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塑料製品治理 十部門將塑料汙染全鏈條治理進行到底

2020-11-28 中國青年網

  塑料製品已經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一根吸管、大到一輛汽車,塑料的身影無處不在。人們在享受塑料便利的同時,也在承受著塑料汙染對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的負面影響。

  「加強版」塑料製品治理方案年底前實施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等十部門舉行了全國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會。截至目前,我國已有27個省份制定了省級的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還有4個省份的方案預計也將在本月底出臺,我國將在年底前實施更為嚴格的塑料製品全鏈條治理。

  今年初,我國已經公布了關於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分階段目標和措施,將分2020年底、2022年底和2025年底三個時間節點來推進塑料汙染的治理工作。其中,2020年底前,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可降解一次性刀叉勺將在部分區域禁止使用。此外,還將禁止生產和銷售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和厚度小於0.01毫米的不可降解農用地膜,禁止生產有意添加塑料微珠的淋洗類化妝品和牙膏牙粉,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和一次性塑料棉籤。

  以上措施並非一刀切執行,將從條件較為成熟的地區開始,積極穩妥地推進。以與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的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為例,到2020年底,主要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禁止使用,後續再逐漸向地級城市推廣,這主要是考慮到行業承受能力和公眾的接受程度,儘量減少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張麗君: 一個是整個原料的(供應)情況,另外就是加工的工藝,第三個就是可降解的這些塑料製品,它的價格和原來不可降解的那個價格(相比)還是比較高的,老百姓也能夠逐漸的接受。

  專家認為,跟以往我國推行的「限塑令」不同,此次塑料汙染治理的政策應該被稱為「治塑令」,是從塑料製品的生產、流通、使用、回收等多個環節進行全鏈條治理。

  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 朱兵: 那麼具體的來說,就是要做好三個「一批」,禁限一批難回收易(向環境中)洩漏的一次性塑料汙染製品的生產流通和使用,替代一批不可降解的一次性的塑料製品,循環一批新型包裝和物流載具。同時,特別重要的,也是要建立健全高效的回收體系,規範廢塑料的材料化利用,大幅度地提高塑料垃圾的能源化利用的比例。那麼總體上看,「治塑令」是以循環經濟的理念來推進塑料製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應該說更具系統性、協同性和有序性。

  我國塑料回收比例高 低值塑料汙染仍較重

  塑料是重要的基礎材料,人類進行大規模的塑料生產已經有60多年的歷史,現在全球塑料的使用量是半個世紀前的20倍,預計未來20年內塑料的生產量和使用量還會再翻一番。從1990年代開始,就有多個國家出臺了包括限塑、禁塑、徵稅等法律法規。2014年以來,每兩年一次的聯合國環境大會都在號召和倡議全球應對塑料汙染問題。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等國際多邊場合,也專門有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汙染的相關議題。

  從總量上看,我國是塑料製品的生產和消費大國,而在廢舊塑料回收利用方面,我國的行動也比較早,目前的回收利用總量和比例都毫不弱於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

  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 朱兵: 我們給一個2019年的數據,那麼中國的廢舊塑料中,有大約1/3被材料化回收,造粒是其中一種;較高的比例被能源化利用,比如說是焚燒,部分進入垃圾填埋。那麼對比一下,比如說美國的廢塑料的材料化比例長期是在10%以下,2018年歐盟的材料化回收比例約是32.5%,2018年日本的材料化回收比例約為28%。

  但專家也指出,我國目前廢舊塑料回收主要集中在利用價值較高的塑料製品,而一些再利用價值較低、回收難度大的一次性塑料製品回收情況則不理想。因此,我國塑料汙染治理的政策制定目標可以概括為「兩減一控」:減少生產、流通和使用難回收、易向環境中洩漏的一次性塑料製品,減少塑料垃圾填埋量,控制塑料垃圾向環境的洩漏量。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張麗君: 就是0.025毫米以下的這個超薄的塑膠袋,和發泡的這個餐盒,因為它造成的那個汙染,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最嚴重的白色汙染。隨風飄,河塘兩邊,難以回收,而且它的洩漏很大。

  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研究院院長 朱兵: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外賣、快遞等新興業態迅速發展,塑料製品特別是一次性的塑料製品消費量持續上升,那麼替代產品推廣應用還存在不足,新型的治理模式培育不夠,企業和公眾參與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識還有待進一步加強。國家系統性的開展塑料汙染治理,其實就是為了應對這些新的挑戰。

  加強治理 從源頭管控生產和流通

  部分專家也表示,在推進塑料汙染治理中,我國已經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制度,但在實際情況中,仍然存在超薄塑膠袋違規生產使用的問題,這就需要創新管理方式,從源頭治理塑料的生產和流通。

  目前,我國塑料汙染治理監管執法的法規體系比較完善。今年9月1日,正式實施的新版《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明確了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責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的屬地管理責任,對違法違規行為設定了具體罰則。同日實施的《農用薄膜管理辦法》,也規定了農用薄膜的生產標準、銷售管理規定和具體監管要求。今年7月國家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也對有關部門的具體監管職責做了明確要求。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副處長 張德元: 再好的政策也是需要很好執行。比如說在2007年的時候,國家對這個超薄塑料購物袋、一些超薄農膜其實就已經有很明確的限制性的一些規定。但是我們現在來看,有一些企業仍然在違規的生產,在一些集貿市場和流動攤販當中、在一些電商平臺,超薄塑膠袋使用還非常普遍。

