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告 | 軟骨再生行業研究(二)

2021-02-13 BIOHUB百創匯

● 支架可以模擬軟骨原生細胞外基質,有助於軟骨組織在體內及體外的三維立體生長。

●  理想的支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無毒性不良反應;較好的機械性能,以適應特定的環境;具有多孔結構,能支持營養運輸及細胞遷移。

●  孔隙結構:多孔支架可以根據需要,制定出相對精確的外部結構,也可通過不同的合成及加工條件改變其孔隙結構和機械特性。改變多孔支架內孔隙定向可以調控支架的力學性能。支架內緊密相連的孔隙有利於細 胞遷移、 營養運輸及機械刺激等。 

●  支架材料結構:主要有多孔支架、水凝膠、納米纖維、納米球/微球。 

●  水凝膠:是具有三維網絡結構的聚合物,吸水膨脹後可保持原有結構而不被溶解,並在膨脹狀態下能保留大量的液體。在修復損傷軟骨時,水凝膠的優勢在於能提供微創的方式來填補任意大小的軟骨缺損間隙。然而,與固體支架相比,水凝膠力學性能較弱且對其結構控制有限。 

●  納米纖維網格:具有較高的表面積/體積,利於接種種子細胞及攜載藥物。目前納米纖維的製造技術主要有靜電紡絲、相分離及自組裝。納米纖維支架密度低的特性能加快細胞浸潤。與細胞團塊培養相比,納米纖維支架能增強成軟骨細胞分化,增加軟骨特異性基因表達及細胞外基質合成,促進細胞增殖。 

●  納米球與微球:大小分別為1~10nm 和1~1000μm,可作為細胞、基因、藥物及其他成分的載體將其緩釋到損傷軟骨關節內。目前對於製備能長期釋放生物活性因子的納米球/微球尚需進一步探索。

