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紅外超聲光電編碼器的室內移動小車定位系統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引 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4617.htm

  目前,使用超聲波技術進行空間測量和定位已相當普遍。有的運用超聲波的反射特性,有的綜合運用紅外和超聲波傳感器採取三邊測距的定位方法,前者因為超聲波傳輸介質的影響使測量精度無法提高,超聲波衰減特性使其傳播的距離有限,再利用反射特性更加縮短了傳播的距離。後者雖然精度有所提高,測量的距離增加了,但是出現了測量盲區的問題,待測目標在某些位置不能同時檢測到3個以上的超聲波信號時,使系統無法定位。本文在第2種方法的基礎上在系統中加入了光電編碼器測距定位原理,消除其定位盲區的問題。

  1 定位原理

  1.1 紅外超聲三邊測距定位原理

  首先在室內建立一直角坐標系,規定好原點、X軸、Y軸、和Z軸。在室內上空固定位置設立3個參考點A、B、C,坐標分別為(x1,y1,z1)、(x2,y2,z2)、(x3,y3,z3)。使用紅外超聲系統測出目標點到3個參考點的距離L、M、N為:

  

 

  由式(1)~式(3)解出目標點的坐標值(x,y,z)。這就是紅外超聲的定位原理,簡單且容易編程實現。下面說明目標點與參考點間距離的測量原理。光速與超聲波速度在量級上的極大差值是實現測距功能的基礎。測距原理見圖1。

  

 

  超聲波和紅外光的傳播速度為常量,其傳播距離與時間的曲線均為直線,直線斜率即波速,易知曲線①為紅外光曲線,曲線②為超聲波曲線。指定距離D,設紅外光與超聲波在0時刻同時從某一參考點出發,紅外光經t1時間走完指定距離,超聲波經t2時間走完指定距離,則D=vt2,式中v為超聲波速。令t=t2-t1,可得D=v(t+t1)。已知紅外光速為3×108m/s,超聲波在空氣中速度為3.4×102m/s,在室內這樣的距離範圍,近似認為t1=0,得到D=vt。

  系統在每個參考點安裝單片機控制的紅外和超聲波發射管,在目標點安裝紅外和超聲波接收管,同樣連接單片機。某一時刻參考點發射紅外和超聲信號,目標點在接收到紅外信號時啟動單片機的內部計數器、在接收到超聲信號時停止計數器,這樣二者的時間差t被記錄下來,將t與超聲波速相乘就得到待測距離D。實際上,信號處理總是有延時的,由此帶來的測量誤差必須補償,最終得到算式為:d=vt+n。式中:d為距離測量值;v為超聲波速;t為單片機記錄的紅外光和超聲披到達目標點的時間差值;n為系統器件延遲誤差補償項。

  1.2 光電編碼器測距定位原理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上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成脈衝或數字量的傳感器,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傳感器,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組成。

  光柵盤是在一定直徑的圓板上等分地開通若干個長方形孔。由於光電碼盤(稱為解碼輪,見圖2)與電動機同軸,電動機旋轉時,光柵盤與電動機同速旋轉,經發光二極體等電子元件組成的檢測裝置檢測輸出若干脈衝信號。發光二極體和光敏傳感器組成光電耦合器。光敏傳感器內部沿垂直方向排列有2個光敏電晶體A和B。由於解碼輪有間隙,故當解碼輪轉動時,紅外發光二極體發出的紅外線時而照在光敏傳感器上,時而被阻斷,從而使光敏傳感器輸出脈衝信號。光敏電晶體A和B被安放的位置使得其光照和阻斷的時間有差異,從而產生的脈衝A和脈衝B有一定的相位差。利用這種方法,就能測出碼盤滾軸滾動方向。滾軸每轉動一個小角度,車輪位置計數器加1,每隔一定時間,單片機把車輪位置計數器的值讀出,通過計算得出車輪移動的位移(當小車轉彎時為弧線長度和弧線切線方向),再把位移信息發送給上位機。

  

 

  基於以上原理,在同軸二輪驅動小車(同軸二輪驅動小車的2個輪子的運行軌跡總是平行的)的2個驅動輪子的正上方一定高度的a、b這2點安裝紅外超聲定位單元,絕對定位每個點的坐標。在2個輪子各自軸上安裝光電編碼器測距單元,用來測量2個定位時刻點間輪子移動的距離和前進倒退情況。

