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技術飛速發展,現代化的反艦飛彈,能否擊穿二戰頂級戰列艦?

2021-01-09 芊微防務觀察

圖為正在發射AGM-84「魚叉」反艦飛彈的美國「科羅拉多」號瀕海戰鬥艦(LCS-4)

現代反艦飛彈,是指以攻擊水面船隻為主而研發、使用的飛彈。隨著技術的發展,反艦飛彈的制導與抗幹擾模式也在不斷地發展與進化。從最初的主動雷達制導到現如今的複合制導,反艦飛彈的命中率得到了一個極快的提升。許多的反艦飛彈可以從各種各樣的武器系統中發射,包括最為普遍的水面艦艇與作戰飛機,此外反艦飛彈也擁有岸基型號,同樣也可以在直升機上發射。

圖為正在發射AGM-119「企鵝」反艦飛彈的SH-60B「海鷹」反潛直升機

儘管現代反艦飛彈的主要作戰目標是在全球海軍中作為主力艦種的驅逐艦、巡洋艦與護衛艦,但關於反艦飛彈能否有效對抗、擊穿、擊沉曾經作為海上霸主的戰列艦這一問題,仍然有著較多討論。支持者認為,老舊的戰列艦無法有效對抗作為現代高新技術代表的反艦飛彈。因為現代反艦飛彈的半穿甲彈頭與足夠的裝藥量配上其極高的飛行速度足以有效擊穿戰列艦。

圖為德國海軍「俾斯麥」號戰列艦,該艦有著320毫米厚的側舷裝甲

但該觀點的反對者則認為,現代反艦飛彈無法有效擊穿戰列艦側舷厚重的裝甲帶,即使擊穿了裝甲帶,也會被艦體內部的水密隔艙阻礙進而削減爆炸效果,進而無法對戰列艦進行有效毀傷。如俗稱「小二黑」的鷹擊-8型反艦飛彈,該飛彈依靠動能可以擊穿120毫米厚的裝甲,並可以在擊穿後引爆。但這對於二戰期間的諸多裝甲帶動輒300毫米以上的戰列艦來說無疑是隔靴搔癢。

圖為鷹擊-8的現代化改進型鷹擊-83反艦飛彈

客觀來說,這兩種觀點均有著一定的合理性。但這裡需要提及一個關鍵的問題:即現代反艦飛彈的主要打擊目標是什麼?現代反艦飛彈的主業並不是負責對抗這些上古時代的裝甲猛獸,它們更多的被用於打擊那些已經不再強調裝甲厚度而是強調現代化信息作戰水平的水面艦艇。這也使得現代反艦飛彈並不過於強調穿甲性能,而是需要更加有效的抗幹擾能力與搜索跟蹤能力。

圖為AGM-158C「LRASM」反艦飛彈對靶船的毀傷

但如果真的需要現代反艦飛彈與二戰戰列艦進行一個「關公戰秦瓊」式的對抗,那就需要視情況而定了。包括鷹擊-8、魚叉、飛魚等亞音速反艦飛彈由於採用掠海式的彈道模式,其在穿透了戰列艦的防空火力網後,大概會命中戰列艦厚重的側舷裝甲,進而可能無法造成有效毀傷。但類似於美軍最新裝備的AGM-158C反艦飛彈這種智能型飛彈,則可以通過打擊戰列艦上層建築來使戰列艦失去戰鬥力。儘管可能無法對防護能力極強的司令塔造成傷害,但爆炸產生的效果也很有可能對司令塔內的人員造成一定殺傷。

圖為SS-N-22反艦飛彈

除此之外,包括P-270/SS-N-22「日炙」反艦飛彈在內的超音速反艦飛彈憑藉著其高速命中艦體所帶來的動能與高能裝藥也很有可能對戰列艦造成有效的傷害。但我們仍需要注意到,鑑於飛彈技術與航空母艦的不斷發展,戰列艦這一老式艦種已經變得逐漸落後於時代。美國建成的最後一代「衣阿華」級戰列艦也最終淪為被封存的命運。故此,現代反艦飛彈已經並不需要對抗裝甲厚重的戰列艦了。

