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變化

2021-01-19 趙老師的地理課堂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一曲水調歌頭傳唱千年。今天的月亮還是和千年前一樣陰晴圓缺不停變換。那麼為什麼月亮會有這種變化,有著什麼規律呢?本文給您慢慢道來。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也是距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在不斷的圍繞地球公轉。

公轉方向:同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一樣,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看順時針。

公轉周期:平均27.32天。月相的變化周期29.53天。

軌道:軌道稱為白道,其與地球公轉軌道黃道之間夾角稱為黃白交角,黃白交角的度數為5°09′

月地距離:384400 千米,大約是地球半徑的60倍。

 月相是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其產生原因是月球自身不發光不透明,靠反射太陽光才可見,並且由於公轉的存在每日所處的位置不同,在地球觀察時所能看到的部分會隨著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呈現出周期性的變化。另外還要知道白天的時候並不是月亮沒有了,而是因為太陽光線太強烈,月亮亮度相對太小,我們看不到而已。

月相成因示意圖

圖中不論地球還是月球對著太陽的一面總是亮的,背對太陽的一面為暗的。

在觀察月球的時候是從地球上望過去的,即我們要想像中我們是站在地球上望向月球方向的。

月球只有對著我們的那一半才有可能被我們看到(因為即使這部分對著我們但這部分是背對太陽所以是黑暗的,或者此時我們是白天的時候),背對地球的那一面我們看不到。

初一的時候:月球大致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為什麼沒有出現日食?因為地球公轉軌道和月球公轉軌道之間有約 5度的夾角,即黃百交角,所以看似在一條線上,其實還是有點誤差的。正所謂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所以地球上想看到日食或月食現象並不是那麼經常。但要想看到日食也必須是在農曆月的初一才行,其他日期他們更不可能在一條直線上,同理月食也必須出現在農曆月的十五。),月球對著地球的一面卻是背對太陽的一面,因此我們是看不到月球的,且我們地球對著月球的那一面是處於白天,即使有月球我們也看不到的。因此每月初一的時候,我們是看不到月球的。

初三四的時候,我們在地球上望向月球的時候,在月球對著地球的這一半中,只有一小部分被太陽照射到了,因此我們只能看到一小部分月球,即月牙狀的峨眉月。  由於白天我們看不到月球,因此在地球上能看到月球的地方此時正處在日落前後。且我們看到的月亮應該是月球的右側部分。由於我們位於北回歸線以北,所以月球基本是位於我們偏南方的(因為黃百交角比較小,可以近視的認為月球的軌道和太陽軌道差別不大),當我們面對南方,右側也就是西方。所以這時候是西側的月亮的亮的。見下面示意圖


初八的時候,我們從地球上望向月球的時候,可以看到月球對著我們的這一側的部分有一半是亮的,一半是暗的

十五六的時候,我們從地球上看月球,能夠被太陽照射到的月球我們地球上都能看到,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滿月。

十五之後的月相成因和之前的類似,所不同的地方有,一是十五之前即上半月的時候看月球是右側的亮,十五之後是左側的亮。再一個就是十五之前看月亮是在前半夜為主,下半夜一般就看不到了,而十五之後的月亮一般是下半夜為主,直到日出後才因為太陽光太強,慢慢的不可見。


月出月落時間:農曆初一的時候我們可以近似的認為月球和太陽同時升起同時落下(為了簡單起見,我們不考慮晝夜長短變化,下同),從此之後每天都會推遲一段時間,直到下個月初一推遲了24小時,又和太陽同時升起了。由於月相的變化周期為29.5天,我們近似的用30天計算。也就是月球升起的時間每天大約推遲2 4/30小時,約48分鐘。

這樣算下來,初七八的時候大約就是中午升起(因為白天我們看不到,等太陽落山我們能看到的時候月球已經運行到那方天空了),午夜左右落下。

十五六的時候太陽落下的時候,月亮升起,第二天太陽升起的時候月亮落下,整夜可見。

再往後月亮在夜晚才開始升起,二十二三的時候,大約到午夜才能升起,第二天早晨大致運行到南方,然後太陽出來就看不到月亮了。

二十五六的時候要在下半夜的時候月亮才能升起,等日出時月亮才運行到東南方向。柳永老先生曾寫道:「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可見當初他老先生也是愛酒之人啊,到了第二天早上才醒酒。


