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網絡人工智慧氣體分析儀:識別多種氣味的「電子鼻」
打開APP 神經網絡人工智慧氣體分析儀:識別多種氣味的「電子鼻」 發表於 2017-12-04 14:13:36 俄羅斯技術、系統和進程領域空間研究實驗室工作人員研製出一款小型「電子鼻」並獲專利,這是一款能快速學習的神經網絡人工智慧氣體分析儀,可識別多種化學物質的氣味。
-
電子鼻氣味識別傳感器的應用設計
電子鼻是利用氣體傳感器陣列的響應圖案來識彆氣味的電子系統,它可以在幾小時、幾天甚至數月的時間內連續地、實時地監測特定位置的氣味狀況。
-
「電子鼻」時代來臨?英特爾研發嗅覺晶片,可識別10種氣味!
「電子鼻」時代來臨?英特爾研發嗅覺晶片,可識別10種氣味! 人類對於技術突破的追求永不止步,當面部識別技術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
-
「電子鼻」時代來臨?英特爾研發嗅覺晶片,可識別10種氣味
人類對於技術突破的追求永不止步,當面部識別技術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遍布手機、機場、商超時,科技人員正在努力為賦予機器(計算機)以嗅覺,進一步模擬人類。該團隊讓Loihi可以訪問來自72個化學傳感器的數據,這些傳感器全部位於風洞中,因為吹散了包括氨,丙酮和甲烷在內的10種不同的氣味,並且可以肯定的是,Loihi能夠針對每種氣味建立神經反饋,甚至在存在「強烈背景幹擾」的情況下也可以再次識別它們。
-
科學家研發仿生「電子鼻」30秒識別食品新鮮度,內嵌CNN算法
早在 2014 年,科學家發現,人鼻可以區分 1 萬億種氣味。對於視覺系統,科學家開發出了機器視覺;對於聽覺系統,科學家研發了語音識別。那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性,製造一套人工嗅覺系統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通過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了人工「電子鼻」,可準確評估肉類的新鮮度。
-
科學家研發仿生「電子鼻」30秒識別食品新鮮度,內嵌CNN算法
早在 2014 年,科學家發現,人鼻可以區分 1 萬億種氣味。對於視覺系統,科學家開發出了機器視覺;對於聽覺系統,科學家研發了語音識別。那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性,製造一套人工嗅覺系統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通過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了人工「電子鼻」,可準確評估肉類的新鮮度。
-
「通用」電子鼻的實現任重道遠
研究人員孜孜以求堅持不懈地研發電子鼻,因為用於氣味或味道檢測的通用傳感器非常有用。R5xednc氣相色譜法或液相色譜法是目前用來確定未知氣味或味道最成功的方法,這種方法需要費心準備,比較起來,倒不如把東西拿起來聞一聞或者嘗一嘗,然後說「嗯……聞起來/嘗起來……」要快得多也簡單得多。
-
電子鼻組成及工作原理
電子鼻組成及工作原理 2014-05-04 15:02:38 來源: 瀏覽: 次 電子鼻又稱氣味掃描儀,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來對食品中的複雜嗅味和很多揮發性成分進行分析、識別和檢測的儀器,它由傳感器系統和 自動化模式識別系統
-
生物醫療 || 電子鼻強勢進軍醫療領域
仿生嗅覺系統可以分辨和識別成千上萬種不同的氣味分子,具有很好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隨著嗅覺機理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現代生物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對於嗅覺的研究也從最早的化學分析方法逐漸發展成儀器分析方法,尤其是採用了仿生技術的機器嗅覺時代的到來,對氣體的識別能力越來越強,識別率也逐漸得到穩步提升。
-
福特申請類似電子鼻新專利 檢測車內不良氣味
完全解決生活環境中難聞的氣味甚至是過敏原,可能您需要的僅僅是一輛車,它可以衡量您預約的拼車服務是否糟糕。想像一下,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優步Uber和來福車Lyft乘坐計程車或其他共享出行服務,上車後卻發現車內氣味聞起來太糟糕,亦或者遇到引發過敏的空氣而感到不適。福特已經申請了相關專利,可以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
基於氣體傳感器陣列的電子鼻系統
電子鼻在20 世紀末被正式提出, 作為一種人工嗅覺系統, 它由適當的模式識別系統和具有交叉選擇性的氣體傳感器組成的傳感器陣列構成, 是一種能夠識別單一或複雜氣味/氣體的儀器, 其應用領域包括食品工業、環境監測、軍事安全等, 是當前氣體檢測領域的研究熱點.
