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避之不及的癌症細胞,竟也能巧妙的救人性命

2020-12-01 騰訊網

60多年前,美國維吉尼亞州的一位種植菸草為生黑人婦女,名叫海裡埃塔·拉克絲,偶然之間她發現了自己腹部上長了一個腫塊

於是她前往約翰·霍布金斯大學醫院接受檢查,診斷顯示,海拉患上了子宮頸癌,而且是晚期

儘管接受了化療,但海拉還是於1951年不幸去世,治療期間,海拉的主治醫生從她腫瘤上取下了一塊組織樣本,並送給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細胞培養組的喬治·蓋伊博士,喬治博士將其放在培養皿中觀察了幾天,結果他驚訝的發現,從海拉腫瘤上取下的細胞,非但並沒有死亡,而且很快的開始了複製,24小時就能分裂一次

並且是沒有盡頭的無限分裂,無論給海拉細胞多大的空間,它都能迅速填滿,要知道,普通的人類細胞在複製過程中,染色體兩端的端粒會不斷變短,最終到了一定階段,細胞就會凋亡,但是海拉細胞裡面有著更加活躍的端粒酶,保證每次複製後,端粒酶都會修復端麗,保證了細胞無限的,快速的複製

這種無限複製的不死細胞,在生物領域上有著巨大的作用,在此之前,科學家很難在實驗室培養人體細胞用作實驗

喬治·蓋伊博士將這種細胞命名為「海拉細胞」,他感覺到這種「不死細胞」的重要性,並分享給了全世界的實驗機構,用於癌症研究和製藥,不久之後,科學家利用海拉細胞被病毒感染,成功找出了小兒麻痺症的突破口,研製出了小兒麻痺症的疫苗

海拉細胞的發現,開啟了現代細胞研究的大門

1980年,德國病毒學家哈拉爾德·楚兒·豪森在海拉細胞中發現大量HPV-18,並證實其是導致海拉罹患宮頸癌的「元兇」,基於此,科學家研製出了預防宮頸癌的疫苗,如今在100多個國家使用

1986年,科學家發現如何讓海拉細胞感染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通過它找到了一個關鍵受體,揭示了這種病毒的感染機制。

1989年,一位Yale大學的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科學發現,海拉癌細胞含有一種叫做端粒酶的物質,能使細胞不死,這讓控制生物衰老的神秘物質--端粒酶走進了人們的視線

