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促進癌症的端粒酶也能保護健康細胞

2020-12-01 生物谷

2019年9月3日訊 /生物谷BIOON /——馬裡蘭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新研究揭示了端粒酶的新作用。端粒酶在正常組織中唯一已知的作用是保護某些定期分裂的細胞,如胚胎細胞、精子細胞、成體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科學家們認為,端粒酶在所有其他細胞中都是關閉的,除了在惡性腫瘤中,端粒酶可以促進細胞無限分裂。


這項新研究發現,端粒酶在正常成年細胞衰老過程中的一個臨界點會重新激活。就在細胞死亡之前,端粒酶的爆發減緩了細胞衰老的壓力,減緩了衰老的進程,減少了可能導致癌症的DNA損傷。這項研究發表在2019年9月2日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題為"Transient induction of telomerase expression mediates senescence and reduces tumorigenesis in primary fibroblasts"。

圖片來源:Kan Cao, University of Maryland


"這項研究重塑了目前對端粒酶在正常細胞中的功能的理解,"該研究的高級作者、UMD細胞生物學和分子遺傳學副教授Kan Cao說道。"我們的研究首次表明,端粒酶在成年細胞中除了促進腫瘤形成外,還有其他作用。我們現在可以說,端粒酶在細胞生命周期的關鍵時刻被調控激活,發揮著重要作用。"


端粒酶可以阻止端粒的縮短,端粒是細胞染色體末端的一種特殊的DNA蛋白結構,可以保護染色體不受損傷。端粒酶在胚胎發育和幹細胞分化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正常的成年細胞中,端粒酶被關閉,端粒隨著每一次細胞分裂而縮短,直到達到一個臨界長度。在臨界的端粒長度,細胞停止分裂,死亡或經歷DNA損傷,可能導致惡性腫瘤。


在這項新研究之前,科學家們認為端粒酶在大多數成年細胞中的表達只能導致無限的細胞分裂,就像癌症腫瘤那樣。


cao和她的同事們在實驗室中觀察到端粒縮短的同胞小鼠之間的巨大差異,他們懷疑端粒酶可能在成年細胞中起作用。這些小鼠是野生型小鼠和轉基因小鼠的後代,這些小鼠經過許多代的繁殖,沒有能力產生端粒酶。所有的兄弟姐妹的端粒都異常短,但研究人員發現,沒有從野生型父母那裡繼承產生端粒酶的基因的老鼠,壽命更短,組織萎縮,並患有自發性癌症。


為了知道發生了什麼,Cao和她的同事們比較了老鼠(兄弟姐妹)的皮膚細胞,發現雖然兩個細胞系都相對短的端粒,但來自端粒酶缺陷的老鼠細胞的不久就停止分裂且發生了更多的惡變。


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員發現,當非端粒酶缺陷小鼠的皮膚細胞接近臨界端粒長度時,它們自然會產生端粒酶的爆發,這減緩了端粒縮短的過程,並減少了可能導致癌症的DNA損傷量。Cao教授說,這些結果表明,端粒酶在細胞壽命接近尾聲時表達,可以減輕衰老帶來的衝擊,導致細胞的逐漸死亡。


研究人員還發現,重新激活端粒酶缺失細胞中表達端粒酶的基因可以拯救它們,延長它們的分裂能力,減少DNA損傷。


為了驗證他們在小鼠身上觀察到的情況是否適用於人類,研究小組對人類皮膚細胞進行了實驗室研究。研究人員發現,人類細胞在接近臨界端粒長度時也會表達端粒酶。此外,無法表達端粒酶的人類皮膚細胞比表達端粒酶的皮膚細胞更快地達到臨界端粒長度,並顯示出明顯更多的DNA損傷。