  專家介紹,塑料製品滲入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執法監管的難度確實很大,除了加大執法力度和頻次,還應該創新管理方式。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副處長 張德元: 一個就是在生產環節,你比如說塑膠袋和超薄農膜,我們可不可以打上生產廠家的標識和廠址,這樣做好一定源頭的追溯。另一個就是像這些農貿市場的經營主體或管理者,它要採取集中的購銷制度,然後來規範塑膠袋的採購,來解決我們單一的這些商戶可能沒法監管的一個問題。

  我國可降解塑料製品標識發布

  為了配合塑料汙染治理政策的推行,近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制定並發布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該指南推出了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專屬標識,不久就會出現在一些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上。

  在可降解塑料中,技術和工藝較為成熟的主要是全生物降解塑料,這類塑料在特定情景和自然環境中可以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由于禁限管理要求大部分從明年起開始執行,目前,可降解塑料市場需求量仍然有限,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成本相對較高。

  北京工商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院長 翁雲宣: 這是用全生物降解原料製作的,然後這個袋子呢,像同樣的規格尺寸,比普通塑料貴,就是成本高兩倍左右。那麼隨著我們政策的實施以後,用的量開始大了,那麼原料的規模它也會放大,總的成本就會下來。

  在北京某社區的超市中記者看到,經營方在今年五六月份就已經已經開始採購可降解購物袋。

  北京某超市店長 文欣欣: 九月份已經配送到各店,預計九月到十月就可以正式上市了,可能的售價會在六毛到七毛之間。

  記者觀察到,在收銀臺結帳的顧客中,約有一半都在使用自備的購物袋或拉杆車,但以中老年群體為主,而年輕人則偏向於購買超市提供的塑料購物袋。對於即將推行的新規,部分消費者表示會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北京市民1: 能接受,你把平時用的袋保存好,不用塑膠袋不就可以了。

  北京市民2: 我覺得習慣就好了,我覺得用自己的袋子挺好的。

  北京市民3: 看這個價格,如果它價格浮動不大,哪怕是漲到五毛左右也是還能接受的。

  專家介紹,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商家可以探索多採用替代方式,而消費者也需要逐步養成減量和重複利用的生活習慣。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 張麗君: 最好的辦法就是少用,少用就是減量了,能用的這些塑膠袋,我們讓它重複使用,使到不能用的時候。第二個就是說用那些替代的東西,無紡布的可以替代,牛皮紙的可以替代,就是家裡面有一個小的那個尼龍袋,一小團兒,拿起來方便,回家洗洗還可以再用。我覺得這都是一個文明的消費習慣,是一個節儉的社會風尚。

