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子鼻」快速「嗅」出肺癌免疫療法適用者—新聞—科學網

2020-11-25 科學網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日前研發出一種快速檢測法,利用「電子鼻」分析肺癌患者呼出的化學物質,從而確定該患者是否適用免疫療法,準確率達85%。

免疫療法的引入極大改善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但目前它的有效率僅在20%左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能在治療前確定這種療法是否適用於患者。新方法不僅可以通過提前識別適用免疫療法的目標患者,提高治療效率,還可以減少與治療相關的副作用。目前除了免疫組織化學檢查外,尚無其他有效檢測方法。

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提出,代謝過程會使呼吸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組成狀態出現變化。在使用時這種內含傳感器的「電子鼻」時,設備會將患者呼出氣體中的這些化合物的數據直接發送並存儲到在線伺服器,機器算法會測定該患者是否對免疫療法有反應,整個檢測耗時不到一分鐘。

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研究人員招募了143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他們都接受了免疫療法,並在接受治療前兩周使用「電子鼻」進行了呼氣檢測。3個月後,研究人員使用實體瘤的療效評價標準評估患者是否對這種免疫治療有反應。結果發現,「電子鼻」的檢測準確率可達85%。

研究人員相信,呼氣分析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診斷工具,未來可能指導許多其他疾病的治療。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瑞士《腫瘤學年鑑》雜誌上。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荷蘭新研究:用「電子鼻」快速「嗅」出肺癌免疫療法適用者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日前研發出一種快速檢測法,利用「電子鼻」分析肺癌患者呼出的化學物質,從而確定該患者是否適用免疫療法,準確率達85%。  免疫療法的引入極大改善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但目前它的有效率僅在20%左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能在治療前確定這種療法是否適用於患者。
  • 電子鼻「嗅出」肺癌免疫療法適用者,準確率達85%
    免疫療法極大地改善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但是不幸的是,它僅對一部分患者有效,這一比例約為20%。儘管免疫療法的副作用往往比化療要少,但大約10%的患者會產生更嚴重的副作用。當人體免疫系統開始攻擊自身細胞時,肺部、肝臟和腸道等器官可能會發炎。
  • 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嗅出疾病的電子鼻
    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嗅出疾病的電子鼻 2008年01月28日 11:17 來源:光明日報 工程師正在仿照人類的鼻子來開發電子鼻,為不斷尋求微創技術的醫生開拓出一個嶄新的領域——利用鼻子了解人體狀況。
  • 韓國開發出可鑑別肺癌的電子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盆塘首爾大學附屬醫院與韓國電子通訊研究院聯合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通過分析呼出氣體診斷肺癌的「電子鼻」技術。研究團隊採集了37名肺癌患者和48名健康成年人呼出的氣體,並成功利用「電子鼻」鑑定出癌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所謂「電子鼻」是利用肺癌患者數據,區分氣味、分析化學成分的智能化的電子儀器。        人體中含有與呼吸相關的蛋白質——細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患者身上的這種酶若被激活,就會分解出特定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電子鼻若鑑定出這種化合物,就可以判斷患有肺癌。
  • 使用電子鼻嗅出結直腸腫瘤
    該文章來自NEJM期刊薈萃(NEJM Journal Watch)Sniffing Out Colorectal Neoplasms嗅出結直腸腫瘤可檢測呼出氣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電子鼻表現出良好前景。在這項原理驗證研究中,荷蘭研究者評估了檢測呼出氣中VOC模式的電子鼻可否用作篩查結直腸癌和晚期腺瘤的無創工具。在推導、驗證和最終開發疾病特異性模型的過程中,研究者共分析了511例患者的呼出氣樣本,這些患者未患炎性腸病,並且在結腸鏡檢查前無惡性腫瘤病史。
  • 高科技「電子鼻」精準「嗅」出汙染物
    走航監測實現邊走邊測,高科技「電子鼻」精準定位,為大氣汙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為進一步提升沈蕩鎮園區企業廢氣排放的監管能力,沈蕩鎮和縣生態環境分局委託第三方公司,首次採用GC-M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走航監測系統,對沈蕩鎮重點區域廢氣排放情況進行實時採樣監測分析。
  • 生物醫療 || 電子鼻強勢進軍醫療領域
