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書劍為酒
V-1飛彈是德軍在二戰時期研製的秘密武器,曾被希特勒寄予厚望,希望依靠它能扭轉德軍在二戰後期的頹勢。
V-1作為全世界第一款投入實戰的飛彈,其概念有點像「攜帶炸彈的自殺式戰鬥機」,其古怪的造型印證也了這一點。V-1飛彈通體長7.9米,擁有一對5.37米的飛翼和一個較短的用於保持水平飛行的尾翼,與我們今天熟知的飛彈造型截然不同,更像一架無人飛機。
▲V-1飛彈解剖圖
今天的飛彈離不開精確制導,通過一套複雜的定位系統,於千裡之外精確打擊敵人。V-1飛彈還沒有如此先進的制導系統,完全依靠物理飛行慣性,依靠陀螺儀維持穩定,磁性羅盤控制方位,外加一個氣壓儀控制飛行高度。當磁性羅盤判定抵達預定目標上空時,裝在彈頭的裝置會調整V-1飛行姿勢,以小角度降落打擊地面目標,其打擊精度誤差高達20km大大限制了實用性。V-1飛彈發射重量為2180公斤,發射速度240公裡/小時,巡航速度644公裡/小時,最大射程可達到280公裡。
1944年6月6日,盟軍在諾曼第登陸,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納粹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危局。一周之後,6月13日,納粹德國決定使用剛剛研製成功的V-1飛彈襲擊倫敦。先後發射了10000多枚飛彈,只有2419枚落到倫敦附近,其中有30枚莫名其妙飛到了南開普敦和樸茨茅次。V-1飛彈僅擁有25%的命中率,還是以倫敦一整座城市作為目標。在空襲期間,飛彈造成6184人喪生,平均1枚V-1飛彈僅有0.6人的殺傷力,如此戰績令德軍大為失望。
▲元首對V-1飛彈效果很失望
其實,二戰期間,德軍還在秘密研製性能更為出色的V-2飛彈。納粹將V-2視為末日武器,他們相信只要V-2能大規模投入使用,以當時盟軍科技水平根本無法進行攔截。但此時的德國已沒有能力在研發上投入更多資金,甚至連實驗費用都沒有了,導致最後被投入實戰的V-2飛彈是個半成品。跟V-1相比,V-2性能上更為出色。
德軍總共發射了3700多枚V-2飛彈,有著74%的命中率。其中發射到倫敦的1115枚V-2飛彈造成2724人喪身,效果顯著。V-2飛彈威力得到充分顯示,但無法挽回納粹德國失敗的命運。
▲V-2飛彈無法拯救第三帝國
戰後,美國和蘇聯展開了對德國飛彈人才的爭奪戰。按照雅爾達協定,V-2飛彈工廠在蘇聯佔領區內,理應由蘇聯接手。但美國人沒有遵守協定,偷偷組建了秘密運輸小隊,在10天之內,用300節火車皮和12艘輪船把整個工廠全部搬走,蘇聯人回過神來時,只留下了一個空蕩蕩的工廠。之後,美國人又通過各種手段,把德軍首席飛彈專家馮·布勞恩博士與126位研究團隊成員全部挖走,在冷戰中,佔得先手。
吃了大虧的蘇聯人決心反擊,利用無孔不入的克格勃間諜,從美國人手中偷出了大量V-2飛彈的核心資料。
德國人親手開啟的飛彈時代,最後在冷戰中變成了可以摧毀地球N次戰略核飛彈,改變了現代戰爭的面貌。
更多有趣好玩的軍事文章、視頻、圖片、電影、遊戲,請關注「軍武次位面」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