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M》旋轉1百萬次也不磨損,模擬軟骨性能的水凝膠複合材料

2021-01-08 網易

  要點

  1.文章報導了首個在拉伸和壓縮中均具有軟骨強度和模量的水凝膠,並且首個在105次循環中表現出與軟骨等效的拉伸疲勞強度。

  2.通過用聚乙烯醇(PVA)-聚(2-丙烯醯胺基-2-甲基-1-丙烷磺酸鈉鹽)(PAMPS)雙網絡水凝膠滲透細菌纖維素(BC)納米纖維網絡來實現這些特性。

  3.BC提供的抗張強度類似於軟骨中的膠原蛋白,而PAMPS提供固定的負電荷和滲透恢復力,類似於軟骨聚集蛋白聚糖的作用。

  4.水凝膠具有與軟骨相同的聚集模量和滲透性,在有限壓縮下導致相同的隨時間變化的變形。

  5.水凝膠沒有細胞毒性,摩擦係數比軟骨低45%,耐磨性是PVA水凝膠的4.4倍。這種水凝膠的特性使其成為替代受損軟骨的極佳候選材料。

  1.背景

  美國每年約有90萬人遭受骨骼末端排列的關節軟骨損害,其中膝蓋最常見。關節軟骨病變的內在癒合能力有限,通常會導致骨關節炎並產生疼痛。當前修復軟骨的方法有骨髓刺激(微骨折)、自體軟骨細胞植入、骨軟骨移植。但這些方法失敗率較高(25-50%)、康復時間長(>12個月)、療效低。

  與軟骨一樣,水凝膠主要由水組成且滲透率低,已被廣泛地用作軟骨替代品。但至今報導的水凝膠在循環載荷和磨損條件下無法同時滿足機械強度和耐用性來代替承重的軟骨)。如果要使用合成水凝膠替代軟骨,則其至少應具有軟骨強度、與軟骨相同的時間依賴性機械性能、疲勞強度和耐磨性,以使其在恢復正常活動時不會失效、正常的應力分布以及耐用性。

  美國杜克大學Benjamin J. Wiley團隊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上介紹了一種仿生方法,創建第一個在拉伸和壓縮時均具有軟骨強度和模量的水凝膠。這種水凝膠(BC– PVA–PAMPS水凝膠)由細菌纖維素(BC)聚乙烯醇(PVA)聚(2-丙烯醯胺基-2-甲基-1-丙磺酸鈉)(PAMPS)組成。直徑為20 mm的圓柱形BC–PVA–PAMPS水凝膠的100磅重量(壓縮應力為1.43 MPa)下應變<5%。一個200磅(890 N)的人在行走過程中在膝蓋上的峰值力為3000 N,對應的峰值接觸應力為2.5 MPa。該水凝膠具有作為軟骨的負重替代品所需的抗壓強度和模量。

  

  2.結果與討論

  2.1 BC–PVA–PAMPS水凝膠的設計根據

  關節軟骨主要由水(佔60-85%),直徑約100nm的膠原纖維(佔15-22%)和帶負電荷的聚集蛋白聚糖(佔4-7%)組成。膠原纖維網絡使軟骨的拉伸強度高。聚集蛋白聚糖與透明質酸形成大的聚集體,固定在膠原蛋白網絡中,從而使軟骨具有可抵抗壓縮負荷的滲透壓。

  由於BC具有生物相容性、高抗張強度、且在體內穩定,BC被選為模擬膠原蛋白的納米纖維網絡。由PVA水凝膠的第二網絡滲入到BC網絡提供的彈性恢復力以及粘彈性能量耗散, BC纖維可分擔複合框架中的載荷來提高拉伸強度。將PAMPS網絡添加到水凝膠中,水凝膠從PAMPS分子上的硫酸根基團獲得固定的負電荷,從而模仿硫酸軟骨素和硫酸角質素組分的作用。該負電荷使水凝膠可膨脹並保持抗壓強度。BC-PAMPS和BC-PVA水凝膠的強度均小於軟骨強度,而BC–PVA–PAMPS水凝膠的壓縮模量(23 MPa)和強度(10.8 MPa)都在軟骨當量範圍內(圖2B)。