-
電子鼻更靈敏了
圖1 (a-c)自然嗅覺系統識彆氣味過程機理圖;(d-f)比色人工嗅覺系統總圖及其檢測過程圖;(g-h)比色人工嗅覺系統分解圖及其製備過程圖 電子鼻是1982年由Persaud和Dodd開發出了第一個人工鼻子,其成功利用傳感陣列並輔助以指紋識別技術實現了對於多種氣味的區分識別。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識彆氣味中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的獨特能力 —— 僅通過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稱:Loihi 可分析識別測試樣品中的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先前學習到的有關氣味的記憶。
-
英特爾Loihi神經形態晶片可識彆氣味中的有害化學物質
英特爾實驗室和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剛剛展示了英特爾神經形態研究晶片 Loihi 的獨特能力 —— 僅通過氣味來識別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稱:Loihi 可分析識別測試樣品中的每種化學物質,而不會破壞先前學習到的有關氣味的記憶。
-
車內異味不斷,有必要安裝一個電子鼻?
電子鼻能否擔此重任?電子鼻能幹什麼?電子菸大家肯定知道,但電子鼻這種高級貨就鮮有了解。這不怪大家,畢竟嗅覺本就是玄學,到現在我都解釋不清楚為什麼有人會覺得香菜散發著「打屁蟲味。一種氣味是由多種化學物質組合而成的,所以氣味是一個「綜合體」,識別它需要找到它的核心特徵(也就是主要的化學物質)。在不懈努力下,目前高質量的電子鼻可以設計有幾十種不同的有機高分子傳感器。每種傳感器會對應一種化學物質,並產生不相同的電流變化,幾十種綜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個特殊的「指紋圖譜」,氣味也就被識別出來。
-
科學家研發仿生「電子鼻」
早在 2014 年,科學家發現,人鼻可以區分 1 萬億種氣味。對於視覺系統,科學家開發出了機器視覺;對於聽覺系統,科學家研發了語音識別。那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性,製造一套人工嗅覺系統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人員通過模仿哺乳動物的嗅覺系統,發明了人工「電子鼻」,可準確評估肉類的新鮮度。實驗數據顯示,「電子鼻」檢測準確率高達至 98.5%,而傳統檢測方法只有 61.7%。
-
科學家研究出可以嗅出疾病的電子鼻
工程師正在仿照人類的鼻子來開發電子鼻,為不斷尋求微創技術的醫生開拓出一個嶄新的領域——利用鼻子了解人體狀況。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很多這樣的氣味難以察覺和識別。正在興起的電子鼻技術可以辨別上述氣味中的細微差別。不同類型的電子鼻都由一排嗅覺傳感器組成,當接觸到不同氣味時,這些傳感器會以獨特的模式被激活,其中的軟體通過分析這些模式來識別每一種氣味及其來源。其實,人類的大腦也是通過同樣的模式識別過程來辨彆氣味的。 電子鼻起初是為其他目的而設計,例如,嗅出洩露的化學物質或者探測食物的腐敗情況。
-
電子鼻技術及其在茶葉香氣檢測中的應用及展望
電子鼻又稱人工嗅覺分析系統,是20世紀90年代發展起來的一種用來分析、識別和檢測氣味的具有人工智慧特點的仿生檢測儀器。電子鼻能在短時間內分析、識別和檢測複雜氣味和大多數揮發性成分的智能感官儀器,具有重複性好、不需要複雜的樣品預處理過程、不發生感官疲勞和檢測結果客觀可靠等特點。
-
天台在坡塘區域安裝電子鼻 惡臭直觀可「見」
為進一步加強對該區域的環境監管,今年年初,天台縣投資175萬元,從德國AIRSENSE購置了惡臭檢測儀(俗稱「電子鼻」),並在各醫化企業安裝。試運行5個月來,該區域同期環境投訴量下降40%,惡臭發生頻次明顯減少,區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一是監測設備技術領先。「電子鼻」主要由氣味取樣操作器、氣體傳感器陣列和信號處理系統三種功能器件組成。
-
前瞻:通用「電子鼻「能實現嗎?
研究人員孜孜以求堅持不懈地研發電子鼻(electronic nose),是因為用於氣味或味道檢測的通用傳感器非常有用。 氣相色譜法或液相色譜法是目前用來判定未知氣味或味道最成功的方法。這種方法需要苦心準備,比較起來,倒不如把東西拿起來聞一聞或者嘗一嘗,然後說「嗯…聞起來/嘗起來…」要快得多也簡單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