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鼻」嗅出商機 香港青年納米技術研發氣體檢測器

2021-01-18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5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氣味觸不到摸不著,卻無處不在,也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一心要把氣味變得可測可控的郭韋廷,憑藉納米技術研製出如「電子鼻」一般的氣體監測傳感器,可嗅出大到重工業、小到一般家庭都適用的氣體商機。

2016年,還在香港城市大學念書的郭韋廷的期末論文,選擇了氣體檢測器項目,雖然是首次接觸,但郭韋廷卻深深迷上了這個範疇,「當時有實驗室拍檔跟我一樣想在這方面大展拳腳,於是萌生創業念頭」,由於同伴要晚一年畢業,郭韋廷畢業後,即2017年至2018年間先打工,到2018年底才正式成立初創公司。

郭韋廷說,每人預備了十幾萬港元,預計可營運最多2年。他直言選一個冷門領域去創業很大膽,但事實上氣體監測技術對應的是一個很龐大、且未充分開發的市場。

郭韋廷介紹,現在市面上的氣體檢測器林林總總,但每款只能對應一種氣體,且不支持數據及上網功能,而且檢測器體積不小。

而他的公司研製的氣體檢測晶片,面積雖只有15毫米乘15毫米,內裡是由納米技術製成的16塊不同材料傳感器,不單令檢測速度比一般快10倍,靈敏度和準確度也高出10倍,目前該晶片可檢測64種氣體。

實際上,可檢測氣體數量可以多到無限,因晶片連接網絡,可通過學習功能辨別新的氣體種類:「只要我們將不同氣味的成分等輸入資料庫,傳感器便能檢查,就如一部氣味字典,庫存愈多,可檢測的氣體便愈多。」

公司的電子鼻不單能嗅千萬種氣體,還包括種類和濃度,並可將資料數據化,在應用上更方便有效,應用範圍也變得廣泛,工商業、農業、環保、健康醫療、日常生活乃至海關等都能派上用場。

「工業如輸油管道、下水道、礦場都需要檢測空氣中是否存在有毒或易燃成分;農業方面可通過氣味濃度分析使用農藥劑量;甚至冰箱放一個,可以告訴你什麼食物開始變質」。郭韋廷說道。