Cao說,研究人員的下一步工作是找出端粒酶在細胞接近臨界端粒長度時是如何表達的,並探索端粒酶作為緩衝端粒縮短壓力的潛在機制。(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新的研究發現酶端粒酶可促進癌症而聞名的酶也能保護健康的細胞
    端粒酶在正常組織中唯一已知的作用是保護某些定期分裂的細胞,如胚胎細胞、精子細胞、成體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科學家們認為端粒酶在所有其他細胞中都被關閉了,除非在癌細胞中它促進無限的細胞分裂。 這項新的研究發現,端粒酶在正常成人細胞衰老過程中的一個臨界點重新激活。就在細胞死亡之前,端粒酶的爆發使細胞免受衰老的壓力,減緩了衰老過程,減少了可能導致癌症的DNA損傷。
  • 亦敵亦友 除了促癌 端粒酶還能保護健康細胞...
    9月3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馬裡蘭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研究團隊揭示出端粒酶的一種新作用。在經典的觀點中,端粒酶唯一的已知作用是保護正常組織中某些經常分裂的細胞,如胚胎細胞、精子細胞、成體幹細胞和免疫細胞,但在其他細胞中它們是被關閉的,除了在惡性腫瘤中,端粒酶可以促進細胞無限分裂。
  • 端粒酶研究領域的重要成果!
    圖片來源:Vimeo【1】PNAS:促進癌症的端粒酶也能保護健康細胞端粒酶在正常組織中唯一已知的作用是保護某些定期分裂的細胞,如胚胎細胞、精子細胞、成體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科學家們認為,端粒酶在所有其他細胞中都是關閉的,除了在惡性腫瘤中,端粒酶可以促進細胞無限分裂。這項新研究發現,端粒酶在正常成年細胞衰老過程中的一個臨界點會重新激活。
  • 迄今最清晰端粒酶圖像問世,開拓抗衰老與癌症新療法之路
    迄今最清晰端粒酶圖像問世,開拓抗衰老與癌症新療法之路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8-04-27 08:46
  • 端粒酶檢測新方法有望用於癌症早期診斷
    原標題:端粒酶檢測新方法有望用於癌症早期診斷   ■最新發現與創新  3月26日,青島農業大學李峰教授及其專家團隊關於單細胞水平端粒酶活性均相電化學檢測新方法的研究成果發表在權威雜誌《分析化學》上。此成果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診斷、臨床治療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 美國科學家進一步證實癌症與端粒酶的關聯性
    ,許多科學家將他們的整個研究生涯都投入到去尋找一些細胞相似點,希望有可能促成針對許多癌症的單一療法——然而一個多層面的問題很少有機會獲得單一的答案。端粒酶逆轉錄酶(TERT)是端粒酶的催化亞單位。儘管細胞永生聽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它是癌性腫瘤在癌症患者體內生長和繁殖的方式。在上世紀90年代末,TERT是否是致癌基因是一個尚未解答的問題。科學家們在接下來的十年時間裡一直在搜尋激活它的突變,卻沒人能夠找到TERT突變。兩年前,兩個研究小組發現TERT根本沒有突變。
  • 端粒酶在衰老過程中的有益作用
    在經典觀點中,端粒酶唯一的已知作用是保護正常組織中某些經常分裂的細胞,如胚胎細胞、精子細胞、成體幹細胞和免疫細胞,但在其他細胞中它們是被關閉的,除了在惡性腫瘤中,端粒酶可以促進細胞無限分裂。眾所周知,端粒酶是一種酶促核糖核蛋白複合物,可防止端粒縮短。當細胞大量分裂時,端粒酶在胚胎發育和幹細胞分化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 【視頻】布萊克本的端粒和端粒酶,在幹細胞和癌症中的作用
    ·布萊克本(Elizabeth H.Blackburn),舊金山分校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系教授,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之一,憑藉「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這一成果,揭開了人類衰老和罹患癌症等嚴重疾病的奧秘。
  • 衰老和癌症的終結?解析出端粒酶的結構使之成為可能
    老化vs癌症有機體通過這種方式來調節它們的端粒維持,但是它們是在走生物學鋼絲。一方面,它們需要通過細胞分裂來替代它們在日常生活中失去的細胞。然而,任何具有無限分裂能力的細胞都是腫瘤的種子。事實證明人類癌症中的絕大多數細胞具有活性的端粒酶和比包圍著它們的正常細胞更長的端粒。
  • 迄今最清晰端粒酶結構問世
    鑑於端粒酶與癌症和老化關係密切,該發現代表著人類向開發端粒酶相關療法邁出了重要一步。  時至今日,科學家並不能完全肯定衰老和癌症的真正起因,而端粒功能的發現,被認為是開拓了一條抗衰老與癌症新療法之路。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帽子」結構,類似於鞋帶上的塑料尖頭,起著保護作用,可以防止染色體「磨損」。每一次細胞分裂,端粒都會變短,直至細胞停止分裂並死亡。
