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德國建立的秘密氣象站 是如何被北極熊摧毀的?

2021-01-21 騰訊網

隨著二戰的爆發,德國人在北極地區的作戰面臨著嚴重的氣象問題。氣象數據對於海軍和空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無論是蘇聯方面還是當時中立的北歐國家,都沒有人願意與德國人共享氣象數據。因此,德國人開始在極地地區加快部署氣象站網絡。在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地區,德國人定期用潛艇和飛機秘密投放氣象觀測員,並空投自動探測器,以獲取最新的氣象情報。

德國人對蘇聯氣象站「欲望角」的航拍照片,在這一地區的氣象站情況基本類似。

德國人在這一區域部署的氣象觀測網絡中的重要環節,位於巴倫支海上弗朗茨-約瑟夫群島中的亞歷山德拉島。德國人在這裡建設了一個氣象站,該氣象站直接服務於「神棄之地」行動,該行動的目標是摧毀盟軍與蘇聯之間的補給線「北極航線」。除了氣象站外,德國人還計劃在這裡部署一個小型的潛艇補給站,為潛艇提供燃油。為此德國人建造了一個小型的燃料和潤滑油倉庫。直到2016年,俄羅斯北極國家公園的工作人員還在這裡發現了大量戰爭時期的煤油容器。

氣象站建設的準備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早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就開始對這一地區進行了航空攝影,以確定合適的建設地點。一些氣象學家也已經在阿爾卑斯山地區接受訓練,以適應惡劣的北極地區氣候條件。

1943年8月,一艘不引人注意的小型拖網漁船駛向亞歷山德拉島。很少有人知道的是,這艘拖網漁船由一艘德國潛艇護航,船上的人不是普通漁民,而是德國的氣象學家與士兵。

當這艘拖網漁船抵達該島後,立即開始了氣象站建設工程。這座小島完全無人居住,在距離該島僅150公裡的地方,蘇聯氣象站「寂靜灣」正在正常運行。建造氣象站並不是很困難,很快秘密氣象站便建設完成。德國人在島上建立的秘密氣象站代號為「尋寶獵人」,由8名氣象學家與2名德軍海軍軍官負責日常工作。在這裡駐紮的德軍裝備精良,得到了充足的保障。當時在這座秘密氣象站中儲存了可以食用2年的食物和飲用水,還配發了包括一挺MG34機槍、毛瑟98K卡賓槍、M-24手榴彈與S.Mi.35型地雷在內的武器。很快,被雷區包圍的秘密氣象站開始工作。一段時間後,德國人甚至在這裡布置了一個臨時機場。這座秘密氣象站由德國海軍管理,每小時進行一次觀測。在1943年-1944年期間,共發送了約700份氣象報告。

駐紮在「尋寶獵人」站的德軍。

「尋寶獵人」站由5棟建築與1個原木掩體組成,內設7個房間——臥室、餐廳、廚房、儲藏室與3個設備工作間。由原木組成的掩體大部分被掩埋在泥土中,為了提高偽裝性能,所有建築都被塗上了白色油漆。除了建站時布設的雷區外,德軍還建立了多個火力點。精心的選址使得從海上無法發現氣象站,從空中也很難注意到被白色油漆覆蓋的房屋。

儘管極地環境惡劣、條件簡陋,但是德國人的生活水平卻並不差。他們在這裡的日常飲食包括葡萄牙沙丁魚、牛肉和蔬菜罐頭。在這裡工作的氣象學家能夠享用啤酒、葡萄酒、咖啡和茶。在這裡,食物方面唯一的問題是它們的「罐頭」屬性。極地地區的工作並未阻止德國人抓住機會享受生活中的小樂趣,他們拍攝下了很多照片,例如在這裡滑雪、打獵。他們的主要獵物是海豹和北極熊。當然,德國人也並不浪費,他們獵殺的海豹和北極熊最終都被他們做成了食物,用來改善他們的生活。

在「尋寶獵人」站滑雪的德軍。

駐紮在「尋寶獵人」站的德軍合影。

正在工作的駐「尋寶獵人」站德軍。

誰都沒有想到,一場看不見的危機正向「尋寶獵人」站襲來。1944年6月,「尋寶獵人」站的每一名工作人員都遭到了傳染病的襲擊。他們頭痛、腹瀉、失眠、背部、腹部與臀部肌肉疼痛。德國人由於嘔吐和腹瀉導致脫水,情況極度惡化。最後,「尋寶獵人」站的指揮官馬庫斯向柏林發送了有關氣象站人員危急情況的電報。德國方面迅速評估了局勢,一架FW200運輸機搭載著醫療分隊立刻飛往「尋寶獵人」站。

