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九大行星變成八大行星的原因

2020-12-06 看社會百態閱人間冷暖

在正式開始討論小行星、彗星和其他太陽系天體前,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一下天文學家是如何辨別不同天體的。

天體的分類方法有很多,例如,可以根據它們在望遠鏡下呈現的形狀(球形或不規則形狀)、成分(巖石或冰)、外觀(像彗星一樣模糊或只有一個亮點),或者根據它們軌道的性質來進行劃分。

主流觀點認為體積是最主要的考慮因素:體積比恆星小但大於其他天體的為行星。

那麼問題來了:行星到底有多大?太陽系中繞日公轉的天體有數十億顆之多,其中最大的為木星,其直徑是地球的11倍,而最小的只有塵埃般大小,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

在對天體進行分類時,性質並不在考慮範圍中,在很大程度上,大小行星之間的分界線比較隨心所欲,好比河流和小溪之間的區分。

按照當前的習慣說法,目前太陽系中共有8顆大行星。冥王星曾經也屬於大行星家族的一員,但由於它更像外太陽系天體,天文學家後來將其從大行星行列中除名,並劃入其他分類。

不過眾口難調,冥王星的地位一直備受爭議。美國天文學家查爾斯·科瓦爾(Charles Kowal)在其1988年出版的一本有關小行星的著作中提出了如何界定行星的問題,這在當時來說非常具有前瞻性。

穀神星(Ceres)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小行星,它的直徑為952千米,而冥王星的直徑大於2 300千米,當時冥王星還屬於大行星行列。科瓦爾在書中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我們以後發現直徑超過1 500千米的天體,我們應該怎麼稱呼它們?是叫小行星,還是行星?我可以拍著胸脯說,不到最後關頭,天文學家是不會回答的!」

這一點還真讓他說中了,2003年,終於到了不得不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了。

天文學家發現海王星軌道以外有4顆繞日公轉的大天體,其中的3顆分別為鳥神星(Makemake)、妊神星(Haumea)和塞德娜(Sedna)。

還有一顆是鬩神星(Eris),鬩神星的大小和冥王星不相上下,但質量卻比冥王星大27%。

如果說冥王星是行星的話,那鬩神星理所當然也屬於行星。那另外3顆呢?難道也都屬於行星嗎?要是以後再發現其他大天體呢?行星的數量豈不是很快就會達到20、50,乃至1 000了?

所以,到了該重新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簡稱IAU)經過投票,決定設立「矮行星」這一天體類型,但此舉也頗有爭議。

冥王星、鬩神星和小行星穀神星成了矮行星家族的第一批成員,曾經位居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如今已被重新定義為小行星(編號:134340),於是,大行星的數量縮減為8個。

截至2012年,只有5個天體被歸入矮行星的行列。

而茫茫宇宙之中,已經確定的既非行星也非矮行星或衛星的天體仍然有數千個之多,IAU將這些天體統稱為「太陽系小天體」,再往下它們還可以細分為彗星(偶爾帶有朦朧的彗發和彗尾的一類冰凍天體)和小行星(從地球上看呈一個光點的巖質天體)。英語中的「minor planet」和「asteroid」皆有小行星之意,但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都只用後一個詞來稱呼小型巖質天體。

太陽系中類地行星與巨行星之間存在著一個主小行星帶。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在太陽系中發現了超過30萬顆小行星,絕大多數都分布在距離太陽2.1~3.3天文單位的空間裡。今天,小行星家族仍在以每月幾百顆的速度不斷壯大著。

