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所攜八大載荷「首戰告捷」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嫦娥三號所攜八大載荷「首戰告捷」

  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獲悉,嫦娥三號探測器搭載的八臺有效載荷在第一月晝期間陸續開機完成了探測或月面測試工作,除降落相機已完成預定任務外,肩負著開展科學探測使命的七臺有效載荷性能穩定,獲得了大量的探測數據,首戰告捷。

  目前,嫦娥三號任務的科學應用核心團隊及有效載荷研製單位,對獲取的測試數據進行了初步分析,表明各有效載荷工況良好,探測數據的獲取、接收、傳輸、預處理正常,為嫦娥三號在第二月晝期間全面開展科學探測打下了堅實基礎。

  【降落相機:成功對著陸區拍照】在嫦娥三號軟著陸過程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508所研製的降落相機成功對嫦娥三號著陸區進行了光學成像。在探測器成功軟著陸後,地面應用系統共接收到降落相機所拍的著陸區月面圖像4673幅。至此,降落相機已完成預定任務。

  【地形地貌相機:對地球進行光學成像】由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研製的地形地貌相機與全景相機配合,出色完成了五次兩器互拍成像任務。地形地貌相機還對著陸區周圍月面進行了環拍,對地球進行了光學成像,對巡視器行走、機械臂投放收攏過程等進行了動態攝像。

  【全景相機:對巡視器周圍月面進行環拍】由「玉兔」號月球車攜帶的全景相機由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製,除了與地形地貌相機一起完成兩器互拍成像任務,還對巡視器周圍月面進行了環拍,圖像清晰。

  【月基光學望遠鏡:成功採集到天文圖像】由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和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所聯合研製的月基光學望遠鏡先後在三個不同天區成功採集到天文圖像。經過對所採集的圖像進行儀器效應改正以及背景扣除,還原了位于天龍座的三個不同天區在近紫外波段的真實星空圖像,並通過信號提取及與光學天圖、星表比對,測定了目標天體的天球坐標。

  【極紫外相機:成功獲取地球等離子體層試觀測結果】由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所研製的極紫外相機加電開機對地球進行了試成像,獲取了63幅地球等離子體層圖像數據。經過對數據進行消除噪聲的處理,得到了對地球等離子體層的試觀測結果。

  【測月雷達:成功探測到月殼淺層分層信息和月壤分層結構】在月面測試階段,由中科院電子學所研製的測月雷達在巡視器行走過程中開機進行了測試,第一通道共獲得3602道數據,第二通道共獲得7611道數據。經初步分析,第一通道能夠清晰地探測到巡視路線下的月殼淺層分層信息,第二通道能夠探測到巡視路線下月壤的分層結構。

  【紅外成像光譜儀:圖像清晰,光譜特徵明顯】由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所研製的紅外成像光譜儀開機進行了定標和數據採集等測試工作,獲取了完整有效的可見近紅外圖像數據與短波紅外光譜數據。經初步分析表明,可見近紅外通道圖像清晰,全譜段光譜特徵明顯。

  【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可識別出11種月面元素】由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製的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開機進行了在軌標定打靶測試,獲得了在軌標定玄武巖能譜,並對月面元素進行了就位試探測。經初步分析,從探測能譜中可識別出11種元素。(記者吳晶晶)

