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塑料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

2021-01-11 智博睿項目網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塑料的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

1.整體概況:2019年我國塑料製品產量為8184.2萬噸,塑料的再生利用成為首選處理方式

塑料以重量輕、可塑性強、製造成本低、功能廣泛等特點在現代社會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已成為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與鋼鐵、木材和水泥一起構成現代社會中的四大基礎材料,是支撐現代社會發展的基礎材料之一,廣泛應用於包裝、建材、家用電器、汽車、日常器具等國民經濟各領域。

塑料工業的發展在給人類社會生活、生產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導致生存環境被廢棄塑料汙染。過往,廢棄塑料主要以焚燒和填埋方式被處理,由於塑料難以降解,其對環境、海洋和生物的影響愈加明顯,世界迫切需要重新思考製造、使用和管理塑料的方式。當前世界各國都把塑料的再生利用作為廢棄塑料的首選處理方向。目前主要的再生塑料品類有:聚乙烯(PE)、聚丙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塑料在全球使用量佔比

塑料加工業是我國輕工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2000年以來我國塑料工業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產銷量都位居全球首位,塑料製品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0%。2019年我國塑料樹脂及共聚物銷量9467.54萬噸(+12.43%),塑料製品產量為8184.2萬噸。

2000-2018年我國塑料製品產量以及增速

1998-2019年我國塑料樹脂及共聚物銷量以及增速

2.可再生市場:廢塑料進口量驟減刺激國內回收積極性,部分回收體系相對完善的如廢PET等產品回收量有所增加

2.1.「禁廢令」頒布改變全球產業格局,我國廢塑料進口量大幅度下跌

可再生塑料的回收來源是使用後的塑料製品,龐大的塑料生產量是可再生塑料回收的基礎,2016年全球塑料產量達到了33,500萬噸。由於中國可再生塑料綜合利用業規模大於其他國家和地區,因此在過去較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從全球回收塑料並逐步成為重要的塑料回收國,對全球廢塑料的處理、加工做出巨大貢獻。2011年至2012年期間,中國廢塑料進口量已經近900萬噸。全球廢塑料出口到中國的佔比高達45%。

國內通道開啟,再生利用市場具備潛力。2017年7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禁廢令」)頒布後,我國禁止從海外進口廢塑料,我國廢塑料進口量斷崖式下降。根據商務部發布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發展報告2019(摘要)》,2018年塑料製品出口量累積達到1312萬噸,同比增幅在12.33%。

2018年國內廢塑料回收量為1830萬噸,較2017年的1693萬噸增加了137萬噸,增幅為8.1%。由於廢塑料進口量驟減99%,刺激國內回收積極性的提高,部分回收體系相對完善的如廢PET等產品回收量有所增加。但在市場流通環節,由於大型企業大多採取內部加工消化,受廢塑料價格偏高等因素影響,2018年廢塑料仍供不應求。價格方面,由於廢塑料進口量驟減,國內廢塑料市場供不應求,價格高位運行,多數廢塑料均價同比2017年增加6%-16%。

我國廢塑料回收量穩步增長

廢鋼、廢有色、廢塑料、廢紙回收價值(億元)佔比超過80%

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率在26%,塑料廢棄物問題日益突出。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變化,外賣、電商、快遞、日化、包裝食品等產業的快速發展,塑料廢棄物問題日益突出,目前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的渠道仍處於建設階段。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率不高,我國塑料製品回收率由2010年25%逐步提升2012年的32%,2017年下降至26%,這與我國塑料製品回收體系的不健全有關。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廢塑料回收模式較為傳統、低效,廢塑料的回收以回收者個人走街串巷回收為主,這種回收模式過多依賴人力、回收分揀粗放,回收材料品質和數量都難以保證。

