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長了6個腳趾 專家提醒:先天性多趾 1歲內是最佳矯正期

2020-11-28 大河網

  □鄭州人民醫院 任路璐

  寶寶天生六個腳趾,卻逃過了產檢,避開了接生醫生的視線,家人也沒有及時發現。「連闖數關」後,被寶寶姥爺一眼「識破」。這一特殊發現,讓全家人的心立馬沉了下來。孩子多了腳趾,會不會影響走路?上學後,孩子會不會遭到同學的嘲笑和非議?他會不會自卑?

  寶寶天生六個腳趾需要手術治療

  十個月前,喬女士順利生下了一名可愛的男寶——可樂。孩子出生第二天,當全家人都還沉浸在喜悅中時,可樂的姥爺突然發現,寶寶長了六個腳趾,而且是雙腳。

  帶著緊張與不安,喬女士還沒有出院就趕緊諮詢醫生,醫生建議等寶寶大一些再進行手術切除。

  等到小可樂五個月時,焦慮的喬女士帶著可樂找到了鄭州人民醫院南部院區外科系二病區(骨科)主任劉志昂。劉志昂詳細查看了可樂的腳趾發育情況,發現小可樂兩個腳趾畸形情況不一樣。向家長確定了手術意願之後,劉志昂為小可樂雙足制定了不同的手術方案,建議孩子十個月時來做手術,那時是最佳的手術時機。

  近日,小可樂滿十個月,喬女士帶著小可樂再次來到醫院。劉志昂在原有手術方案的基礎上細化手術步驟。孩子才十個月,皮膚很嫩、腳趾又小,手術如同刀尖上起舞、針尖上繡花,無疑難度巨大。

  劉志昂說,孩子太小,手術操作要非常精細。手術時一定不能損傷骨骺,以免影響孩子腳趾今後的發育。另外,可樂的情況比較特殊,肌腱止點在第六個腳趾上,手術要切除第六個腳趾,因此需要將肌腱止點轉移至第五個腳趾上。

  手術很順利,一個多小時就完成了,孩子術後癒合得也很好,術後第四天就出院了。

  先天性多趾最好1歲前矯正

  劉志昂介紹,多指(趾)是最常見的一種先天性畸形,但多指(趾)並伴發畸形者,較為少見。多指(趾)多見於拇指和示指,其次在中指、環指,極少見於小指,部分患者有家族史。

  多指(趾)畸形病因非常複雜。多為遺傳因素,約2/3具有家族遺傳病史,且有隔代遺傳的特徵。此外,還與環境因素有關。外部環境因素對胚胎發育過程中的影響,如某些藥物、病毒性感染、外傷、放射性物質的刺激等,特別是工業汙染,都可成為致畸因素。肢芽胚基分化早期受損害,是導致多指(趾)畸形的重要原因。

  多指(趾)畸形矯治手術方式和手術時機的選擇尤為重要,6個月~12個月是先天性多指(趾)畸形手術的最佳時期,不但有利於功能恢復,還可以減少患兒的自卑心理,更有利於兒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手術方式的選擇要根據患兒自身情況決定,在防止損傷骨骺、不影響骨骼發育的前提下,確保手指(腳趾)外觀及功能均獲得較滿意的改善,術後恰當的功能訓練有利於手(足)功能的建立,促進患指(趾)肌肉、肌腱等軟組織及骨骼發育塑型,更好地改善患指(趾)功能和外觀。

