝的是,我們的最遠古祖先正是在這個時期中一路走來,才繁衍出了今天這樣繁華的地球生態圈。

對於這個現象,科學家們一直非常好奇:如今我們在尋找地外生命的時候,都會把氧氣作為重要的參考標準,那麼早期地球的生物們又是如何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的呢?

這個問題困擾了科學家很長的時間,直到最近,他們似乎終於找到了答案。在太平洋的東海岸,有一處世界聞名的沙漠,那就是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這裡不僅有驚人的美景,還有著許多科研的機會。科學家不僅在這裡建立了大量的天文望遠鏡,探尋宇宙最深處的秘密,也在這裡找到了解答地球生命之謎的鑰匙。

在這片沙漠中,有一個名叫Laguna La Brava的地方,這裡有一個永遠都沒有氧氣的低鹽湖泊,我們所說的「鑰匙」,就隱藏在這個湖泊裡。儘管完全沒有氧氣,但這裡依然有生命存在。這是一種微生物,呈紫色,它不僅不需要氧氣就能生存,甚至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多年以來,有一群科學家一直在這裡對它進行研究,試圖解開困擾人類多年的秘密。

來自康乃狄克大學的地球科學家Pieter Visscher說:「我從事微生物墊的研究已經有差不多35年的時間了,這個系統是我目前所知地球上唯一能完全在沒有氧氣的環境下正常運行的微生物墊。」

微生物墊這個結構,在地球上已經存在至少35億年的時間了。它們是細菌和很多古生菌的一種膜結構,用於將細胞內的物質和外界環境隔離開來,對於這些微生物來說至關重要。但是在它存在的前10億年時間裡,地球上都沒有足夠的氧氣供它們運行。那麼,當初那些遠古微生物到底是怎樣來這樣極端的環境下生存下來的呢?

長期以來,科學家都認為:在沒有氧氣的時代,早期生物可能會把鐵或者是氫、硫當作替代品來完成必需的生理過程。但是,近些年來,在加利福尼亞的瑟爾斯湖和莫諾湖這兩種含鹽度超高的湖泊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非常極端的生物,它們竟然可以靠砷來進行新陳代謝。

這個發現非常驚人,因為砷對於現在很多生物來說都是劇毒的。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含砷化合物就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砒霜。因此,在剛剛取得這個發現的時候,科學家們表示出了極大的震驚。

但隨後,又有其他的發現也成為了這次研究成果的證據。

在西澳大利亞的Tumbiana Formation,科學家們發現了一些疊層石。所謂的疊層石,指的是來自於25-28億年前的化石,來自於當時海洋中的一些礦物甚至是微生物的沉澱。通過對這些疊層石的研究,科研人員發現了當時可能存在的一種非常神奇的過程:遠古微生物捕獲光和砷的過程!而這樣的過程,是不適用於鐵或者硫的。

更加令人興奮的是,就在去年,科學家在太平洋發現了一種新的生命形式。即使是在今天的地球環境下,它們依然保持著通過砷來完成體內能量轉化的機制。

而這一次在Laguna La Brava發現的紫色微生物,同樣是通過砷來進行能量轉化。它們可以將亞砷酸鹽進行氧化,合成砷酸鹽。而且,對這種生物基因組的研究表明,它們似乎不僅可以在體內進行砷的轉化,也可以轉換硫的形式。兼具這兩種轉化形式的生物,對於早期地球的環境來說,將會具備相當強的生命力。

目前來說,雖然相關研究已經足夠樂觀,但科學家們還需要進一步的證實,我們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來證明砷的形式轉換是來自於生物體內的機制。

如果這些猜想最終都被證實,那麼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這次發現的生物的確是在「呼吸」砷,它也將成為人類所發現的第一個完全在無氧條件下能夠持續生存下去的生物,而這樣的環境正是寒武紀之前地球的模樣。

這是每個人都希望看到的答案,因為這將會擴大我們已知的生命形式,並且意味著雖然很多地球以外的天體並沒有那麼多氧氣,卻仍然有孕育生命的可能。我們或許會首先在火星上驗證這個猜想,因為火星上確實幾乎沒有氧氣。雖然火星表面的鐵數不勝數,那裡如果有生命的話更有可能是通過鐵來進行能量轉化,但砷也是另外的一個選擇和可能。