上圖為豐子愷先生的一幅作品,作品是很美的,稍顯遺憾的是月亮畫的有點和詩句不匹配。曉風殘月中的「曉」說明應該是早晨,從前面分析我們知道早晨能看到的彎月應該是在下半月,此時的月亮應該是左側的亮。而圖中為右側亮。



月亮方位:月亮從升起到落下在天空的運行軌跡和太陽的相似,我們只要知道大致什麼時候月出,再結合觀察的時間,估算出月亮升起有多少時間大致就能判斷出月亮所在的方位,比如月出6小時左右月亮大致位於南方。不夠6小時則大致位於東南方向,超過6小時則大致位於西南方向。


八字真言:上上西西,下下東東


意思是上半月(農曆月的初一和十五之間)上半夜(午夜12點之前)西方天空西側月亮亮。

下半月下半夜東方天空東側月亮亮。



當我們把上面的分析和規律弄明白後,以後當我們抬眼望月的時候應該能夠很快的判斷出農曆大致為什麼時候,觀察的時間大約是幾點(類似於觀察太陽來判斷時間),那時候你就是別人心中的大神了。嘿嘿!!


















相關焦點

  • 月相變化演示盒
    自動月相盒可以模擬月相的大致變化規律,將攝像頭的USB線插在電腦上,即可觀看月球的變化情況。    自動月相盒由減速馬達、圓盤、桌球、燈泡、滑環(解決數據線在旋轉過程中發生纏繞的問題)、攝像頭等材料組成。    通過採用模擬真實的情境來幫助學生分析月相變化的現象和規律,將難以觀察到的事物和現象用直觀形象的模型來表述。
  • 月相變化圖,月相變化規律是怎麼樣的?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由於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斷產生周期性變化,所以月球同太陽出沒時差也產生周期性變化,出現了上半月月比日遲升後落,下半月月比日早升先落的現象,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農曆上半月月亮上半夜可見,農曆下半月月亮下半夜可見。人們常說的月相變化大致為上弦月,滿月和下弦月。而月相是以日月黃經差度數來算的,詳細的共劃分八種不同的月相:
  • 《月相變化》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月相變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顯著的兩個天文現象之一。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月亮認識到月相的變化,在對月相進行排列的過程中認識到月相的這種變化是有規律性的,農曆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由圓到缺。通過模擬月相變化的實驗,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月相變化跟月球不發光有關,跟太陽照射有關,跟月球圍繞地球公轉有關。
  • 月相變化規律解析
    月相變化規律解析  一、月相及其形成  月亮圓缺變化的各種形狀叫作月相。由於月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陽光。在太陽光照射下,總是一面亮一面暗,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是亮面,另半個球面是暗面見圖1中中間一圈。
  • 月相變化規律
    月相變化規律  1.約在農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或朔,其視形狀見圖1中A位置。此月相與太陽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黃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
  • 《月相變化的規律》教學設計
    》一課安排在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宇宙》單元的第二課,分為四部分,分別是畫月相、給月相排序、模擬月相變化和觀察白天的月相。《月相變化》一課側重於通過實際觀察來確認月相是變化的;學會用圖畫的方式記錄描述觀察到的月相;學生通過分析觀察到的月相,能發現月相是逐漸變化的。《月相變化的規律》一課並不要求進行長時間(一個月)的月相變化觀察和記錄,試圖通過觀察月相圖片、給月相圖片排序、將月相圖片裝訂成冊的方式,了解月相在一個月之中連續變化的形態,以此發現月相變化的規律。
  • 奇妙的月相變化...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小時不知月,呼作白玉盤」秋高月明,又到了「觀察月相」的季節。
  • 科普小常識-【月相變化】
    小布丁立志要讓更多的家庭不用花重金就能獲得海量的學前教育資源和教學方法關於打賞的問題如果您喜歡的資源文末沒有打賞功能可以直接聯繫客服(yushikang0330)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科普知識-【月相變化】月相變化:每天隨著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東地移動一大段距離
  • 【地理探究】什麼是月相?月相變化對地球的影響
    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不是由於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這是月食),而是由於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 【百科知識】月相的變化