相關焦點

  • 嫦娥三號所攜八大載荷首戰告捷 紅外成像清晰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吳晶晶)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月球與深空探測總體部獲悉,嫦娥三號探測器搭載的八臺有效載荷在第一月晝期間陸續開機完成了探測或月面測試工作,除降落相機已完成預定任務外,肩負著開展科學探測使命的七臺有效載荷性能穩定,獲得了大量的探測數據,首戰告捷。
  • 中國科學院:嫦娥三號任務 月面測試 首戰告捷
    2013年12月14日至26日,嫦娥三號探測器搭載的八臺有效載荷在第一月晝期間陸續開機完成了探測或月面測試工作,並分別隨著陸器和巡視器進入了月夜休眠狀態。在月面測試階段,除降落相機已完成預定任務外,肩負著開展科學探測使命的七臺有效載荷性能穩定,獲得了大量的探測數據。
  • 嫦娥三號攜「玉兔」發射升空
    嫦娥三號攜40) "← →"翻頁 12月2日1時30分,搭載著嫦娥三號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準確入軌
  • 嫦娥三號完成月球拍攝4673幅 識別11種元素
    資料圖:嫦娥三號攜帶的玉兔號月球車嫦娥三號任務:月面測試,首戰告捷2013年12月14日至26日,嫦娥三號探測器搭載的八臺有效載荷在第一月晝期間陸續開機完成了探測或月面測試工作,並分別隨著陸器和巡視器進入了月夜休眠狀態。
  • 巡天·觀地·測月—嫦娥三號"落月"百姓看點前瞻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餘曉潔、趙薇、任珂)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在即,月球科學領域專家表示,除了巡視器輕盈落月——「落下去」和巡視器開展月面探測——「走起來」兩大亮點外,嫦娥三號挑戰人類月球科學探測歷史上的幾項「第一次」同樣值得國人期待。它們主要由嫦娥三號攜帶的八大科學載荷中的三件完成。
  • 嫦娥三號的核電池:動力持久不怕凍還可取暖
    在開始行進前,月球車採用的是視覺導航,利用自己所攜全景相機,對四周進行觀測,自主進行規劃路線,然後行進。與此同時,全景相機所拍資料傳回地面,以便無法自主行進時,地面科技人員遙操作控制巡視器移動。與美俄無人探月要麼是單個著陸器,要麼是單個月球車不同,中國的嫦娥三號是把著陸器和月球車探測器結合起來的聯合探測。
  • 嫦娥三號明天凌晨升空 攜玉兔奔廣寒巡天觀地
    3個首次  攜帶多項高科技 創人類「第一次」  月球科學領域專家表示,嫦娥三號挑戰人類月球科學探測歷史上的幾項「第一次」同樣值得期待。它們主要由嫦娥三號攜帶的八大科學載荷中的三件完成。嫦娥三號火箭系統總指揮岑拯凝神注視著塔架說。2日凌晨,它將把嫦娥三號探測器直接發射至近地點高度200公裡、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裡的地月轉移軌道。  承擔此次運載任務的長徵三號乙增強型火箭在長徵三號乙火箭的基礎上開展了六大專項技術攻關,以確保嫦娥三號完美落月。
  • 升級版「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物所 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4日電(鄭瑩瑩)嫦娥五號正在攜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在探測器著陸和月球「挖土」過程中,雷射測距測速敏感器、雷射三維成像敏感器和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三大載荷,有如「三隻眼」,助嫦娥五號測距、避坑、捕捉月球表面信息,穩穩地「刨土」。
  • 航天專家:嫦娥四號與嫦娥三號有五大不同
    中新社西昌12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原本為嫦娥三號任務備份的嫦娥四號8日凌晨成功發射,並將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登陸月球背面。抓總研製嫦娥三號、四號月球探測器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專家表示,備份的確是嫦娥四號原本的使命,但在嫦娥三號圓滿完成任務後,嫦娥四號被賦予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這一全新任務。
  • 嫦娥七號最新進展:17臺載荷開展競爭擇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8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將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嫦娥七號17臺載荷擬開展競爭擇優。
  • 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開展載荷競爭擇優
    來源:「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8月27日消息,根據探月工程四期總體安排,嫦娥七號任務將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為充分發揮各方優勢,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提升科學成果原創性,確保科學與應用目標圓滿實現,擬對嫦娥七號任務部分主要載荷開展競爭擇優工作。
  • 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開展載荷競爭擇優
    本文轉自【「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中國探月工程」微信公號8月27日消息,根據探月工程四期總體安排,嫦娥七號任務將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為充分發揮各方優勢,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提升科學成果原創性,確保科學與應用目標圓滿實現,擬對嫦娥七號任務部分主要載荷開展競爭擇優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擇優原則 (一)科學意義重大。 任務目標清晰,科學原創性強,體現當代國際前沿。
  • 中國嫦娥七號將著陸月球南極 17臺載荷擬開展競爭擇優
    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27日消息,中國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將實現在月球南極著陸,開展極區環境與資源勘查,嫦娥七號17臺載荷擬開展競爭擇優。為充分發揮各方優勢,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提升科學成果原創性,確保科學與應用目標圓滿實現,中國國家航天局擬對嫦娥七號任務部分主要載荷開展競爭擇優工作。
  • 政協委員:"嫦娥三號"所攜月球車樣機已製造完畢
    專題:2009年兩會頻道  昨日,全國政協委員、「嫦娥一號」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葉培建院士表示,「嫦娥三號」將攜帶的月球車,其樣機已製造完畢,並成功地在模擬月球環境中行走。
  • 「嫦娥三號」明日凌晨攜「玉兔」登月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具體來說,嫦娥三號的任務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發射嫦娥三號探測器,實現月球軟著陸,驗證月球軟著陸自動控制技術;實現巡視器釋放分離與轉移,進行月面行走,驗證月面巡視和遙操作技術;著陸器與名為「玉兔」號月球車的巡視器進行月夜休眠和月晝喚醒,驗證太空飛行器月夜生存技術;考核嫦娥三號探測器、長徵三號運載火箭的功能與性能,以及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系統執行任務的能力。
  • 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
    中國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航天局7月29日發布通知,該局正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中國探月工程自2004年啟動以來,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國際影響的創新成果。
  • 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
    中國國家航天局徵集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任務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中新社北京7月29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航天局7月29日發布通知,該局正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當前,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在啟動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嫦娥七號任務和行星探測重大工程小行星探測任務。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小行星探測任務擬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
  • 轉發《關於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
    轉發《關於開展嫦娥七號和小行星探測科普試驗載荷創意設計徵集活動的通知》的通知 2020-07-30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嫦娥三號的「五大使命」
    中新社西昌12月2日電 題:嫦娥三號的「五大使命」  中新社記者 張子揚  承載著中國「探月夢」的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2日凌晨在西昌發射升空。經過十多天飛行後,嫦娥三號將實施月面軟著陸。而從那一刻起,它將肩負起「五大使命」。
  • 嫦娥四號生物科普載荷試驗結束:巡視器已進入月夜休眠狀態
    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消息:嫦娥四號任務搭載的生物科普載荷試驗已經結束,從拍攝的圖片觀察,棉花的種子有發芽的跡象目前,巡視器已進入月夜休眠狀態,搭載的科普試驗生物將在全封閉狀態的生物科普試驗載荷罐中慢慢分解,不會對月球環境造成影響。(央視記者 崔霞 王世玉 李廈)相關新聞「嫦娥四號」上搭載的六種生物如何被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