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汙染治理難,回收利用Or可降解該用哪種方式?

2020-11-25 騰訊網

有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生產超過3.3億噸塑料,每年使用5000億個塑膠袋,每分鐘就會售出約100萬個塑料瓶,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增加兩倍。同時,還有部分塑料垃圾流域海洋,影響了海洋的環境。

在此背景下,塑料汙染治理被提上日程。

2020年我國加強了在這一方面的治理力度,先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和《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明確到今年年底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地的商超、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塑料回收和可降解塑料是當前減少塑料使用呼聲較高的兩大方式。

塑料回收or可降解塑料?

業內人士認為,塑料作為一種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能更好的減少資源能源浪費。有許多專家認為,解決塑料廢料的辦法在於大大增加回收利用的塑料數量,而不在於開發和使用可降解塑料

對此,有專家持反對意見,並指出大部分的塑料降級再生利用,回收次數有限,且利用效率和價值等逐漸走低。塑料循環回收利用的增長速度遠低於塑料產生量的增長速度的現象使其無法成為塑料汙染的主要解決方案。

塑料回收為可降解塑料的緩衝

究其根本,造成很多人對可降解塑料不認同的原因大多數在於價格。

資料顯示,塑料製品要達到可降解標準,需要滿足材料能被鳳姐為二氧化碳等,可堆肥崩解,且堆肥的殘留物不會影響生物生長,其中也不能含有重金屬。這對可降解塑料的技術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在還不成熟的市場中,率先推出的可降解塑料成本會較高,從而影響了消費者對可降解塑料的接受程度。

小編認為,無論是塑料回收還是可降解塑料,均是我國推進治理塑料汙染的重要方式,塑料回收的實現可為可降解塑料的完善爭取更多的時間。日前「我國塑料汙染防治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項目在京啟動就是一大信號。據了解,項目將提出廢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相關預測、技術和發展趨勢等的戰略建議。

「全」降解塑料未來將「佔領」市場

可降解塑料實施起來並不容易,主要表現在兩大方面,一是技術難點、應用場景差異化和成本等問題亟待補齊短板;二是可降解塑料還要在相關政策制定、法律保護、行業標準、市場監管、認證體系等均逐步規範。

2020年9月《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發布,可降解塑料行業又朝著規範化邁進了一步。

資料顯示,從降解效果看,又可分為「全」降解和「部分」降解。業內普遍認為,全降解塑料未來將佔領市場,「部分」降解塑料將推出市場。而在這個過程中,塑料回收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與可降解塑料共同達到減少廢塑料產生的目的。

層狀α-磷酸鋯促進生物降解

以可生物降解聚(3-羥基丁酸酯-co-4-羥基丁酸酯)[P(3,4)HB]為基體,有機改性層狀化合物α-磷酸鋯(OZrP)為增強相,採用溶液插層法製備了P(3,4)HB/OZrP 納米複合材料。分別用X 射線衍射儀(XRD)、掃描電鏡(SEM)、偏光顯微鏡(POM)、熱重分析儀(TGA)和差式掃描量熱儀(DSC)等對其微觀結構、熱穩定性、結晶行為及降解性能進行了表徵與分析。

研究表明:

(1)通過溶液插層法成功製備了P(3,4)HB/OZrP 納米複合材料,當質量分數為3%以下時,

OZrP 能夠均勻分散在基體中,形成插層或剝離的納米複合結構。

(2)P(3,4)HB /OZrP 納米複合材料的起始熱分解溫度隨著OZrP 含量的增加而略有降低,OZrP 的添加降低了P(3,4)HB 基體的熱穩定性,但能促進成炭。

(3)當OZrP 在基體中添加質量分數不超過3%時,P(3,4)HB 的冷結晶溫度降低,結晶速度提高,結晶周期加快,P(3,4)HB 的結晶能力提高。少量的OZrP 能夠促使P(3,4)HB 的晶粒細化,且數量顯著增多,表明OZrP 的添加對P(3,4)HB 的結晶有異相成核作用。此外,與純P(3,4)HB 相比,P(3,4)HB/OZrP 納米複合材料的熔融溫度略有提高。