  對移動小車的定位分為3種情況:

  a) 在某一定位時刻a、b這2點能夠同時檢測到3個參考點的信號(地面是平的,進行平面二維定位時只需2個信號),就用紅外超聲絕對定位方法計算移動小車的位置,計算出它們中點的位置(即移動小車的位置),並根據前一時刻a、b這2點的坐標、2個輪子間的固定距離判斷出輪子相對於所建坐標系的運行方向。

  b) a、b中只有1點能夠同時檢測到3個參考點的信號,則根據前一時刻a、b這2點的坐標、光電編碼器測得2個輪子的移動距離長短比較、2個輪子間的同定距離計算出移動小車的位置和運行方向。

  c) a、b這2點都不能同時檢測到3個參考點的信號,則根據前一時刻a、b這2點的坐標、2個輪子的固定距離、光電編碼器測得2個輪子的移動距離計算出小車的坐標和運行方向。

  下面給出第2種情況的求解方法,見圖3。通過比較光電編碼器所測2個輪子的移動距離,可得出小車向移動距離短的輪子一側轉彎,已知紅外超聲測得的a′、b′、b點的坐標,2個輪子的間距d,線段aa′和bb′平行,ab和小車的運動方向垂直,根據幾何知識可以求出a點的坐標和小車的移動方向,其他情況亦然。

  

 

  2 系統的硬體結構

  系統主要由超聲波信標節點(參考點)、一個紅外發射管、一個超聲波發射頭及各自的驅動電路和微控制器SST89E564RD(以下簡稱564RD)8位單片機組成。普通節點(目標點)由8個紅外接收管、8個超聲波接收頭及各自的驅動電路和8個564RD組成紅外超聲接收單元,每一個紅外接收和超聲波接收為一對,用一個564RD控制,分成2組,每組4對,在每個輪子的上方一定高度間隔90°與水平面成45°夾角向上分布。因為測量的目標點是移動物體,所以採用多通道同時接收的方法縮短每次測量所用的時間,提高定位精度。光電編碼器測距單元由解碼輪、光電偶合器和一片564RD組成。用1片564RD作為主控晶片,與8個超聲波接收單元、2個光電編碼器測距單元使用串口進行通信,主控制器瀆取各個單元的測量數據,完成定位運算,同時起到同步各個單元工作的作用。564RD的晶振都為40 MHz。圖4給出單個紅外管和超聲波發射電路,圖5給出單個紅外管超聲波接收電路。超盧波的發射管為T40-16(對應接收管為R40-16),中心頻率為40 kHz。紅外發射管為SE303A(對應接收管為PH302),564RD用2個I/O口分別輸出載頻為40 kHz、調頻為5 kHz的方波信號驅動紅外發射管,以及載頻為40 kHz、調頻2 kHz的方波信號驅動超聲波發射管。

  

 

  3 系統的軟體設計

  系統上電後各單元進行初始化,各部分工作如下:

  a) 超聲波信標節點不斷向外發射紅外和超聲波信號,每個節點的紅外與超聲波信號編碼相對應,並且與其他節點的信號編碼不同。

  b) 普通節點每隔1 s(可以改變,但不能太長,否則小車出現拐彎時運行軌跡可能不平行)進行一次定位,主控制器通過串口向各個單元發出定位信號並啟動內部定時器,延時100 ms後依次讀取8個超聲測距單元所測得的a、b這2點到參考點的距離信息和2個光電編碼器測距單元記錄的位移信息,計算出移動小車的位置和運行方向。定時器定時到1 s後重複此過程。主控制器的軟體流程如圖6所示。

  c) 2個光電編碼器測距單元初始化後立刻開始記錄輪子的位移,串口收到定位信號後,將記錄的位移信息存到指定位置,等待主控制器讀取,並從0開始繼續記錄位移情況。

  d) 普通節點檢測到定位信號後,接收紅外和超聲波信號,記錄一組相對應的紅外超聲信號的超聲波傳輸時間,存到指定的位置,等待主控制器讀取。在串口接收到定位信號的開始100 ms時間內有這樣的信號,則把第1次接收到對應的時間存人指定的位置就不再檢測接收了,如果100 ms時間內沒有檢測到相應的信號,就送數據0到指定的位置。

  

 

  4 系統誤差分析及實驗測距結果

  定位誤差主要有以下5方面:超聲波器件的形狀和安裝位置造成坐標系參考點和待測目標點的位置偏差;系統電路器件延遲產生的誤差;小車是不斷運動的,由於超聲波傳輸速度比較慢,請求定位時刻到定位完成,小車已經移動了一定的距離;在不能連續檢測到足夠參考點信號時,位置的確定依靠前一時刻的測量,會造成累計誤差;溫度條件對超聲波的影響。