相關焦點

  • 「研究」骨關節炎患者福音,科學家利用骨骼幹細胞成功再生關節軟骨
    獲取最有價值行業趨勢信息近日發表於《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利用幹細胞技術開發了一種巧妙的方法可再生關節軟骨,目前該方法已在小鼠模型和人類組織中得到驗證。
  • Nat Med:關節軟骨可再生|ssc|關節軟骨|med|關節|細胞
    有研究報導MF可刺激成年小鼠纖維軟骨形成,但該技術對骨骼幹細胞(SSC)的影響及如何刺激組織再生知之甚少。2020年8月18日,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Michael T. Longaker 和Charles K. F.
  • 科學家找到關節軟骨再生方法!
    北京時間8月18日,發表在《Nature Medicine》(自然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證明,衰老與小鼠和人類關節炎中骨骼幹細胞的進行性喪失和軟骨再生減少有關。同時,他們發現了一種在小鼠與人體組織中再生關節軟骨的新方法!
  • 可實現受損關節替換的軟骨再生3D生物列印
    在許多研究中已經報導了水凝膠用於軟骨再生,但是由於結構完整性、機械穩定性和可印刷性不足,仍然難以用水凝膠構造大規模的組織結構。在這裡,研究人員開發了雙因子釋放、梯度結構的MSC負載結構的3D生物列印,並通過對動物植入建立全層軟骨再生進行測試。
  • 報告建議網際網路科技行業設立百分百可再生能源目標
    1月12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合作發布《邁向碳中和:中國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實現100%可再生能源路線圖》研究報告(以下簡稱「研究報告」), 提出中國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應發揮低碳轉型的引領作用,設立有雄心與遠見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實現100%可再生能源的時間點應設在2030年前、不應晚於
  • 2021-2027年全球與中國再生有色金屬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1-2027年全球與中國再生有色金屬市場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在多年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全球及中國再生有色金屬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再生有色金屬市場資料進行整理,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再生有色金屬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研分析。
  • 近期機體組織再生研究新成果!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近年來在機體組織再生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然而,殘留的細胞最終可以再生腫瘤,當它們再生時,腫瘤通常會對進一步的激素治療產生抵抗。它也更有可能擴散到其他器官(轉移)。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MSK)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前列腺是如何快速再生的線索。而且這與科學家們最初的預期的結果不同。"
  • 中國再生醫學研究如何領跑世界?
    該成果開闢了一條全新的實現體細胞重編程的途徑,給未來應用再生醫學治療重大疾病帶來了新的可能。2012年,《科學》雜誌出版「中國再生醫學專刊」,這是《科學》雜誌首次以專刊形式介紹中國再生醫學研究的成就,也是對我國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成果的高度肯定。
  • 幹細胞,實現軟骨再生!
    隨著幹細胞研究的飛速發展,幹細胞在治療退行性關節炎和韌帶損傷以及一些運動造成的軟骨損傷方面帶來了很大的突破。它跟以往的一些治療方法截然不同。臨床研究業已證明,使用非甾體抗炎藥會抑制膠原基質的合成,有的可直接破壞關節軟骨細胞,從而加速骨關節炎的病症。 物理治療 包括牽引、按摩、針灸等,有助於緩解症狀,但治標不治本,屬輔助療法,若使用不當,還可能加重病情。
  • 36氪研究 | 社交行業研究報告
    今年1月15日,多閃、MT、聊天寶同一天發布,成為社交行業濃墨重彩的一篇章,標誌著中國社交行業發展新的裡程碑。據36氪鯨準數據顯示,目前市面上的社交軟體一共有6000多個,經36氪研究院研究,將社交按照產品屬性進行分類,我們將社交分劃分為三大領域,內容社交、工具社交、場景社交。
  • 2020-2026年中國幹細胞醫療美容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研究表明,皮膚表皮細胞的自我更新、再生修復以及衰老退變是由來自毛囊或表皮基底層的成體幹細胞——表皮幹細胞的增殖分化所決定的。由於幹細胞所具有的這種巨大前景,很快的得到了美容市場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開始著手研究幹細胞美容。  《2020-2026年中國幹細胞醫療美容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研究報告》主要研究分析了幹細胞醫療美容行業市場運行態勢並對幹細胞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趨勢作出預測。
  • 中國銅業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銅業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年版)認為,**年**月下旬到**月份,國內外銅市未能繼續走高,銅價位於高位震蕩,並且重心開始下移。其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銅受制於**月中旬反彈的高點8422美元,在近一個月內位於8000~8400美元波動,**月中旬開始破位下行。國內銅價受制於60507元,**月中旬以來向55000元震蕩下行。
  •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塑料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
    當前世界各國都把塑料的再生利用作為廢棄塑料的首選處理方向。目前主要的再生塑料品類有:聚乙烯(PE)、聚丙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在全球使用量佔比塑料加工業是我國輕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以來我國塑料工業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產銷量都位居全球首位,塑料製品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0%。
  • Mater:生物3D列印高彈性墨水用於半月板纖維軟骨組織再生
    生物工程纖維軟骨組織以恢復半月板功能是組織工程研究的熱點。生物3D列印技術也被用於此領域以滿足臨床對複雜軟骨結構的製造需求,近期,Wake Forest的James J.研究背景小知識纖維軟骨:纖維軟骨主要見於膝部,顳下頜關節(TMJ)和椎間盤纖維環(IVD)的半月板中。半月板是無血管的,導致固有的再生能力差,損傷常導致變性。由於受半月板組織變性影響的患者人數增加,關節鏡部分半月板切除術(APM)是最常見的骨科手術之一。
  • 生物3D列印高彈性複雜化支架用於高級纖維軟骨組織再生
    在本研究中,研究團隊通過將載細胞結冷膠/纖維蛋白原(GG/FB)複合生物墨水和絲素蛋白甲基丙烯酸酯(SIL-MA)生物墨水交織成交叉線,製備了一種用於纖維軟骨再生的高彈性雜化結構。結果表明,這種生物印染的機械增強的混雜結構為生產先進的纖維軟骨組織提供了一種通用的和有前途的替代方案。纖維軟骨主要見於膝關節的半月板、顳下頜關節和椎間盤纖維環。半月板是無血管的,導致固有的再生能力較差,損傷經常導致退行性疾病。
  • 無支架-基於間充質幹細胞軟骨修復技術的研究現狀
    自BrittbergM等於1987年第一次提出ACI技術以來,全球已經有超過20000例患者接受這種治療,目前ACI技術經過一、二代的不斷創新及優化,已發展至第三代技術:基質誘導自體軟骨細胞移植術(MACI),這是將軟骨細胞種植於生物支架材料上,再將其按軟骨缺損區剪裁後匹配覆蓋缺損區。
  • 中國可替代能源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可替代能源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認為,過去的兩年,受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可再生能源發展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波動,但總體仍是增長的勢頭。**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產業繼續增長,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了15.6億千瓦(含水電),增加了8.3%,新增發電容量佔全球發電新增容量的56%。含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已佔全球發電總量的22.1%。
  • Lonza人牙髓幹細胞,多能分化,不只用於牙齒組織再生研究
    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簡稱MSC)是能分化為多種細胞類型的多能性細胞,可分化為軟骨細胞、成骨細胞、肌細胞、脂肪細胞等。由於幹細胞在再生醫學中,可以改善遺傳、神經疾病患者的生活,因此其研究獲得了很好的發展。
  • 2020-2026年中國太陽能空調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太陽能空調行業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一般的太陽能熱利用項目,如採暖、熱水等,在需求上其實與太陽能的提供並不完全一致:當天氣越冷、人們越需要溫暖的時候,太陽能量的提供往往不足。從這個角度來看,太陽能空調的應用是最合理的:當太陽輻射越強,天氣越熱的時候,我們需要空調的負荷也越大。這是太陽能空調應用最有利的客觀因素。
  • 牙源性幹細胞及牙髓再生的研究進展
    通過牙髓再生治療重建有活性的牙髓是治療此類疾病最理想的方法。所謂再生,就是指使組織甚至器官丟失、受損的部分重新生長,還原成正常的形態,行使正常的功能。目前,牙髓再生的前沿研究集中在組織工程領域,近年來利用牙源性幹細胞再生牙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