就像諺語中所說的那樣:「彼之蜜糖,吾之毒藥」,那些看似惡劣的星球,沒準正是其他生命形式生存的天堂吧。

相關焦點

  • 早期地球沒有氧氣,當時的生物怎麼活下來的?科學家終於搞清楚了
    但是在差不多40億年的歷史上,生物從來沒有因為這些劇變而徹底滅亡,它們始終能夠在一次次的打擊中復興,這也是它們適應能力的一個鐵證。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到現在的差不多5.4億年的時間裡,地球經歷過至少5次恐怖的環境劇變,帶來了5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這些事件足夠恐怖,但是和早期的地球相比仍然是小巫見大巫。在最早期的地球,甚至連我們呼吸所必需的氧氣都沒有。
  • 生命沒有氧氣也能生存嗎?地球曾被厭氧生物主宰
    , 厭氧生物主宰地球阿西莫夫的猜想或許是有道理的,在地球最早期,厭氧生物就曾主宰地球,在地球上,存在兩種生命形式,一種是好氧生物,這是指生活在有氧氣中的生物,而另外一種則是厭氧生物,指不需要氧氣生長的生物,一些厭氧生物甚至不能接觸氧氣,當暴露於有氧氣的環境之下,它們就會死亡。
  • 沒氧氣也能存活!35億年前的生物給出答案,地外生命或無需氧氣
    據報導,在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中,科學家們在一個永遠沒有氧氣的高鹽湖中,發現了微生物的存在,這些微生物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現存唯一不呼吸氧氣的生物,它們的發現或為日後地外生命的尋找,提供了新的證據。提到地球上生命的特徵,呼吸氧氣絕對是必不可少的,氧氣似乎也成為了限制人類飛出地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除了地球之外,科學家們再也沒有在任何一顆星球之上,發現濃度和地球相似的氧氣。
  • 如果地球氧氣含量突然增加一倍,會發生什麼?你可以騎著蜻蜓飛
    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在這46億漫長的歲月裡,地球的生態環境都在發生著變化,每一次生態環境的巨變都會引發生物的變革和進化,適者生存這是大自然的殘酷法則,人類從數百萬年前出現以後,也是適應著生態環境的變化生活到現在,地球上的其它生物也是一樣,可是一旦當前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巨變,現存的生物就會出現大量的滅絕
  • 地球氧氣的來源,如果沒有氧氣我們人類是否還會出現?
    關於地球上的氧氣究竟是怎麼來的,這就要先是從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說起了。大家都知道我們地球的形成是在46億年前,當時在地球只是星際中的一些塵埃物質凝聚而成,地球剛剛形成就有了原始的大氣,不過這種原始的大氣裡面並沒有氧氣的成分,其主要的成分只是氫氣跟氦氣,尤其是氫氣的含量超過了90%。
  • 如果地球突然失去氧氣5秒,會發生什麼?憋氣能活下來嗎?
    氧氣是地球的生命之源,如果沒有氧氣,地球就不會有動植物和水,甚至是人類也無法生存,因為氧氣是維持人類生命所必需的細胞內能量的主要催化劑,我們呼吸所賴以生存的氧氣約佔大氣層的21%,其中78%是氮氣,另外還有1%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氣體。雖然氧氣不是大氣中最豐富的氣體,但它不僅對人類而且對植物和其他生物也是最重要的。
  • 30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的?科學家終於有了答案!
    早期地球的氧-18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在32億年前地殼形成時,氧-18更多,這意味著當時海洋中的氧-18更多。這兩位研究人員表示,這意味著當地殼形成時,還沒有大陸。這是因為大陸形成時,它們含有黏土,而這些黏土吸收了較重的氧-18。因此,如果32億年前有大陸的話,它們的地殼樣本所含的氧-18就會少一些。
  • 地球上的冰期是什麼?怎麼形成的?
    由於地球被凍成了一個白色雪球,地球反射陽光的量越來越大,使得整個地球系統獲得的太陽能愈來愈少。此外,當時地球的大氣層幾乎沒有二氧化碳之類的溫室氣體,所以地球的這次冰期持續了很久。但你可能沒想到,最後「破冰」的不是太陽,而是地球自己的「內力」—由於冰川的擠壓,地球內部的巖漿按捺不住,噴湧而出,大量二氧化碳被送入大氣層,地球開始變暖,逐漸走出冰期。
  • 地球早期氧氣的形成:疊層石菌落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
    地球早期氧氣的形成:疊層石菌落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 > 單細胞細菌是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態 這是地球成長史上決定性的一刻 微生物出現了 但在接下來的數億年裡 什麼都沒有改變 沒有進展,沒有進化,大躍進
  • 地球早期的時候並沒有人,那第一個人是如何出現的?