事實證明,「尋寶獵人」站的所有人員都患上了一種極其危險和嚴重的旋毛蟲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將不可避免的導致死亡。德國人在食用他們獵殺的北極熊時,遭到了寄生蟲的感染。研究表明,90%的北極熊肉都被寄生蟲所感染,為了保證這種肉的食用安全,需要持續3-4小時的熱處理。換句話說,只有進行長時間高溫燜煮後,這種肉才適合食用。

搭載有醫療分隊的FW200運輸機在亞歷山德拉島的降落非常失敗。FW200不適應臨時機場的環境,在泥土中損壞了起落架。當醫療分隊對氣象站人員進行檢查時,飛行員向基地報告,該機無法起飛。不久,另一架飛機從挪威起飛,將一批修理該機所需的零件空投到了「尋寶獵人」站附近。

戰後在亞歷山德拉島「尋寶獵人」站遺址附近發現的空投容器殘骸。

很快,德國人就修好了FW200運輸機,將所有人員撤回了德國。隨後,德軍曾嘗試著返回亞歷山德拉島重建該站,但是由於戰局的變化,德軍只能使用潛艇向亞歷山德拉島輸送人員。當潛艇抵達亞歷山德拉島附近時,卻發現當地的冰情格外嚴重,潛艇無法在該島附近破冰上浮。

