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識】月相的變化

2021-01-15 科學寶箱

一個農曆月中,月相變化的順序為:

新月(朔月,農曆初一):基本看不見,或者隱約看見一彎細線
蛾眉月(農曆的初二~初六):如眉似弓
上弦月(農曆初七、初八):半圓
漸盈凸月、上凸月(農曆初九~十四):橢圓
滿月(望月,農曆十五、十六):圓盤 
漸虧凸月、下凸月(農曆十七~二十三):橢圓
下弦月(農曆二十三左右):半圓
殘月(農曆二十四~月末):如眉似弓
農曆月最後一天又變為新月:基本看不見,或者隱約看見一彎細線


月相示意圖



月相的辨別,要記得八字口訣:

「上上西西,下下東東」 。


上弦月:上弦月上半夜出來,在西面出來,月面朝西。

下弦月:下弦月下半夜出來,在東面出來,月面朝東。


在農曆的每月初一,當月亮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的時候,月亮以它黑暗的一面對著地球,並且與太陽同升同沒,人們無法看到它。這時的月相叫「新月」「朔」


新月過後,月亮漸漸移出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區域,這時我們開始看到月亮被陽光照亮的一小部分,形如彎彎的娥眉,所以這時的月相叫「娥眉月」。這種「娥眉月」只能在傍晚的西方天空中看到。


到了農曆初八左右,從地球上看,月亮已移到太陽以東90°角。這時我們可以看到月亮西邊明亮的半面,這時的月相叫「上弦月」。上弦月只能在前半夜看到,半夜時分便沒入西方。


上弦月過後,月亮一天天變得豐滿起來,我們可以看見月亮明亮半球的大部分,這時的月相叫「上凸月」,也叫「漸盈凸月」


到了農曆十五、十六時,月亮在天球上運行到太陽的正對面,日、月相距180°,即地球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從地球上看去,月亮的整個光亮面對著地球,這時的月相叫「望月」「滿月」

黃昏時滿月由東邊升起,黎明時向西邊沉落。


滿月過後,隨著日、月位置逐漸靠近,月亮日漸「消瘦」起來。


它依次經歷「下凸月」(「漸虧凸月」)「下弦月」「殘月」幾個階段,最後,又重新回到「新月」的位置。


上弦月和下弦月,娥眉月和殘月的相貌差不多,但它們出現的時間、位置及亮面的朝向是不同的。娥眉月和上弦月分別出現在傍晚和前半夜的西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西的,即西半邊亮;殘月和下弦月分別出現在黎明和後半夜的東邊天空,它們的「臉」是朝東的,即東半邊亮。


由於我國農曆日期是根據月相排定的,所以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有時靠它來判斷農曆日期及夜間的大致時間。


月亮從新月位置到再次回到新月位置所需時間平均為29.53天。也就是說,月相的更替變化周期平均為29.53天,稱為一個「朔望月」。 




一般來說,小朋友很難分清楚東南西北。因此,我們可以教他們一種簡單易懂的方法(當然這種方法不是正規方法),來辨別上半月的月亮和下半月的月亮:

在北半球:

上半月的月亮的圓弧凸起部分(可以形象地形容為耳朵)是偏右的;

下半月的月亮的圓弧凸起部分(可以形象地形容為耳朵)是偏左的;

即使大部分時間,月亮的耳朵可能不是正正地偏左或偏右,很多時候是朝上或朝下,但是仔細觀察,月亮的耳朵還是會稍微偏左或偏右。


以此來判定上半月或下半月,就不會錯。



某一天下午5-6點的時候,我們就看到晴朗明亮的天空中已經掛著一輪明月了。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並且根據掌握的知識說一下,這個月相叫什麼名字?它是上半月的月亮,還是下半月的月亮?今天大概是農曆幾號?