從特寫照片來看,小行星和行星有著截然不同的外觀:大部分小行星呈橢圓形或者不規則的形狀,而且表面一般有山脈、巨石和火山口。

儘管小行星的數量龐大,但它們的質量總和相對而言並不算大。

如果將所有已知的小行星組成一個天體的話,它的質量其實還沒有地球的衛星月球大。

相關焦點

  •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八大行星將變成九大行星?太陽系即將出現新的行星? 文/蠟燭 是人都會犯錯,曾經在對宇宙的研究過程中就出現過一次錯誤,冥王星,曾經這些科學家認為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不過後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對宇宙的了解也越來越深入,後來終於看清了冥王星的面貌,它並不是太陽系中最大的一顆行星,而那時的九大行星也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八大行星 冥王星哪去了 專家:變「矮」了
    人們為了方便研究宇宙,把它劃分成許多區域,比如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等。我們人類的地球是屬於銀河系中的太陽系的。長期以來,在太陽系這個大家庭中,一直被認為有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教科書上也是這麼寫的。但到2006年,太陽系九大行星被改為八大行星,沒有冥王星了。那么九個行星為何變成八個了?冥王星哪去了?
  • 太陽系發現「第九顆行星」蹤影?八大行星變成九大行星?
    在我們的常識裡,一直都會認為太陽系中只有九大行星,但其實當時科學家因為錯誤,把冥王星也算在內了,隨著科學家對宇宙的深入了解,漸漸的認為冥王星的體積太小,並且並不受制於太陽星系,就把冥王星降為矮行星,所以才有了現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依序為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 太陽系九大行星為何變成了八大恆星,冥王星現狀如何?
    就因為宇宙太大了,所以科學家們就把它劃分成幾個區域,方便研究,比如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等。長期以來,我們一直都認為太陽系有九大恆星,但是到前四年開始,就變成了了八大恆星,也就是說沒有了冥王星,那麼,它去哪了呢?其實,專家已經給出來答案,它並不是不見了,而是變「矮」了,所以它不具備跟別的行星同稱的資格了。說起冥王星,它的命名竟是由一個10歲的英國小女孩威妮夏·伯尼命名的。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為了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什麼會被踢出去?
    在我們小的時候,上地理課的時候,老師會告訴我們我們生活的地球屬於太陽系,而在太陽系之中和我們一樣圍繞著太陽運行的行星還有八個,算上我們,太陽系正好是九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的距離由近及遠來說,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太陽系有九大行星的這種說法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裡,以至於到今天為止,還有很多人認為太陽系仍然有九大行星,殊不知,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也就是冥王星,早就已經被踢出行星的行列了,我們的太陽系早就變成了八大行星。
  • 太陽系的行星, 八大行星還是九大行星?
    (2006年8月24日下午,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會通過第5號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 ,自行星之列中除名。)[1]  八大行星自轉方向多數也和公轉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兩個例外。金星自轉方向與公轉方向相反。而天王星是在軌道上橫滾的。而曾經被認為是「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於2006年8月24日被定義為「矮行星」。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冥王星為何被除名?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
  • 太陽系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 連線北京天文館館長
    8月24日晚在布拉格召開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第26屆大會上,來自各國天文界權威代表投票通過聯合會決議,今後原來九大行星中的冥王星將不再位於「行星」之列,而屬於矮行星。  80%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後草案  與會代表、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通過電話介紹,超過80%的代表投票同意更改最後草案,就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它天體定義達成共識。  最終決議把行星和太陽系中的其它天體定義為三類,即行星、矮行星和「太陽系小天體」。
  • 九大行星變成八大行星,從冥王星的浮沉窺探科學的進步
    因為這一天,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通過決議宣布冥王星不再是行星了,而是被降成了矮行星。流傳了快一百年的「九大行星」說法就此改變,從此以後太陽系就只剩&34;了。這個改變意味著全世界的教科書,各種天文館、科技館和自然博物館都需要改變關於行星的介紹,就是我們作為普通人都要改變觀念——現在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了。這不是說冥王星不存在了,它還老老實實按照原來的軌道在運行,只不過是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類在太陽系邊緣發現了更多類似於冥王星的星體。
  • 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被除名的冥王星為何很「可怕」?
    冥王星於2006年被移出九大行星行列,降級成為矮行星,自此太陽系只剩八大行星。冥代表著死亡,但冥王星的可怕之處與它的名字無關。冥王星遠離太陽,相對於地球而言,冥王星上的環境十分惡劣,這才是它的可怕之處。無知者無畏,而一知半解促使著人們去想像,這會給人帶來恐懼。冥王星長期以來的神秘,便是它的可怕之處。
  •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真的存在嗎
    雖然2006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冥王星「開除」出行星行列,太陽系九大行星就此變成了八大行星,但很多科學家依然相信存在另一個沒有被發現的「第九大行星」。一項新研究稱,神秘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應該位於太陽系外緣某個地方,但它可能根本不是行星。
  • 它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沒了它,太陽系才是八大行星
    它曾經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但後來被降格為矮行星。所以,現在我們說太陽系有八大行星了。矮行星:或稱「侏儒行星」,體積介於行星和小行星之間,圍繞恆星運轉,質量足以克服固體引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近於圓球)形狀,沒有清空所在軌道上的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
    由於當時的觀測手段十分有限,科學家對冥王星體積進行了錯誤的預估,科學家們認為冥王星是一顆直徑比地球還大的天體,科學家們也認為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樣,太陽系被一直認可的八大行星變成了九大行星。然而當時冥王星是太陽系第九大行星的觀念都已經深入人心,好多科學雜誌甚至地理教材都已經將冥王星稱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如果想再次修改冥王星的天體類型也顯得十分麻煩,僅以天體直徑大小判定冥王星不屬於太陽系九大行星也沒有說服力。所以,冥王星的第九大行星的地位也就一直保持了下來。
  • 太陽係為何由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冥王星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介紹冥王星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為什麼現在說冥王星不再是九大行星之一,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呢?
  • 冥王星為何會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列?科學家說出了原因
    太陽系及其八大行星根據科學家繪製的太陽系全景圖來看,在太陽系中存在八顆非常顯眼的行星,這八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這八顆行星在太陽的帶領下,億萬年來一直圍繞銀河系中心的黑洞旋轉,就像太陽這個母親帶著八顆「小蝌蚪」在宇宙流浪一樣,可是在之前,太陽其實是帶著九顆「小蝌蚪」飛行的,也就是太陽此前其實是擁有九顆行星的
  • 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太陽系九大行星行列?會員到期了?
    導讀:早在筆者高中時代,冥王星還是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甚至還有著九星連珠的壯觀景象,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冥王星卻悄悄從九大行星中除名了!而太陽系目前也變成了八大行星。與我們所熟知的其它行星不同,冥王星距離太陽比較遠,所以發現的時間也比較晚。1930年,克萊德·湯博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與已知的八大行星並列為太陽系第九大行星。這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若干年後,冥王星卻被定義為矮行星。
  • 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原標題:太陽系重現第九大行星(圖))   20日,在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海王星最遠水星最近
    我們生活的太陽系本來有九大行星的,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的時候,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因此太陽系從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而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太陽系出現第九大行星?神秘天體闖入太陽系,被太陽「控制」
    眾所周知太陽系是有八大行星的,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過大家知道嗎?太陽系曾經是有九大行星的,這第九顆行星就是冥王星,只是後來它被重新劃入了矮行星行列,從此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 第九大行星出世?NASA:巨大行星暗藏太陽系
    現在,美國宇航局(NASA)給出了他們的看法,這個自冥王星退位以來就一直爭論不休的第九大行星確實存在。NASA強調,他們已經獲得了一些指向這個神秘的第九大行星的證據。研究人員解釋道,這可能是一顆未知的行星。有可能就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這顆行星的引力會會使得整個太陽系平面擺動,這些星體軌道的擺動也是由他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