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開發出可鑑別肺癌的電子鼻

2020-11-25 科學技術部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韓國盆塘首爾大學附屬醫院與韓國電子通訊研究院聯合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通過分析呼出氣體診斷肺癌的「電子鼻」技術。該研究成果刊載在國際學術刊物《Sensors & Actuators; B. Chemical》上。研究團隊採集了37名肺癌患者和48名健康成年人呼出的氣體,並成功利用「電子鼻」鑑定出癌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所謂「電子鼻」是利用肺癌患者數據,區分氣味、分析化學成分的智能化的電子儀器。   

    人體中含有與呼吸相關的蛋白質——細胞色素P450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患者身上的這種酶若被激活,就會分解出特定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電子鼻若鑑定出這種化合物,就可以判斷患有肺癌。電子鼻的檢測準確度大約為75%,目前還沒有到臨床應用階段。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提高檢查的準確度。    

    研究團隊表示,目前用於診斷的X光檢查或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等影像檢查技術存在輻射、費用以及造影劑副作用等問題,因此開發「電子鼻」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韓國這個電子鼻可以鑑別肺炎 準確率高達75%
    打開APP 韓國這個電子鼻可以鑑別肺炎 準確率高達75% 工程師1 發表於 2018-04-19 01:05:00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最近,韓國開發出了一種通過分析呼出的氣體來鑑別是否患有肺癌的檢查方法。
  • 新型「電子鼻」手機嗅覺傳感器 可鑑別出多種物質
    導讀由Honeywell開發的新型「電子鼻」,可以鑑別出多種物質。通過這種技術可以讓這個極小的傳感器檢測任何事物,從空氣汙染到危險的化學藥品。   由Honeywell開發的新型「電子鼻」,可以鑑別出多種物質。通過這種技術可以讓這個極小的傳感器檢測任何事物,從空氣汙染到危險的化學藥品。「我們做出了全世界最小的真空泵,這種技術令分析設備可以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 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嗅出疾病的電子鼻
    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嗅出疾病的電子鼻 2008年01月28日 11:17 來源:光明日報 工程師正在仿照人類的鼻子來開發電子鼻,為不斷尋求微創技術的醫生開拓出一個嶄新的領域——利用鼻子了解人體狀況。
  • 用「電子鼻」快速「嗅」出肺癌免疫療法適用者—新聞—科學網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日前研發出一種快速檢測法,利用「電子鼻」分析肺癌患者呼出的化學物質,從而確定該患者是否適用免疫療法,準確率達
  • 荷蘭新研究:用「電子鼻」快速「嗅」出肺癌免疫療法適用者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 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日前研發出一種快速檢測法,利用「電子鼻」分析肺癌患者呼出的化學物質,從而確定該患者是否適用免疫療法,準確率達85%。  免疫療法的引入極大改善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治療,但目前它的有效率僅在20%左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能在治療前確定這種療法是否適用於患者。
  • 生物醫療 || 電子鼻強勢進軍醫療領域
    目前,已經研發出可檢測二氧化碳濃度的「機器醫生」,可對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的幽門桿菌進行檢測。仿生嗅覺在食品工業、環境檢測、安全保障等領域也有著重要應用,經過數位化處理的嗅覺信息甚至可以通過網絡傳輸共享。一項發表在《消化道》(Gut)雜誌網絡版上的原理研究證明,一種可攜式「電子鼻」可以準確地檢測出食管癌的前兆--巴雷特食管(Barret食管)。巴雷特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的復層鱗狀上皮被單層柱狀上皮所替換的一種病理現象,簡單理解就是沿著食管排列的健康細胞被異常細胞所取代。
  • 以開發電子鼻嗅癌症
    2011-04-22 10:07:13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黃敏   以色列研究人員正開發一種電子鼻
  • 電子鼻組成及工作原理
    因而可用於鑑別食品的真 偽,產地及食品是否新鮮 ,還可用於控制從原料到產品整個生產過程的工藝,從而保證產品的質量 。1、氣敏傳感器陣列在電子鼻的組成 中,氣敏傳感器陣列是整個系統的基礎 ,它可以是 多個分立元件構成的 ,也可以是單片集成的,功能是把不同的氣味分子在其表面的作用轉化為可測的物理信號。
