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1分鐘!電子鼻「嗅出」肺癌免疫療法適用者,準確率達85%

2020-11-25 騰訊網

免疫療法極大地改善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但是不幸的是,它僅對一部分患者有效,這一比例約為20%。儘管免疫療法的副作用往往比化療要少,但大約10%的患者會產生更嚴重的副作用。當人體免疫系統開始攻擊自身細胞時,肺部、肝臟和腸道等器官可能會發炎。

如果能提前正確識別對免疫治療無反應的患者,就可以避免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目前,評估免疫療法是否有效的常規手段是免疫組織化學分析(IHC),然而這種方法不僅具有侵入性而且耗時較久。

患者吹入eNose裝置,測量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混合物以評估患者是否會對抗PD-1免疫治療有何反應。圖片來源: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日前研發出一種快速檢測方法——電子鼻(eNose),或許能夠打破這一僵局。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鼻」分析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呼出的化學物質,就可以確定患者是否適用免疫療法。只需不到1分鐘的時間,準確率達85%。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Annals of Oncology》雜誌上。

eNose是一種小型設備,其中包含用於檢測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傳感器,這些化學物質佔我們呼出氣體的約1%。研究人員認為,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呼吸中VOC的混合可能表明患者是否會對抗PD-1治療產生反應,VOC可以根據全身或其他部位(例如肺)發生的代謝過程而變化。

https://doi.org/10.1093/annonc/mdz279

這是一項前瞻性觀察研究。具體來說,荷蘭阿姆斯特丹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招募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期間接受PD-1抑制劑Keytruda(pembrolizumab)及Opdivo(nivolumab)治療的143名晚期NSCLC患者,並將其分為訓練組(92人)和驗證組(51人)。通過eNose來分析使用PD-1抑制劑Keytruda(pembrolizumab)及Opdivo(nivolumab)治療前兩周患者的呼吸曲線。三個月後,研究人員使用實體腫瘤的反應評估標準(RECIST)來評估患者是否對治療響應。結果顯示,用eNose分析NSCLC患者呼氣成分來區分應答者和非應答者,準確率為85%。

阿姆斯特丹癌症研究所胸部腫瘤學Mirte Muller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eNose呼吸分析可以有效避免部分對免疫治療無效的患者進行免疫療法。在我們的研究中,有24%的患者對免疫治療無效。這項最新的研究結果為下一步在大型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中驗證這些發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呼吸醫學系的博士生、目前正在生產eNose的Breathomix營運長Rianne de Vries女士說:「當使用eNose時,患者深呼吸,保持5秒鐘,然後慢慢呼氣進入設備。eNose傳感器響應呼出氣體中VOC的完全混合;每個傳感器對不同分子組具有最高靈敏度。傳感器讀數直接發送到在線伺服器並存儲在在線伺服器上,用於實時處理數據、校正環境空氣,因為您呼出的空氣受到您吸入的空氣的影響。測量時間不到一分鐘,並將結果與在線資料庫進行比較,在線資料庫中機器學習算法立即確定患者是否可能響應抗PD1治療。」

與其他可用的醫療技術、診斷測試和生物標誌物相比,eNose技術更便宜。而且eNose是一種非侵入性、快速的檢查點測試,可以在醫生辦公室內幾秒鐘內提供反饋。研究人員相信,呼氣分析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診斷工具,並將指導未來在腫瘤學和許多其他疾病的治療。

End

參考資料:

[1]Electronic nose can sniff out which lung cancer patients will respond to immunotherapy

[2]eNose gets the sniff on lung cancer

[3]Breathalyzer Sniffs Out Potential Cancer Immunotherapy Responders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相關焦點