  圖7給出了在室溫20℃、超聲波速度為340m/s、小車2個輪子間距離為0.2 m、移動速度為0.2 m/s、平面二維定位實驗測量的一段軌跡,實驗通過對前3個方面誤差補償計算,使定位精度達到3 cm。

  

 

  5 結束語

  因為光電編碼器測距定位依靠前一測量點的信息,必然導致定位誤差的累積;而紅外超聲三邊測距法是一種只依靠當前測量點信息的絕對位置定位方法。此系統綜合了這2種方法,消除了累積誤差,並解決了定位盲區的問題,對移動小車有一個較準確的定位。

相關焦點

  • 基於ARM和Linux的路徑記憶循跡小車
    目前智能小車的自主移動方式有兩種:循跡和避障。一般的循跡功能可以通過算法使其能精確地在黑線上行駛,但是由於一些室內環境的因素,要實施黑線的布置並不符合實際要求。一般的避障功能僅僅是通過探測前方障礙物而進行躲避,通過算法可以完成從出發點到定點的行駛,但是算法運算量大且放在不同的環境,就需要更改程序,這對實際應用帶來很大的不便。
  • 基於MSP430F149單片機的光電編碼器位置檢測系統方案
    1、光電編碼器原理   光電編碼器是集光、機、電技術於一體的數位化傳感器,其基本原理就是在特製的碼盤上按一定規律編排光柵圖案,將這些圖案用光電頭讀取,轉變為高低有序排列的電平信號
  • agv小車設計的內部結構圖解,agv小車工作原理_定位方法_特點及引導...
    當接收到物料搬運指令後,控制器系統就根據所存儲的運行地圖和AGV小車當前位置及行駛方向進行計算、規劃分析,選擇最佳的行駛路線,自動控制AGV小車的行駛和轉向,當AGV到達裝載貨物位置並準確停位後,移載機構動作,完成裝貨過程。然後AGV小車起動,駛向目標卸貨點,準確停位後,移載機構動作,完成卸貨過程,並向控制系統報告其位置和狀態。隨之AGV小車起動,駛向待命區域。
  • 一種基於Arduino的光電編碼器檢測儀設計方案
    0 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56786.htm  Arduino是一款基於單片機系統的電子產品開發平臺,它的軟硬體系統都具有高度的模塊化,而且軟體系統是完全開源的。
  • 光電編碼器分類及作用
    工具機行業中最具體的莫過於光電編碼器的出現。對於非專業的人士來說,光電編碼器是一個陌生的名詞。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優秀的測量裝置,簡單的說,就是將機器移動或者旋轉的位移轉為特殊的電信號和脈衝信號,供自身或者別的機器進抉擇,計算。
  • 編碼器的CAN總線接口及其在光電跟蹤系統中的應用
    在靶場設備、數字經緯儀、雷達及一些大型軍用設備等數位化測量跟蹤和定位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在這些實際應用的控制系統中由於各分系統傳感器和探測器輸出的數據結構不同,絕對式光電軸角編碼器會用到不同的內部數據通信方式,主要有RS232、RS485/488串口,並口等。
  • 國產光電編碼器如何跟上自動化技術節奏
    編碼器:讓我康康你橫豎左右是咋移動的圖源:b2b.hc360.com其實,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編碼器應用所帶來的便捷。一涉及到運動控制,它大多就會出現。比如你乘坐的電梯、汽車,使用的自動販賣機、印表機等等。
  • rfid室內人員定位系統解決方案
    紅外定位主要有兩種具體實現方法,一種是將定位對象附上一個會發射紅外線的電子標籤,通過室內安放的多個紅外傳感器測量信號源的距離或角度,從而計算出對象所在的位置。  這種方法在空曠的室內容易實現較高精度,可實現對紅外輻射源的被動定位,但紅外很容易被障礙物遮擋,傳輸距離也不長,因此需要大量密集部署傳感器,造成較高的硬體和施工成本。此外紅外易受熱源、燈光等幹擾,造成定位精度和準確度下降。
  • 常見幾種室內定位系統與原理概述
    RFID信標定位法實施容易、成本低、結合網頻定位伺服器算法,定位精度大大優越於傳統的RFID區域定位,可望成為優選的室內定位技術。  3.紅外技術  紅外線是一種波長在無線電波和可見光波之間的電磁波。紅外定位主要有兩種具體實現方法,一種是將定位對象附上一個會發射紅外線的電子標籤,通過室內安放的多個紅外傳感器測量信號源的距離或角度,從而計算出對象所在的位置。
  • 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
    這三種光電編碼器的工作原理又存在哪些差別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4597.htm一、光電編碼器工作原理- -簡介  光電編碼器,又稱為手輪脈衝發生器,簡稱手輪,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為脈衝或數字量的傳感器,主要應用於各種數控設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一種傳感器。
