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監管數字貨幣

2020-11-22 中國青年報

  技術進步推動的犯罪、洗錢和恐怖主義從行為上越來越難以被偵測與阻止,全球應對機制的缺失更加劇了這種局面。

  只要犯罪存在利益動機,其行為就可以通過貨幣的方式進行追蹤,保證貨幣的可追蹤可能是我們面對不斷興起的運用科技手段在全球搭建非法和犯罪網絡的最後堡壘。如果我們放任基於加密技術的數位化貨幣游離於監管系統之外,所有的努力都將功虧一簣。

  全球決策者需要聯手啟動對數字貨幣的監管,也應該從中吸取教訓,正是公眾對當前信用貨幣體系的擔憂才造就了數字貨幣滋生的土壤。數字貨幣像一面鏡子,能反射出問題,然而卻絕非解決之道。

  正如蘋果公司CEO庫克最近在MIT的演講所忠告的那樣:人類需要擔心的不是機器越來越像人類,而是人類越來越像機器。人性、人類和經濟社會的秩序需要公平和有遠見的規則和監管的守護,儘管這些規則本身很難完美。

  1.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科技的進步使大部分人感受到再無隱私可言,個人信息、喜好、去向、消費無一不暴露在數據中心面前。人們在享用因此帶來的便捷和無所不在的服務同時,也開始感到不安,卻又無可奈何。

  2017年5月全球爆發的大規模WannaCry(又稱WannaDecryptor)勒索病毒向我們展示了硬幣的這一面帶來的可怕未來的冰山一角。

  WannaCry讓人們以新的視角關注網絡犯罪和基於分布式網絡的數字貨幣比特幣,也第一次讓很多人聽到了暗網(darknet)的存在。

  這件事情可以簡單歸納如下:

  一種政府開發的「網絡武器」被匿名的黑客竊取,被竊取的網絡武器流入到暗網從而再難被追蹤;一個(或者幾個)人以匿名的方式從暗網取得(或者購買了)該網絡武器去攻擊全球的電腦,並且勒索一定量的加密且難以被查清去向的數字貨幣;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攻擊失去了控制,以至於大量的公共設施成為了被襲擊的目標,而在普遍的認識裡,只有國與國之間的網絡戰才會涉及這些目標,聰明的犯罪者會儘量避開這些目標從而避免被激怒的政府猛烈的反擊。

  2.暗沉水下的網絡世界:表層網絡、深網和暗網

  勒索病毒讓暗網成為了一個新的流行名詞,那麼這究竟是什麼?

  我們將現實世界的網絡分為表層網絡(Surface Web)和深網(Deep Web),而暗網則是深網中的一部分。

  深網與表層網絡相對應,後者是大部分人接觸到的網際網路。如果將網際網路世界比喻為一個海洋,那麼那些可以用搜尋引擎(谷歌、百度或者是必應)搜索到的有索引的網絡是表層網絡。在此之下,就是深網,深網資源沒有被索引,也無法使用常規的搜尋引擎搜索。

  理論上深網有多龐大不得而知,但業內普遍估計深網的規模要遠大於表層網絡。

  深網網站數量可能是表層網絡的400到500倍,最大的60個深網網站存儲的數據幾乎相等於整個表層網絡數據的40倍(DanielSui,2015)。正規機構也會在深網中建立了自己的網站,比如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人口普查局和經濟數據網站Freelunch.com等,另外即時通訊伺服器也存在於深網之中。

  圖1 你看到的是哪裡的網絡?