作者:黃沙之影

相關焦點

  • 從二戰打到海灣戰爭,美國密蘇裡號戰列艦為何服役那麼久
    在如此強大的動力下,密蘇裡號戰列艦擁有了世界戰列艦中最高的航速——33節。因二戰而生的密蘇裡號戰列艦,在裝甲防護和武器裝備上也是頂尖水平。密蘇裡號戰列艦最厚的裝甲,位於司令塔正面,達到了445毫米。最薄弱的頂部裝甲,也有184毫米。這樣的裝甲厚度,能夠讓它承受1噸半重穿甲炮彈的攻擊。法國在二戰後研發的飛魚反艦飛彈,打到了密蘇裡號戰列艦上,也會被反彈回去。
  • 二戰時期德國飛彈黑科技不僅有防空飛彈還有反艦飛彈等
    德國對於飛彈研發試製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已經開始,德軍第一種正式定型的飛彈是Hs-283A反艦飛彈,但該飛彈只用於實驗並沒有實戰記錄,而1939年德軍又在原有的反艦飛彈實驗技術,推出一款正式裝備德國空軍反艦飛彈,這便是亨舍爾Hs-293無線電反艦飛彈,該型飛彈設計採用滑翔機的飛行原理
  • 戰爭巨獸之殤,走向末路的大艦巨炮,是誰埋葬了戰列艦
    不過數米的反艦飛彈,奏響戰列艦的送葬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母剝奪了戰列艦無上海權的桂冠,但是戰列艦依舊有其一席之地。真正將戰列艦埋葬的不是其他的軍艦,而是簡簡單單的反艦飛彈,僅此而已。實際上戰列艦存在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只有足夠大的艦艇才能夠搭載更為大型的主炮,一千噸的護衛艦根本不可能搭載200MM級別的主炮,大和號的3聯裝460主炮重達數千噸!比一艘驅逐艦都要重!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由於受到1919年籤的《凡爾賽合約》限制德國海軍在一戰後僅保留了8艘舊戰列艦用於訓練及自衛,相關後續艦必須在老艦下水20年後才可開工建造,且新艦最大排水量不得超過10160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280毫米。1935年德國宣布廢除宣布禁止其發展新型軍艦的《凡爾賽合約》,由此開始了一條軍事擴張的道路。
  • 擁有射程1000海裡火炮,戰列艦就能復活,真相併非如此
    不知不覺中,戰列艦這種軍艦退出歷史舞臺已經有近30年時間。戰列艦最後一次出場是1991年海灣戰爭時期,安裝戰斧飛彈的衣阿華戰列艦成為戰列艦的絕唱。不過雖然戰列艦已經被棄用接近30年,但美國軍方始終沒有放棄重新激活它。讓戰列艦復活成為美軍方的執念。
  • 世界上最後一艘退役的戰列艦:密蘇裡號戰列艦
    1938年5月,美國海軍確定南達科他級戰列艦後續的4.5萬噸級新型高速戰列艦的設計方案--依阿華級戰列艦的設計方案 。在保持南達科他級防護水平的基礎上衣阿華級戰列艦重點提高航速,大幅度提高主機功率,衣阿華級的動力裝置的主機功率是當時輸出功率最大的艦船動力裝置,設計航速高達33節,是歷史上主機功率最大、航速最高的戰列艦。1940年6月12日,密蘇裡號下單建設。
  • 大艦巨炮時代巔峰之作:二戰十大戰列艦(上)
    戰列艦曾經是人類創造出的最龐大、最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長期佔據海權國家主力艦霸主地位。在其極盛時期——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唯一具備遠程打擊手段的戰略武器平臺,因此受到各海軍強國的重視。以下列舉二戰中戰力最為強勁的十一型戰列艦,以供網友賞鑑。
  • [模型新品]:美密蘇裡號戰列艦
    「密蘇裡」號戰列艦為美國海軍「衣阿華」級戰列艦中的第三艘。該艦服役不久,即因1945年9月2日作為二戰日本無條件投降的籤字地點而聲名大震。  這艘1944年6月l1日服役的戰列艦最初裝有3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149門各種口徑的副炮和高炮,還載有3架水上飛機。
  • 架空:大艦巨炮的復興,無限續航的大洋壁壘,59型電磁炮戰列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遍布蒼穹的戰鷹給老式戰列艦敲響了喪鐘,老少皆宜的反艦飛彈給臃腫而龐大的戰列艦釘上了棺材板上的最後一顆釘子,攻過於防且艦載武裝適裝性強的時代,動輒數萬噸的戰列艦沒有存在的意義,1991年美國海軍衣阿華號戰列艦退役,曾經稱霸大洋數百年的戰列艦這一艦種類宣告了閉幕。
  • 日本提出3款反艦飛彈研製方案:構建新一代反艦飛彈體系
    近一個月以來,日本在反艦飛彈研製方面動作頗多,提出了ASM-3A超音速空艦飛彈採購方案、12式岸艦飛彈射程提升方案和射程2000千米隱身反艦飛彈研製方案等,試圖以遠射程、超/亞音速兼具、對海/對地兼備等性能為依託,構建日本新一代反艦飛彈體系,暴露出日本走出專守防衛,向進攻作戰體系邁進的野心。
  • 遠超055艦!俄基洛夫級巡洋艦王者歸來,獲評全球最強戰艦