相關焦點

  • 瑞安8歲女孩一隻腳長「巨趾」 從小只能穿37碼的成人鞋子
    8歲的小女孩穿37碼的鞋子,這不是小女孩腳掌大,而是她長了三個「巨型」腳趾。昨天,「愛心溫州·善行天下·大拇指工程」大型公益慈善項目(第五站)啟動,有9名先天性手足畸形的患兒將免費接受治療,這名8歲小女孩星星(化名)也在其中。
  • 兒童弱視 3~6歲治療最好
    徐小平提醒,如果發現寶寶有斜視的情況,應儘快到正規醫院眼科接受檢查;排除了假性內斜視的話,完全性調節性的內斜視可以配戴眼鏡予以矯正,部分調節性內斜視還需手術矯正剩餘的內斜度數。斜視最直觀的危害是影響外觀,尤其是兒童期容易產生自卑等心理問題,影響孩子健康成長。其次,更重要的是影響視覺功能,絕大多數斜視患兒沒有融合立體視覺,成人後從事航海、航空等特殊工種將會受到限制,影響就職選擇。
  • 女子穿高跟鞋30年腳趾擠成三角形 被要求截趾(圖)
    「醫生,我這腳不知道怎麼了,沒法走路了……」這病人就是張阿姨,她一脫鞋,醫生都嚇到了,兩隻腳的大拇指往其它趾頭的方向彎成了45°,第二趾和第三趾,被其它腳趾擠得翹了起來,看上去就像裹腳過一樣,成了個三角形。  趙雲珍說,這種疾病叫「拇外翻畸形」,大多是因為常年穿高跟鞋引起的,很常見,不過像張阿姨這樣的已經很嚴重了,需要進行截骨矯形和關節成型術。
  • 腳拇指內翻矯正怎麼辦七個必學的矯正方法
    在配合拇外翻矯正輔具進行矯正,即可暫時緩和疼痛,限制趾囊腫進一步惡化。長期堅持使用拇外翻矯正器矯正可以很好改善。大腳拇指外翻的危害有哪些呢?1、隨著大腳拇指外翻畸形程度的加重,第1蹠骨內翻也越來越嚴重,第1蹠骨頭處受擠壓、摩擦加重,局部滑囊增厚,骨贅增生形成大骨拐,前足變寬,不僅穿鞋困難,選擇一雙合適的鞋子都是問題。
  • 最佳年齡 | 牙齒矯正要等12歲後?拔智齒幾歲最佳
    恆牙長出的時間順序: 正門牙 6 — 8歲 側門牙 6 歲半 — 9歲 犬齒 8歲半 — 12歲半 第一小臼齒 8 — 12歲 第二小臼齒
  • 專家:35歲以上孕婦容易生出染色體異常患兒
    本版採寫:新快報記者 黎秋玲 通訊員 粵衛信  專家稱尤其是35歲以上孕婦更容易生出 染色體異常患兒,建議雙方都儘早做全面體檢  全面二孩政策放開,「二胎時代」來臨,大於35歲即高齡的孕婦在短期內勢必增多,高齡生育對母親和胎兒的風險明顯上升。高齡孕婦生子有何風險?
  • 這種病出生後嘴巴不停吐泡泡 3000個新生兒中可能會有1個
    有一種先天消化道畸形,3000個新生兒中會有1個,這就是先天性食管閉鎖。近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就收治了這樣一小毛娃。豆豆(化名)出生後一天,家人發現了不對勁,孩子怎麼和螃蟹一樣,嘴巴不停吐白色泡泡,一吃奶就吐,還嗆咳,經醫生確診為「先天性食管閉鎖」。
  • 小夥長罕見巨大血管瘤 手長腳長似「蜘蛛人」
    (化名),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胸腹部主動脈血管發生了病變,長了一個罕見的巨大瘤子,瘤體隨時都可破裂而危及生命,最後被專家診斷患為發病率僅有十萬分之一的「馬凡氏綜合症」,該病導致他身體變形,手長腳長似「蜘蛛人」血管發育畸形。
  • 治療弱視 3~7歲為最佳時期
    原標題:治療弱視 3~7歲為最佳時期   除了影響顏值,斜視、弱視對於職業選擇、日常生活等都會造成影響。如何矯正斜視、弱視?記者就普遍存在的幾個問題,採訪了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眼科主任周利曉。
  • 女子因穿高跟鞋腳趾嚴重畸形 要截掉趾頭才能走
    「醫生,我這腳不知道怎麼了,沒法走路了……」這病人就是張阿姨,她一脫鞋,醫生都嚇到了,兩隻腳的大拇指往其它趾頭的方向彎成了45°,第二趾和第三趾,被其它腳趾擠得翹了起來,看上去就像裹腳過一樣,成了個三角形。趙雲珍說,這種疾病叫「拇外翻畸形」,大多是因為常年穿高跟鞋引起的,很常見,不過像張阿姨這樣的已經很嚴重了,需要進行截骨矯形和關節成型術。
  • 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一):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
    張海波1,李守軍2,代表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先天性心臟病專業委員會1.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 心胸外科(上海  200127)2.先天性心臟病外科治療中國專家共識(十一):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弓中斷.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20, 27(11) . doi: 10.7507/1007-4848.202008010摘要主動脈縮窄與主動脈弓中斷是主動脈弓部的先天性畸形,自然預後差,需要早期甚至急診手術治療。隨著手術技術、體外循環及圍手術期監護水平的提高,手術死亡率已大大降低。
  • 北京:6月1日起0至6歲兒童6項體檢免費
    2009年6月1日起,京籍且在京居住的0至6歲兒童將獲得免費定期健康體檢。目前,6項體檢基本服務項目已確定,初步預計將有近百萬「北京娃」享受此項優惠政策。這也是2009年市政府為民擬辦的實事之一。
  • 深圳2歲男童近視兩千多度,患的居然是「天才病」
    據悉,強仔1歲多時檢測視力,為2000多度的高度近視;近半年來,家人發現強仔走路姿勢略微駝背;強仔身高達96cm,超過絕大多數同齡孩子的高度,而他的體重只有12.4公斤,接近同齡孩子對照體重的下限;強仔手指及腳趾都較長;醫生為強仔作心臟超聲,發現「主動脈竇部增寬」。
  • 一歲男娃兩個拇指似「蟹鉗」 武漢深圳醫生攜手用繡花功夫妙手矯正
    記者9月4日從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南山醫院)獲悉,一月前該院接診了一個先天性多指畸形寶寶,他的右手拇指有兩個拇指,形狀像蟹鉗,在來深駐點的武漢協和醫院手足顯微外科專家李濤教授的指導下,該院手足顯微外科團隊用繡花功夫成功幫患兒切除多指並完美矯正。
  • 女子修剪腳趾甲時剪破皮膚,竟然要截趾……
    紅網時刻12月8日訊(通訊員 劉玲麗)李阿姨怎麼也沒想到,一個因修剪腳趾甲時留下的小小傷口,竟會讓她面臨截趾的嚴重後果。一個月前,65歲的李阿姨在家修剪腳趾甲時,一不小心將左腳中趾上的皮膚給剪破了。雖然流了點血,但李阿姨覺得傷口小沒什麼大事,也就沒在意。
  • 先天性上瞼下垂需注意!菏澤市二院專家:手術為最佳治療方式
    目前公認的最佳治療方式是手術治療。據了解,患者導致上瞼下垂的原因有很多種,不同原因導致的上瞼下垂,適合的手術方式及能改善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在術前必須先明確診斷,尤其是要與一些同樣會造成上瞼下垂的其他疾病相鑑別。
  • 多少歲記憶力最好?健康不可錯過的最佳年齡
    美國最新研究發現,25~35歲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除了生育,人體還有很多最佳年齡,比如最佳矯正牙齒年齡、最佳長個年齡、最佳記憶年齡、最佳情商年齡、最佳護心年齡等,《生命時報》邀請專家告訴你健康不可錯過的最佳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