  • 端粒酶在癌症中會發起和維持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現在被視作是許多人類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和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一個重要病因。而眾所周知端粒為癌細胞提供了無限分裂的能力。
  • 兩步驟導致細胞永生化和癌症
    鑑於端粒隨著細胞年齡的增加而變短,科學家們從理論上認為,從不會衰老的癌細胞通過產生細胞在正常情形下不會產生的端粒酶而變得永生化,從而是得這些細胞永久性地保持較長的端粒。經估計,90%的惡性腫瘤利用端粒酶實現永生化,而且提出的多種癌症療法都著重關注降低端粒酶在腫瘤中的產生。
  • PNAS:揭秘超級百歲老人健康長壽的奧秘!原來是細胞毒性T細胞在發揮...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超級百歲老人是一類非常特殊的人群,首先,其非常罕見,比如,2015年,日本有超過6.1萬名100歲以上的老年人,但110歲以上的老年人僅有146人,而且有研究表明,這些個體在其一生中對諸如感染和癌症等多種疾病存在一定的免疫力
  • PNAS:揭示一種細菌蛋白促進癌症產生機制
    2018年12月3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馬裡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作為一種支原體蛋白,DnaK幹擾被支原體感染的細胞應對和修復DNA損傷的能力,其中已知DNA損傷是癌症的一種起源。這一發現表明細菌感染可能導致比以前認為的更多的癌症。
  • 【走近諾貝爾醫學獎】2009年得主:揭示端粒和端粒酶對染色體的保護...
    卡羅爾·格雷德(1961年—)傑克·紹斯塔克(1952年—)獲獎年份:2009年獲獎理由:發現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聲明說,布萊克本與其他科學家合作發現的端粒酶,「揭示了一種對決定細胞壽命和在細胞老化和癌症形成過程中都起到關鍵作用的機制。」 聲明還稱讚布萊克本具有「慷慨精神、好奇心和非常樂於和他人合作的品格」。聲明說:「她作為科學家、同事、導師和女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對美國和全世界都是一種鼓舞。」
  • Cell:科學家揭示端粒酶內部工作機制,在癌症、衰老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8年6月12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為四膜蟲結合端粒DNA的端粒酶的結構提供了機制上的新認知;關於其催化核心的完整結構揭示了一個叫做TRAP的新的結構單元;揭示了DNA從活性位點到端粒DNA結合p50-TEB複合物的詳細途徑;揭示了端粒酶RNA TRE模板-TBE在端粒DNA合成過程中的作用。
  • 端粒酶逆轉衰老讓你年輕20 歲!
    早在上世紀40年代,科學家就已發現人類細胞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部分,並命名為「端粒」。端粒的長度決定了人類的健康狀態和壽命,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縮短一次,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便死亡。人類體內有一種特殊的核蛋白逆轉錄酶,可促進端粒生長,逆轉細胞衰老,恢復人體內循環功能,保持血管彈性、和細胞活性,從而治療衰老帶來的各種疾病,它就是神奇的「端粒酶」。
  • 龍蝦掌握長壽秘密 大量端粒酶避免細胞衰老
    目前,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龍蝦掌握著長壽、健康的秘密,它是自然界抵抗正常衰老進程的奇特生物之一。雖然之前科學家認為龍蝦可導致人類關節炎、肌肉損失、記憶力減退和其它疾病,但最新研究顯示,這種海洋甲殼類動物對於身體衰老具有免疫能力,當然龍蝦會受傷,會感染疾病死亡。通常人們多年來認為龍蝦是一種較虛弱和更易遭受攻擊的動物,但是當每次脫殼之後它們會變得更加強壯和具有生育能力。
  • PNAS:揭示蛋白JAG1在癌症幹細胞分化和轉移中起關鍵作用
    間充質細胞是通常參與傷口修復等過程的遷移性細胞。上皮-間質轉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是一個將上皮細胞轉化成遷移性的間充質細胞的過程。癌症劫持了這一過程,並通過讓它停止在中間階段而形成轉移性的雜合細胞而變得最具侵襲性。
  • 合成端粒酶主要蛋白結構被揭開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生化學家近日繪製出合成端粒酶(核糖體蛋白酶)的主要蛋白質及RNA(核糖核酸)的結構,從而揭示了這種對於醫治癌症與衰老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酶的合成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