2.2.PS領域:2019年中國PS總產量為281.94萬噸,同比增長6.20%

對PS的回收利用既符合我國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基本國策的要求,也能充分利用其內在價值,實現循環經濟。目前整個產業鏈涉及PS回收-PS再生-PS利用環節,由於PS具有耐腐蝕、不易分解的特性,大量PS尤其是一次性EPS包裝,被人們隨意丟棄而造成的汙染,形成了「白色汙染」。可再生PS綜合利用業發展前景較好,是國家政策鼓勵發展的節約型循環經濟之一,但由於科技投入不足、人員素質偏低、政策扶持不到位等因素制約,尚未形成一個合理完善的回收再生利用體系。

根據卓創資訊數據,2019年中國PS總產量為281.94萬噸,同比增長了6.20%。根據《中國塑料工業年鑑2018》,國內PS消費量為330.2萬噸,其中EPS約佔45%,EPS的主要應用領域為包裝材料和建築保溫材料,分別約佔EPS年消費總量的45%和48%,其他用途(玩具填充物、餐具等)約佔7%。考慮EPS下遊應用領域特點,EPS的主要回收來源為包裝材料,按照我國塑料平均回收率為38%進行估算,2017年社會可回收的EPS塑料約25.4萬噸。目前,可再生PS回收來源可分為:1)生活源PS,2)工業源PS。生活源PS的回收是由塑料回收點為主體的社會集散式回收。由於回收點數量多且分散,單個回收點可回收量較小,且需要上門收購,人力及運費成本較高,且回收材料容易造成再次汙染,回收量不穩定,不能滿足大規模企業的採購需求。

2010-2019年我國PS產量以及增速(右軸)

PS再生料的下遊應用主要包括建築材料(建築保溫板材、踢腳線等)、框類產品(相框、畫框、鏡框)、鞋底材料、玩具和其他注塑產品等。建築材料和框類產品是再生PS粒子主要應用領域。

2.3.PET塑料:目前物理回收為主流方式,我國PET再生料的產量逐漸增加

PET的回收來源主要有兩類:1)紡織用PET,俗稱聚酯纖維,我國聚酯纖維一年生產量約為4,000萬噸;2)瓶級PET,瓶級PET用於生產包裝,我國瓶級PET塑料一年生產量約為600萬噸。PET的回收方法主要分為物理回收和化學回收兩種。

我國塑料回收點較為分散,單個回收點可回收的PET塑料數量較少且不穩定。相比PS而言,PET更亟需搭建完整的生活源PET回收網絡,隨著我國逐步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和兩網融合制度,我國可回收的PET瓶數量預計將持續增長。2019年中國瓶級PET總產量為872.38萬噸,同比增長了11.96%。

我國PET再生料產量以及增速(右軸)

PET塑料回收再生後,根據其具體用途可以分為兩類PET再生料,1)纖維級PET再生料,一部分應用於家用紡織品,如作為床上用品、沙發和布藝家具及室內裝飾用品的填充材料和骨架材料,其餘則應用於產業用紡織品和服裝用紡織品。根據製得纖維的長度,可分為短纖級PET再生料和長絲級PET再生料。2)包裝級PET再生料,可用於生產打包帶、薄膜、包裝盒、包裝瓶等。用於生產飲料瓶的PET再生料被稱為瓶級PET再生料。根據對再生PET潔淨度的要求從低到高排列如下:短纖級PET再生料、瓶級PET再生料、長絲級PET再生料。潔淨度越高的PET再生料,其附加值越高,對生產設備、生產工藝等要求較高。

3.產業趨勢:塑料的再生利用成為全球潮流,我國可再生塑料分類回收體系正在逐步建立完善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8年發布的報告顯示:自2015年以來,全球塑料垃圾產量持續增加,每年超過3億噸,預測到2050年將達約120億噸。而現在全球生產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中,僅9%能被再生利用,12%被焚燒,超過70%的塑料被直接丟棄在土壤、空氣和海洋中。如不進行遏制的話,到2025年,海洋裡每3噸魚就有1噸塑料;到2050年,塑料重量將超過魚。近年來,世界發達國家與大型跨國企業已逐步重視可再生塑料的處理與應用。