1947年,「尋寶獵人」站被蘇聯人發現。在50年代初,蘇聯氣象學家利用該站工作了一段時間。但是不久後,隨著蘇聯新的基地觀測站投入使用,「尋寶獵人」站被拆除。

「尋寶獵人」站遺址上留下的殘骸。

目前,這裡位於俄羅斯北極國家公園。儘管對該站拆除時進行了清理,但是戰時的很多物品仍然遺留在這裡。

歡迎關注巨浪的日常研究(公眾號:jlhugewave),那裡有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殘兵跑南極建立基地?造出飛碟:盟軍特種部隊有去無回
    二戰雖已結束多年,但仍舊存在不少謎團。比如德國南極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根據英國新公開的紀錄文件,有研究者認為,二戰德國戰敗後,部分德國殘兵的確來到了南美和南極,建立了基地。其擁有一些新式武器,比如處於試驗狀態的飛碟。在南極盤踞的德軍可能有2000人。1947年,英美軍隊根據蛛絲馬跡開始對南極進行偵查。
  • 捉迷藏、拔釘子,東奔西走遠徵北美——二戰德國的「天氣戰爭」
    二戰爆發後,再沒有人跟德國分享,幾個條件最好的觀測地也在盟軍控制之下,德國失去了重要的天氣情報來源。為解決危機德國先派出氣象船,遍布大西洋的潛艇也有投放自動氣象浮標,回傳氣象情報的任務。想獲得長期穩定的氣象情報,還得到極地島嶼上建立地面氣象站。從1941年開始,德軍秘密向格陵蘭島、斯匹次卑爾根群島、法蘭士約瑟夫地群島派出多支氣象分隊。每支分隊有十幾人,由氣象專家領隊,帶著各種器材和電臺每天匯報。總部匯集多個氣象站數據,便能預測未來幾天的天氣情況。
  • 二戰疑雲,德軍是否真的建立南極基地,為何盟軍特種部隊一去不還
    二戰雖然已經過去幾十年,但對於二戰的探索揭秘卻從未結束,現在還有不少影視劇喜歡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一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這些故事還出奇一致的都跟二戰納粹德國有一些關聯。事實上二戰確實存在很多謎團,比如德國的南極基站就是其中之一。
  • 兩千名二戰德軍潛伏南極?戰敗仍不投降:被盟軍秘密行動毀滅
    二戰雖已結束多年,但仍舊存在不少謎團。比如德國南極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根據英國新公開的紀錄文件,有研究者認為,二戰德國戰敗後,部分德國殘兵的確來到了南美和南極,建立了基地。其擁有一些新式武器,比如處於試驗狀態的飛碟。在南極盤踞的德軍可能有2000人。
  • 此國被納粹建立秘密殖民地,與世隔絕60年至今仍穿二戰德國軍裝!
    1945年4月30日,隨著蘇聯軍隊攻入柏林市區,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同他的情婦愛娃一起,在花園飲彈自殺,這也宣告了納粹的徹底覆滅。然而,數以萬計的納粹分子卻秘密逃亡了南美洲大陸,因為這些國家與英美沒有深交,而且同樣是法西斯獨裁軍事政權。
  • 萬能博士,二戰期間德國空軍的主力轟炸機之一,容克斯Ju88轟炸機
    其實轟炸機進入黃金時期時是在二戰爆發期間,戰爭的需求問世了一大批先進的轟炸機出現在了戰場當中。 這些轟炸機更是成為了對德國、日本法西斯走向滅亡的重要原因。作為二戰的發起國家的德國,更是出現了一些優異的轟炸機,並且在戰場上發揮了不錯的性能。在二戰期間德國更是列裝了一款「萬能轟炸機」,這款轟炸機就是Ju-88轟炸機。今天咱們就來仔細的了解下Ju-88轟炸機的歷史。
  • 11名納粹德國氣象兵被遺忘在北極:你們投降為啥不叫上我們?
    在人們通常的印象裡,二戰歐洲戰場的結束是在1945年5月8日,但如果要刨根見底般深究,以納粹德國的正規武裝力量全部投降為標準,那恐怕得延續到1945年9月4日,這到底怎麼回事呢?二戰納粹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原來,在德國正式籤署投降協議後,在遠離德國2000英裡外的挪威北極地帶的,竟然還有一處德軍前沿氣象站,裡邊駐紮這11名德軍,那這11人到那邊又是幹什麼的呢?
  • 轉速每分鐘800,直接摧毀德國水壩,二戰「跳彈」
    二戰時,各國出現了不少經典武器裝備,或是因為威力巨大,或是因為用途奇特。而「跳彈」就是當時英國武器創新的傑出代表。「跳彈」到底是啥?這要從英國和德國的掐架說起,雙方的交戰初期,還是表現的比較克制的,但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雙方是越打越激烈,什麼招數都開始使了出來。從不列顛戰役開始,德國向英國發動大規模的空戰,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兩者之間,算是真正的殺紅了眼。
  • 二戰期間德軍消失的潛艇到底去了哪裡?真得去南極了嗎?
    二戰以後,關於戰敗德軍的去向問題,一直有各種傳說,尤其是德國在南極建立軍事基地的故事,更是廣為流傳。俄羅斯《軍事史》雜誌在2016年8月刊登了一篇名為《消失的德國潛艇》的文章。這些潛艇究竟去了哪裡一直是個謎團,各種小道消息由此傳播開來,其中就有德國潛艇躲到南極基地的說法。為什麼是南極呢?這與希特勒對南極狂熱的開發計劃有很大關係。20世紀30年代,德國每年都從挪威進口大量的鯨魚油用於化工生產,挪威在南極的捕鯨站由此引發了德國眼紅,希特勒上臺以後,秘密向南極派遣了一直科考隊。