1993年,研究人員讓海拉細胞感染結核桿菌DNA,明白了細菌如何侵襲人類細胞。

據推算,迄今為止培養出的海拉細胞已經超過了5000萬噸,作為醫學研究中重要的工具存在。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農村常見的千足蟲,農村人避之不及,連雞鴨都不願意吃它
    農村常見的千足蟲,農村人避之不及,連雞鴨都不願意吃它其實我經常會聽到有些人在討論一個非常可笑的問題,很多人喜歡討論城市人和農村人,其實小編想說的是每一個城市人只不過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時間的變遷,我們才來到的城市發展在城市立足,實際上每一個人他們都是從農村發展過來的
  • 得了癌症要做化療嗎?腫瘤大夫說,這4類人千萬別化療,得不償失
    雖然目前社會上對化療的爭議不斷,比如有很多人覺得化療的副作用大,會加速死亡進程;化療化療一化便了;化療就是浪費錢……這些對化療的看法,大多數都是來自患者之口,這其中或許存在一些誤解。當然,即便如此,也不能否認化療在近幾十年來取得的一些成績,事實上,化療挽救過許多人的生命。臨床上很多類型的癌症都對化療敏感,治療效果顯著,比如淋巴瘤、白血病等造血系統惡性腫瘤,以及乳腺癌、胃腸腫瘤、肺癌、生殖系統腫瘤等實體腫瘤。
  • 日本中外製藥首次成功建立癌症幹細胞穩定細胞系
    該公司還發現,向已注射癌症幹細胞的小鼠體內,注射一種能特異結合表達於癌症幹細胞上一種蛋白的抗體後,能抑制癌症的轉移。這些研究結果已在線發表於10月18日的《幹細胞》(Stem Cells)。該項研究可能導致新型抗癌藥物。
  • 中國墨水竟能治癌症?復旦教授告訴你原理何在
    為什麼是中國墨?原來,研究人員發現,胡開文墨與時下熱門的一種新型抗癌治療——光熱治療(photothermal therapy,PTT)中使用的人工納米材料具有相似之處。光熱治療主要通過將具有近紅外光熱轉換的納米材料選擇性累積到腫瘤部位,然後僅對腫瘤局部實施近紅外光照,腫瘤細胞間和細胞內的納米材料吸收近紅外光,高效地轉化為熱能,可使腫瘤產生局部超高溫度,從而將腫瘤細胞殺死。
  • 一種現有藥物能殺死癌症幹細胞
    原標題:一種現有藥物能殺死癌症幹細胞  新華社東京11月17日電 (記者藍建中)哌迷清是一種抗精神病藥,主要用於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患者。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發現哌迷清還能殺死製造癌細胞的癌症幹細胞,今後有望作為新的化療藥物使用。   癌症患者接受化療後容易出現復發。
  • 小蘇打能「餓死」癌細胞?性命攸關的大事拒絕標題黨
    研究人員選擇用鹼,比如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來去除腫瘤內的氫離子,順利破壞了乳酸根和氫離子的協同作用,從而快速有效地殺死了處於葡萄糖飢餓或缺乏的腫瘤細胞。就是這研究結果出爐後,被大量媒體冠以「小蘇打餓死癌細胞之名」迅速傳播,但也隨之引發多方爭議。在網友的諸多評論中,有質疑標題黨的嫌疑、有求科普的呼籲……但最重要的一點,都指向了「餓死」癌細胞這一說法。
  • 日本2018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癌症免疫療法"是啥 癌症能治了
    日本2018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癌症免疫療法"是啥 癌症能治了 時間: 2018-10-10 09:13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摘要:   2018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美國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京都大學的本庶佑,以表彰他們在癌症治療領域的貢獻。他們的研究提供了一種治療癌症的方法——通過刺激免疫系統原有的能力,來對抗腫瘤細胞。  什麼是有效的免疫治療?
  • Nature:揭開癌症幹細胞致耐藥之謎
    Duncan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說,一種與正常組織幹細胞響應創傷相似的新機制,或許可以解釋經過多個周期的化療藥物治療後膀胱癌幹細胞會積極促成化療耐 藥的原因)。靶向癌症幹細胞的這種「創傷反應」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治療幹預方法。他們的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今天的《自然》(Nature)雜誌上。
  • 《Nature》子刊:CD8+T細胞的數量竟決定癌症患者的預後!
    多年來,研究人員在戰勝癌的路上不遺餘力地努力著,愈來愈多的癌症治療方案接踵而至。治好患者、「不留後患」,一直是癌症研究的終極目標。 近日,埃默裡大學溫西普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這一層面有了新的突破:CD8陽性T細胞的數量竟與多種腫瘤患者的預後密切相關!