目前,郭韋廷仍忙於其「電子鼻」的進一步設計研發和數據輸入分析,另外還要解決產品的量產問題。他預計過程順利的話,2019年內「電子鼻」可投產。

相關焦點

  • [圖]「電子鼻子」:可以嗅出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微型感應器
    化學工程教授Nosang Myung繼花了8年時間研發了一款可嗅出多種空氣中有害氣體的微型感應器之後,目前他正和一家公司攜手打算將這款感應器投入到市場中,他們將它取名為「電子鼻子」。
  • 電子鼻技術及其在茶葉香氣檢測中的應用及展望
    電子鼻不同傳感器得到的信息代表了樣品中全部揮發物的總體分布,而不是正常情況下分析測得的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組成的含量。當檢測樣品的香氣物質揮發後,經過傳感器時其電導率為G,經過活性炭過濾的標準氣體通過傳感器時其電導率為G0,電子鼻系統獲得數據即為2個電導率的比值,即G/G0。G/G0 值的變化表明的是香氣物質含量的相對變化。電子鼻的10個傳感器陣列所代表的的物質種類及特點見表1。
  • 科學家研發仿生「電子鼻」
    早在 2014 年,科學家發現,人鼻可以區分 1 萬億種氣味。對於視覺系統,科學家開發出了機器視覺;對於聽覺系統,科學家研發了語音識別。那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性,製造一套人工嗅覺系統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通過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了人工「電子鼻」,可準確評估肉類的新鮮度。實驗數據顯示,「電子鼻」檢測準確率高達至 98.5%,而傳統檢測方法只有 61.7%。
  • 電子鼻的用途越來越廣泛,你知道有哪些地方運用到了電子鼻嗎?
    電子鼻的用途越來越廣泛,煤礦中裝上電子鼻,就可以嗅出礦井內的瓦斯含量,預報礦井中的瓦斯爆炸,這對礦井的安全十分有用;家裡的煤氣灶裝上電子鼻,就會預報煤氣管道是否有漏點
  • 基於氣體傳感器陣列的電子鼻系統
    電子鼻在20 世紀末被正式提出, 作為一種人工嗅覺系統, 它由適當的模式識別系統和具有交叉選擇性的氣體傳感器組成的傳感器陣列構成, 是一種能夠識別單一或複雜氣味/氣體的儀器, 其應用領域包括食品工業、環境監測、軍事安全等, 是當前氣體檢測領域的研究熱點.
  • 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嗅出疾病的電子鼻
    工程師正在仿照人類的鼻子來開發電子鼻,為不斷尋求微創技術的醫生開拓出一個嶄新的領域——利用鼻子了解人體狀況。正在興起的電子鼻技術可以辨別上述氣味中的細微差別。不同類型的電子鼻都由一排嗅覺傳感器組成,當接觸到不同氣味時,這些傳感器會以獨特的模式被激活,其中的軟體通過分析這些模式來識別每一種氣味及其來源。其實,人類的大腦也是通過同樣的模式識別過程來辨彆氣味的。   電子鼻起初是為其他目的而設計,例如,嗅出洩露的化學物質或者探測食物的腐敗情況。
  • 科學家研發仿生「電子鼻」30秒識別食品新鮮度,內嵌CNN算法
    早在 2014 年,科學家發現,人鼻可以區分 1 萬億種氣味。對於視覺系統,科學家開發出了機器視覺;對於聽覺系統,科學家研發了語音識別。那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性,製造一套人工嗅覺系統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通過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了人工「電子鼻」,可準確評估肉類的新鮮度。
  • 科學家研發仿生「電子鼻」30秒識別食品新鮮度,內嵌CNN算法
    早在 2014 年,科學家發現,人鼻可以區分 1 萬億種氣味。對於視覺系統,科學家開發出了機器視覺;對於聽覺系統,科學家研發了語音識別。那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性,製造一套人工嗅覺系統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通過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了人工「電子鼻」,可準確評估肉類的新鮮度。
  • 通用人體呼吸氣體檢測電子鼻儀器設計
    本設計的目的是利用以ARM7TDMI-S為核心的LPC2478處理器實現對電子鼻儀器系統的控制、對氣體檢測信號的分析與判別,以及實現在脫離PC機的情況下,提供友好的圖形用戶交互接口(GUI),使用戶通過自己的操作就能掌握並記錄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 「通用」電子鼻的實現任重道遠
    研究人員孜孜以求堅持不懈地研發電子鼻,因為用於氣味或味道檢測的通用傳感器非常有用。R5xednc氣相色譜法或液相色譜法是目前用來確定未知氣味或味道最成功的方法,這種方法需要費心準備,比較起來,倒不如把東西拿起來聞一聞或者嘗一嘗,然後說「嗯……聞起來/嘗起來……」要快得多也簡單得多。
  • 生物醫療 || 電子鼻強勢進軍醫療領域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是體內代謝過程(包括炎症和細胞異常活動)產生的氣體化合物,可在人的呼吸中檢測到。有402名成年人參與測試,他們對著高度敏感的電子鼻呼吸,持續5分鐘,以檢測VOC模式的細微差異。其中,129人患有巴雷特食管;141人患有胃酸反流病,其中50人因此食道發炎;132人食道正常或有裂孔疝(從而引發症狀)。
  • 電子鼻組成及工作原理
    電子鼻組成及工作原理 2014-05-04 15:02:38 來源: 瀏覽: 次 電子鼻又稱氣味掃描儀,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來對食品中的複雜嗅味和很多揮發性成分進行分析、識別和檢測的儀器,它由傳感器系統和 自動化模式識別系統
  • 美研製出可以快速分析氣體成份的「電子鼻」
    據俄羅斯《紐帶》網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日前研製成功了一種能夠自動鑑定氣體成份的「電子鼻」。
  • 神經網絡人工智慧氣體分析儀:識別多種氣味的「電子鼻」
    打開APP 神經網絡人工智慧氣體分析儀:識別多種氣味的「電子鼻」 發表於 2017-12-04 14:13:36 俄羅斯技術、系統和進程領域空間研究實驗室工作人員研製出一款小型「電子鼻」並獲專利,這是一款能快速學習的神經網絡人工智慧氣體分析儀,可識別多種化學物質的氣味。
  • 以開發電子鼻嗅癌症
    2011-04-22 10:07:13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黃敏   以色列研究人員正開發一種電子鼻
  • 電子鼻「嗅出」肺癌免疫療法適用者,準確率達85%
    圖片來源: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日前研發出一種快速檢測方法——電子鼻(eNose),或許能夠打破這一僵局。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鼻」分析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呼出的化學物質,就可以確定患者是否適用免疫療法。只需不到1分鐘的時間,準確率達85%。
  • 聯想創投「未來午餐會」第四期:聞慧科技「電子鼻」讓生活更美好
    聚焦最前沿的技術與最酷的產業應用,本期邀請到了慧聞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吳慶樂,與聯想創投執行董事、CMO陳蜀傑共同對話,為大家分享前沿科技如何落地電力能源、產線檢測等工業大場景,快來與創業者給慧工廠拍個X光片」,看數據智能如何「穿透」傳統行業。
  • 棒米科技推出首款電子吸鼻器 國內首款獲FDA和CFDA認證
    這也是國內首款獲得FDA和CFDA認證的電動吸鼻器,目前將於3月7日進行淘寶眾籌。嬰兒的鼻腔狹窄,鼻黏膜血管豐富且脆弱,極易受外界因素刺激,鼻涕增多、堵塞鼻孔時而發生。情況嚴重者,可引起呼吸困難,甚至有窒息的危險。棒米電子吸鼻器可幫助嬰兒清理鼻腔,它於2016年1月投入研發設計,至2017年1月完成製作及產品設計優化,並獲得FDA和CFDA認證。
  • NTU研究人員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人工「電子鼻」
    前言:人類對於嗅覺的研究也從最早的化學分析方法逐漸發展成儀器分析方法,尤其是採用了仿生技術的機器嗅覺時代的到來,對氣體的識別能力越來越強,識別率也逐漸得到穩步提升。作者 | 方文萬分靈敏的「電子鼻」很大一部分模擬電子產品都與現實世界的傳感器及訊號處理密切相關。在所有的感官功能中,氣味識別是AI最不擅長的一個,但如果從突破這個關鍵點,將可以為設計更高效、穩定的機器智能提供重要靈感。仿生嗅覺系統可以分辨和識別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氣味分子,具有很好的靈敏度和特異性。
  • 用「電子鼻」測空氣品質,微納傳感專注氣體傳感器研究為B端用戶...
    汽車等室內環境下有無有害氣體?這些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十分關心的空氣汙染相關問題。看到這樣的需求武漢微納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研發出一款「電子鼻」——晶片氣體傳感器,憑藉綠豆大小的身體就能檢測環境內各類氣體的含量和源頭,為B端企業提供相關服務及解決方案。據悉,微納傳感是一家專注於環境感測解決方案,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