  • 紅外測距傳感器的原理以及在AGV小車中的應用介紹
    打開APP 紅外測距傳感器的原理以及在AGV小車中的應用介紹 佚名 發表於 2019-11-08 15:51:45 根據AGV小車在工廠的應用,AGV小車避障系統直接關係到AGV小車在運行過程的安全。
  • 光電編碼器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當光電編碼器的軸轉動時A、B兩根線都產生脈衝輸出,A、B兩相脈衝相差90度相位角,由此可測出光電編碼器如果A相脈衝比B相脈衝超前則光電編碼器為正轉,否則為反轉.Z線為零脈衝線,光電編碼器每轉一圈產生一個脈衝.主要用作計數。A線用來測量脈衝個數,B線與A線配合可測量出轉動方向.
  • 光電編碼器在電機控制系統中的應用
    概述:電機的位置檢測在電機控制中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需要根據精確轉子位置控制電機運動狀態的應用場合,如位置伺服系統。電機控制系統中的位置檢測通常有:微電機解算元件,光電元件,磁敏元件,電磁感應元件等。
  • 光電編碼器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上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成脈衝或數字量的傳感器。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傳感器,光電編碼器是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組成。光柵盤是在一定直徑的圓板上等分地開通若干個長方形孔。
  • 光電軸角編碼器的細分誤差快速測量系統
    引 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5575.htm  光電軸角編碼器,又稱光電角位置傳感器,是一種集光
  • 光電編碼器的原理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秩儐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成脈衝或數字量的傳感器。這是目前應用最多的傳感器,光電編碼器是由光柵盤和光電檢測裝置組成。光柵盤是在一定直徑的圓板上等分地開通若干個長方形孔。
  • 移動機器人AGV的5種定位技術,你都知道嗎?
    超聲波進行導航定位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各種移動機器人的感知系統中。   二、移動機器人視覺導航定位技術   在視覺導航定位系統中,目前國內外應用較多的是基於局部視覺的在機器人中安裝車載攝像機的導航方式。在這種導航方式中,控制設備和傳感裝置裝載在機器人車體上,圖像識別、路徑規劃等高層決策都由車載控制計算機完成。
  • 基於RFID技術的室內定位方法簡述
    因此,室內定位的研究成為無線傳感器網絡服務的一個重要分支。通常用於室內定位研究的傳感器包括:Wi-Fi、藍牙、RFID、紅外、ZigBee等。本文我們將以RFID技術為藍本,向大家介紹室內定位原理。1.RFID定位原理如圖1所示,目前傳統的RFID室內定位跟蹤系統是一種以計算機為基礎,集合了RFID數據採集,RFID數據處理與傳輸、GIS空間分析和查詢等技術形成的智能技術系統。
  • 探討幾種常用室內定位技術
    室內定位在一些特定場合的實用性和必要 性已經日趨顯著,其應用前景廣闊,研究意義非常大,目前也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議題。本文闡述幾種常用的室內定位技術手段,並具體闡述這些技術的典型實例,對比其精度及優缺點。在比較中作者認為基於RFID的室內定位系統性價比比較高,對其進行詳細介紹。ZigBee則是一種基於RFID的能很好地解決室內定位的方案技術手段。
  • 紅外光電探測器介紹及其在靶噴霧的應用
    概述:詳細介紹了紅外光電探測器,以及用紅外光電探測器對靶噴霧是新近發展起來的高效低汙染施藥新技術,AGTECH公司研製的「Tree-sense」智能噴霧器採用了「沙漠風暴」中使用的探測敵人坦克的三維圖像傳感器,它能夠根據作物的距離、形狀進行有效噴;DURAND WAYLAND公司的「Smart Spray」噴霧器、「Tree-see」噴霧器使用了先進的聲納系統來進行目標的準確定位,這些裝置精度高,但價格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