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宋大昭
「16日早上,我去巡護,走到平坡溝附近時,突然看見河道有兩隻動物在移動。我悄悄靠近仔細一看,原來是兩隻金貓!當時心情特別激動,趕緊用手中的相機拍了下來。剛拍完第一張照片,兩隻金貓就走進了河道邊的樹叢裡。
這時我並沒有驚動它,仔細觀察了一下當時的環境,猜想它可能會從河岸的樹叢上到公路,再從公路上到山坡,於是我悄悄蹲在路邊等待。大約過了五六分鐘,一隻成年金貓出現在公路上,我趕緊拍了下來,5秒之後它就進了林子,此時另一隻小的金貓也出現在公路上,我將它也拍了下來,幾秒過後它也進了林子,沿著山脊走了。」
照片拍攝者肖飛通過微信告訴我當時的情景。寥寥幾句話,雖沒什麼驚心動魄,但是卻幾乎讓所有的生態攝影師和自然愛好者哀號遍野哈喇子流下三尺長。
肖飛在野外拍到的金貓,太令人羨慕了
因為金貓實在太罕見了,它罕見到迄今為止在中國國內就沒有人用相機在野外親手拍到過它的靚影。
中國有6種大中型貓科動物:虎、豹、雪豹、雲豹、金貓、猞猁。其中高原上的雪豹、猞猁不稀奇,分布廣數量較多,而且所處的環境比較開闊且視野好,有心去拍攝且願意付出時間的,拍到是遲早的事情。
老虎這兩年在中國種群開始恢復,雖然數量依然很少,但是由於老虎是大王,心比較大,也比較喜歡走大路,甚至不時上高速公路溜達一圈,因此這兩年被人看到並被手機拍下的次數並不少。
豹子的情況和老虎有點像,時不常地會有人開著車在路上忽然發現哎呀媽呀咋有個豹子在前面溜達,特別是在四川甘孜州,每年總有牧民挺開心地用手機拍下路邊的豹子發個朋友圈。
而雲豹和金貓,這兩種完全生活在森林裡的體型中等的貓,近年來幾乎從未被人看到或拍到過。
一次還拍到兩隻,這只是金貓幼崽 肖飛攝
金貓的正式名稱叫做亞洲金貓(Catopuma temminckii),這是一種生活於亞洲東南部的中型貓科動物。它曾經廣泛分布於中國東部和南部、越南、柬埔寨、寮國、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泰國、孟加拉等國,到了婆羅洲則分布著另一種亞洲金貓的近親:婆羅洲金貓(Catopuma badia)。
婆羅洲金貓
亞洲金貓是一種外觀變化非常巨大的動物,其毛色變化之多樣在亞洲的貓科動物裡絕無僅有。
根據其斑紋特徵,可基本分為五大類:紅棕色型、灰色型、麻褐色型、花斑型和黑色型。而這五個類型界限非常模糊,存在大量的中間過渡型個體。而正因為金貓多變的毛色,在過去用於毛皮交易時,這個物種擁有很多種名字:狸豹(花斑色型)、紅椿豹(紅棕色型)、芝麻豹(麻褐色型)等。
貓盟曾經在幾個地方拍到過金貓:雲南西雙版納、雲南德宏、四川甘孜州新龍縣、四川平武縣老河溝、西藏墨脫縣、西藏察隅縣、寮國豐沙裡省。
我們拍到了金貓的各種色型,而這裡面也存在著一些規律:在雲南和寮國,我們拍到的金貓幾乎全部是體色類似於赤麂的磚紅色,但寮國的一隻金貓為純黑色型。
在寮國拍到的紅棕色型和黑色型金貓的愛情故事。
新龍縣的金貓出現在海拔4000米的高度,是目前我們拍到的分布最高的金貓(可能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金貓分布記錄),它呈現出典型的花斑色型。
西藏的金貓毛色比較複雜,這裡既存在著暗棕灰色的金貓,也存在著花斑型金貓,甚至也有一隻黑色型的金貓,但這隻黑金貓看上去卻和寮國的純黑金貓有些不一樣,看上去它更像是一隻毛色很黑的花斑型金貓,類似於黑豹或者黑美洲豹。