  • 二戰德國黑科技揭開了現代戰爭飛彈為王的新時代
    【軍武次位面】作者:書劍為酒V-1飛彈是德軍在二戰時期研製的秘密武器,曾被希特勒寄予厚望,希望依靠它能扭轉德軍在二戰後期的頹勢。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納粹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危局。一周之後,6月13日,納粹德國決定使用剛剛研製成功的V-1飛彈襲擊倫敦。先後發射了10000多枚飛彈,只有2419枚落到倫敦附近,其中有30枚莫名其妙飛到了南開普敦和樸茨茅次。V-1飛彈僅擁有25%的命中率,還是以倫敦一整座城市作為目標。
  • 二戰期間的美國高校
    歷史是一面寶貴的鏡子,研究美國高校在二戰中的表現,將給我們提供寶貴的經驗。一、珍珠港事件之前的美國二戰公認的起點是1939年10月德國入侵波蘭。美國當時剛剛經歷了1929年的「大蕭條」,經濟發展水平倒退了十幾年。
  • 外星飛船還是秘密武器?扒一扒二戰期間出現的不明飛行物
    昨天神秘學君給大家介紹了一起二戰期間一名德軍士兵遭遇女外星人的案例(詳見文末附錄),而事實上在那段時期除了人類飛機的激烈空戰
  • 二戰希特勒秘密進行「基地211」計劃,真的造出飛碟了?
    關於二戰希特勒的黑科技,以此為題材的影視劇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拿到說二戰中,納粹黨希特勒真的研製出了飛碟嗎?我覺得很有可能,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編劇往這方面想,而且二戰結束後到現在還有很多當事人健在,他們的回憶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 北極熊被晉升為士官:二戰軍隊中的動物其實更厲害
    北極熊被晉升為士官:二戰軍隊中的動物其實更厲害近日,加拿大第四師和中央聯合特遣部隊指揮官康拉德準將,為在加多倫多動物園的北極熊朱諾慶祝生日,並晉升它為榮譽下士軍銜,5歲朱諾的此前是榮譽二等兵。一直以來,提及熊網友多數時候想到的都是「戰鬥民族」,不過其實同樣地域廣闊,氣候也比較冷的加拿大,一樣很喜歡熊,北極熊朱諾晉升為榮譽下士,也同樣是野生動物的傑出大使,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氣候變化,對於北極熊的影響。
  • 二戰德國研發出7種飛碟,時速2200公裡,能源只是空氣和水
    二戰時期,德國軍工產業不僅僅是武器裝備的先進,而且還有一些裝備的出現,已經是超出了當時科技的發展水平,甚至都快超越今天的現代化科技。駭人聽聞的虎式、虎王坦克、費迪南、獵虎反坦克殲擊車等,都是在二戰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軍事裝備,他們發明的古斯塔夫巨炮重達1334噸,直接一炮就摧毀了蘇聯的一個地下軍火庫,穿透了100英尺的土層。除了這些厲害的武器,德國還研究過飛碟,1934年納粹德國就研發出第一款碟形飛行器RFC-1,其能源竟然只是空氣和水,可惜具體的技術細節不知。
  • 二戰德國淨化人種,欺騙無數純種金髮美女秘密受孕,充當生育機器
    為了迎合希特勒的心理,黨衛軍首腦希姆萊精心編制了一個亞特蘭蒂斯神話,鼓吹日耳曼人是最優秀的人種,並且在他的主持下德國開展了一個名叫「生命之源」的人種計劃,從1935年開始,經過挑選的黨衛軍開始與金髮碧眼的日耳曼美女發生關係,源源不斷地為元首生產優秀人種。當時在德國,未婚先孕是不被社會認可和接受的。
  • 二戰時如果蘇聯和德國單挑,結果會如何?
    還得提一下裝甲鋼,在這個項目上,西方盟國提供的數量超過了蘇聯在戰爭期間生產的總和。想像一下吧,蘇聯的坦克數量下降一半,戰爭結局將會如何。 1928-1933年,蘇聯展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以圖建立現代化的軍事工業基礎,迫切需要德國大量援助,德國也投桃報李,向蘇聯提供了大量信貸以及幫助蘇聯向德國企業訂貨。
  • 二戰期間,為什麼木柄手榴彈還被德國所青睞呢?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木柄手榴彈就被德軍廣泛運用,在二戰期間,德國工業發達,卻還在使用木柄手榴彈,那為什麼木柄手榴彈還被德軍青睞呢? 在一戰期間,德軍根據戰場上的地勢,德軍便以法國的木柄手榴彈為原型,仿製出了自己的木柄手榴彈,那個時候
  • 德國納粹和外星人UFO的故事,這個得從二戰德國的超前高科技說起!
    秘密飛碟製造工廠雖然黨衛隊向德國的軍備部長艾伯特·斯匹爾要求增加額外的勞工和苦力,卻隱瞞了他們的真實用途和目的。黨衛隊儼然在德國建立了自己的國中之國,各種工廠、科學家、戰爭原材料、技師在黨衛隊的幹預下秘密研製、測試著飛碟。「球形閃電」迷惑盟軍當時,在德國的黑森林地區,無人碟形攔截機成功生產並試飛。
  • 傳說中的納粹德國南極基地竟是如此,聚集數千失蹤科學家
    在二戰期間,德國就對南極表現出了充分的興趣,曾派出多支科考隊前往南極探查。然而不幸的是,隨著德國在歐洲戰場遭遇蘇聯軍隊的反擊而節節潰敗,對於南極基地的建設也緩慢下來。二戰後,曾一度有人懷疑希特勒在南極建立了基地,以圖謀東山再起,事實到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