  • 用「電子鼻」快速「嗅」出肺癌免疫療法適用者—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日前研發出一種快速檢測法,利用「電子鼻」分析肺癌患者呼出的化學物質,從而確定該患者是否適用免疫療法,準確率達
  • 荷蘭新研究:用「電子鼻」快速「嗅」出肺癌免疫療法適用者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日前研發出一種快速檢測法,利用「電子鼻」分析肺癌患者呼出的化學物質,從而確定該患者是否適用免疫療法,準確率達85%。  免疫療法的引入極大改善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但目前它的有效率僅在20%左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能在治療前確定這種療法是否適用於患者。
  • 韓國這個電子鼻可以鑑別肺炎 準確率高達75%
    打開APP 韓國這個電子鼻可以鑑別肺炎 準確率高達75% 工程師1 發表於 2018-04-19 01:05:00 9月25日,盆塘首爾大學附屬醫院胸外科錢相勳教授的研究團隊與韓國電子通訊研究院(ETRI)李大植(音)博士小組聯合宣布,已經研發出「呼氣診斷肺癌的檢查方法」。呼氣是指呼出的氣體。
  • 「電子鼻」嗅出商機 香港青年納米技術研發氣體檢測器
    中新網8月5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氣味觸不到摸不著,卻無處不在,也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一心要把氣味變得可測可控的郭韋廷,憑藉納米技術研製出如「電子鼻」一般的氣體監測傳感器,可嗅出大到重工業、小到一般家庭都適用的氣體商機。
  • 科學家訓練狗狗「嗅出」患者,新冠病毒啥味兒?
    找出病毒攜帶者,尤其是無症狀感染者,是疫情防控最大的障礙之一。但如果狗狗能夠做到呢?據英國媒體Medical daily報導,英國一家非盈利性機構Medical Detection Dogs和達勒姆大學的研究人員合作,他們已經開始準備對狗進行強化訓練,以便它們能在六周內做好準備,以應對新冠病毒的檢測。
  • 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嗅出疾病的電子鼻
    正在興起的電子鼻技術可以辨別上述氣味中的細微差別。不同類型的電子鼻都由一排嗅覺傳感器組成,當接觸到不同氣味時,這些傳感器會以獨特的模式被激活,其中的軟體通過分析這些模式來識別每一種氣味及其來源。其實,人類的大腦也是通過同樣的模式識別過程來辨彆氣味的。   電子鼻起初是為其他目的而設計,例如,嗅出洩露的化學物質或者探測食物的腐敗情況。
  • 韓國開發出可鑑別肺癌的電子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盆塘首爾大學附屬醫院與韓國電子通訊研究院聯合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通過分析呼出氣體診斷肺癌的「電子鼻」技術。研究團隊採集了37名肺癌患者和48名健康成年人呼出的氣體,並成功利用「電子鼻」鑑定出癌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所謂「電子鼻」是利用肺癌患者數據,區分氣味、分析化學成分的智能化的電子儀器。        人體中含有與呼吸相關的蛋白質——細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患者身上的這種酶若被激活,就會分解出特定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電子鼻若鑑定出這種化合物,就可以判斷患有肺癌。
  • 生物醫療 || 電子鼻強勢進軍醫療領域
    有402名成年人參與測試,他們對著高度敏感的電子鼻呼吸,持續5分鐘,以檢測VOC模式的細微差異。其中,129人患有巴雷特食管;141人患有胃酸反流病,其中50人因此食道發炎;132人食道正常或有裂孔疝(從而引發症狀)。
  • 電子鼻的用途越來越廣泛,你知道有哪些地方運用到了電子鼻嗎?
    電子鼻的用途越來越廣泛,煤礦中裝上電子鼻,就可以嗅出礦井內的瓦斯含量,預報礦井中的瓦斯爆炸,這對礦井的安全十分有用;家裡的煤氣灶裝上電子鼻,就會預報煤氣管道是否有漏點
  • 出國看病:「電子鼻」強勢進軍醫療領域!
    研究人員稱,他們發明了「電子鼻」可以通過分析呼吸識別有無Barrett食管。研究團隊希望這種無創的方式可以促進更多人進行Barrett食管的篩查,從而減少食管癌患者人數。荷蘭Radboud健康科學研究所教授Peter Siersema教授和同事對「電子鼻」檢測的效果進行了驗證,結果發表於《消化》雜誌。
  • 以開發電子鼻嗅癌症
    2011-04-22 10:07:13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黃敏   以色列研究人員正開發一種電子鼻
  • ...免疫療法Tecentriq歐盟獲批,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