  • 電子鼻的用途越來越廣泛,你知道有哪些地方運用到了電子鼻嗎?
    電子鼻的用途越來越廣泛,煤礦中裝上電子鼻,就可以嗅出礦井內的瓦斯含量,預報礦井中的瓦斯爆炸,這對礦井的安全十分有用;家裡的煤氣灶裝上電子鼻,就會預報煤氣管道是否有漏點
  • 研究人員開發出能通過變色二維碼顯示肉類新鮮度的電子鼻
    一個國際科學家團隊提出了一種解決方案,即以電子鼻的形式依靠顏色變化的條形碼來跟蹤不同肉類的新鮮度。據悉,電子鼻研發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領導,他們的團隊專注於研究肉腐爛時產生的氣體。電子鼻則有一組由殼聚糖和纖維素衍生物組成的20條棒狀物質,這些棒狀物質裝有不同的染料。這些氣體是由腐爛的肉產生,染料則通過顏色的改變進行反應並創造出獨特的圖案,而這些圖案可以用來作為肉的不同狀態的獨特標誌。除了變色條形碼,研究人員還開發出了一種AI算法來充當「條形碼閱讀器」。這是在不同條形碼和顏色圖案的圖像目錄上進行訓練的,因此不同的氣味指紋可以跟不同的新鮮度相關聯。
  • 超靈敏「電子鼻「:傳統傳感器的300倍
    原標題:殘次石墨烯可造超靈敏「電子鼻」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的科學家日前開發出一種能夠分辨出單個氣體分子的超高靈敏度「電子鼻」。這種新型氣體傳感器對氣體分子的吸收能力比傳統化學傳感器強300倍。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用來製造這種高靈敏度「電子鼻」的材料竟是此前被認為殘次品的、存在缺陷的石墨烯。
  • 電子鼻「嗅出」肺癌免疫療法適用者,準確率達85%
    免疫療法極大地改善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但是不幸的是,它僅對一部分患者有效,這一比例約為20%。儘管免疫療法的副作用往往比化療要少,但大約10%的患者會產生更嚴重的副作用。當人體免疫系統開始攻擊自身細胞時,肺部、肝臟和腸道等器官可能會發炎。
  • 美研製出可以快速分析氣體成份的「電子鼻」
    據俄羅斯《紐帶》網報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們日前研製成功了一種能夠自動鑑定氣體成份的「電子鼻」。
  • PLoS Biol:科學家鑑別出鼻病毒和腸道病毒關鍵弱點 有望幫助開發出...
    2019年6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PLoS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盧汶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大類致病性病毒的新特性,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普通感冒、脊髓灰質炎和其它人類疾病的新型抗病毒藥物。
  • 使用電子鼻嗅出結直腸腫瘤
    該文章來自NEJM期刊薈萃(NEJM Journal Watch)Sniffing Out Colorectal Neoplasms嗅出結直腸腫瘤可檢測呼出氣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電子鼻表現出良好前景。代謝過程中以氣體形式排出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可在數種疾病的患者體內發生改變,其中包括結直腸癌(CRC)患者。在這項原理驗證研究中,荷蘭研究者評估了檢測呼出氣中VOC模式的電子鼻可否用作篩查結直腸癌和晚期腺瘤的無創工具。在推導、驗證和最終開發疾病特異性模型的過程中,研究者共分析了511例患者的呼出氣樣本,這些患者未患炎性腸病,並且在結腸鏡檢查前無惡性腫瘤病史。
  • 「通用」電子鼻的實現任重道遠
    色譜法肯定比鼻子靈敏很多,而且可以分辨出更多的成分,但我們還是需要一種簡單的傳感器,能夠直接檢測出味道或氣味。R5xednc但是,到目前為止,研究人員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檢測一種或一類密切相關的化合物上。與生物鼻相比,這種電子傳感器確實有其優勢:更加靈敏,並且可提供定量結果。
  • 【科技】韓國KIST開發纖維型電子元件
    韓國研究組在維持纖維固有特性的同時,開發出了具有電氣特性的纖維型電子元件(Fiber electronic device)。用纖維型電子元件製成的電子纖維來製作戴在指尖的頂針型身體信號測定傳感器,並成功測定心率。
  • 電子鼻更靈敏了
    因此,人們試圖通過模仿生物的嗅覺,開發具有仿生功能的人工嗅覺系統,即電子鼻、生電鼻和比色鼻。1982年由Persaud和Dodd開發出了第一個人工鼻子,其成功利用傳感陣列並輔助以指紋識別技術實現了對於多種氣味的區分識別。
  • 電子鼻氣味識別傳感器的應用設計
    電子鼻是利用氣體傳感器陣列的響應圖案來識彆氣味的電子系統,它可以在幾小時、幾天甚至數月的時間內連續地、實時地監測特定位置的氣味狀況。
  • 「電子鼻」可識別多種氣味
    俄羅斯技術、系統和進程領域空間研究實驗室研製的小型「電子鼻」日前獲得專利,作為能快速學習的人工神經網絡智能,其可識別多種化學物質的氣味,不僅能區別不同氣體混合物,還能記住新氣味。  高等經濟大學莫斯科電子科學與數學學院教授弗拉基米爾·庫拉金表示,一般的氣體和氣味傳感器只能識別一種特定氣味,新成果創新之處在於,採用能夠快速學習的神經網絡人工智慧技術,在半導體傳感器組成的固體氣味識別模型基礎上製成,有助於精確分析混合氣味。  電子鼻的雙層神經網絡能夠識別16種氣味,相應地擁有16位輸出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