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免疫療法靶向藥物是什麼?腫瘤免疫療法好在哪裡呢?

2021-01-08 肝膽專家小閆

大家好,我是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外科副主任閆濤,擅長肝膽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腫瘤免疫療法現在是越來越火,很多晚期病人抱著最後的一絲希望來用藥,但是很多人對腫瘤免疫療法也是充滿了疑惑,腫瘤怎麼和免疫聯繫一起了呢,這個腫瘤免疫療法到底好在哪裡呢?下面我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 什麼是腫瘤免疫療法?

腫瘤免疫療法就是應用我們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和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進行殺傷,達到治療控制腫瘤生長的目的。

二、 免疫細胞和腫瘤細胞是什麼關係呢?

正常時,免疫系統本來就可以識別發生異常的細胞,如基因突變的細胞,所以說免疫系統有防止癌變的作用。但是,腫瘤細胞非常狡猾,像個老狐狸,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腫瘤細胞在它自己細胞表面表達一些蛋白分子,如PD-1,逃過人體內免疫細胞的識別殺傷,維持腫瘤細胞繼續生長,專業點兒講,我們身體內的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免疫耐受了。通俗講,腫瘤細胞自己偽裝成正常細胞了。

三、 腫瘤免疫靶向藥物怎麼治療癌症呢?

上面說到,腫瘤細胞非常狡猾,在自己細胞表面表達了一些蛋白分子,逃過了身體裡免疫細胞的殺傷,所以,腫瘤免疫靶向藥物就是針對腫瘤細胞異常表達的蛋白分子,恢復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能力。動用我們機體自身的免疫細胞去殺死腫瘤細胞,對我們身體內的正常細胞影響小,所以,相對於放化療來說,藥物副作用也很小。

四、免疫療法適用於哪些腫瘤呢?(沙飛)

針對不同的免疫調控點,適用不同的腫瘤,比如,PD-1,已在臨床中應用於晚期肝癌患者、黑色素瘤患者、非小細胞肺癌、腎癌、尿路上皮癌等。

目前,我國已經開展關於腫瘤免疫療法的臨床藥物試驗項目,特瑞普利單抗聯合貝伐珠單抗治療晚期肝細胞癌,其中,特瑞普利單抗是以PD-1為靶點的腫瘤免疫療法單抗藥物,有需要的患者,可以點文末「療解丨更多」直接登記參加。