    2019年09月07日訊 /生物谷BIOON/ --瑞士製藥巨頭羅氏(Roche)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批准PD-L1腫瘤免疫療法Tecentriq(atezolizumab)聯合化療(卡鉑+依託泊苷),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成人患者。
  • 中國最新肺癌報告:每分鐘都有人死於肺癌!與美國差距大
    ▌每分鐘都有人確診及死於肺癌據統計,2015年中國新確診肺癌病例數78.7萬,每5個癌症患者中就有一個是肺癌患者,相當於每天有2100多人、每分鐘有1.5人確診肺癌2015年,全國肺癌發病率約為35.92/10萬,從性別看,男性和女性分別為48.87/10萬和23.52/10萬。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2倍左右!從年齡看,40歲以下肺癌發病率相對較低,此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迅速上升,在80至84歲達到峰值。死亡率方面,據估計,2015年全國肺癌死亡人數為63.05萬人,相當於每天有1700多人、每分鐘有1人死於肺癌!
  • 國內首個PD-1腫瘤藥Opdivo上市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國內首個PD-1腫瘤藥Opdivo獲批上市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 重磅!國內首個PD-1腫瘤藥Opdivo獲批上市 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千呼萬喚的免疫藥物來了!
  • 計算機晶片能「嗅出」危險化學品氣味—新聞—科學網
    在研究人員的指導下,Loihi可以很快「嗅出」10種危險化學品的氣味。 研究人員採用了一套源自大腦嗅覺迴路結構和動力學的神經算法,對Loihi神經擬態晶片進行訓練,使其能夠學習和識別10種危險化學品的氣味。為此,研究團隊採用了一個由72個化學傳感器組成的數據集,以便對這些氣味作出反應,並在Loihi晶片上配置了生物嗅覺的電路圖。
  • 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腫瘤免疫療法湖北開出首張處方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居惡性腫瘤首位。其中,侵襲性強、增殖迅速且預後極差的小細胞肺癌約佔15%。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類型,具有進展快、轉移早、易復發等特點。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小細胞肺癌與吸菸及二手菸暴露有密切關係,超過80%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有吸菸史。在治療方案上,先化療、再放療、然後再化療,是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臨床治療方案,僅有少數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治療後出現症狀完全緩解,但往往很快又出現耐藥及疾病進展,導致患者總生存期較短,也急需更具創新機制的藥物改變治療格局。
  • 腫瘤免疫療法靶向藥物是什麼?腫瘤免疫療法好在哪裡呢?
    腫瘤免疫療法現在是越來越火,很多晚期病人抱著最後的一絲希望來用藥,但是很多人對腫瘤免疫療法也是充滿了疑惑,腫瘤怎麼和免疫聯繫一起了呢,這個腫瘤免疫療法到底好在哪裡呢?下面我為大家一一解答。一、 什麼是腫瘤免疫療法?腫瘤免疫療法就是應用我們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和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進行殺傷,達到治療控制腫瘤生長的目的。二、 免疫細胞和腫瘤細胞是什麼關係呢?
  • 堪比「狗鼻子」 - 比利時新型電子鼻可嗅沙林毒氣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 7月7日報導 ,來自比利時一所大學的研究者們報告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可以嗅出危險化學物質的電子鼻。
  • 罹小細胞肺癌6成活不過1年
    胰臟癌被稱為癌王,但有一種癌症更致命,那就是「小細胞肺癌」!專科醫師指出,由於此癌症發現時多已末期,且20年沒有新藥問世,多達60%患者活不過1年,即使5年存活率也只有6%。    根據臺「衛福部」資料,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全臺一年有1萬3488人確診肺癌,其中90%屬於非小細胞肺癌,10%為小細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