  

  圖2 A,B)BC–PVA,BC–PAMPS和BC–PVA–PAMPS水凝膠的拉伸和壓縮應力-應變曲線;C)BC–PVA–PAMPS水凝膠製備過程示意圖;D,E)BC和BC–PVA–PAMPS水凝膠的低溫SEM(cryo-SEM)圖像。

  2.2水凝膠製備過程

  圖2C說明了BC–PVA–PAMPS水凝膠的製備過程。首先,通過在2個金屬板之間使用墊片將一塊BC壓制到受控厚度(0.5mm)。圖2D顯示了BC的納米纖維性質。接著,將壓制的BC在40wt%PVA的水溶液中浸泡24小時(135℃),使PVA溶液擴散到BC中。然後將BC–PVA凝膠在–78°C下冷凍30分鐘,解凍至室溫以物理交聯PVA網絡。然後將BC–PVA水凝膠浸泡在AMPS, MBAA, I2959和過硫酸鉀(KPS)溶液24小時。紫外光固化15分鐘,然後在60°C的烤箱中加熱固化8小時,以確保均勻固化。所得的BC–PVA–PAMPS水凝膠在0.15 M磷酸鹽緩衝鹽水(PBS)溶液中保存24 h,然後進一步表徵。圖2E是BC–PVA–PAMPS水凝膠表面的冷凍SEM圖像。

  2.3成分對強度和模量的影響

  PVA分子量從77 000 g mol-1增加到146000 g mol-1,由於氫鍵和聚合物鏈之間的纏結增加,水凝膠的拉伸和壓縮強度達到軟骨等效範圍內。PAMPS本身會形成相對較硬的脆性水凝膠。因此增加AMPS濃度會增加拉伸模量和壓縮模量。添加中等範圍的AMPS(20–30 wt%)可提供相當於軟骨的機械性能。適當濃度(0–60×10-3 M)的MBAA對水凝膠的機械性能影響相對較小,但MBAA濃度更高時,其拉伸模量超出軟骨等效範圍。

  

  圖3 A)不同配方的BC-PVA-PAMPS水凝膠的拉伸強度,B)拉伸模量,C)壓縮強度和D)壓縮模量。除非另有說明,否則BC,PVA,PAMPS,MBAA的濃度為20、40、30wt%和60×10-3M, PVA的分子量為14.6 萬g mol-1。對應於軟骨等效水凝膠的成分範圍以藍色陰影表示。

  2.4密閉壓縮下的應變

  理想情況下,與軟骨等效的水凝膠不僅應具有與軟骨等效的強度和模量,其時間機械性能也應與其相似。圖 4A顯示了在恆定壓力為0.04 MPa的有限壓力下,BC–PVA–PAMPS和豬股軟骨的壓縮應變與時間的關係圖。在PBS(0.15 M)中測試以模擬生理環境中的鹽濃度。BC–PVA–PAMPS水凝膠的應變曲線與豬軟骨相似。通過擬合0.04-0.1 MPa範圍內的應力-平衡應變曲線的斜率來確定樣品的總模量。BC–PVA–PAMPS水凝膠和豬軟骨的總模量均為0.78 MPa,在人類股骨軟骨值範圍內(0.46-1.43 MPa)其滲透性(3.2 × 10-15 m4 N-1 s-1)也在人軟骨範圍內(1.2-9.2× 10-15 m4 N-1 s-1)

  2.5摩擦係數(COF)

  任何軟骨替代物應具有類似的低COF和耐磨性,使軟骨表面的磨損最小化。如圖4B所示,BC–PVA–PAMPS的COF(0.06)不僅在已報導的軟骨替代水凝膠中達到最低,也低於豬關節軟骨(0.11)。這是因為PAMPS網絡的負電荷以及BC在減少AMPS浸泡過程中水凝膠溶脹中的作用。PAMPS水凝膠網絡的帶電錶面可以增加凝膠和相對表面之間的水潤滑層的厚度,從而降低COF。