  來源:http://www.brandpowder.com

  暗網(Darknet)是深網的一部分,也是增長最快的部分。一般而言,暗網指的深網中以匿名的方式通過分布式網絡交換數據的部分,與淺層網絡與大部分的深網不同,大部分的暗網都只能以匿名方式進入。

  暗網依託於加密技術,而技術並無善惡之分。很多暗網用戶的行為不一定非法,比如記者通過暗網來交流信息,那些擔心被政府迫害的反對者也通過暗網來傳播信息。

  洋蔥路由(Tor)是目前以匿名方式登錄暗網的主要手段之一,每一個連接洋蔥路由器的電腦都可以設立一個網站。人們可以連接這個網站,但卻不知道其身在何處。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是洋蔥路由器的發明者和傳播者。美國政府仍然在繼續發展匿名領域的科技並且對其進行推廣。2010年,洋蔥伺服器還獲得了自由軟體基金會(theFree Software Foundation)的2010年年度社會福利自由軟體獎。

  另外,大蒜路由「I2P」(匿名的網絡項目,屬於動態分布式網絡,)也越來越普及。其設計理念是不信任網絡中的任何一方,所有數據都加密。

  3.失控的黑暗世界:犯罪、毒品、洗錢和恐怖交易

  網絡技術的進步正將世界裂變為兩種形態:在網絡的一面,人們覺得自己一直被一雙看不見的眼睛盯著;而在另一面,我們可以比過去任何時間都要隱藏的更深。

  暗網讓每個人都躲在面具背後,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失去約束之後世界的樣子。

  2013年10月1日絲綢之路被關閉是很多人對暗網了解的啟蒙。

  外號「恐懼海盜羅伯特」的烏布利希(Ross WillianUlbricht)在2011年創辦絲綢之路網站時的目標是建立一個可以不被政府查獲的線上犯罪市場。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絲綢之路網站聲名鵲起,被譽為毒品界的亞馬遜(Amazon)和易趣(Ebay)。

  與其他網絡購物平臺一樣,在絲綢之路上,商家同樣會受到買家的評論,包括商品質量、物流時間等等。但不同的是,通過匿名伺服器顧客從未真正接入商家的真正地址(IP位址),反之亦然。

  圖2 絲綢之路網頁截圖

  來源:Global Drug PolicyObservatory,Swansea University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花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搞清楚了這家眾所周知網站的實際控制人。在絲綢之路網站最終被關閉後,FBI判斷,絲綢之路在2013年6月前總成交量超過12億美元(以當時價格的比特幣計算),有超過15萬的匿名用戶以及大概4000個左右的供應商。