各國對於塑料品的具體要求

塑料對於環境的汙染威脅大,回收難度大,我國面臨廢棄塑料產生量大,而回收率不高的矛盾,其中可實現有效、高質、環保回收的比例更低,市場上缺乏具有便利性和經濟性的規模化環保回收再利用手段,尤其缺乏處理規模大、經濟效益好且具有帶動效應的核心技術和裝備。國家有關部門相繼頒布了如下政策,大力發展可再生塑料分類回收體系,從政策角度看,我國已具備建立完善可再生塑料回收體系的基礎: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提到的主要目標是:「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2017年,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關於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提出的工作目標和任務是:「2020年底前,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形成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模式。在進入焚燒和填埋設施之前,可回收物和易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合計達到35%以上。2035年前,46個重點城市全面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垃圾分類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9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發布的《關於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提到的工作目標是:「到2020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其他地級城市實現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2022年,各地級城市至少有1個區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其他各區至少有1個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到2025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大綱

第一章總論

1.1塑料循環利用項目背景

1.2可行性研究結論

1.3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第二章項目背景與投資的必要性

2.1塑料循環利用項目提出的背景

2.2投資的必要性

第三章市場分析

3.1項目產品所屬行業分析

3.2產品的競爭力分析

3.3營銷策略

3.4市場分析結論

第四章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4.1建設場址地理位置

4.2場址建設條件

4.3主要原輔材料供應

第五章工程技術方案

5.1項目組成

5.2生產技術方案

5.3設備方案

5.4工程方案

第六章總圖運輸與公用輔助工程

6.1總圖運輸

6.2場內外運輸

6.3公用輔助工程

第七章節能

7.1用能標準和節能規範

7.2能耗狀況和能耗指標分析

7.3節能措施

7.4節水措施

7.5節約土地

第八章環境保護

8.1環境保護執行標準

8.2環境和生態現狀

8.3主要汙染源及汙染物

8.4環境保護措施

8.5環境監測與環保機構

8.6公眾參與

8.7環境影響評價

第九章勞動安全衛生及消防

9.1勞動安全衛生

9.2消防安全

第十章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10.1組織機構

10.2人力資源配置

10.3項目管理

第十一章項目管理及實施進度

11.1項目建設管理

11.2項目監理

11.3項目建設工期及進度安排

第十二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12.1投資估算

12.2資金籌措

12.3投資使用計劃

12.4投資估算表

第十三章工程招標方案

13.1總則

13.2項目採用的招標程序

13.3招標內容

13.4招標基本情況表

第十四章財務評價

14.1財務評價依據及範圍

14.2基礎數據及參數選取

14.3財務效益與費用估算

14.4財務分析

14.5不確定性分析

14.6財務評價結論

第十五章項目風險分析

15.1風險因素的識別

15.2風險評估

15.3風險對策研究

第十六章結論與建議

16.1結論

16.2建議

附表:

關聯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申請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建議書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商業計劃書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資金申請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節能評估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行業市場研究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PPP可行性研究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PPP物有所值評價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PPP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

