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最新技術,研製可永久使用核反應堆,核潛艇也可以「長壽」

2020-12-04 谷火平觀察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的下屬企業阿夫裡坎託夫機械製造試驗設計局發布報告稱,他們首次研發並測試了可供核潛艇全壽命周期使用,即無需重新填裝核燃料的獨一無二核反應堆堆芯。這項技術在當前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意味著核潛艇的工作時間將會進一步增加。1954年1月21日,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下水。毫無疑問,這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是美國人搞出來的。就是這艘鸚鵡螺號核潛艇的問世,拉開了核潛艇時代的序幕,從此之後擁有核動力潛艇是每一個大國海軍夢寐以求的事情。世界潛艇也因此進入了又一個新紀元,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價值,它的政治與軍事意義是深遠的。偉大的武器,偉大的發明總是受到時代歡迎和吹捧的。那麼,為什麼各大強國都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核潛艇呢?主要是有以下的原因。

(俄軍"奧斯卡"級核潛艇資料圖)

我們都知道,常規潛艇在水下航行時主要依靠電池提供,這是最早的潛艇供能方式。但是蓄電池的電總有用完的時候啊,因此需要定期浮起,把通氣管伸出水面,啟動柴油機給蓄電池充電,這就和我們一般停電的時候,發電機發電是一個原理。所以,普通潛艇在出海的時候,會攜帶許多燃油。據有關資料統計,受到動力的影響,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所有潛艇的水下停留時間只佔續航時間的百分之五。即使到了幾十年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也只提高到了百分之二十左右。核作為武器,能量出現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等人研製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核武器,原子彈。美國給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的兩顆原子彈幾乎毀掉了這兩個城市。雖然愛因斯坦是原子彈的主要研究者,但是他從來沒有允許過美國政府可以把原子彈應用於戰爭中。當時的美國物理學家菲利普·埃布爾森提出船隻可以使用核能作為動力,兵器工程師很快發現這樣的動力特別適合潛艇。

("鸚鵡螺號"核潛艇)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曾經一個著名學者說過的一句話,那就是提出一個問題往往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加重要。換到這裡,如果永遠沒有人提出用核能去做艦艇的動力,那麼估計永遠也不會又核潛艇,核動力航母,甚至核動力坦克這些東西。據悉,採用核動力的潛艇有能力在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續航時間裡都處於水下潛行狀態,只要它攜帶足夠的武器和給養,便可連續潛航兩三個月而不必浮出水面,航速可以達到30~35節,能遨遊地球好幾圈而不需要添加核燃料。然而核原料總有用完的那一天,核動力航母一般25-30年時間就需要補充一次核燃料。例如,美國的核動力航母一般服役50年左右如"企業"號。所以,核潛艇一般15-30年(核潛艇的壽命也就30年),個別的5年更換一次核原料。

(蘇聯德爾塔級核潛艇)

而在核潛艇實際使用中,能夠在水下持續執行任務的時間要比這個還要短,原因是決定核潛艇執行任務時間的不僅僅是動力因素。還有其他,比如說食物,核潛艇裡的空間是有限的,百十人的消耗較大,但不可能帶很多食物,連續能夠攜帶幾個月的食物估計吃的也就差不多了。好了,就算你牛,可以攜帶更多的食物,但是問題是人員可以扛得住嗎?人是肉體凡胎啊,人員的耐力更是有限的。美國"海神"號核潛艇環球航行時,曾請心理醫生歲艇做過人員耐力跟蹤試驗,發現艇員在水下連續航行40天後體力和精力開始明顯下降,到極限是80天,已經無法忍受,抑鬱症、焦慮現象普遍發生,人為操作失誤大大上升,思鄉情緒暴漲,部隊的戰鬥力急劇下降。這樣雖然在"戰備執行任務"但是和沒有執行任務有什麼差別呢。所以各國限制核潛艇水下"極限自持力"一般為70—90天。中國核潛艇曾經做過90晝夜的連續航行,公開報導後震驚了世界。除此之外,核潛艇還可能受到機械故障的影響,如果發生較大的機械故障,也有可能迫使潛艇上浮或返航。(利刃/WT)