相關焦點

  • 《杭州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
    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可參照國家發改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2020〕1146號)相關塑料製品禁限管理細化標準(2020年版)。答:主要是兩種,第一種是可降解塑膠袋,目前主城區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將陸續供應,第二種就是布袋、紙袋和菜籃子等傳統替代產品。五、此次杭州市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對2022年舉辦亞運會提出哪些要求?
  • 蘭州新區開展塑料製品汙染治理行動
    近日,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多措並舉,通過召開工作推進會、開展跨部門 " 雙隨機 " 抽查、專項檢查等方式,在轄區範圍內紮實開展塑料製品汙染治理,引導全社會開啟綠色生活方式。今年年底,新區範圍內將禁止生產和銷售小於 0.025 毫米的超薄塑料購物袋等塑料製品。
  • 中國固體廢物管理現狀及塑料汙染治理成效
    塑料汙染防治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國際貿易、回收處置等多個環節、多個部門,治理難度非常大。中國是發展中大國,在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汙染問題上,始終積極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把倡議變成行動,把理念轉為實踐,為全球共同應對塑料汙染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一是以限制塑料購物袋為抓手,減少塑料製品使用。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提出三個亮點 六項保障措施
    《意見》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了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對不同類別塑料製品提出了相應管理要求和政策舉措,包括: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培育形成塑料減量、綠色物流和循環利用新模式;規範塑料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和處置,降低塑料垃圾填埋量
  • 升級「限塑令」 安徽塑料汙染治理有了「時間表」
    原標題:塑料汙染治理有了「時間表」避免「一刀切」,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當下,塑料汙染已和氣候變化一樣,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存環境。塑料汙染治理涉及上下遊產業鏈,社會影響面廣泛。今年以來,我國塑料汙染治理頂層設計不斷完善。
  • 【快看】遼寧治理塑料汙染將放大招!
    【快看】遼寧治理塑料汙染將放大招!按照《遼寧省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意見》還有這些行為將被禁止到2020年底,全省將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禁止生產含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
  • 一文讀懂 |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
    一文讀懂 | 《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 2020-12-01 15: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塑料製品產量全球第一 塑料汙染治理呼喚全流程管理
    這一消息為深受塑料垃圾圍困之苦的公眾帶來了信心,也為儘早實現海水可降解塑料的產業化帶來了希望。回顧中國塑料產業的發展之路和塑料汙染治理中的關鍵事件,對當下和未來的環境治理有重要意義。一家日式餐廳外櫥窗內以塑料製成的食物模型本世紀前10年,為加強對塑料垃圾的管控,國家有關部門相繼發布了一些重要的法律和法規。例如,2001年國家有關部門發布了《關於立即停止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的緊急通知》,2007年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以下簡稱「限塑令」),同年原國家環保總局發布了《廢塑料回收與再生利用汙染控制技術規範》等。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全球攜手正當時
    從第一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中強調塑料製品汙染預防原則的重要性,到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鼓勵減少不必要的塑料生產和使用,國際社會對塑料廢物,特別是海洋微塑料和一次性塑  料製品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2019年3月舉辦的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各國審議並通過關於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治理一次性塑料製品汙染兩項直接針對塑料廢物問題的決議,標誌著國際社會在塑料廢物問題上逐步採取切實行動、推動全球性合作的決心,也為各國進一步開展塑料廢物治理指明了方向。  另外,其他多邊組織和框架也對塑料汙染給予高度重視。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全球攜手正當時
    從第一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中強調塑料製品汙染預防原則的重要性,到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鼓勵減少不必要的塑料生產和使用,國際社會對塑料廢物,特別是海洋微塑料和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2019年3月舉辦的第四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各國審議並通過關於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治理一次性塑料製品汙染兩項直接針對塑料廢物問題的決議,標誌著國際社會在塑料廢物問題上逐步採取切實行動、推動全球性合作的決心,也為各國進一步開展塑料廢物治理指明了方向。另外,其他多邊組織和框架也對塑料汙染給予高度重視。
  • 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情況調查報告
    對此,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於2019年12月26日至2020年2月5日在全市範圍內就「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C、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49.6%)D、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45.8%)E、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27.5%)F、依法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24.4%)17、在您看來,治理塑料汙染最重要的事情是(多選):           A、強化政府相關部門責任,加強行政監察和執法監督檢查
  • 《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徵求意見稿)
    將塑料汙染治理工作與本市尋找「首都最美家庭」活動相結合,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倡導全市家庭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將簡約生活綠色消費納入選樹「最美家庭」要求,引導市民從家庭層面減少塑料汙染的產生。充分利用廣播電視、新媒體等渠道,加大對塑料汙染知識和治理工作的宣傳力度,引導公眾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抵制商品過度包裝,重複使用布袋、紙袋替代塑膠袋,將參與塑料汙染治理納入北京市民公共行為文明調查指數,跟蹤評價。充分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深入宣傳塑料汙染治理典型案例,形成部門齊抓共管、社會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 江西出臺政策措施 加大力度治理塑料汙染
    今年6月,江西省印發實施了《江西省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為了促《實施方案》落到實處,江西省政府新聞辦和江西省發改委於8月28日專門就「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召開新聞發布會。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共同守護海洋生態
    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日益引起各國重視。專家認為,海洋汙染治理是一項持久的大工程,需要各國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持續加大防治力度,同時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海洋塑料汙染給各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高達80億美元。  歐洲環境署對歐洲地區148萬平方公裡的海域環境質量進行評估後發現,118萬平方公里海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汙染問題,其中塑料垃圾佔海洋垃圾總量的近90%。一項來自荷蘭和比利時海洋環境問題專家進行的研究顯示,目前地中海16%的海面面積微塑料含量超出安全標準,其中部分地區含量超標5倍以上。
  • 青海發布關於共同做好塑料汙染治理的倡議書
    保護生態環境 減少塑料汙染——關於共同做好塑料汙染治理的倡議書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推進青海省生態文明建設和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倡導消費者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引導經營者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部署,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青海省消費者協會向全省廣大經營者和消費者發出以下倡議:一、呼籲經營者要做到:(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九部門
  • 我市啟動2020年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
    11月24日,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召開視頻會議,從即日起啟動為期一個月的全市2020年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市政府副秘書長郭磊石主持會議,介紹了國家、省塑料汙染治理專項行動的有關情況,對我市開展專項行動進行了安排部署。
  • 2021,請和塑料吸管說再見《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
    去年初,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意見》明確,從今年1月1號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這也意味著,今後咖啡、奶茶等飲品要徹底和塑料吸管說再見了。
  •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0...
    【今年底禁用塑料吸管!每一根的降解時間可能長達500年】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將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共同守護海洋生態(國際視點)
    專家認為,海洋汙染治理是一項持久的大工程,需要各國政府、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持續加大防治力度,同時提高公眾環保意識,加快發展循環經濟。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的一份最新報告稱,該機構完成的首次全球海底微塑料汙染總量評估顯示,全球深海中約有1400萬噸微塑料汙染物,是海洋表麵塑料汙染總量的兩倍以上。
  • 衢江區塑料汙染治理再升級
    汙染了環境 「治塑」迫在眉睫 近日,衢江區發改局等7部門聯合印發出臺了《衢江區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對全區塑料汙染治理提出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