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生化學家近日繪製出合成端粒酶(核糖體蛋白酶)的主要蛋白質及RNA(核糖核酸)的結構,從而揭示了這種對於醫治癌症與衰老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酶的合成機理。研究成果刊登在7月13日出版的《分子細胞》雜誌上。
長期以來,由於端粒酶與癌症及衰老有很大關係,所以一直吸引著科學家的關注。2009年,發現端粒及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但迄今為止,學界對其構造和三維結構卻所知甚少。
項目主要成員瑪哈幸早在4年前進行博士後項目研究時發現,組成端粒酶的關鍵蛋白——p65蛋白由一對又硬又軟的長鏈按照一定規則纏繞在一起形成。每一個p65蛋白底端都有一個鬆軟、不規則的尾巴,這個具有柔韌性的尾巴主要負責端粒酶RNA鏈的彎曲性,以便為綁定其他蛋白質建造一個支架。但至今沒有人知道p65蛋白是如何綁定RNA的,也沒人能夠繪製出其結構圖。
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選擇一種可在淡水池塘裡找到的單細胞微生物四膜蟲作為研究對象。和人類一樣,這種單細胞原生動物的基因代碼均被儲存在排列整齊的染色體DNA(脫氧核糖核酸)長鏈上,端粒酶幫助建造其染色體的底端,即染色體底部保護帽,以阻止DNA退化。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分子生物研究所教授、項目主要負責人朱莉·費貢介紹說,細胞的每次分裂都會導致底端萎縮,經過數次分裂之後,底端將被損壞,從而導致細胞死亡。若細胞端粒酶的活性一直處於高水平,那麼它會時時重建DNA的保護帽,使它們能夠無限地進行自我複製,並變得長生不死。然而,永不死亡的細胞通常被認為是不好的。
費貢說:「在人體大多數細胞中,端粒酶並不具有很高的活性,因為我們並不想讓它們長生不老。」過度活躍的端粒酶會產生一個致命的結果,那就是導致大量錯誤的DNA繁殖,例如癌細胞不能自然死亡而在體內大量累積。因此,如果找到一種可以關閉癌細胞端粒酶功能的辦法,就可以阻止癌細胞不停地繁衍和擴散。
終止一種酶的功能通常有兩種方法,其一是終止其活性,其二是阻止其合成。阻止其合成與停止其活性效果是一樣的,因為它不再能夠產生新的細胞。「我們知道,p65蛋白的尾巴對於它的功能非常重要,但當時不清楚原因是什麼。」瑪哈幸說,「當我們把p65的尾巴剪掉後發現,端粒酶的合成變得非常有限,沒有尾巴的p65蛋白難以聚集在一起形成酶。」
通過X射線衍射晶體分析法和核磁共振光譜分析法,研究人員觀察了p65蛋白質的結構以及它與端粒酶RNA相互作用的情況。他們發現,基於合成的需要,p65蛋白鬆軟的尾巴變成了一個堅硬的撬棍,撬開了RNA雙螺旋鏈。新變異的蛋白質尾巴將RNA彎曲成一個新的形狀,使之能夠綁定構成端粒酶的主要成分,一種稱之為逆轉錄酶的蛋白質TERT。
p65蛋白質不僅將RNA的兩個部分緊緊結合在一起,以便於TERT蛋白質的附著,而且將RNA鏈尾端摺疊起來,以便在端粒酶合成前保護它們。若沒有蛋白質外殼的保護,「裸露著」的RNA不僅容易降解,而且會被其他酶吞噬。瑪哈幸指出:「數據顯示,這種蛋白質尾翼對於綁定人體內所有類型的RNA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來源:科技日報 田學科)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