相關焦點

  • 乳腺腫瘤的免疫療法
    提到腫瘤的免疫治療,大家通常會想到黑色素瘤和肺癌這些免疫治療藥物的有著很強效應的腫瘤,而用於乳腺癌的免疫療法之前未出現有效的藥物。 乳腺癌的免疫療法 儘管在轉移性肺癌和黑色素瘤等具有挑戰性的癌症中使用免疫治療藥物可提高生存率,但人們認為這些藥物對乳腺癌的療效較差。
  • 腫瘤免疫療法的副作用是什麼?這些副作用是如何產生的?
    免疫療法,尤其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把癌症治療推向了新的高度,它的理念是靶向癌症病人的免疫細胞而不是癌細胞。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鬆開T細胞的制動,如此T細胞可對癌細胞發動免疫進攻。 腫瘤免疫療法的成功是顯而易見的,2011年至2018年間,美國FDA先後批准了6項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用於20種不同癌症的治療中,包括黑色素瘤、肺癌、頭頸部腫瘤、膀胱癌、宮頸癌、肝癌、胃癌和淋巴瘤,以及任何微衛星不穩定或錯配修復缺陷的實體瘤患者。
  • 抗癌藥物發展的「三大革命」:化療、靶向治療、免疫療法
    抗癌藥物發展到目前為止,先後出現三次大革命: 第一次是細胞毒性化療藥物,第二次革命是「靶向治療」,第三次革命是免疫療法。免疫療法的成功不僅革命性地改變了癌症治療的效果,而且會革命性地改變治療癌症的理念。相對來說,免疫療法是真正的抗癌革命,是解決癌症的最合理手段。
  • 腫瘤免疫療法是騙術嗎?
    浙江日報訊(記者 曾福泉 通訊員 周煒)罹患癌症的21歲青年魏則西之死,讓腫瘤免疫療法進入大眾的視野,一時間眾說紛紜。許多人一方面對免疫療法知之甚少,同時又認為國內開展的免疫療法屬於問題醫院的騙術。那麼,到底什麼是腫瘤免疫療法?腫瘤免疫療法對治療某些疾病是否有效?
  • 腫瘤免疫療法為何獲得諾貝爾獎?真能攻克癌症?專家詳解
    國慶長假期間,眾人矚目的2018諾貝爾獎終於揭開面紗,與我們生活關係最密切的可能就是其中的生理學或醫學獎:熱門了多年的腫瘤免疫療法終於得獎了!獲獎者為美國科學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那麼,所謂腫瘤免疫療法到底是什麼?兩位獲獎科學家又在其中做出了什麼貢獻?
  • 腫瘤免疫療法的特點分析
    免疫治療是當前腫瘤治療領域的熱點,特別是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CIs)可能是最有前景的免疫療法。與化療和靶向治療的作用機制不同,ICIs直接作用於自身免疫系統,阻斷免疫檢查點(如PD-1)及其配體的結合,重新激活T 細胞對腫瘤的免疫應答,以達到抗腫瘤的作用。1.
  • 腫瘤免疫療法「風起雲湧」,癌症治療的未來真的不用「動刀」了嗎?
    很多人把癌症和腫瘤混為一談,認為這是一種病,只是叫法不同。然而並不是這樣,區別在哪?我們可以簡單粗暴的使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癌症=血癌+惡性腫瘤腫瘤=良性腫瘤+惡性腫瘤良性癌症=不存在但是人為什麼會得癌症呢?
  • PNAS:新型癌症免疫療法面世!靶向腫瘤相關巨噬細胞表面上的清道夫...
    然而,某些類型的癌症對現有的免疫療法沒有反應。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卡羅琳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報告了一種新的免疫療法,這就給未來更多的癌症治療選擇帶來了希望。為了阻止TAM介導的免疫抑制,這些研究人員注射清道夫受體MARCO特異性的抗體,從而降低腫瘤血管化,激活表達MARCO的TAM,這接著通過配體TRAIL活化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活化的NK細胞逆轉了黑色素瘤中的TAM細胞阻斷NK細胞活化的效果,並且與激活T細胞的免疫療法(比如PD-1或PD-L1抗體)協同作用,以增強腫瘤殺傷力。
  • 獲得諾貝爾獎的「腫瘤免疫療法」是怎麼殺死癌細胞的
    對於某些患者,即使已經處於癌症晚期,在常規療法失效以後,利用免疫療法治療依然可以緩和甚至中止患者病情的進一步發展,且在長達幾年的緩和期中患者遭受的副作用也會較輕。什麼是免疫治療?免疫治療,是指通過誘導、增強或抑制免疫反應的疾病治療方法。可用於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來對抗癌症。
  • 為何癌症免疫療法會被肝臟腫瘤特異性地抑制?
    2020年10月13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Science Immunology上題為「Regulatory T cell control of systemic immunity and immunotherapy response in liver metastasi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癌症免疫療法或會被肝臟腫瘤特異性地抑制
