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海戰中,核潛艇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各大國都非常重視核潛艇發展。目前,世界上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有美、俄、英、法、中、印六國。其中,美俄兩國是核潛艇大國。
雖然核潛艇對戰爭有極大積極作用,各國也在努力研製並不斷升級中,但是,僅研製出核潛艇還不行,怎樣合理處置退役核潛艇也是一大問題。在這方面,美英處理簡單粗暴,我國做法則非常高明。
由於核潛艇上裝備核反應堆裝置,一不小心很容易造成核洩漏,這就增大了核潛艇退役處置難度。經過幾十年發展,世界各國已經總結出各自獨特的退役核潛艇處置方式。
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美國處置退役核潛艇的方式為,將以金屬鈉為冷卻劑核反應堆的燃料與堆芯構件取出,將拆除後的核反應堆放置於一艘浮船上在大海中漂流,最終將其沉入深海。同樣的,這個時期的蘇聯採用的也是「海葬」方式。但是,隨著人們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這種做法不再適用。
放棄「海葬」後,美國選擇了另一簡單粗暴做法,直接將核裝置埋在荒漠,也就是所謂的「荒漠葬」。這種方式的程序一般是,先將高放射性核燃料進行處置,然後再將反應堆裝置等進行拆除、切割、封存。美國這種做法雖然粗暴,但卻省下不少費用,法國也跟風效仿。
作為另一世界大國,英國的做法要比美國環保得多,但卻給自己找了不少麻煩。英國採用的是「以廢存廢」法,將退役核潛艇存放在軍港,同樣簡單粗暴。
這種方法對於核潛艇數量多的國家並不友好,目前,英國羅塞斯港就已經存放了數艘核潛艇。不過,英國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因為,核潛艇拆解費用實在是太高了。
與美英兩國相比,我國做法就非常高明。 091核潛艇退役後,我國將其經過去核處理,最終在保證不會危及公眾安全的情況下,將該核潛艇放置於博物館,供外界參觀。在這之前,我國在該領域一片空白,經過多年摸索,我國才創造出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核潛艇退役處置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