相關焦點

  • 【智庫聲音】俄羅斯核潛艇技術發展概況
    「德爾塔Ⅲ」級戰略核潛艇全部隸屬於太平洋艦隊,且均已老化,目前僅有一艘在服役,攜帶16枚「黃貂魚」彈道飛彈。「德爾塔Ⅳ」級戰略核潛艇共6艘,是目前俄海軍潛艇部隊的主力,全部隸屬於北方艦隊。升級後的「德爾塔Ⅳ」級潛艇可攜帶16枚「輕舟」彈道飛彈。「北方之神」級是目前俄羅斯最新一級的戰略核潛艇,未來將逐步取代「德爾塔「Ⅲ」級和「德爾塔Ⅳ」級戰略核潛艇。
  • 推動8萬噸核航母,需要「並聯」8座094核潛艇所用的核反應堆!
    雖說目前全球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也不過,但至少還有「五常」和印度六個國家,可擁有核動力航母國家更少,只有美國和法國兩個國家。而我國也是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建造核潛艇,可在50年後的今天建造的兩艘航母也都是常規動力,那為何我國能建造核潛艇卻不能建造核動力航母呢?
  • 中美俄核潛艇航速分別是多少?美39節,俄46節,我國呢?
    而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核打擊的主要成員,它所帶來的威懾力可不比海洋重器航母小,一旦它潛入海裡,就會對海上的軍艦構成致命的威脅。核潛艇因為是水下作戰,自然是下潛越深越不容易偵查,而帶來的威懾力也會更大。不過在海水阻力和壓強的作用下,核潛艇在水下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考慮到核潛艇的綜合性能,對於它在水下運行的速度,其實各國也有著針對性的研究。
  • 俄羅斯公布拆除核潛艇的照片,核反應堆曝光,比一輛轎車還小
    一直以來,各國的核潛艇都不怎麼上鏡,所有人都知道它們的存在,但並不了解它們。然而,俄羅斯卻反其道而行之,不僅公開了阿爾法級核潛艇的完全照,還公布了拆除該型核潛艇的照片,甚至把最機密的核反應堆吊出來示眾,讓全世界評價。
  • 093B核潛艇不斷改進,噪音降至110分貝,在全球處於什麼水平?
    所以,在093核潛艇問世之後,幾乎每1-2艘就就會有一個升級改進型號,截至2018年至少已經出現了5種外形的093核潛艇了,其中最新改進型應該就是093B改了(下稱093B2)
  • 「哈斯基」級核潛艇是怎樣一種「大殺器」
    俄第五代核潛艇的研製計劃之前已被列入《2020年俄羅斯國家武器發展計劃》中。    被命名為「哈斯基」的新型核潛艇的設計方案可以說是俄羅斯最「自負」的軍事計劃之一。2016年8月,俄羅斯彼得堡「孔雀石」海軍機械製造局與俄羅斯國防部籤訂了新一代多功能核潛艇的研製合同,預計2020年之後研製成功。
  • 外軍透視:「哈斯基」級核潛艇是怎樣一種「大殺器」
    俄第五代核潛艇的研製計劃之前已被列入《2020年俄羅斯國家武器發展計劃》中。  被命名為「哈斯基」的新型核潛艇的設計方案可以說是俄羅斯最「自負」的軍事計劃之一。2016年8月,俄羅斯彼得堡「孔雀石」海軍機械製造局與俄羅斯國防部籤訂了新一代多功能核潛艇的研製合同,預計2020年之後研製成功。
  • 原因竟是核反應堆功率較小
    因此,很多大國都開始研製核武器。在核武器的研製過程當中,發現核能可以作為一種新能源使用,有著動力持久、消耗燃料小等優點,具備很大的軍事發展潛力。隨著時代在進步,逐步出現了核潛艇、核動力航母等。如果按照原理來看,其實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的原理大致相似,都是使用核動力作為能源,驅動螺旋槳前進。而我國在上個世紀都已經建造出來了核潛艇,但為什麼核動力航母那麼難造呢? 其實核潛艇以及核動力航母都需核能作為能源驅動,但是兩者體積、排水量相差太大。
  • 印度著名核科學家因新冠肺炎去世:終年68歲,曾為國產核潛艇研製核反應堆
    巴蘇曾擔任印度核潛艇計劃的項目總監,此後又擔任過印度巴巴原子研究中心核循環委員會的執行長。 在他的領導之下,印度的第一座綜合性核循環工廠開始了設計和建造,包括核能發展、鈾礦勘探和開採、醫療保健和其他大型科學項目的速率也開始加快。此外,巴蘇曾為印度首艘國產核潛艇「殲敵者」號研製核反應堆。
  • 法國新型梭魚級核潛艇終下水,體量不及052堪稱世界最小核潛艇
    早在2006年,法國政府便向海軍集團籤署了購買7艘梭魚級核潛艇的訂單,總價值79億歐元(後來實際上漲到了90億)。首艇絮弗倫號於2007年開工建造,原計劃2017年交付法國海軍,後卻因種種緣由直至今天才得以下水。相比較紅寶石級,梭魚級在各項性能上具有大幅提高。梭魚級借鑑了許多法軍現役「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所採用的技術,包括泵推系統。
  • 不只新型核反應堆!俄羅斯借破冰船之名,把建造核航母的路鋪平了
    繼承蘇聯時代的遺產,俄羅斯建造並擁有世界上種類最多的大型核動力艦艇,包括全世界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最新的22220項目已經下水的「西伯利亞」號,滿載排水量3.3萬噸,使用兩座RITM-200核反應堆,單堆熱功率175MW)、最大的戰略核潛艇(颱風級,水上排水量2.4萬噸,配備兩座OK-650核反應堆,單堆熱功率190MW),還是最大的核動力巡洋艦(基洛夫級,滿載排水量2.6