  2.6耐磨性

  接下來,作者通過在PBS中以及在1 MPa壓力下旋轉樣品頂部測試水凝膠的耐磨性,BC–PVA–PAMPS水凝膠的最大磨損深度(370 µm)小於其他水凝膠,甚至比豬軟骨小14%(圖4B-C)。這種出色的耐磨性歸因於BC–PVA–PAMPS水凝膠的低COF、高模量和高強度。作者還測量了PVA和BC–PVA–PAMPS水凝膠在牛血清中軟骨的磨損,以確定在生理相關的條件下可能發生的磨損量。在1 MPa的壓力下,將軟骨釘在BC-PVA-PAMPS盤和PVA盤的頂部旋轉106次循環。在MicroCT下無法檢測到BC–PVA–PAMPS水凝膠的磨損,說明106次循環後,最大磨損深度小於MicroCT的解析度(25 µm)。另一方面,在相同的測試條件下進行20萬次循環後,PVA樣品會完全磨損(3.5毫米)。這些結果表明體內BC–PVA–PAMPS水凝膠的磨損量可以忽略不計。

  2.7抗疲勞

  軟骨在體內會經歷周期性的應力,因此表徵水凝膠疲勞特性非常重要。為確保水凝膠在疲勞實驗過程中不發生變化,作者將水凝膠樣品在PBS溶液中保存長達12天,並測量其厚度和拉伸強度。水凝膠的拉伸強度和厚度在12天內保持恆定。且強度更高的樣品能夠承受更高的應力率。BC–PVA–PAMPS水凝膠在105個循環中表現出極高疲勞強度(8.62 MPa),與85%多孔3D列印鈦金屬相當(圖4D)。PAMPS是脆性的,向BC添加PAMPS可降低其疲勞抵抗力。PVA是韌性的,向BC中添加PVA可以提高其抗疲勞性;在105個循環中,所有四個BC-PVA樣品均無損壞。PVA可以充當增韌劑並消除PAMPS的較差的疲勞性能。BC–PVA–PAMPS的疲勞強度與中年成年人的軟骨疲勞強度相同

  

  圖4 A)在0.04 MPa以下的BC–PVA–PAMPS水凝膠和軟骨上進行受限的單軸蠕變測試的應變與時間關係。B)豬軟骨與BC–PVA–PAMPS水凝膠的摩擦係數和磨損深度的比較。C)BC–PVA–PAMPS水凝膠,豬軟骨,PVA–PAMPS水凝膠,PAMPS–PDMAAm水凝膠和PVA水凝膠的CT圖像,在PBS中100mm s-1磨損測試105轉之前和之後。D)施加的最大循環拉伸應力與斷裂前的循環次數之間的關係。八個樣本在105次循環後沒有失敗。

  2.8生物相容性

  將L‐929小鼠成纖維細胞與水凝膠提取物孵育48小時後,未觀察到細胞毒性或裂解跡象。明水凝膠的成分的生物相容性已被證明,這一結果不足為奇。該水凝膠適合用作體內的軟骨替代物,但必須進行進一步的動物試驗以確認水凝膠在更長時間內的生物相容性。

  3 結論

  BC–PVA–PAMPS水凝膠的總模量和滲透率使其在受限壓縮下具有與軟骨相同的時間依賴性機械響應。BC–PVA–PAMPS水凝膠的摩擦係數約為軟骨的一半,耐磨性是PVA的4.4倍,並且在105次循環中表現出與軟骨等效的疲勞強度。BC–PVA–PAMPS無細胞毒性。這些特性使BC–PVA–PAMPS水凝膠成為用於修復軟骨損傷的極佳候選材料。