  基於暗網的犯罪行為不僅僅限於毒品,也並沒有在絲綢之路關閉後收斂,這些犯罪行為還包括買兇殺人、付費觀看人類屠戮、性交易、幼兒色情圖片、非法證件交易等等。

來源:一財網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球加密貨幣監管關鍵詞與趨勢|區塊鏈|數字貨幣|...
    根據對區塊鏈基本構成單元的不同認定,各國的監管政策也有所不同。一般認為,區塊鏈可以分為底層區塊鏈和基於其上的數字貨幣兩個單元。我國政府認為,鏈和幣是可以分離的,因此,幣鏈分離」是我國自上而下一以貫之的監管原則,即一方面依法嚴格監管數字貨幣的發展,並持續收緊對數字貨幣的監管,另一方面積極鼓勵區塊鏈技術發展。
  • 星球圖說 | 一張圖看懂全球數字貨幣監管態度
    、全球化、可匿名等特性,無疑是對傳統貨幣體系和金融監管的一大挑戰。 如何適配現行的中心化商業環境和金融監管規則,如何平衡安全、穩定、高效、低成本與隱私保護,如何顧全實體經濟中各參與方的利益……都是各國政府與監管部門持續思考的問題。 放眼世界,各國對數字貨幣、ICO、交易所的相關政策不盡相同。目前,至少有 23 個國家和地區表示支持比特幣,16 個國家和地區在積極監管 ICO,26 個國家和地區宣稱將由央行發行「國家數字貨幣」。
  • 數字貨幣大事!Libra向監管妥協,方案作四大修改!擬以100%準備金...
    新增錨定單一幣種穩定幣白皮書中這樣寫道,儘管我們一直希望Libra網絡能夠補充法定貨幣,而不是與之競爭,但人們共同關心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如果Libra網絡達到相當大的規模,並進行大量Libra幣(LBR)支付,則多貨幣背書的Libra幣(LBR)可能會干擾貨幣主權和貨幣政策。
  • 數字貨幣——貨幣的第四次革命
    不久前,商務部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總體方案》明確,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及中西部具備條件的試點地區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 數字人民幣與普通貨幣、與其他數字貨幣有何區別?如何理解數字人民幣與中國發展大局的關係?這需要從戰略全局視角去看。
  • 美國醞釀虛擬貨幣監管路線圖
    美國對數字加密貨幣適用現有框架下的分業監管,各州及不同機構有相應的規則。早在去年,美國還認為比特幣規模不大、影響也不大,因此對數字加密貨幣監管不是十分嚴厲。美國金融市場兩大監管機構——證監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針對以比特幣為標的資產的ETF態度曾大相逕庭。不過現在二者正在逐漸聯手,表示將繼續打擊數字加密貨幣領域的違法行為。
  • 陳東海: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還有未來嗎?
    為什麼稱比特幣等數字加密貨幣是史上最大的財富泡沫呢?因為比特幣初始的幾次交易,其價格大致約0.5美分左右,那麼到價格最高的時候,上漲了大約數千萬倍,這是在僅僅9年間完成的。即使是歷史上的鬱金香、君子蘭的炒作事件,其瘋狂程度也不能與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的瘋狂相比。數字貨幣這種駭人的漲幅是有一定的理由的,可以說成於天時地利人和諸因素的支持。
  • 央行數字貨幣等於電子版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全面試點意味著什麼?#說人話財經75篇
    >,),央行數字貨幣就是電子版人民幣,以後人民幣就要電子化了,簡單理解就是這個央行數字貨幣跟紙幣版人民幣是一模一樣的,紙質版人民幣在現實中能做的事,央行數字貨幣也能做,以後我們手機裡會有一個屬於個人的數字錢包,只要你裝有數字貨幣錢包,你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央行數字人民幣了,
  • Libra:數字貨幣的原理、影響、機遇及挑戰
    首先,應深入研究Libra的性質並關注發展情況和戰略方向,密切關注其他新興的全球化數字貨幣的發展。其次,努力將Libra和其他數字貨幣納入現有的監管體系,同時構建自身的數字貨幣體系。再次,中國對數字貨幣的監管不應「一刀切」。一方面,要加快推動數字貨幣發行與交易的法律體系建立。另一方面,應通過外匯管制制度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保障中國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 IMF《跨境支付的數字貨幣》報告解讀(七):數字貨幣能否成為全球...
    但是他認為人民幣成為世界儲備貨幣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3) 基於科技的數字貨幣,並且提出基於一籃子法幣的合成霸權數字貨幣取代美元成為世界儲備貨幣。這點震撼了美國。3.合成霸權數字貨幣的基礎理論馬克·卡尼以Libra為例進行說明,是因為當時Libra是基於一籃子貨幣。
  • 數字貨幣水多深:ICO白皮書可找代寫,抄幾行代碼就能發行
    在購物網站上專門銷售ICO白皮書的黃先生說,寫白皮書基本都是一個模板,想在哪個領域編故事就說通過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某種問題就好,「比如借貸鏈、原力鏈都是我們編輯的,區塊鏈白皮書的框架模式都一樣,開頭說什麼是商業鏈條,後面寫為什麼要做?我們能去做什麼?運用什麼技術,解決什麼痛點。」