北大的李晟博士一直在對金貓進行研究。他發現在四川岷山和陝西秦嶺都出現了純色金貓和花金貓混居的情況,通過多年的紅外相機監測,他發現母的純色金貓不但會生出小純色金貓,也會生出小花金貓來。
這次肖飛在唐家河拍到的金貓屬於一對花金貓母子。事實上唐家河的金貓大都呈現出花斑色型,這與相鄰不遠的另一個金貓拍攝大戶——甘肅白水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呈現出來的特點一樣。
花斑色型金貓(花金貓)的標準照。其身體側面密布圓形和不規則形狀的斑塊,有些類似於金錢豹體表的斑塊(豹紋)。因此,這種色型的金貓有時候會被誤認為金錢豹或雲豹(四川省唐家河自然保護區)
唐家河、白水江和李晟博士曾經做過金貓研究的老河溝同屬岷山山脈,看上去這裡存在著一個相當不錯的金貓連續種群。
這是同一個位置兩種不同色型的金貓,均攝自四川老河溝自然保護區(上:麻褐色型,下:花斑型)。
我們所作的調查表明金貓的適應性很好,對於生境的選擇涵蓋了從熱帶雨林到高海拔針葉林的廣泛森林類型。
它們的獵物也非常多樣化,主要包括雉類、中小型有蹄類、鼠類以及等中小型獵物,李晟博士甚至發現它們的食譜裡還包括金絲猴。
這種適應力超強的貓科動物在中國曾經廣泛分布,但如今已經在國內超過一半的歷史棲息地消失,比如江西、浙江、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已經基本不再有金貓的野外記錄。究其原因,恐怕導致其日趨瀕危的主要原因在於狩獵,因為它們對於棲息地和獵物並不算挑剔。
金貓親獸和幼獸 肖飛攝
肖飛:「這次機會難得,只可惜當時太激動了,沒有拍好。」
我:「估計很難有第二次機會了……」
肖飛:「確實。」
即便是在唐家河,中國最負盛名的一個野生動物觀賞聖地,肖飛也沒有把握能夠再次與金貓相遇。在野外,能夠與金貓邂逅的人屈指可數,這種機會對於大多數攝影師而言,即便是在夢裡也沒有出現過。
肖飛攝
然而,金貓在唐家河被拍到,可以說是運氣,也不全是運氣。
眾所周知,唐家河野生動物遇見率高。得益於保護區有效的保護管理,唐家河的野生動物數量增長明顯,且由於保護區內遵從生態友好的管理理念,這裡的動物並不怕人。
羚牛、斑羚、果子狸、小麂已經成了來到唐家河的必修課,只要來了就很少撲空;而豹貓、歐亞水獺、黑熊也有著不算低的遇見率。
在唐家河保護區拍攝到的羚牛 Jane攝
在唐家河保護區拍攝到的果子狸 斑貓攝
至於紅腹角雉、紅腹錦雞等雉類則更為常見。在這種環境裡,金貓,作為當地食物鏈的頂級物種之一,與它的野外相遇也從不可能變為了可能。
在斑駁的森林背景中,雌性紅腹角雉的羽色和斑點就是極好的「迷彩」,可以降低它們被捕食動物發現的概率。儘管如此,它們仍然難逃金貓這個出色的獵食者的火眼金睛。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紅腹角雉是金貓最主要的食物之一。
哪怕只是微乎其微的機會,也遲早會發生。而機會總是屬於有準備的人,肖飛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肖飛今年26歲,來到唐家河已有6年,今年剛結婚。他不但是一個勤快的護林員,同時也是一個勤快的生態攝影師。
他平時上山巡護總是帶著自己的相機,唐家河的大多數野生動物都已經在他的鏡頭裡停留過。此前他還參與拍攝了唐家河保護區與自然影像機構西南山地合作的歐亞水獺紀錄片。
此次與金貓母子的相逢,相信也必將會成為他日後永遠能夠給別人講述的故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