塑料循環利用項目資金籌措和融資平衡方案

相關焦點

  • 山東省塑料製品有限公司一次性餐盒塑料杯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山東**塑料製品有限公司一次性餐盒塑料杯生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二零XX年五月塑料製品業是指以合成樹脂為主要原料,經採用擠塑、注塑、吹塑、壓延、層壓等工藝加工成型的各種製品的生產,以及利用回收的廢舊塑料加工再生產塑料製品的活動。
  • 海洋塑料OBP標準整個價值鏈回收再生材料 阿迪達斯紗線循環利用
    每年至少有800萬噸塑料被排放到我們的海洋中。目前,漂浮的塑料碎片是數量最多的海洋垃圾。廢棄塑料佔地表水域到深海範圍內全部海洋廢棄物的80%。在各大洲的海岸線都能檢測到塑料,尤其是在旅遊區和人口稠密的地區附近能發現更多的塑料垃圾。
  • 廢舊塑料再生利用實例—泡沫塑料篇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有用可發生聚苯乙烯珠粒模塑成型。用於家用電器等包裝或冷凍食品包裝的泡沫塑料;也有少數方便麵碗採用可發性聚苯乙烯珠粒注塑而成。這些塑料製品體積龐大,學雜費量大,其回收利用在中國受到特別重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回收利用主要途徑有:減容後造粒,粉碎後用作各種填充材料,裂解制油或回收苯乙烯和其他。
  • 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廢電回收處理行動方案
    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供銷總社發布廢電回收處理行動方案2020年12月03日,供銷合作總社、國家發改委聯合印發《關於積極打造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產業鏈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行動方案》。1)促進家電更新消費,加強多平臺聯合引導家電消費升級,開發農村家電消費市場;2)健全回收渠道,整合供銷總社系統資源,將家電銷售、廢電回收處理產業鏈同日用消費品銷售、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進行協同推進,鼓勵回收企業與家電生產企業、個體回收者合作建立多元化回收渠道。3)加大技術改造,提升廢電利用能力。
  • 塑料汙染治理難,回收利用Or可降解該用哪種方式?
    2020年我國加強了在這一方面的治理力度,先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和《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明確到今年年底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地的商超、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塑料回收和可降解塑料是當前減少塑料使用呼聲較高的兩大方式。塑料回收or可降解塑料?
  • 長治市瑞賽格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園區項目案例
    項目名稱:山西瑞賽格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園區項目項目地址:長治市屯留康莊工業園項目類型:節能環保產業總投資:10.94億元項目定位本園區立足於打造再生資源綜合產業鏈,共分三期建設,通過三期工程的建設,可基本實現長治市工業固廢和機械
  • 四川某化工工業園區危險廢物資源化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案例
    建設工程主要包括HW08類危廢資源化利用系統、HW08類危廢無害化處理系統及配套節能環保系統等。工程總佔地面積20畝,一期項目投資約8000萬元。(2)社會效益本項目建成後,將形成有效的廢礦物油回收途徑,可以有效的解決資源浪費的問題,大大的節約了社會成本,提高相關行業的經濟效益。對危險固廢進行回收,並實現產業化,提供廢礦物油變廢為寶的橋梁,實現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雙重效益。項目建成後將全面推進簡陽工業園區廢礦物油再生循環利用行業的健康發展,有利於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
  • 生物可降解塑料,與循環經濟真的不兼容嗎?
    為此,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其中可以發揮什麼作用?」要嘗試作出回答,需先理解「循環經濟」這一概念。循環經濟:資源可持續利用通常認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循環利用模式,是循環經濟區別於傳統線性經濟(「資源—產品—廢物」)的首要特徵。
  • 再生塑料顆粒廢氣怎麼處理效果會比較好
    塑料再生給環境帶來了很大的汙染。在加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形成對環境的汙染。本文就由恆藍環保公司小編帶您了解一下再生塑料顆粒廢氣怎麼處理效果會比較好?廢氣汙染主要是生產塑料製品需要穩定劑、抗氧化劑、光穩定劑等,處理塑料熔融拉絲時分化產生的有毒刺激氣味的有機廢氣較多的舊網格,或篩選多餘的塑料廢棄物等廢棄物時,應選擇焚燒處理方法,多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工業廢氣中,產生含烴和含苯等有機汙染物,結合客戶之前的諮詢問題,目前,在對塑料再生廢氣處理方法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燃燒法、光氧催化法、等離子法、UV光解法等。