答案:這是上凸月,也就是一半(半圓形)還凸起一點的月亮。

1、首先,我們來區別它是上半月還是下半月的月亮,上半月的月亮(凸起部分)的圓弧始終偏向右邊,而下半月的月亮(凸起部分)的圓弧始終偏向左邊,當然,很多時候月亮圓弧部位是偏上或者偏下的,但只要仔細觀察,都可以看出月亮是稍微偏左還是偏右,以此判斷這是上半月還是下半月的月亮;

2、當然,上半月的月亮很早就升起了,所以,我們在下午放學的時候,就可以看到月亮;而下半月的月亮很晚才升起,我們一般在後半夜才能看到月亮。以此,也可以作為判斷這是上半月還是下半月的依據;

3、仔細觀察月亮形狀和朝向,就會發現,這是半圓形的月亮,差不多是一半多一點,而且圓弧部分是向上偏右,因此判斷這是上半月的月亮,名稱叫「上凸月」

4、對照《月相對應日期指示圖》,我們就知道,這一天是農曆初十左右


月相對應日期指示圖


行雲教育編輯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點個再走啦~讓我知道你是愛我噠!




喜歡我,關注我

拉到最上方標題下,點擊「科學寶箱」關注

搜索公眾號:科學寶箱 或 kexubaoxiang

也請你推薦給身邊的家長或朋友們,感謝~

相關焦點

  • 月相變化圖,月相變化規律是怎麼樣的?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由於日、地、月三者位置不斷產生周期性變化,所以月球同太陽出沒時差也產生周期性變化,出現了上半月月比日遲升後落,下半月月比日早升先落的現象,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農曆上半月月亮上半夜可見,農曆下半月月亮下半夜可見。人們常說的月相變化大致為上弦月,滿月和下弦月。而月相是以日月黃經差度數來算的,詳細的共劃分八種不同的月相:
  • 科普小常識-【月相變化】
    小布丁立志要讓更多的家庭不用花重金就能獲得海量的學前教育資源和教學方法關於打賞的問題如果您喜歡的資源文末沒有打賞功能可以直接聯繫客服(yushikang0330)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科普知識-【月相變化】月相變化:每天隨著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東地移動一大段距離
  • 詩歌中的月相知識
    可你是否知道,這些帶有月亮的古詩詞中,還隱藏著一些月相小知識。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月相的概念。在天文學上,我們把月亮的圓缺變化稱為月相變化。在遠古時代,聰明的人類已經觀察到了月相的變化。早在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們就開始在陶器上刻下彎月形的花紋。到了殷商時代,人們就用一勾彎月來表示月亮,這也是甲骨文中「月」字的由來。
  • 月相變化演示盒
    自動月相盒可以模擬月相的大致變化規律,將攝像頭的USB線插在電腦上,即可觀看月球的變化情況。    自動月相盒由減速馬達、圓盤、桌球、燈泡、滑環(解決數據線在旋轉過程中發生纏繞的問題)、攝像頭等材料組成。    通過採用模擬真實的情境來幫助學生分析月相變化的現象和規律,將難以觀察到的事物和現象用直觀形象的模型來表述。
  • 《月相變化》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月相變化是地球上看到的最顯著的兩個天文現象之一。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月亮認識到月相的變化,在對月相進行排列的過程中認識到月相的這種變化是有規律性的,農曆上半月由缺到圓,下半月由圓到缺。通過模擬月相變化的實驗,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月相變化跟月球不發光有關,跟太陽照射有關,跟月球圍繞地球公轉有關。
  • 2020江蘇公務員考試常識積累:月相變化
    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常識判斷是考查考生平時知識積累的重要部分,這部分知識範圍廣泛包羅萬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考生不僅平時要多觀察多積累,更要注意總結才能便於記憶。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總結了月相變化相關常識,希望能對各位考生帶來幫助。
  • 月相變化規律解析
    月相變化規律解析  一、月相及其形成  月亮圓缺變化的各種形狀叫作月相。由於月球本身不發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陽光。在太陽光照射下,總是一面亮一面暗,向著太陽的半個球面是亮面,另半個球面是暗面見圖1中中間一圈。
  • 月相變化規律
    月相變化規律  1.約在農曆每月三十或初一月球位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地球上的人們正好看到月球背離太陽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見月亮,稱為新月或朔,其視形狀見圖1中A位置。此月相與太陽同升同落,即清晨月出,黃昏月落,只有在日食時才可覺察它的存在。
  • 《月相變化的規律》教學設計
    》一課安排在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宇宙》單元的第二課,分為四部分,分別是畫月相、給月相排序、模擬月相變化和觀察白天的月相。《月相變化》一課側重於通過實際觀察來確認月相是變化的;學會用圖畫的方式記錄描述觀察到的月相;學生通過分析觀察到的月相,能發現月相是逐漸變化的。《月相變化的規律》一課並不要求進行長時間(一個月)的月相變化觀察和記錄,試圖通過觀察月相圖片、給月相圖片排序、將月相圖片裝訂成冊的方式,了解月相在一個月之中連續變化的形態,以此發現月相變化的規律。