(4)OZrP 能促進P(3,4)HB 的降解,提高降解速率,P(3,4)HB/OZrP 在三種不同溶液中的降解性質均有相同的變化規律和趨勢。

相關焦點

  • 加強塑料製品治理 十部門將塑料汙染全鏈條治理進行到底
    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 朱兵: 那麼具體的來說,就是要做好三個「一批」,禁限一批難回收易(向環境中)洩漏的一次性塑料汙染製品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替代一批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的塑料製品,循環一批新型包裝和物流載具。
  • 可降解塑料真能解決「白色汙染」嗎?
    ,這種塑料來源於以海藻為食的微生物,塑料廢棄物毒性為零,能以有機廢物形式回收利用。美國專利局2016年曾在統計後表示:自1973年收到第一份「澱粉表面改性填充塑料」的專利申請以來,該專利局每年都會收到一些可降解塑料的專利申請。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各國對環保科研上投入的加大,可降解塑料研發更進入一個爆發期。不過,雖然有如此多的可降解塑料發明,「白色汙染」的恐怖前景仍不樂觀。
  •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白色汙染的終結者嗎?目前看起來還很難
    「推廣使用生物基塑料的大前提,是必須優先保護糧食安全。除了原料從哪裡來的問題,生物基可降解塑料的成本相較於普通塑料仍然較高。在繼續進行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技術創新的同時,應加強對傳統塑料回收再利用,充分發揮它們的價值,逐步邁向一條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徐忠華說道。生物可降解塑料,塑料汙染的終結者?
  • 外賣餐盒難再循環利用:降解條件苛刻 回收無人問津
    (閆珍珍 攝)  A 「可降解」餐盒也會汙染環境  「55元1000個,批發可降解餐盒。」「生物可降解塑料、無毒無害。」在餐盒批發市場和網上商店,這樣的字眼描述隨處可見。  在淘寶網,記者看到有些一次性發泡餐盒,上面清楚地寫著「降解」字樣。
  • 「限塑令」催生可降解塑料行業巨大紅利 專家詳解何為「可降解」
    今年初,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以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為導向,研發推廣性能達標、綠色環保、經濟適用的塑料製品及替代產品。明確到2020年底,我國將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江西出臺政策措施 加大力度治理塑料汙染
    「限塑行動」實施難點突出表現在集貿市場執法難、公眾認識不一致、替代產品成本高等問題。下一步,將加強對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的監督管理,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規範塑料製品的回收利用,加強塑料汙染專項整治工作,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經驗總結與宣傳引導。  楊國華在作主題發布時說,力爭到2020年底,江西省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情況調查報告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指出,積極應對塑料汙染,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
    「一控」即嚴控塑料廢棄物向環境洩露。「一減」即著力推動減少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兩促進」即積極促進替代技術和替代產品供給、積極促進塑料廢棄物分類回收和循環利用。「三個一批」即禁止限制一批難回收、易洩露的一次性塑料製品生產、銷售和使用;循環推廣一批新型包裝和物流載具,建立健全高效回收體系;協同治理一批塑料汙染突出的重點場所和沿線,建立塑料汙染治理制度體系。
  • 木質素基可降解塑料 助力解決「白色汙染」—新聞—科學網
    而這些生物降解垃圾袋的技術正是來源於北京林業大學林木分子設計育種高精尖創新中心和林木生物質化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教授袁同琦團隊的科研成果。 塑料製品大多不可降解且難以回收,隨著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已成為「白色汙染」的主要源頭。尋求綠色環保的可降解生物基材料,以替代石油基塑料至關重要。
  • 升級「限塑令」 安徽塑料汙染治理有了「時間表」
    原標題:塑料汙染治理有了「時間表」避免「一刀切」,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當下,塑料汙染已和氣候變化一樣,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塑料汙染治理涉及上下遊產業鏈,社會影響面廣泛。今年以來,我國塑料汙染治理頂層設計不斷完善。
  • 【快看】遼寧治理塑料汙染將放大招!