  • 中國093A最新版曝光,一處細節有驚喜,可防美軍核潛艇偷襲
    通過圖片可以看到,093AII漂浮在海面上,潛艇的指揮臺圍殼、兩段式側弦陣列聲吶、微微隆起的小龜背,艇身側面的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在公眾的面前。093AII潛艇身各處細節處理良好,與西方的核潛艇的藝相差無幾,足見我軍核潛艇的先進技術水平。在眾多細節中,093AII的龜背最吸引人注意,龜背的凸起幅度並不大且長度較短,對核潛艇的整體流線型設計影響相對較小。
  • 俄研發核動力航天發動機部件:可助力電磁武器發展
    首臺核動力推進裝置的功率為1兆瓦,不過,未來可以提升10倍。專家認為,俄羅斯學者的上述成就不啻為對俄科學及經濟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下文將對這一技術的前景展開分析。文中強調,「工作已全部完成,結果符合技術任務的要求」,「在地面上所營造出的最接近於太空環境的條件下,未來的核動力推進裝置冷卻系統的零部件的運作規律已被摸清」。從文中可以得知,專家們研製並測試了液滴發生器、液壓收集器、輻射冷卻設備模型的測試樣本。
  • 退役核潛艇該如何處置?美英方法簡單粗暴,我國做法太高明
    現代海戰中,核潛艇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各大國都非常重視核潛艇發展。目前,世界上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有美、俄、英、法、中、印六國。其中,美俄兩國是核潛艇大國。雖然核潛艇對戰爭有極大積極作用,各國也在努力研製並不斷升級中,但是,僅研製出核潛艇還不行,怎樣合理處置退役核潛艇也是一大問題。在這方面,美英處理簡單粗暴,我國做法則非常高明。由於核潛艇上裝備核反應堆裝置,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核洩漏,這就增大了核潛艇退役處置難度。
  • 印度獲得俄最大核潛艇使用權,這是核三位一體重要組成部分
    要知道,這三方面的裝備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國家的技術機密,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下,擁有這些能力的國家,是一定不會將其出售的,但是俄羅斯就很不一般,在與印方的交易當中,它就主動拿出了自己的戰略核潛艇。據印度媒體報導,俄印雙方已經籤下了一份關於核潛艇的租用合同,印度以30億美元的價格,租下了俄羅斯一艘颱風級核潛艇10年的使用時間。
  • 核潛艇只有五國能造,核航母門檻更高
    航空母艦根據噸位可分為輕型航空母艦,中型航空母艦和大型航空母艦,按照動力花費可劃分為核動力航母和常規動力航母,但裝備著核動力和大型航空母艦國家只有美海軍,相反裝備中型航空母艦國家只有中俄英三國。可見,根據噸位和動力,航空母艦建造難度也將提升。
  • 巴西海軍批准攻擊核潛艇基本設計,精心打造法國血統桑巴水下利刃
    >巴西開發核動力潛艇計劃非常早,最初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為了保護巴西廣闊的海洋領土,以及豐富的海洋資源,巴西制定了「藍色亞馬遜」計劃發展攻擊型核潛艇。但是因為政局動蕩、巴西缺乏製造現代潛艇的軍事造船工業,以及核反應堆技術能力不足,造成巴西核潛艇項目一直未能取得進展。
  • 中國鈦合金技術有多強,奮鬥者號潛10909米,還可用於核潛艇
    中國鈦合金技術有多強,奮鬥者號潛10909米,還可用於核潛艇隨著我們各方面性能的提升,現在有了一些更好的發展,從之前被大家所看不起,到現在有了研製個能力,其實各方面都有了更多的一些發展可能的,我們技術能力上的提升,讓現代的發展存在了更多的可能,同時這樣的發展也在更大程度上帶給了大家不一樣的發展可能
  • 玲瓏一號國產小型核反應堆亮相!核動力航空母艦離我們還遠嗎?
    」,通過水蒸氣來帶動蒸汽輪機的運轉,從而給艦艇供電以及帶來動力,唯一的不同點就在於:核動力是使用核反應堆來燒開水從而產生蒸汽;而常規動力則是使用燃料來把鍋爐燒開產生蒸汽,除此之外,這兩種動力系統的整體結構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蒸汽輪機以及各種傳動裝置的工作原理都是一樣的!
  • 俄羅斯研製出不用加燃料的超級核反應堆:一次用五十年
    ,可以讓潛艇擁有服役期不更換反應堆堆芯的能力。這對於俄羅斯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畢竟核潛艇不需要更換核燃料自然可以極大的增強核潛艇的作戰能力,而且核潛艇的優勢可以極大的發揮,相對於之前的核潛艇,改進以後使用新型反應堆的核潛艇出勤率可以比以前提升一成左右,這等於憑空多了幾艘核潛艇。美海軍沒去最先進的核反應堆就是維吉尼亞級上的核反應堆,這款潛艇的核反應堆也只能使用33年,而俄羅斯此次改進以後的核反應堆預計可以使用50年以上,且不需要加注核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