    如今,「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經過現代化改裝,將裝備威力更加強大的巡航飛彈,部署海基S-400魯道特防空飛彈系統,新型電子戰系統、鎧甲 -M」防空系統 、「答案」和「口袋-NK」反潛武器系統,最重要則是部署射程達到1000千米,保持8馬赫飛行速度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飛彈。「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以裝載接近500枚各型飛彈,恐怖打擊能力和防禦能力,讓世界各國驅逐艦都汗顏。
  • 臺飛彈艇裝16枚大型反艦飛彈 目標遼寧艦
    前不久臺灣地區新聞媒體報導,臺灣地區新一代大型飛彈快艇正式被命名為「沱江」號。該艦可攜帶8枚超音速飛彈,8枚亞音速飛彈對大型目標進行複合攻擊,號稱是「航母殺手」,很明顯目標直指解放軍遼寧艦和兩棲艦隊。
  • 獨家盤點:二戰十大戰列艦排名[圖](六)
    資料圖片:黎塞留級戰列艦1935年10月22日,黎塞留級首艦「黎塞留」號在布雷斯特鋪設第一塊龍骨。主力艦紛紛離開法國本土港口,有的直接向英國投降,但更多的戰艦躲進了北非法屬殖民地港口中,處於觀望狀態。其中,舊戰列艦「洛林」號和「庫爾貝」號正在英國訪問,法國投降後立即被扣留;快速戰列艦「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與兩艘舊戰列艦停泊在阿爾及利亞奧蘭港;只完成了船體工程的「讓-巴爾」號也被拖曳到摩洛哥卡薩布蘭卡。「黎塞留」號也面臨著投降或是戰鬥的選擇。
  • 戰列艦、高速戰列艦、重巡、戰巡有啥區別?它們是如何發展的?
    進入蒸汽裝甲時代後,主力艦曾被稱作:鐵甲艦、裝甲艦。1905年英國無畏級戰艦問世後,又回到戰列艦稱呼上來。前無畏艦、無畏艦、超無畏艦都是代表其某一時期技術的分類。戰列艦擁有最強的火力、最厚的裝甲和適當的速度,追求火力、裝甲、速度三者的平衡。
  • 「遠近通吃 大小兼顧」,不斷進擊的「鷹擊」系列反艦飛彈家族!
    隨著軍工科技和作戰形式的不斷演進,武器飛彈化已經發展到了空前的程度,反艦飛彈就是現代海上作戰的核心裝備。我國的反艦飛彈研發始於上世紀60年代,先後研發了上遊-1、鷹擊81、鷹擊82、鷹擊83、鷹擊62、鷹擊12、鷹擊18等一系列的反艦飛彈。
  • 現役航母:未設置反艦飛彈發射架,裝有近防炮和近防飛彈
    在航母發展史上,撇開二戰時的護航航母以及直升機航母,曾經出現過兩種不同類型的航母,但現在航母發展可謂殊途同歸,其實,東西方已經同時走上了以艦載戰鬥機為核性戰力的航母。冷戰時期,原蘇聯海軍為了增強航母的作戰能力,將龐大的艦載垂直反艦巡航飛彈、中程區域防空飛彈、反潛火箭深彈等大型武器裝備,都設置到了航母上,讓航母本身除了艦載戰鬥機以外,具備強大的防空對海對潛打擊能力。當然,蘇聯紅海軍的航母上,仍然配備有具備垂直起降能力的雅克-38艦載戰鬥機,此類航母被蘇聯紅海軍命名為「重型載機巡洋艦」。
  • 俄高超音速「鋯石」能否擊穿「宙斯盾」?
    新華社北京4月23日電(記者楊天沐) 新聞分析:「鋯石」能否擊穿「宙斯盾」就在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的去向成為媒體焦點之際,俄羅斯也不甘寂寞地亮出了新式「航母殺手」——「鋯石」反艦飛彈。俄羅斯媒體近日報導說,俄「鋯石」反艦飛彈又一次成功完成試射,並且在測試中達到了8馬赫的飛行速度。
  • 電磁炮能否復興戰列艦?大艦巨炮可能重來,戰列艦的復興絕無可能
    有很多軍迷認為電磁炮或者雷射炮能夠吹響戰列艦復興的號角,原因是電磁炮的理論出膛速度遠高於化學炮,將來發射衛星的方式都有可能是電磁投射器發射,電磁炮戰列艦主炮的射程能夠媲美飛彈!所以戰列艦不用擔心自己的主炮射程不問題。
  • 為何有了戰列艦和巡洋艦之後,還產生了戰列巡洋艦?
    他們所倚仗的力量,主要就是戰列艦。那時候的戰列艦,是國家力量的象徵。1793年,著名的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所乘坐的最大一艘艦船,就是裝有64門火炮的獅子號戰列艦。為了展示英國海軍的實力,英國國王喬治三世送給了乾隆皇帝一個裝有110門炮的君主號戰列艦模型——那不但是英國,也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大的戰列艦。當時清朝所有艦船火力之和,都比不上這艘君主號戰列艦。
  • 世界海軍史上最後一艘下水的戰列艦 法國製造的巔峰巨艦
    面對來勢兇猛的德國俾斯麥級戰列艦和義大利維內託級戰列艦,既不想失去地中海制海權,又不想被老對頭德國超越的法國人在1934年推出了新戰艦計劃——這就是世界海軍史上最後一艘下水的戰列艦「黎塞留」級。有趣的是作為傳統列強,英法德意都未能有效的預期到航空母艦在未來海戰中的作用,而專注於大炮巨艦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