  參考文獻:doi.org/10.1002/adfm.202003451

  版權聲明:更多原創文章,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高分子材料科學」!「高分子材料科學」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膠體類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美國杜克大學AFM:循環10萬次高疲勞強度、修復軟骨的水凝膠
    添加中等範圍的AMPS(20–30 wt%)可提供與軟骨等效的機械性能。MBAA濃度對水凝膠的機械性能影響較小,MBAA的0–60×10 -3 M範圍時,水凝膠機械性能與軟骨相當。圖3 A)不同配方的BC–PVA–PAMPS水凝膠的拉伸強度,B)拉伸模量,C)壓縮強度和D)壓縮模量。
  • 科學家研發出仿生層狀關節軟骨潤滑材料
    水凝膠是由親水性聚合物網絡構成的高分子材料,但傳統水凝膠的水化能力與承載能力呈反比,水化度高的水凝膠材料過軟,在高承載剪切過程中易變形;力學強度較高的凝膠表面水化性能較差,無法給予水凝膠優良的潤滑性能。過去20年,學術界對軟物質潤滑材料的研究,未能協同考慮界面潤滑、機械承載和抗磨損。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表/界面課題組聚焦於研究高性能仿生水潤滑材料。
  • Science:水凝膠,「加油」
    潤滑性的優劣主要歸因於凝膠固有的流體界面層,例如表面滲出的液膜或溶劑化的柔性聚合物。相比之下,諸如關節軟骨的生物材料在滑動和磨損的整個生命周期中因為非流體的脂質暴露邊界層的存在仍保持良好的潤滑。通過研究軟骨中的潤滑過程,可能會提供一種從組織工程到臨床診斷應用中可以持續的保持良好潤滑性能的水凝膠的方法。本文亮點1.
  • 仿貽貝誘導羥基磷灰石原位礦化的高強度水凝膠用於軟骨修復
    PDA與GelMA形成非共價相互作用(圖1)。在底層,PDA誘導鈣離子(Ca2+)和磷酸鹽離子(PO43)礦化形成HA納米顆粒,這是由PDA兒茶酚基團與Ca2+的強結合驅動的。原位礦化的透明質酸均勻地分散在水凝膠中。上層明膠-甲基丙烯醯胺-聚多巴胺(GelMA-PDA)水凝膠作為軟骨修復層,下層明膠-甲基丙烯醯胺-聚多巴胺/磷酸鈣(GelMA-PDA/HA)水凝膠作為軟骨下骨修復層。
  • AFM:刺激響應性納米材料複合水凝膠|複合水凝膠|納米|水凝膠|納米...
    通過簡單靈活的選擇不同類別的納米材料/水凝膠,或調節納米顆粒-水凝膠的物化相互作用,可以獲得大大超出傳統水凝膠的性能。近期,來自葡萄牙阿威羅大學的JoãoF.圖1 納米複合材料水凝膠根據刺激的類型,可以分為內部刺激(即正常或患病/受傷組織的特徵)和外部刺激(即熱,光照,機械力,磁場或超聲波)。納米複合材料水凝膠的組裝方法也可以分為四種,即:i)在納米顆粒存在下進行水凝膠交聯,ii)在交聯的水凝膠模板中原位形成納米顆粒,iii)納米顆粒通過向內擴散併入交聯的水凝膠中,iv)作為水凝膠交聯劑的納米顆粒。
  • 簡易科普:1分鐘了解什麼是水凝膠?有什麼用?
    然而,當時的水凝膠通常在機械上太軟或太脆,這極大地限制了它們的潛在應用。隨著新千年的到來,水凝膠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其機械性能得到了突破性的改進。這一成功導致了水凝膠的許多跨學科研究。如今,可以通過具有耗能結構的各種化學方法來製造比肌肉和軟骨更強韌的水凝膠。此外,還實現了其他功能,例如自愈,多重刺激反應,粘附,超溼潤性等。