  • 奇妙的月相變化...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小時不知月,呼作白玉盤」秋高月明,又到了「觀察月相」的季節。
  • 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月相變化》
    今天的學習到這裡就結束了,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快來檢測下吧!1、我們觀察到天空中的月球有圓缺變化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形狀我們叫做_______。2、月球是一個_______、_______的球體,我們看到的月光實際上是它反射_______。3、月相的變化規律是,上半月由____變____,亮面在____;下半月由____變____,亮面在____。
  • 【地理探究】什麼是月相?月相變化對地球的影響
    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不是由於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這是月食),而是由於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 月相變化
    那麼為什麼月亮會有這種變化,有著什麼規律呢?本文給您慢慢道來。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也是距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在不斷的圍繞地球公轉。公轉方向:同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一樣,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看順時針。公轉周期:平均27.32天。月相的變化周期29.53天。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關於月相變化考點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關於月相變化考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需要27.32天,但是受地球自轉的影響,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變化周期,是要滯後於月球公轉周期的,月相周期為29.53天,這也是農曆中定義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原因。
  •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常識之月相的變化
    2020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常識之月相的變化 2019-12-02 10:30:15| 中公教育
  • 朝花夕拾 | 月有陰晴圓缺,地理月相知識
    新版教材在部分省份開始使用,月相又作為知識的一部分再次收錄入教材中,很多同學不能夠理解月相的變化,今天小蹊從中國國家地理的推文中綜合了一部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更好的識記月相變化這一知識點。月相變化具有周期性,其更替周期是29.53天,約為一個月。每月,月相變化遵循著這樣的順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滿月 --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新月。
  • 2017年月相變化(建議收藏)
    原標題:2017年月相變化(建議收藏) 新年的第一輪滿月 今天是2017年的首個滿月,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在2017年新年來臨之際,可視化地模擬了2017年全年的月相變化。 下面這段視頻可視化地展現了2017年全年北半球的月相和天平動,每幀的時間間隔為一小時。
  • [多圖]2017年的月相變化
    (原標題:[多圖]2017年的月相變化)
  • 人類觀月相變化制定了最早的曆法,為什麼月相變化一周需要29天?
    人們因為觀察月相的變化制定了月曆作為原始生活的指示標準。因為月相的變化比觀測四季的循環更為簡單明顯,所以月曆是最早的曆法。在一個月的時間中月亮會由西向東繞著地球轉一圈,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月亮就像其他的行星一樣東升西落。每一天月亮都會出現在黑色的天幕上,有時候天空上太陽還高高掛著明亮的月亮就已經出現在天空中了。月亮出現在天上的時間比其他的恆星遲一些好像在向東後退一樣。
  • 小學科學優秀課展播23:六下 月相變化 唐巧
    通過前期學情調查結果顯示,六年級學生在理解「月球公轉」這個概念時,主要存在兩個學習障礙:1.學生無法將「月相變化」和「月球公轉」建立聯繫;2.學生在模擬實驗中,總是以河外星系的視角來觀察月相變化,無法站在地球視角觀察月相變化。為解決以上障礙,執教者將在課堂教學中搭建合理的學習支架,使得學生聚焦現象並主動提出想要研究的科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