    未來的某一天,當身體患上疾病時,用機器嗅一下就知道,這樣的場景你敢相信嗎?仿生嗅覺系統可以分辨和識別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氣味分子,具有很好的靈敏度和特異性。一項發表在《消化道》(Gut)雜誌網絡版上的原理研究證明,一種可攜式「電子鼻」可以準確地檢測出食管癌的前兆--巴雷特食管(Barret食管)。巴雷特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復層鱗狀上皮被單層柱狀上皮所替換的一種病理現象,簡單理解就是沿著食管排列的健康細胞被異常細胞所取代。
  • 韓國這個電子鼻可以鑑別肺炎 準確率高達75%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最近,韓國開發出了一種通過分析呼出的氣體來鑑別是否患有肺癌的檢查方法。 9月25日,盆塘首爾大學附屬醫院胸外科錢相勳教授的研究團隊與韓國電子通訊研究院(ETRI)李大植(音)博士小組聯合宣布,已經研發出「呼氣診斷肺癌的檢查方法」。呼氣是指呼出的氣體。
  • 電子鼻組成及工作原理
    電子鼻組成及工作原理 2014-05-04 15:02:38 來源: 瀏覽: 次 電子鼻又稱氣味掃描儀,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來對食品中的複雜嗅味和很多揮發性成分進行分析、識別和檢測的儀器,它由傳感器系統和 自動化模式識別系統
  • 嗅!電子鼻更靈敏了
    圖1 (a-c)自然嗅覺系統識彆氣味過程機理圖;(d-f)比色人工嗅覺系統總圖及其檢測過程圖;(g-h)比色人工嗅覺系統分解圖及其製備過程圖 電子鼻是
  • ...免疫療法Tecentriq歐盟獲批,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
    2019年09月07日訊 /生物谷BIOON/ --瑞士製藥巨頭羅氏(Roche)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批准PD-L1腫瘤免疫療法Tecentriq(atezolizumab)聯合化療(卡鉑+依託泊苷),用於一線治療廣泛期小細胞肺癌(ES-SCLC)成人患者。
  • 以開發電子鼻嗅癌症
    2011-04-22 10:07:13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黃敏   以色列研究人員正開發一種電子鼻
  • 小細胞肺癌患者福音!腫瘤免疫療法湖北開出首張處方
    肺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居惡性腫瘤首位。其中,侵襲性強、增殖迅速且預後極差的小細胞肺癌約佔15%。小細胞肺癌是肺癌中惡性程度最高的類型,具有進展快、轉移早、易復發等特點。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小細胞肺癌與吸菸及二手菸暴露有密切關係,超過80%的小細胞肺癌患者有吸菸史。在治療方案上,先化療、再放療、然後再化療,是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臨床治療方案,僅有少數廣泛期小細胞肺癌患者接受治療後出現症狀完全緩解,但往往很快又出現耐藥及疾病進展,導致患者總生存期較短,也急需更具創新機制的藥物改變治療格局。
  • 新研究揭示黑磷光免疫療法可增強抗腫瘤療效—新聞—科學網
    近日,深圳大學教育部二維材料重點實驗室教授張晗團隊聯合布法羅大學教授ParasN.Prasad、深圳羅茲曼國際轉化研究院教授謝中建,提出了基於黑磷材料的光免疫療法
  • 美研製出可以快速分析氣體成份的「電子鼻」
    據俄羅斯《紐帶》網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日前研製成功了一種能夠自動鑑定氣體成份的「電子鼻」。
  • 堪比「狗鼻子」 - 比利時新型電子鼻可嗅沙林毒氣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 7月7日報導 ,來自比利時一所大學的研究者們報告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可以嗅出危險化學物質的電子鼻。
  • 腫瘤免疫治療能否走出「圍城」—新聞—科學網
    與所有人命關天的領域一樣,腫瘤免疫療法從來都是希望與亂象並存的。它就像一座籠罩著迷霧的圍城,其中既有埋頭苦幹的前行者,更充斥著掛羊頭賣狗肉的掮客。但圍城外的老百姓只想知道,它究竟能不能治病救人? 近日,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召開,來自中國的科研團隊首次披露了一項研究成果,引起了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
  • 專家研發「電子鼻」或可快速診斷該病毒
    假設新冠病毒患者會呼出一種特有的氣味,只有嗅覺高度發達的狗才能檢測到;或者假設人們能夠製造出與狗鼻子一樣強大的電子鼻,可以檢測到這種氣味——馬德裡胡安·卡洛斯國王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小組」研究人員提出將這一想像變為現實,他們的項目已經入圍馬德裡自治區推行的「擊敗病毒」黑客馬拉松決賽名單。
  • 科學家發現嗅鞘細胞新起源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11月15日報導,嗅鞘細胞(OECs)是包在嗅覺神經纖維外面起保護作用的被膜,過去25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嗅鞘細胞是由鼻內膜形成的,但英國科學家一項新研究顯示,嗅鞘細胞有著不同的起源。 如果將嗅鞘細胞移植到受損的脊髓中,能促進神經修復,支持中樞神經系統再生,這一新發現為治療脊髓損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資源。
  • 「電子鼻」可識別多種氣味
    俄羅斯技術、系統和進程領域空間研究實驗室研製的小型「電子鼻」日前獲得專利,作為能快速學習的人工神經網絡智能,其可識別多種化學物質的氣味,不僅能區別不同氣體混合物,還能記住新氣味。  高等經濟大學莫斯科電子科學與數學學院教授弗拉基米爾·庫拉金表示,一般的氣體和氣味傳感器只能識別一種特定氣味,新成果創新之處在於,採用能夠快速學習的神經網絡人工智慧技術,在半導體傳感器組成的固體氣味識別模型基礎上製成,有助於精確分析混合氣味。  電子鼻的雙層神經網絡能夠識別16種氣味,相應地擁有16位輸出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