  • 生命科學與醫學領域概述:1+1大於2:複合型「生物墨水」性能更優
    這些墨水都是光敏感型,通過與光引發劑溶液混合可在特定波長光照條件下交聯固化,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易於列印,成膠後可模擬多種細胞外基質(ECM),在皮膚修復、軟骨構建、三維細胞培養等領域被廣泛應用。上述「生物墨水」是廣譜性,適用於大多數人源或動物源細胞,但單一組分構成的「生物墨水」固化而得的水凝膠卻並非是「十項全能選手」,或存在力學性能不足或存在完美適合目標細胞增殖分化等問題。為了提高水凝膠的性能或使其更具專一性,往往會在原先基礎上加入特定的組分,製備出表現更優的「生物墨水」,達到1+1大於2的目的。
  • 《AFM》綜述:為水凝膠的應用量身定製膠凝機理
    同時,共價交聯也已被研究作為形成聚合物-納米顆粒水凝膠的一種途徑。靜電相互作用:水凝膠網絡也可以通過靜電相互作用來穩定。例如,金屬藻酸鹽水凝膠由螯合在相鄰生物聚合物鏈上的羧酸鹽的二價陽離子(例如Ca2+,Mg2+,Ba2+)組成,三價陽離子(例如Al3+,Fe3+)可以與三個羧酸根基團相互作用形成更緊密的網絡,從而生成具有改善機械性能的金屬-藻酸鹽水凝膠。
  • 《AFM》綜述:為水凝膠的應用量身定製膠凝機理
    互穿網絡:由兩個或多個互穿的聚合物網絡組成的雜化系統可以提供介於組成水凝膠之間的物理和機械性能。在某些情況下,可以通過組合短鏈聚電解質和長鏈共價網絡形成雙網絡水凝膠來提高機械性能。還可以通過使用高度依賴溶液pH的共價反應來介導水凝膠化,例如羥胺與醛或酮的反應形成肟鍵。值得注意的是,pH交付方式也很重要;直接添加酸或鹼會導致膠凝過程中局部不均勻,因此通常優選緩衝液混合控制。氧化態的變化和酶的添加:作為組分混合的另一個子集,添加可以通過氧化態變化誘導水凝膠化的分子。常見的氧化劑包括氧氣,高碘酸及其衍生物和過氧化氫。
  • AFM:刺激響應性納米材料複合水凝膠
    通過簡單靈活的選擇不同類別的納米材料/水凝膠,或調節納米顆粒-水凝膠的物化相互作用,可以獲得大大超出傳統水凝膠的性能。 近期,來自葡萄牙阿威羅大學的Jo oF. 圖1 納米複合材料水凝膠 根據刺激的類型,可以分為內部刺激(即正常或患病
  • 研究報告 | 軟骨再生行業研究(二)
    ● 支架可以模擬軟骨原生細胞外基質,有助於軟骨組織在體內及體外的三維立體生長。●  理想的支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無毒性不良反應;較好的機械性能,以適應特定的環境;具有多孔結構,能支持營養運輸及細胞遷移。●  孔隙結構:多孔支架可以根據需要,制定出相對精確的外部結構,也可通過不同的合成及加工條件改變其孔隙結構和機械特性。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利用水熱法可對材料的晶化度、粒度和形貌進行控制合成,以製備超細、無團聚或少團聚的材料,以及生長單晶球形核殼材料等鈣鈦礦材料,但不適用於對水敏感的初始材料的製備高能球磨法高能球磨法(HEM法)是利用球磨機的轉動或振動使介質對粉體進行強烈的撞擊、研磨和攪拌, 把粉體粉碎成納米級粒子,利用其高速旋轉時所產生的能量使固體物質粒子間發生化學反應。
  • 浙江農林大學研發木質基水凝膠壓力傳感器
    最近,浙江農林大學孫慶豐與沈曉萍等人的研究發現,在水凝膠的合成中,利用脫木素後木材天然的纖維素排列結構,往往能起到增強力學性能的效果,並且這種木質基水凝膠還擁有木材的各向異性。再通過引入離子導電聚電解質,對於柔性電容式傳感器(CPS)而言,這種複合材料便能夠同時充當其隔膜和聚電解質,在人機界面等方面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 Mater|一鍋法原位凝膠體系製備IPN水凝膠用於組織再生
