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聰明的人都很相似,愚蠢的人蠢得卻各有各的不同。
固然有些人是天生聰明,但更多的人,他們的經歷會告訴你,聰明是可以被習得的品質。
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更聰明的人,是當今時代有進取心的青年都會研究的問題。當我而立之年,再去回首過往的時候,我會發現,自己曾經使了太多的蠻力,做了很多無用功。及至現在,雖然我的記憶力再也無法回到巔峰,但因為理解力的增強,對於很多知識的認知,反而無形中多了一層。
「學習」是這個時代永恆的主題,要想尋求最深層的安全感,我們就是要努力挖掘自己的潛力,以求最大程度地實現自我價值。
但現實極為殘酷,還未到中年,很多人就已經放棄了自己,覺得無論如何,人生的軌跡也不會有更多的改變。超出想像的是,這個時代對年輕人的淘汰,比想像中還快。每個人都不可能隨時做到準備充足再上路,大都是選擇邊走邊整理行囊。
輕裝簡行,若一個人真正熱愛思考,也不是不能做到。問題的關鍵只在於,你的大腦是否能夠學會自我更新迭代,為你提供更多新鮮的思考,而不是一味地重複自己的舊有經驗。
2.
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
當我想成為一個更聰明的人,我其實想的是,提升自己的格局,提升自己的思考力,提升自己的理解力,而不是想著憑藉一點點的聰明,就開掛一樣地走捷徑。
內心深處,我更認同聰明也需要努力的道理,所以,儘管很多年沒有太多人誇過我聰明,但我知道,有些時刻就是不一樣的,我以更聰明的方法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儘管有些人還是覺得那樣挺笨的。
英國作家布萊恩·格裡瑟姆,他畢業於澳大利亞的紐卡斯爾大學,他致力於研究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和工作技巧。可以說,他在這個領域的成就,很少有人能有匹敵。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過暢銷書的形式分享給更多的人,比如《如何寫好論文》、《教授都在用的思考術》等等,它們都包含著眾多前沿的研究成果。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這本書,也是布萊恩·格裡瑟姆創作的,書名更是簡單直接,名為《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
顧名思義,作者在書中主要講的就是如何轉變、完善自己的思維,使自己成為一個更聰明的人。思維不是固化不變的,但如果我們對此一無所知的話,就不容易有大的改觀。更何況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改變的難度也在加大,未來的變數如此之大,若我們不能深化自己思考的話,被淘汰是早晚的事情。
3.
擁抱元認知
在《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一書中,作者布萊恩·格裡瑟姆為大家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想要成為一個更聰明的人,我們可以超出批判性思考,以敏捷思考的方式,來實現思維的躍遷。
它本身包含著概念思維,創新思考和最優化決策這三個層級,但從我閱讀的感受來說,有一個概念是我們不能迴避的,那就是——元認知。
什麼是元認知呢?也就是我們不僅要學會思考,還要學會思考我們的思考。用布萊恩·格裡瑟姆書中的話來說,就是:人對自己認知過程的認知。
把自己放在整個事件的中心位置,時刻監視自己的想法,同時不斷地嘗試新想法,並組合多種觀點的過程,就是元認知。
這個過程就相當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復盤。回顧我們曾經所做的事情,並總結得失,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自己的思維認知,這是一件具有開拓性的事情。
4.
敏捷思考
前面所說的,《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中所強調的,敏捷思維的三個階段,是作者整本書想要向我們傳達的最重要的點。
學會思考概念,創造出可以改變我們思考方式的新概念,這實際上是非常難的事情。可一旦我們以創造概念的思維來思考問題,而不是謹遵著舊有觀念不敢逾矩的時候,我們就是在實現最難得的自我突破。
創新思考,會讓我們的新概念得到最大程度的延展,隨著我們視野的不斷開拓,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也會變得越來越多樣。
做出決定,其實是最難的事情。很多人的思維是活躍的,可每逢做決定的時候,就總是瞻前顧後,很是拖沓。無形中,很多機會也就流失掉了。
布萊恩·格裡瑟姆的《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詳盡地為我們介紹了想要達到這三個層次所需要的一些技巧。
從理論上來說,這本書並非無懈可擊,但從思維發展的角度來看,他的很多建議,是非常寶貴的。
5.
多嘗試
我想,作為一個不想當傻子的聰明人,想要變得更聰明,雖然難一點,但其好處也是大大的。沒有誰能夠拒絕這樣的誘惑,除非他並不是真正的聰明。
就像一個知識,明明很有用,但有些人就覺得自己學不會,進而拒絕了更進一步的可能性。
同樣的世界,每個人看到的風景卻不一樣。想要擁有更高遠的視野,我們還應該從思維入手。格局更高,思維更廣,整個人都會不一樣。多多嘗試,總是最划算的。
人生之路那麼長,怎麼能早早定局不再努力呢?萬事萬物,唯有自身強大,才是最踏實的存在。沒有誰能夠代替我們思考,也沒有誰能夠代替我們成長。成長之路漫漫,要多嘗試,才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