    雖然有一些人還在質疑達爾文的進化論,但是通過科學家不斷的探索研究,人類是由生物不斷進化演化而來,已經是不用懷疑的真理。那麼地球上第一個人類到底是如何出現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在探討人類的起源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白地球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我們都知道地球誕生於大約46億年前,剛剛誕生的地球,可沒有現在的美麗生態環境,而是一個環境非常惡劣的星球。
  • 地球早期的時候並沒有人,那第一個人是如何出現的?
    大約在40億年前,地球的環境,形成了一些有機大分子,而這些有機大分子在適宜的環境之下,就可以形成生命。當時地球表面的環境依然非常惡劣,是沒有條件形成生命的,而滿足有機大分子向生命演化的條件,只有在海底,並且是在熱泉口附近。科學家在海底熱泉口附近找到了,適宜生命誕生的條件,而在現在的海底熱泉口附近仍然有大量生命的聚集。
  • 地球沒有人的時候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一聊,第一個「人」是怎麼出現的。生命的起源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人類是進化而來的。但我們也知道,目前主流的說法是地球是在46億年前形成的,此時地球上一片荒涼沒有任何生命,那麼第一個「生命」是怎麼形成的呢?其實,第一個生命是誕生於非生命物質中。
  • 地球早期生命是怎麼的形成?
    生命是怎麼來的?生命的出場充滿了神秘,科學家們經過各種科學研究和嚴密的邏輯推算,最終得出了一個猜想。今天的「指尖科技館」欄目,我們通過一段視頻走進北京科學中心的「生命起源猜想」展項,了解地球早期生命是如何形成的。
  • 地球早期的水是如何來的?科學家給出的答案讓我們明白了
    而水是生命之源,地球表面正是有了豐富的水資源,才能夠在38億年前誕生早期生命,生命才能夠經過一步步進化演化,最終誕生智慧生命人類。於是有人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地球早期的水是如何來的?根據科學家對行星形成的研究,早期的地球可是一個煉獄世界,到處都是巖漿,溫度還非常高。早期水的形成是在地球不斷冷卻之後,那麼這些早期水是怎麼來的?
  • 假如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突然翻倍,100年後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地球生命的生存離不開水,離不開氧氣,雖然有極少數的厭氧生物生存在地底下,但是大部分生物的生存是離不開氧氣的,沒有氧氣我們就無法生存。即使地球大部分的生物包括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氧氣,那是否氧氣越多越好嗎?有人曾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地球大氣的氧氣含量突然翻倍,100年後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 地球上的生命在沒有氧氣之前呼吸的是什麼?
    在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在一個叫做拉古納拉布拉瓦的地方,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生活在一個永遠沒有氧氣的高鹽度湖泊中的一條紫色的光合作用微生物帶。「我研究微生物墊大約有35年了,」康乃狄克大學的地球科學家皮特·維舍爾(Pieter Visscher)說。
  • 我們呼吸所需要的氧氣怎麼來的?空氣中氧氣比例對地球有多重要?
    氧氣是地球上的生物,尤其是對於我們人類而言所不可或缺的氣體,現在它在大氣中的的含量約佔21%。但是你知道嗎,地球在形成後的35億年的漫長時間裡,幾乎是沒有氧氣的,那個時候地球原始大氣層中主要都是二氧化碳、氮氣、氨氣、甲烷以及硫化氨等重分子氣體。
  • 氧氣就是靈氣,越多越好?有兩次生物大滅絕就發生在富氧時代
    大氧化事件地球上本來沒有游離的氧氣,有了生物才有了游離氧。因此,與一般人想的有氧氣才有生命不同,氧氣是生物的產物。距今38億年前,最早的生命在海洋中孕育,當時大氣中只有非常微量的氧氣(0.02%),因此早期生物都是一些厭氧生物。顯微鏡下的藍藻最早的產氧生物出現在距今約34億年前,是至今仍生活在海洋中的藍藻。
  • 幾億年前地球曾變身"雪球" 動物們是如何活下來的?
    即使多細胞動物也出現了,但它們依然是簡單的、通常處於靜止狀態的生物,平靜地過濾海水或在「微生物墊」上進食。這些早期動物還沒有眼睛、腿、下巴或爪子這樣的器官,在缺少捕食者的世界裡,它們並不真的需要這些東西。然而,這種情況很快發生了改變,這要歸因於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生命多樣化導致了「動物時代」的到來。
  • 「雪球地球」時期的生物是如何存活的?
    問題是,這些動物究竟是如何在「雪球地球」上生存的?這個問題令許多人都感到困惑不已。在這段時期,不僅冰面上的動物難以存活,海洋生物也是如此,因為冰封的海面會嚴重影響海水吸收氧氣的能力。這個看似矛盾的問題困擾了科學家許久。但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一項新研究終於為我們揭開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