    一個農曆月中,月相變化的順序為:新月(朔月,農曆初一):基本看不見,或者隱約看見一彎細線蛾眉月(農曆的初二~初六):如眉似弓上弦月(農曆初七、初八):半圓漸盈凸月、上凸月(月相示意圖月相的辨別,要記得八字口訣:
  • 2017年月相變化(建議收藏)
    原標題:2017年月相變化(建議收藏) 新年的第一輪滿月 今天是2017年的首個滿月,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在2017年新年來臨之際,可視化地模擬了2017年全年的月相變化。 下面這段視頻可視化地展現了2017年全年北半球的月相和天平動,每幀的時間間隔為一小時。
  • [多圖]2017年的月相變化
    (原標題:[多圖]2017年的月相變化)
  • 人類觀月相變化制定了最早的曆法,為什麼月相變化一周需要29天?
    人們因為觀察月相的變化制定了月曆作為原始生活的指示標準。因為月相的變化比觀測四季的循環更為簡單明顯,所以月曆是最早的曆法。在一個月的時間中月亮會由西向東繞著地球轉一圈,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月亮就像其他的行星一樣東升西落。每一天月亮都會出現在黑色的天幕上,有時候天空上太陽還高高掛著明亮的月亮就已經出現在天空中了。月亮出現在天上的時間比其他的恆星遲一些好像在向東後退一樣。
  • 高考地理知識點:月相和潮汐變化
    1、月相:月球的各種圓缺形態叫月相  2、月相變化的原因: 月球本身不發光,只是反射太陽光  由於日、地、月的相對運動而造成三者位置的變化  3、月相變化的規律: 新月(初一) 上弦月(初七、初八)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 滿月(十五、十六)  新月 日、地、
  • 「月有陰晴圓缺」——月相變化
    古人常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月亮身上,「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們眼中的月亮每一天都在發生著變化,這就是月相。月相,天文學術語(phase of the moon),是天文學中對於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照明部分的稱呼,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東向西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著,這就是月亮位相變化。
  • 月相變化的規律
    那到底為什麼月相會有變化呢?原來月相形成的原因是這樣的。      月球靠反射陽光發亮,它與太陽相對位置不同(黃經差),便會呈現出各種形狀。     朔:日月黃經差為0°,這時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與太陽幾乎同時出沒,故地面上無法見到,這就是朔,這一天為農曆的初一。
  • 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月相變化》
    1、我們觀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我們叫做_______。2、月球是一個_______、_______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實際上是它反射_______。3、月相的變化規律是,上半月由____變____,亮面在____;下半月由____變____,亮面在____。4、月相實際上就是人們從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陽____的部分。
  • 月相表:探索月球陰晴圓缺在腕間的變化
    由此可見,佩戴一塊帶有月相功能的腕錶,掌握月球陰晴圓缺的變化,對於一個涉獵廣泛的人來說,無疑是增添了無窮無盡的話題性。更不用說中國文人賦予月亮的浪漫氣質,那更是月相表的殺手鐧。而2009年雅典以Moonstruck月之狂想命名的全新天文表,標誌其在月相技術上的進步。Moonstruck的設計理念集中於太陽、地球和月球之間的天體系統,以鐘錶形式科學地描述月相盈虧、月球和太陽地球之間的萬有引力所引起的潮汐變化。在Moonstruck的機芯中,兩個月相旋轉盤合二為一,可模擬新月、滿月之間的交替變化;同時地球環繞太陽轉動的假想軌跡則在另一轉盤內以每24小時轉動一次的方式呈現。
  • 2020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月相變化
    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總結了月相變化相關常識,希望能對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按照陰曆,從初一到月末,月相分別經歷(北半球):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盈凸)-滿月 -凸月(虧凸)-下弦月-蛾眉月(殘月)-新月,既朔月→望月→朔月。
  • 盤點月相腕錶 洞悉腕間星月變化(圖)
    錶盤上的弧形小窗(多設在十二點或六點的位置上)顯示出新月、上弦、滿月和下弦的月相變化。月相盤上印有圓月和藍色星空,當它逐日轉動時,圓月受到扇形窗口上圓弧不同角度的遮蔽,從而表現出月亮的圓缺變化。在月相功能這個問題上,存在著兩種完全對立的聲音。務實主義者宣稱這是一項相當雞肋的功能,並不能在現代生活中起到某種實際的功能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