    凝膠動力學表明,RADA16肽網絡是獨立形成的,隨後會在含有這三種組分的混合物中形成CH/PEG網絡。在CH/PEG/RADA16中培養軟骨細胞表明,IPN結構可以促進嵌入的軟骨細胞形成關節軟骨的性能。在植入含有軟骨細胞的CH/PEG/RADA16的小鼠中,觀察到較低的炎症和較高的蛋白質產生,證明了IPN水凝膠設計在組織再生中用作細胞培養支架的可行性。
  • 木質基水凝膠壓力傳感器研製成功
    聶康晨在沈曉萍、孫慶豐等老師指導下研究發現,在水凝膠的合成中,利用脫木素後木材天然的纖維素排列結構,往往能起到增強力學性能的效果,並且這種木質基水凝膠還擁有木材的各向異性。聶康晨介紹說,以聚丙烯酸(PAA)水凝膠為例,木材纖維素和水凝膠之間主要是通過氫鍵作用相互連接。
  • 【科普知識】磁場指導組織重建,助力軟骨再生
    近日,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磁場和水凝膠開發了一種重建複雜人體組織的新方法,可能有助於持久修復軟骨退化等常見損傷。  人體內的軟骨組織經常會破裂,造成關節疼痛。通常情況下,軟骨只是在一定區域形成了部分缺損,目前的修複方法是使用合成材料或生物材料來填補這些缺損。然而,這些材料雖有一定效果,但仍會隨使用磨損,因為它們和原本的生物材料並不完全一樣,不能以同種方式粘合。
  • 為了讓關節軟骨再生,科學家連磁場都用上了
    近日,研究人員利用磁場和水凝膠開發了一種重建複雜人體組織的新方法。這一方法能夠更加持久、高效地修復軟骨退化等常見組織損傷。圖片來自pixabay.com。近日,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磁場和水凝膠開發了一種重建複雜人體組織的新方法,可能有助於持久修復軟骨退化等常見損傷。相關論文於當地時間10月19日發表在《高級材料》雜誌上。「為使細胞產生新的組織,一些研究人員會在細胞中加入磁性顆粒讓它們對磁場產生反應,但這種方法可能會對細胞健康產生影響。
  • 浙江大學吳子良/鄭強NIR光調節梯度結構和可編程機械性能的水凝膠
    貝類足絲的梯度結構和機械性能歸因於剛性絲素蛋白樣和順應性彈性蛋白樣蛋白的梯度分布。在人體中,許多組織(例如血管,皮膚和軟骨)由各種生物大分子和流體組成,從分子到宏觀層次均以複雜的梯度結構組織。例如,緊密連接肌腱和骨骼的軟骨由未鈣化和鈣化的纖維軟骨組成,其中的礦物質含量和膠原纖維的取向相繼變化。
  • 【科研進展】納米結構形狀如何增影響複合水凝膠粘合性和機械性能
    納米複合材料的宏觀性能取決於納米顆粒的性質。儘管顆粒形態已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參數,但迄今為止,不同形狀納米顆粒的開發任然受到限制。本文作者證明了納米顆粒的形狀是確定納米複合水凝膠性能的關鍵因素。背景生命系統的特徵是形狀多樣的。
  • AFM:基於仿貽貝二維PEDOT納米片的自黏附水凝膠生物柔性電子
    導電納米片和水凝膠的複合材料被認為是可用於下一代柔性生物電子中的有希望的候選材料。其中導電高分子聚(3,4-亞乙二氧基噻吩)(PEDOT)因為其高導電性和優異的化學穩定性,被認為是一種理想的柔性電子導電材料。然而,由於PEDOT的疏水性和剛性的化學結構,PEDOT納米片的製備以及其在水凝膠基體中均勻分散是具有挑戰性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