  • JCB:細胞中心體的擴增效應或能開啟癌症
    ,中心體放大的類似案例或能幫助開啟並且促進多種人類癌症的進展。,細胞通常只含有一個中心體,其在每個細胞周期中僅會複製一次,當細胞分裂時,其能將微管組織成為雙極的紡錘體來促進每個子代細胞遺傳相同數量的染色體和單一的中心體,攜帶較多中心體的細胞通常並不會成功分裂,反而會死亡。
  • 為什麼癌症會擴散?
    在近些年癌症的發病率是越來越高,而大多數人在發現自己患有癌症時很多已進入晚期,癌細胞已經擴散到其他部位,可能有很多人比較奇怪。為什麼癌症擴散的速度那麼快,是所有的癌症都會這樣嗎?可歸納為以下幾方面:一、是癌細胞繁殖速度快,由於數量急劇地增加,原有的空間容納不下那麼多細胞,腫瘤邊緣的細胞就被"擠"進周圍的組織。二、是由於癌細胞表面的化學組成及結構的特殊性,使癌細胞間的粘著力低,連接鬆散,容易與癌塊脫離,為擴散創造了條件。
  • 進補正當時,癌症患者能吃海參嗎?|免疫功能|海參|癌症|皂苷|細胞|...
    冬季進補正當,癌症患者尤其需要食補。那麼,一直被譽為抗癌佳品的海參,癌症患者究竟還能不能吃?海參究竟有沒有抗癌作用?01海參能抗癌嗎?2017年,美國暢銷書《癌症:突破常規》的作者蒂姆·博林傑(Tym.Bollinger)在接受專訪時介紹了一個重大發現:吃海參可以治療癌症。這位專家將海參稱為「癌症殺手」,其理由是海參不僅能直接殺死癌細胞,還能通過調節免疫系統減輕化療的副作用,可以對癌症形成「雙面夾擊」。海參真的有如此功效嗎?
  • 癌症也有疫苗了?只要打一針,能使抗癌細胞激增200倍
    據悉,這種疫苗最高能使注射進小鼠體內的CAR-T細胞數量提高200倍,多種抗腫瘤功能提升5-10倍。 這種療法就是CAR-T療法。 CAR-T療法是如何治療癌症的? 先來說一下CAR-T的原理。首先,從癌症患者身上分立出免疫T細胞,然後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給T細胞加入一個嵌合抗體,使T細胞能識別腫瘤細胞,並激活T細胞將之殺死。
  • 前沿 | iPS細胞有多「牛」?幹細胞化身癌症剋星之殺手T細胞!
    科研團隊採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修改了誘導多能幹細胞中的基因,成功培養出只攻擊癌細胞的T細胞,其效果已在動物實驗中得到確認。癌症免疫療法的原理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殺死癌細胞,其中一種方法是體外培養能定向攻擊癌細胞的T細胞,再將其注射到患者體內。
  • 「智能」細胞助力癌症治療
    在過去的十年裡,嵌合抗原受體(CAR)- T細胞作為一種癌症的有效療法,一直備受關注。雖然CAR-T細胞在血癌中非常有效,但在實體瘤中效果並不好,存在一定的脫靶效應,而且實體瘤創造的微環境也常常抑制CAR - T細胞作用。 論文作者Wendell Lim博士認為,細胞類似於分子計算機,可以感知環境,然後整合信息來做出決定。
  • 「岔道困境」:為救五人犧牲一人還是不救人
    不妙,又出差錯了:他看見另一條鐵軌上也綁著一個人,改變電車的方向肯定會讓這個人送命。他該怎麼辦?從現在起,我們將把這一困境稱作「岔道困境」。岔道困境與邱吉爾曾經面對的謎題肯定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間也有相似之處。當時的英國政府面臨著一個抉擇:要麼無所作為,要麼通過提供虛假情報讓德軍改變「小飛蟲」的彈道,以拯救人們的性命。死亡的對象會因此不同,而且數量會變少。
  • 開能環保董事長瞿建國:60歲再度啟程 創業原能細胞
    由於環境等因素,癌症等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會越來越普遍,而研究發現,無論是癌症或其他的疾病等的產生大多是自身免疫不平衡造成的。所以我們從免疫細胞切入大健康產業,意義是非凡的。」據了解,目前許多國家均在積極開展免疫細胞抗腫瘤等治療,而瞿建國更倡導用自體的免疫細胞提升自身免疫能力,從而獲得更理想的不易生病的健康狀態。
  • 研究稱侵襲性細菌可能是癌症「幫兇」
  • PNAS 促進癌症的端粒酶也能保護健康細胞
    端粒酶在正常組織中唯一已知的作用是保護某些定期分裂的細胞,如胚胎細胞、精子細胞、成體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科學家們認為,端粒酶在所有其他細胞中都是關閉的,除了在惡性腫瘤中,端粒酶可以促進細胞無限分裂。這項新研究發現,端粒酶在正常成年細胞衰老過程中的一個臨界點會重新激活。
  • 救人救到底 河南身殘醫生再為患者捐獻淋巴細胞
    劉振起再次為患者捐獻淋巴細胞。 文梅英 攝中新網鄭州5月11日(記者 韓章雲 通訊員 文梅英)繼2019年8月26日捐獻造血幹細胞後,5月11日,河南省駐馬店市汝南縣醫生劉振起在鄭州再次為同一患者捐獻淋巴細胞,助力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