    【快看】遼寧治理塑料汙染將放大招!為積極應對塑料汙染,落實《省發展改革委 省生態環境廳關於印發遼寧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遼發改環資〔2020〕484號)有關要求,保障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建立健全符合環保要求的塑料製品長效使用管理機制,遼寧省商務廳向全省廣大商貿流通企業發出以下倡議:一、從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塑料汙染治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有關塑料汙染治理的政策文件
  • 武漢: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吸管年內告別餐桌
    武漢市日前正式出臺《武漢市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對於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及銷售、快遞包裝禁塑時間表、環保袋推廣應用以及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規劃。預計到2025年底,武漢市將基本建立塑料汙染治理的長效機制。
  • 《杭州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
    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可參照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146號)相關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2020年版)。設計並推廣綠色亞運產品識別標誌,推出系列綠色產品,在場館、亞運村、酒店等領域,全面推廣可重複使用的環保布袋、紙袋等替代產品,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製品,到亞運會前,全市所有賓館、酒店、民宿等場所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六、杭州市推進塑料汙染治理的主要考慮是什麼?
  • 突變體酶有望成為治理白色汙染的利器
    2020年4月8日,《Nature》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拓寬了人類高效降解塑料和治理白色汙染的道路。本研究中,來自法國的多名研究人員,利用工程改造技術,將原有的一種低效PET塑料降解酶,構建成了一種能高效降解PET的突變體酶,並發現用該酶降解得到的材料,製作的塑料製品強度未下降,PET塑料的再利用率被有效提高。
  • 一文讀懂 |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建立健全塑料製品管理的長效機制。、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努力建設美麗河北。
  • 可降解塑料到底是什麼?你知道哪種最適合我們嗎?
    在眾多可降解塑料中,PHA 的降解方式是最特別的,可以在生物體內完全降解成β-羥基丁酸、二氧化碳和水。 PHA類可降解塑料熱變形溫度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加工溫度範圍窄、熱穩定性差、脆性大、生產質量不穩定,可用於一次性用品、醫療器械手術服、包裝袋和堆肥袋、醫用縫線、修復 裝置、繃帶、骨科針、防粘連膜及支架等領域。
  • ...塑料汙染治理論壇在北京成功召開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2020年11月20日,由中國循環經濟協會主辦的塑料汙染治理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主題是「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加快治理塑料汙染」。塑料製品生產、使用、回收處置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權威專家、龍頭企業齊聚一堂,共同研討健全多方協作機制、治理塑料汙染的有效途徑。
  • 酶工程技術用於降解與回收塑料垃圾
    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有效的方法回收廢棄的塑料以解決塑料垃圾的汙染問題,PET的主要回收手段是熱機械方法,但是這種方法容易導致塑料機械性能的損失。因此,工業上優選從頭合成PET而不是再回收利用,最終導致PET廢物的持續積累。此外,PET具有高比例的芳族對苯二甲酸酯單元(會降低鏈遷移率),這種聚酯很難水解。
  • 「禁塑」後塑料包裝該用啥替代?生物降解塑料PBAT集中投產
    塑料分為化石基塑料和生物基塑料,塑料是否可生物降解,其實跟塑料由哪種原料製成沒有必然關係,只有約25%的化石基塑料可生物降解。 「化石基塑料由於回收體系並不健全、回收成本高、二次使用價值低等原因,是造成白色汙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 漲姿勢,可降解塑料真的是「白色汙染」剋星嗎
    在全面限制塑料製品之後,很多人不免關心: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全面被禁後,該用什麼替代?有人提出,用「可降解塑料」代替,是否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可降解塑料」是什麼?根據材料的不同和特性的各異,我們可以簡單地將常見的塑料分為以下四大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