  • 北大國發院黃益平:數字貨幣或成金融競爭終極戰場
    但需要注意的是,既然是主權貨幣,就需要接受金融監管和貨幣政策調控的約束,一定程度的中心化是必要的。」「過去幾百年的歷史告訴我們,國家與國家之間競爭,從根本上來說,其決定因素並非軍事力量,而是金融能力。未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競爭仍然會反映到金融領域,特別是金融科技領域,而數字貨幣也許就是這場新競爭的終極戰場。」黃益平補充道。
  • 貨幣數位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 要重視數字貨幣與數字鴻溝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張野:貨幣數位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野表示,貨幣的形式是與人類文明程度密切相關的,因此貨幣數位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數字貨幣在提升支付、撥付效率、打擊洗錢犯罪、降低貨幣製造管理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張野同時認為,在數字貨幣的設計上,要堅持幾個原則。一是貨幣的主權性,二是使用上的便利性,三是安全性,四是匿名性。
  • 蔡維德:新全球儲備貨幣的競爭:2020年10月IMF《跨境支付的數字貨幣...
    本文第2節現階段全球儲備貨幣情況的概述,第3節整理IMF關於全球儲備貨幣的討論,第4節我們討論SWIFT, IMF認為世界儲備貨幣該單位貢獻不菲。第5節討論IMF在2020年12月的報告。由於世界儲備貨幣題目重要,在下一篇文章(七)會繼續討論這課題。我們可以看到SWIFT在2019年已經出報告,他們的願景竟然是數字貨幣。
  • 專家熱議:數字貨幣發展 前瞻與挑戰並存(實錄)
    它可能需要在產品的架構和導向上更多的做一些調整,避免想要做銀行業務,或者做成金融產品,對它的推出更加有利。主持人:在錨定單一貨幣以後,對於監管的挑戰小了很多,但是臉書平臺本身有一個大的網絡效應,關於競爭方面的問題。這塊能再展開談一談嗎,未來有別的平臺想要做這個事情,全球監管應對挑戰的話,有沒有現實的方法?還是不讓他發行這個幣?
  • 沈建光:如何構建數字貨幣的生態系統?
    數字人民幣概念自提出後熱度不斷,憑藉著其天然具備的顛覆基因和廣闊的應用場景,它必將在支付等諸多產業掀起新一輪革命浪潮。在全球央行熱誠關注這一全新領域的大背景下,我國央行率先加速推進數字貨幣的試點,不禁讓我們驚呼,數字貨幣真的來了。然而,理想和現實如何統一?數字貨幣有哪些國際實踐可以借鑑?
  • 「法定貨幣」與「加密數字通證」的差異(上篇)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您走進麥當勞購買漢堡時,如何能查看並即時用3,000多種不同加密數字通證的不斷跳動價格來直接購買漢堡呢?在正常情況下,這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由於價格的不穩定,意味著加密數字通證只能是跟任何個別法定貨幣兌換後才能使用的,而其價格很難獨立於任何個別法定貨幣之外來直接取代用於購買的特性。因此加密數字通證不因帶有任何法幣的特徵,其更像是一個與個別法定貨幣掛鈎的支付網關。
  • 央行數字貨幣試點落地北京 專家解析數字貨幣與電子支付區別
    而數字人民幣北京冬奧試點應用日前也在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啟動,受邀體驗者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購買大興機場線地鐵票。數字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簡單來說,數字貨幣就是人民幣的電子版。那麼,數字貨幣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消費體驗呢?據報導,數字人民幣北京冬奧試點應用日前在北京地鐵大興機場線啟動。
  • FBEC2020|何亦凡:虛擬貨幣促使各國央行研究法定數字貨幣
    上午,紅棗科技CEO何亦凡帶來主題為「《為什麼虛擬貨幣是一場遊戲?》」精彩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虛擬貨幣是非常掙錢的行當,但是目前的業務邏輯是遊戲的邏輯,只要目前虛擬貨幣不去關聯線下資產和線下勞動生產,業務邏輯就是遊戲邏輯。但是虛擬貨幣未來一定會和法定數字資產結合,對線下資產和線下勞動生產產生價值。
  • 一文讀懂數字貨幣的由來、發展和演進
    2、央行數字貨幣的特點3、央行數字貨幣的難點1 數字貨幣的由來數字貨幣的本質和通用貨幣並無區別,均具備三個基本功能:價值儲藏載體、交易支付媒介和計價/記帳單位,但是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 數字市場反壟斷需要監管工具創新
    原標題:數字市場反壟斷需要監管工具創新   不久前,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未來法治研究院以「我們需要數字市場的新競爭工具嗎——歐盟委員會的新競爭工具構想」為主題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