  • 免疫療法:CAR T細胞可溶解7磅大腫瘤
    點擊查看 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一項新的免疫療法項目利用了人體免疫系統的工程細胞作為強有效的活性藥物。醫學博士、哲學博士Marcela Maus在她9年級的生物課時候就曾夢到過修復發生偏誤的基因和治癒了像癌症這樣的疾病。
  • 《柳葉刀》子刊:20年中國腫瘤免疫療法臨床開發呈現這三大趨勢
    轉自 | 醫藥觀瀾過去10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和CAR-T細胞療法的出現,徹底改變了許多類型癌症的治療標準,也標誌著現代免疫療法用於腫瘤學的新時代。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癌症中心團隊在《柳葉刀腫瘤學》(The Lancet Oncology)發表論文,回顧了近20年間腫瘤免疫療法臨床試驗在中國的發展。
  • 科利開創腫瘤免疫療法
    最終,拉齊奧西的腫瘤完全消失了,並且直到85歲去世也沒有復發,他被羅馬天主教會認定為癌症患者的守護神。20世紀初,德國化學療法先驅保羅·埃利希推斷,這是因為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遏制了癌症。在那之前,人們對免疫系統如何運作以及它為何能對抗癌症還不甚了解,但已有人認識到刺激免疫系統可以產生抗腫瘤反應,其中就包括現代免疫療法創始人、美國外科醫生威廉·布拉德利·科利。
  • 腫瘤領域新突破!益生菌+納米抗體 讓免疫療法更安全
    免疫療法的臨床進展極為快速,迄今為止,針對免疫檢查點的PD-L1和CTLA-4抗體等,已被證明在部分癌症中取得了相當的成功。儘管已經有了振奮人心的成果,但是這種療法也不是完美的。譬如,全身性地注射上述抗體可能會引發副作用和不良反應,包括疲勞、皮疹、內分泌紊亂和肝毒性等。
  • 免疫療法,你需要知道的真相
    確實,在中國,你所看到的癌症免疫臨床治療宣傳,極有可能是掛「免疫療法」之名的騙局。但真正的癌症免疫療法,也確實是一個頗有前途(哪怕還不能給出明確答案)的癌症治療方向,如果因為李鬼而壞了名聲,那是件極為可惜的事情。免疫療法主要有兩種思路那麼免疫療法究竟是什麼呢?顧名思義,它是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去治療疾病的一類方法。
  • 【盤點】cell report:交叉呈遞—腫瘤免疫療法潛在藥物靶點
    2015年3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腫瘤免疫療法的核心思路是喚起體內具有腫瘤抗原特異性的細胞毒性T細胞(即CD8陽性T細胞)反應,起到殺傷腫瘤的作用。最後,作者通過體內實驗證明了IgE/ FcεR1所引導的交叉呈遞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的發生以及延長小鼠患腫瘤後的壽命。總之,作者在IgG之外有找到了一類新的引起交叉呈遞的免疫球蛋白-IgE。FcR引導的交叉呈遞的發現對腫瘤的免疫療法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
  • CNS:近期癌症免疫療法突破性研究成果一覽
    儘管PD-1靶向藥物取得成功,但是很多病人的腫瘤並不對它們作出反應。這項研究的發現表明存在於T細胞表面上的CD28可能是一種能夠預測PD-1靶向藥物是否有效的臨床生物標誌物。此外,對CD28的需求提示著共刺激可能在一些病人體內丟失了,這可能有助指導設計組合療法。
  • 一文看懂腫瘤免疫療法七大最新進展
    依生生物首款免疫抗癌藥臨床申請獲CDE受理,同時獲得FDA的孤兒藥資格 12月3日,依生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下稱依生生物)宣布,該公司免疫抗癌藥物YS-ON-001取得新的研究進展,腫瘤局部注射產生了優異的腫瘤治療效果。
  • 免疫療法新工具:只用1天就能找到針對腫瘤的免疫細胞
    近年來,癌症免疫療法領域取得了顯著突破無論是斬獲諾獎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還是方興未艾的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療法,其關鍵都在於腫瘤特異性T細胞——它們要麼激活腫瘤特異性T細胞,要麼從體外提供大量腫瘤特異性T細胞,對癌症發起攻擊。事實上,在免疫系統的作用下,每名患者體內都會有產生針對腫瘤的免疫細胞,它們也理應有著出色的癌症治療效果。那為何有這些免疫細胞壓陣,人還會得癌症呢?
  • 免疫療法憑什麼獲得諾貝爾獎?這10個問題先搞清楚
    響應免疫療法的患者,有很大機會高質量長期存活,這批曾經被判死刑的晚期癌症患者通常被稱為「超級倖存者」!在黑色素瘤,肺癌,腎癌等患者中,免疫療法都製造出了一批「超級倖存者」,最初接受治療的一批患者,很多已經存活了10年以上!這種「拖尾效應」是免疫藥物和化療或靶向藥物最大的區別。第三,免疫療法是廣譜型的,可以治療很多種不同的癌症。異病同治成為了現實。