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題目引用了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一句話。
至於,這句話到底是不是他老人家說過的,本人也沒去做深入的考證,其實,也沒有考證的必要。
因為一句話如果是真理,即便是從傻子嘴裡說出來,也絲毫不會影響這句話的真理性;一句謊言,即便是從天才嘴裡吐出來,它仍然是謊言,經不起推敲。
何為思維方式?
簡單說,思維方式就是一個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對人的言行起決定作用。
一個人的生活狀況與他的思維方式之間又有著著怎樣的聯繫呢?
當然有聯繫!
一個人的生活狀況基本上是他思維方式的結果。
大千世界,看似紛繁複雜,但它遵循一個不變的鐵律:因果定理。
這個定律,有的心理學家把這個定律形象地歸納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什麼樣的因,得到什麼樣的果。
所以,有好多哲學家徹底否定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所謂的偶然性。
一個人在這個社會上不是獨立存在的 ,他要與別人分工合作,他要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服務去換取別人的勞動與服務。他的生活狀況基本上取決於別人提供的勞動與服務。他的言行在與別人交往、合作、交換活動中,因方式的不同,獲得的回報也不同;而他的言行又取決於他的思維方式。這是一個縝密的邏輯關係。
愛因斯坦應該就是從這個角度,得出思維方式與生活狀況之間的關係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