  • 紙質外賣餐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一次性餐具替代空間巨大
    紙質外賣餐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外賣規模快速提升,一次性餐具替代空間巨大「以紙代塑」成為趨勢,白卡行業迎來需求新增量。近年來,我國餐飲外賣高速發展,網上外賣用戶人數從2017年的35.8億人上升到2019年的81.9億人,CAGR高達31.8%。根據易觀諮詢的數據,2019年中國網際網路餐飲外賣市場訂單量達到160.3億單,同比增長40.7%,。
  • 首次量化塑料產品的環境足跡!油控研究項目最新成果出爐
    12月28日,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項目(以下簡稱「油控研究項目」)舉辦線上發布會,發布最新報告:《中國塑料的環境足跡評估》。該報告由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撰寫,研究了中國塑料物質流,分析了塑料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包括能源足跡、碳足跡和水足跡。
  • ...關於石屏久益資源再生利用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萬噸廢舊塑料顆粒...
    紅河州生態環境局關於石屏久益資源再生利用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萬噸廢舊塑料顆粒生產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覆紅環審〔2019〕45號 文章來源:紅河州生態環境局
  • 可降解塑料同再生塑料有什麼區別?(附對比圖)
    原標題:可降解塑料同再生塑料有什麼區別?(附對比圖)   可降解塑料在性能、實用性、降解性、安全性上都有其優勢。
  • 塑料垃圾變甲酸發電材料添新員
    人類一直在致力於解決塑料垃圾對環境造成的汙染,塑料垃圾橫行已有一世紀有餘,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並沒有得到良好的解決。在垃圾填埋場容量日趨緊張和能源有限的危機感日益增長的情況下,人們對塑料垃圾的處理也逐漸顯露出新的方向。
  • 塑料垃圾變甲酸 發電材料添新員
    除了垃圾分類和可再生資源的利用,基於前二者對資源的整合,再通過科技手段使塑料垃圾重新轉化為可利用資源也成為當下平衡環境和發展天平上的重要砝碼。  日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提出了一種關於塑料垃圾的新型降解方法,而在此前關於塑料垃圾處理的研究中似乎並沒有先例,今年10月份的《先進科學》(AdvancedScience)雜誌報導了這一成果。
  • 光武再生塑料點塑成金
    再生塑料已經成為界首市一大經濟支柱產業。 光武鎮是一座悠久的文明古鎮,很早就是全國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19世紀初至四十年代,該鎮就是當時中原地區重要的商品集散市場,建國後更是與浙江義烏齊名,鎮上小百貨交易紅火。
  • 最高可退稅50%,PE塑料再生料檢測了解一下
    PE塑料再生料屬於國家再生資源退稅檢測種類之一,最高退稅率可以高達50%。綠色製造一直都是國家推薦戰略計劃之一。而PE塑料再生料完全符合生態經濟的綠色、低碳、循環利用等諸多理念。隨著國家對再生資源提質增效、轉型升級要求進入常態化,PE塑料再生料質量標準就成為國家推動再生資源產業規模升級、技術產品標準規範體系重要一環。 眾所周知,由於廢舊塑料回收生產的複雜性,再生塑料往往存在性能差異大、質量難以保證,從而導致再生塑料產品質量出現缺陷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再生塑料產品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和影響使用者的信心。
  • 科學家研發出反覆利用、無限循環的塑料!
    圖片來源:仁渡海洋據統計,世界上每年都有800萬噸塑料垃圾排放入海洋。在北太平洋海面,「野蠻生長」的垃圾甚至變成了「垃圾島」,足足覆蓋160萬平方公裡,約有3個法國這麼大。無處不在的塑料垃圾已成為海洋裡的「殺手」。2015年,一個海洋生物保育團體發現海龜的鼻孔中卡住了一支塑膠飲管,足有12釐米長。
  • 重慶本源塑料有限公司本源再生塑料製品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徵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規定和《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辦法》的要求,現將重慶本源塑料有限公司本源再生塑料製品項目環境影響相關信息公示如下:一、建設項目名稱及概要項目名稱:本源再生塑料製品項目
  • 塑料的循環經濟 塑料降解和回收的生物技術解決方案
    塑料經過大約100年的生產,到現在塑料顆粒幾乎無處不在:在地下水、海洋、空氣和食物鏈中,全世界都在用生物技術方法來解決這一塑料危機。然而,大多數的進展僅限於一種特定類型的塑料,即聚酯,如PET。Ren Wei在《自然催化》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中,對當前的研究狀況進行了批判性的討論,並提出了塑料生物循環經濟的策略。為了實現塑料的循環經濟,需要複雜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